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篡漢:不會當演員的臣子當不了皇帝

最終廢漢自立建立新朝的王莽,在曆代史書中一直被看作逆賊。曆史上真實的他,早年是個苦孩子。他雖然是漢成帝母親王政君的侄兒,但父親王曼死得早,沒能趕上封爵。

從童年開始,比起王家其他人滿門顯貴,王莽卻家境貧寒。年輕時候的他,也是一個出名的好孩子。從小時候起,他就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孝敬母親和寡居的嫂子,悉心照料哥哥留下來的幼侄,同時學習也沒耽誤。

比起王家子弟們個個寶馬香車,奢靡享樂,王莽不但生活簡樸,而且還刻苦讀書。他從小喜愛儒學,年輕的時候就拜當時著名的大儒陳參為師。陳參是西漢儒家一個比較特殊的學者,他的學問主張做人要講“忍耐”,即要以隱忍低調的方式成就自己;做事則要“師古”,即現代的一切都是可惡的,上古的一切都是好的,做事要遵循古法,遵從古製。觀王莽日後的命運,他的成功,很多來自老師的教誨;他的失敗,最後也是栽在老師的教誨上。

而在王家長輩們的眼中,年輕時候的王莽更是一個少有的孝順孩子。對於自己家庭的貧困,他毫不計較。對於已經封爵的家族長輩們,他盡心侍奉。侍奉最多的,就是漢元帝時期擔任過大將軍的王鳳。

王鳳是王莽的伯父,在王鳳晚年的時候,王莽經常隨侍左右。公元前22年王鳳生病,王莽侍候在身邊,十天十夜衣不解帶,一直悉心照料,把王鳳感動得不行,拉著王莽的手說:“我的兒子都不如你啊,真希望你是我的兒子啊!”對這個簡樸孝順的好侄子,王鳳從此格外欣賞,可欣賞了沒幾個月,王鳳就病故了。在臨終之前,王鳳專門囑托皇後王政君一定要好好照料王莽。因他臨終的關照,隱忍了多年的王莽也終於得到了黃門郎的官職,從此正式踏入了西漢的官場。

在王莽進入官場後,王莽的叔叔王音和伯父王商先後成為西漢帝國的大司馬。對這兩位長輩,王莽拍馬屁的方法很“看人下菜碟”。

王音的文化水平有限,對於案牘公文常常撓頭,王莽便經常主動幫他處理,每次都能做到井井有條,是個稱職的秘書。同時王莽不但能幹,還很會拍馬屁。他拍馬屁的方式就是戴高帽,哪怕是朝廷有一點小事,王莽也要找機會,將叔父王音好好稱讚一番。

而伯父王商最大的毛病就是好為人師,所以王莽孝敬的辦法,就是經常向王商請示工作。哪怕是工作中有一點小問題,王莽也會裝傻向王商請求指示。每次王商都會滔滔不絕給王莽上半天課。哪怕“上課”的內容再無趣,王莽都會做出聽媽媽講故事狀,在王商麵前聽得入迷,等著王商講完之後又做恍然大悟狀,對王商大為奉承。

結果,在王音當權時,王莽被提拔為射聲校尉。而在王商接班後,王莽被封為新都侯,得到了一千五百戶食邑。

在漢元帝和漢成帝執政時期,王莽是朝堂上下公認的好人。他家裏基本不存錢,手頭上的餘錢要麽拿去周濟窮人,要麽用來結交官員。西漢帝國曾連續兩次遭受水災,王莽不但積極捐錢,還變賣家產當賑災款。如此毀家紓難的愛心人物,自然得到了朝廷上上下下的敬重。而且他很不忘本,當年他做黃門郎的時候做過他上司的人,此時官職已不如他,但王莽見到對方,依舊禮敬有加。

三十七歲那年,王莽獲得了做大司馬的機會。當時大司馬王根病重,王莽成了繼任大司馬的候選人。與他競爭大司馬的,是太後王政君的外甥淳於長。這個人不但有姨媽王政君的支持,更和此時的皇帝漢成帝關係不一般。漢成帝欲冊立趙飛燕為皇後的時候,正是淳於長從中斡旋,才爭取到了王政君的支持。對如此強勁的對手,王莽表麵上示弱,多次在各個場合表示自己無心和淳於長爭奪大司馬的職位,還在覲見王政君時表忠心,發誓一定會和淳於長和衷共濟,共同輔佐朝政。

