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愛心:心中懷有愛心,即使瀕臨絕境也能重獲希望 互幫互助——同學之間,就要互相幫助

愛心是女孩熱情的性格,是女孩關心他人的態度,是女孩體諒別人的心情。樂於助人的女孩,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與位置考慮問題,能夠感受到別人的快樂和幸福,能夠覺察到別人的痛苦和煩惱。把女孩培養成樂於助人的人,就能讓她們的人格更加健全,使她受益終生。

在小雨出生前,爸爸就對獨生子女政策非常關注。他認為,如今很多家庭都隻有一個孩子,孩子長大後必然會成為沒有兄弟姐妹的“新人類”,為了讓小雨適應社會,就不能嬌生慣養。於是,爸爸便按照自己的方式培養小雨,教她做一個充滿愛心的人。

平時,爸爸經常給小雨講故事,鼓勵她向孫中山等偉人學習,不能隻為自己活著,要以天下為己任。為了激勵小雨,爸爸還送給她兩塊徽章,一塊是“博愛”,一塊是“天下為公”,這兩塊徽章現在小雨還保存著。

爸爸還非常重視培養小雨的愛心。小雨是個樂於助人的女孩,平時隻要有同學請假,她就會到同學家幫他補課……憑著愛心,小雨打動了很多人,交了很多朋友。

不可否認,小雨爸爸的教育方法對小雨的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愛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女孩最初是從父母身上感受到愛,並付出愛心的。要培養女孩的愛心,就要在她們小時候就著手,引導她們學會關心別人、幫助別人。

女孩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與他人交往的過程,隻有樂於助人的人,才會受到他人的歡迎;自私自利,永遠也結交不到好朋友。

樂於助人,是女孩成長必須培養的一種品格,在他人遇到困難或問題而求助的時候,父母要引導女孩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如此,女孩不僅會獲得友誼,還能獲得滿滿的成就感。

◆讓女孩主動幫助同學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鼓勵女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盡量不給別人添麻煩”,還要給女孩機會,讓她學會助人為樂,適當地幫家裏、幫別人做點事。這樣,女孩就能把專注的學習與適量的勞動交叉進行,有利於提高她的學習效率,有助於培養她的愛心,使她終身受益。

丹丹不僅學習成績好,還是一個很有愛心的女孩,學習之餘經常會熱心地幫助同學和鄰居。這與媽媽從小對她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從丹丹上小學開始,媽媽就非常重視對她優秀品質的培養。在她們居住的樓下有個小賣部,店主是個身體有些殘疾的老奶奶。老奶奶為人和善,深受居民敬重。媽媽就教導丹丹課餘時間幫助老奶奶,老奶奶逢人便誇丹丹懂事,鄰居們也都誇讚丹丹,丹丹感到非常驕傲。

在學校裏,丹丹也經常幫助同學。班上有個略有殘疾的女孩,走路時一瘸一拐。剛開始時,同學都嘲笑她,叫她“小瘸子”;有的同學甚至還當著她的麵,竊竊私語,笑話她;膽子大的,則一邊學著她走路的樣子,一邊高興地大叫“瘸子”。丹丹非常氣憤,總是站出來,指責他們的行為。

一次集體活動時,突然下起了大雨,同學們都穿好雨衣、打著雨傘,繼續參加活動。殘疾女孩的行動愈發不方便,丹丹看到這一幕,主動停下來,攙扶著她。一路上,雖然丹丹被甩在了隊尾,也輸掉了遊戲,可是丹丹卻非常開心,因為在她看來,沒有什麽比幫助同學更重要了。丹丹所做的一切,都被老師看到眼裏,受到老師的表揚。

同學,是與女孩接觸最多的人,也是她們的兄弟姐妹。當同學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引導女孩為他們提供幫助。讓女孩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其實也是在培養她的愛心。當女孩形成樂於助人的優秀品質時,也就擁有了愛心。

◆不嫉妒同學,才會更願意幫助同學

很多女孩在學校之所以不願意幫助落後的同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擔心落後的同學進步以後,比自己優秀。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即使同學遇到了困難,她們也不會伸出幫助的雙手。嫉妒是一種常見的心理活動,隻有經過恰當地引導,女孩的情緒才能得到良性發展。

期末考試結束後,微微拿著全班第三名的成績單回到了家。媽媽發現她並不高興,問起原因,微微說:“老師讓我幫助同桌補補英語,她英語不好,可是其他功課都不錯,尤其是數學,這次她的數學考了滿分。如果我給她補英語,那她的總成績豈不是比我的還好?”

媽媽明白了,原來微微對同學有了嫉妒心,不願意幫助同學,

害怕同學下一次考試超過自己。於是,媽媽坐下來,對微微說:“你英語成績好,但數學是你的致命傷,而同桌恰恰是數學成績好、英語成績差,你幫同桌補英語,讓同桌幫你補數學,如此,兩個人不是就能同時進步了。”

“可是,萬一我的總成績被同桌超過了,怎麽辦?”微微還是不願意。

媽媽拍了拍女兒的肩膀,說:“考試的分數算不了什麽,我希望你每天都有進步,跟同學你追我趕才有意思。落後了,就要努力,不能嫉妒。”

微微想著媽媽的話也有道理,臉上逐漸有了笑容。

和大人一樣,女孩也會妒忌,而且她們的妒忌心往往更強。當女孩發現別人比自己強時,內心就會生出一種小小的妒忌。這時,如果父母火上澆油,隻會讓女孩的嫉妒之火越燒越旺,最終害了她自己。因此,當發現女孩嫉妒別人時,一定要及時幫助她們消除這種可怕的心理,引導她們平靜地對待他人的成績。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嫉妒是一種不服、不悅、自慚和怨恨交織的複合情緒,女孩的嫉妒心理會有明顯的外露,甚至具有攻擊性和破壞性。如果想讓女孩養成樂於助人的品格,就要讓她們減少妒忌心。隻有女孩的心理趨於平衡時,才會心甘情願地幫助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