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明”寬“章”:東漢的美好時代
光武帝過世後,繼承帝位的是漢明帝劉莊。在做皇子的時候,他就是光武帝兒子中出名的神童,十歲的時候就通曉《春秋》。他十一歲那年,正值初登基的光武帝派官員清丈全國的土地。結果地方官報上來的奏折說:“南陽地區的土地是不能查的。”一句“不能查”讓光武帝納悶了:這究竟是什麽意思?結果在旁邊讀書的劉莊插話說:“地方官的意思是說,南陽是您的老家,當地貴族勢力強大,就算您派人清查,也肯定查不出實情來。”事後光武帝派人訊問當地官員,得到的答案和劉莊當時推測的一模一樣。
幾年後,源武城發生叛亂,光武帝派名將臧宮帶兵征討,把源武城圍得水泄不通,但攻了幾個月,就是打不下來。這時候劉莊出主意說:“之所以打不下來,是因為官軍把敵人圍得太緊,逼得敵人拚死抵抗,不如先故意放開一個口子,引誘敵人出來逃命,這樣就可以在野外把敵人殲滅。”結果依劉莊計,原本鬧得聲勢浩大的叛亂,幾天就被平定了。
比起熱愛儒學的父親,漢明帝在位時政績也不差。他不但重視儒學教育,對教授自己儒學的老師更分外禮敬。他的恩師桓榮,就是最受他敬重的儒生。即位後的漢明帝,依然經常便裝去太常府,像當年做太子時一樣,以弟子禮聆聽桓榮授課。後來桓榮病重,漢明帝經常去桓榮家探望。他每次去,都是坐車到桓榮家的街口就下車,然後步行造訪,見到病中的桓榮後,就默默地握著桓榮的手垂淚。對儒家宗師的敬重,幾乎終漢明帝一生。
而和光武帝的寬厚相比,漢明帝對待官員卻是極其嚴苛的。在他執政時期,官員們哪怕有一點兒小錯,也會遭到嚴厲的責罰。有時候他還親自動手打人,比如有一次,負責記賬的尚書郎記錯了物品數量,漢明帝當場大怒,把尚書郎叫來後,親自拿著棍子將尚書郎一頓暴打,直到眾多官員苦苦求情後才作罷。
漢明帝對父親另一件奉行不輟的事情,就是對外戚的防範。他登基早期,命人在雲台繪製了開國二十八人的畫像,即曆史上著名的“雲台二十八將”,以紀念這些功臣們再造漢室的功勳。然而這些群星燦爛的人物裏,卻偏偏少了東漢開國最傑出的騎兵統帥——馬援。原因也很簡單:他的皇後馬氏是馬援的女兒,為了做出遏製外戚的表率,也隻好委屈老嶽父了。他的姐姐館陶長公主,一次為自己兒子求官,漢明帝得知後立刻下旨賜外甥一千萬錢,但絕不許外甥做官。
在防範外戚的同時,漢明帝對於宗室的勢力也極為防範。光武帝一生共生育了十一個兒子,其中對漢明帝威脅最大的就是廢太子劉疆。漢明帝即位後,劉疆也鬧出了一樁公案:當時漢明帝的同母弟劉荊圖謀不軌,故意給劉疆寫信,勸劉疆在封地東海舉兵造反。接信的劉疆嚇得魂飛魄散,趕快給漢明帝報告了此事。對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漢明帝采取了隱忍的對策,他先拒絕追究劉荊的責任,反而將劉荊禮送回封地。而後劉荊越發張狂,甚至對外放話說:“我爹(光武帝)三十歲的時候做了皇帝,我今年也三十歲了,難道就不能做皇帝嗎?”結果就是這句話,讓漢明帝抓住了把柄,讓地方官輪番彈劾,嚇得劉荊連忙主動投案,自覺進了監獄,而後又在監獄裏畏罪自殺。
