遠離危險——不讓她陷入險境
自愛的另一個含義就是,保護自己。連自己都保護不了,自身安全都無法保障,更談不上愛自己了。女孩年齡小,處世經驗少,一定要讓她們警惕身邊可能伸過來的魔掌,抵禦別人小恩小惠的**,在平時養成自尊自愛的好習慣,遭遇到危險時用合適的方式保護自己。一定要告訴她們,要想不讓自己陷入險境,就要盡量遠離危險。
因為已經跟媽媽約好放學來接,放學後,曉珊就沒有和其他同學一起回家,而是在校門口等著。同學陸陸續續走完了,剛才還熱熱鬧鬧的校門口一下子冷清了許多。曉珊感到有點著急了:“怎麽還不來啊!”
不一會兒,一個騎電動車的中年婦女迎了上來,對曉珊說:“孩子,你媽媽出了點事,讓我來接你回家。”曉珊從來沒有見過這個人,聽了她的話,覺得有點不對勁,就問:“我媽現在在哪兒?”
中年婦女說:“你爸遇到了車禍,你媽在醫院陪著,讓我接你直接去醫院。”聽她這樣講,曉珊更覺得奇怪了,眼前的這位中年婦女別是個騙子吧?
曉珊繼續問她:“你知道我叫什麽名字嗎?”
“你叫……”中年婦女頓住了,“哎呀!你爸媽都在醫院,大人有很多事情忙,沒打聽你叫什麽。你就跟我走吧,還怕我騙你不成?”
“不行,我媽讓我等她,我才不跟你走!”曉珊大聲喊道。
中年婦女看到曉珊不為所動,上前一把拉住曉珊說:“這麽大聲幹嗎?快跟我走,快走!”說著,就要拽曉珊上車。
曉珊斷定中年婦女肯定是騙子,抑或是人販子,沒有其他辦法,隻能拚命大喊:“我不認識你,你走,你走!”正在這時,曉珊的媽媽從遠處趕來,曉珊喜出望外地向那裏跑去,再看那個中年婦女,已經騎電動車走遠了。
很多不法分子在行騙時,都會利用女孩的虛榮、貪財心理,說些甜言蜜語,送些禮品和錢物,用小恩小惠使女孩漸漸鑽入他們的圈套。其實,不管他們采用何種手段,都有一個共同點:想方設法騙取女孩的信任,讓女孩聽他擺布。對這些不懷好意的人,一定要讓女孩提高警惕,認清他們的真麵目。
在教育女孩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告訴她:一旦遇到壞人,首先要記住行走路線和罪犯的相貌特征,要沉著冷靜,不要驚慌,不要沒有目的地亂跑;遇到警察、軍人時,要大聲向他們呼救,求得對方幫助。當然,重要的還是樹立堅強的求生意識,勇敢機智地麵對困難,隻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用十倍的力量去爭取,千萬不要害怕!
◆教女孩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識
生活有美好、陽光的一麵,也有危險、陰暗的一麵。處於成長時期的女孩,閱曆少,社會經驗不足,鑒別能力較弱,更應該讓她們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很多女孩之所以安全意識弱,主要是因為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是危險的、哪些是安全的?要想讓女孩遠離危險,就要將基本的安全知識直接教給她們。
周末,小妮一個人在客廳裏寫作業。
“當當當……”屋外有人敲門,但卻不說話。
“誰?”小妮問。可是,外麵沒有人搭話。
門外的人擰開了小妮家的防盜門,直接敲她家的木門。
糟了,小妮這才想起來媽媽出去時忘了鎖防盜門。
“當當當……”聲音聽起來異樣刺耳,可是這個人到底是誰啊?小妮躲在屋裏,有點害怕。她再次鼓起勇氣大喊一聲:“誰啊?”外麵的人仍然不說話。
小妮想,讓他在外麵敲門吧,不理他就是了。可是,如果這個人把家門撬開了怎麽辦?小妮越想越害怕,情急之下撥通了媽媽的電話:“媽媽……防盜門沒鎖……有個人一直敲門不說話……我害怕……他在撬門。”
“小妮,冷靜一點,我就在樓下,立刻就上樓。”
聽到媽媽立刻就要上樓了,小妮一下踏實了。她貼著門,聽著外麵大人的對話。
“請問,您找誰?”不一會兒,小妮就聽到了外麵媽媽的聲音。
那個人依舊不說話,不知在外麵做什麽,然後就走了。
媽媽敲敲門:“小妮,是媽媽,開門!”
小妮打開門,問媽媽:“剛才那個人是誰,嚇死我了。”
“他是個聾啞人,而且看樣子是個乞丐,隻是想討一點錢,沒有別的惡意。”媽媽向小妮說道,“不過,你的做法是正確的,對待陌生人一定要多幾分防備。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女孩一個人在家時,經常會碰到有人敲門,比如:“我是修水表的,你爸媽打電話讓我現在過來,給我開門吧。”“我是送快遞的,出來幫你家大人收一下。”……很多女孩沒有保護自己的意識,不假思索地相信對方,開門、遞給對方手機,這樣很容易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
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就給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悲劇也由此出現。在我們身邊,這種事例有很多,所以一定要讓女孩提高警惕,增強觀察、識別能力,不被壞人的甜言蜜語所迷惑,謹防上當受騙。同時,還要讓女孩學會與壞人巧妙周旋、鬥智鬥勇,盡力保護自己,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教育女孩遇到危險的時候,要保持冷靜;不要讓女孩隨意泄露個人及家庭情況,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告訴女孩遇到暴力侵害時,不要盲目硬拚,更不要不知所措,要鎮靜、機智地與之周旋,尋找機會脫身並報警。
◆通過情境訓練,提高女孩的安全意識
在女孩的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危急情況,在女孩的安全教育問題上,不能隻用言語叮囑她們這個不能幹那個不能幹,不能過於把女孩收在自己的“羽翼”下,要采用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方法,讓女孩真正得到安全。
小可今年10歲,眼看就要長成大姑娘了,可是非常單純,一點自我保護意識都沒有。小可媽媽覺得這樣很不好,因為生活中到處都是危險和**,應該提高女兒的警惕性。於是沒事的時候,她就和女兒做情景訓練。
媽媽問小可:“要是爸爸媽媽都不在家,有陌生人叫門,你開不開?”
小可想了想,說:“不開,給陌生人開門太危險。”
媽媽點點頭,說:“對,不能開。可是,如果叫門的是你認識的人呢?比如爸媽的同事或朋友。”
小可又想了想,說:“開,都是認識的人。”
媽媽說:“咱們前些天不是在電視上看過嗎,很多小孩都是被熟人綁架的。”
於是小可說:“那就不開。”
媽媽接著說道:“你可以給認識的人開門,可是開門前要先給爸爸媽媽打個電話。”
除了這個開門問題外,小可媽媽還和女兒做過其他的情景訓練,比如遇到壞人怎麽辦、遇到騙子怎麽辦……小可媽媽覺得,情景訓練的方式比單純說教的方法要好得多,不僅孩子更容易接受,確實遇到這種情況時,也更便於孩子想起應對方法。
要想提高女孩的安全意識,僅僅將基本常識告訴她是不夠的。為了提高女孩的認識,可以給她們進行一些情景訓練。如此,她們就會知道,某種危險有什麽特點、該如何應對等。
想要更科學地幫助女孩樹立安全意識,要從細節做起,一些細節要反複提醒。安全教育具有雙麵性,在教育女孩免受他人傷害的同時,也要教育女孩不要去傷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