嚴苛的漢明帝在打壓豪強宗室的時候是從來不手軟的,安插的罪名也五花八門。光武帝臨終前,安排輔佐漢明帝的重臣裏有漢明帝的姐夫梁鬆,然而漢明帝執政的第二年,梁鬆就被免除了官職,此後又被逮捕入獄。這位梁鬆不但為人飛揚跋扈,更和漢明帝本人有過節——漢明帝的嶽父馬援正是被梁鬆間接誣陷致死。安在梁鬆頭上的罪名,叫“坐怨望”,也就是說他雖然沒有不軌的行動,心裏卻對皇帝不滿。背著這個糊塗罪名,梁鬆死在牢獄中。
漢明帝執政時期,河西大族竇氏一門也遭到了他的打壓,竇家從兄子竇林也被安上“坐欺罔”的罪名,一樣死於牢獄中。甚至連漢明帝的表親,尚健在的太後陰麗華的娘家外甥陰興,也因欺淩公主被他處死。
公元75年,漢明帝劉莊去世,其子漢章帝劉炟即位。
漢明帝劉莊(公元28年—公元75年),東漢第二位皇帝,公元57年—公元75年在位。漢光武帝劉秀第四子,母為陰麗華。初名劉陽,封東海王,公元43年被立為皇太子。明帝統治時期,吏治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並興修水利。明帝及隨後的章帝在位時期,史稱“明章之治”。諡號為孝明皇帝,廟號顯宗,葬於顯節陵。
十九歲即位的漢章帝,在後來魏文帝的評價中,卻得到一個特殊的評語——忠厚長者。這個評價,就來自於他寬厚的性格。比起嚴苛的父親來,漢章帝最大的優點就是他的仁厚。
他執政時期的政策,除了眾所周知的輕徭薄賦,休養生息,鼓勵墾荒,編纂儒家經典《白虎通德論》外,同樣重要的,還有廢除漢朝法律中苛刻刑罰五十多條,同時大規模複核司法案件,對諸多案件減刑改判。他執政的十三年,與其父親執政的十八年加起來,是中國曆史上的又一盛世——“明章之治”。
寬厚的漢章帝,甚至也寬厚到了不該寬厚的地方——放棄西域。他登基初期,適逢匈奴大舉進犯被班超收複的西域地區。在第五倫等儒臣的勸說下,漢章帝下令召回漢朝派駐西域的官吏、軍隊,徹底放棄西域。幸虧苦守西域的班超忠勇,在當地孤軍奮戰了三年,最終打動了原本退縮的漢章帝,向西域派去了一千八百人的援軍。此後經過十一年奮戰,班超不但收複了西域,更擊敗了當時另外一個強大帝國貴霜帝國對西域的進犯,至公元95年,西域五十餘國全部重新歸附漢朝。
漢章帝另一個不該寬厚的地方,就是他對於外戚和官員的縱容。他即位後複核案件,赦免了相當多的罪犯,既有平民百姓,也有因經濟問題被關押的官吏。按照《後漢書》的說法,正是在他執政時期,東漢帝國的吏治逐漸腐敗,貪腐之風漸盛。
漢章帝的失策,就在於改變了前麵幾代皇帝對外戚的打壓政策,他恩寵皇後竇氏,連帶著讓竇氏家族的勢力迅速上升。竇皇後的兄長竇憲素來囂張跋扈,甚至侵奪沁田公主的莊園,闖下大禍。此事被漢章帝得知後,一度引起他震怒,欲將竇憲處死,但是在皇後的苦苦哀求下,最後還是赦免了竇憲。正是這個竇憲,於之後漢和帝在位時一度權傾朝野,首開東漢外戚專權的先例。
在位十三年的漢章帝,去世時年僅三十二歲,而繼承他皇位的漢和帝劉肇登基時隻有九歲。
漢章帝劉炟(公元56年—公元88年),東漢第三任皇帝,公元75年—公元88年在位。漢明帝劉莊第五子,母為賈貴人。諡號為孝章皇帝,廟號肅宗,葬於敬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