如此一來,淳於長放心了,漸漸飛揚跋扈,結果惹得王政君反感不說,還被王莽抓住了一條小辮子:多年以來,淳於長一直與被廢的許皇後的姐姐私通。在被確立為“接班人”之前,淳於長礙於影響,不敢把這事公開,眼看著“接班”木已成舟,淳於長就囂張了,竟然明目張膽地把許皇後的姐姐迎娶進家門當了小妾。

這種事在封建時代屬於大逆不道,淳於長得意忘形,王莽可沒忘。趁著王根對淳於長不滿的機會,王莽趕快在王根麵前上眼藥。此事後經王根添油加醋,引得漢成帝大怒:敢和我的大姨子私通,反了你了!淳於長隨後立刻被查辦,不但接班沒戲,更被漢成帝下令在牢獄中處死,全家發配流放。原本木已成舟的接班,硬是讓王莽給攪黃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淳於長倒黴之後,王莽還主動出麵說情。在王莽的勸說下,淳於長被免除了全家遭株連的命運,妻子的性命得以保全。好人,全讓王莽給做了。

在大司馬任上,王莽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清廉。他為官廉潔,生活簡樸,平時出入都穿很簡單的衣服,並且禮聘當時著名的儒生來做幕僚,為人禮賢下士,這和當時官場愈演愈烈的奢靡風氣形成了鮮明對比。尤其是王莽母親病重的時候,各路官員前來探望,看見王莽的母親竟然隻穿土布衣服,跟別人家的奴婢差不多,王莽清廉之名也因此傳遍天下。

做大司馬不到一年,由於漢成帝病逝,王莽被以諸侯王身份繼承帝位的漢哀帝解除了職務。但這次炒魷魚非但沒有毀掉他的政治生命,反而令他更進一步。

隱居回南陽新野封地的王莽在家鄉結交儒生,籠絡人心,又公正處理了二兒子王獲的殺人案,一下子贏得了民心。當時上至朝廷官員,下至民間學者甚至普通百姓,都有人自發地為王莽喊冤,最多的時候,每天喊冤的“數以百計”。邀請王莽出山,成了上上下下共同的呼聲。

公元前2年,正好發生了日食,與王莽要好的儒生們趁機大做文章,宣傳這是老天爺的旨意,要王莽重新出山。在巨大的壓力下,一心想清理王家外戚的漢哀帝也隻好低頭,將王莽重新召回。老天爺這時候也真在幫王莽,他剛回來沒多久,漢哀帝就去世了。

公元前1年,漢平帝即位,王莽又任回了大司馬。公元元年,位高權重的王莽被封為安漢公。此時的他已經權傾朝野,連漢平帝本人都被他掌控,除了太皇太後王政君外,已然無人可製約他。

漢平帝劉衎(公元前9年—公元5年),西漢第十一位皇帝,公元前1年—公元5年在位。漢元帝劉奭之孫,中山孝王劉興之子。八歲在王莽扶植下登基,後被王莽毒殺,葬於康陵。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外戚、新朝的建立者,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員,其人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被看作是“周公在世”。公元9年,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布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製”。統治末期,天下大亂。公元23年,更始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新朝也成為中國曆史上短命的朝代之一。

最早看出王莽篡位野心的是他的兒子王宇,他曾秘密請求王政君貶黜王莽。如果這時候王政君聽他的話,也許西漢滅亡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但是王政君不相信王莽有此野心,猶豫不決。然而王莽是不會猶豫的,敢擋他路的,就算是親兒子也要幹掉。王宇因此被下獄,不久後死於牢獄中,其妻子也在生下孩子後被王莽處決。

借著此事的由頭,王莽開始大興牢獄,第一批被王莽逮捕的官員,大多數都是掌握關中地區甚至長安兵權的武將,然後是包括漢元帝的妹妹敬武公主、梁王劉立、阿侯王劉仁在內的劉氏宗族相繼被逼自殺。這場株連萬人的大冤獄,將朝中的反對派清洗殆盡,而太皇太後王政君從此也無力再和王莽抗衡了。

王莽篡權的過程和曆代宮廷政變一樣,開始時先用迷信做宣傳。公元8年,當時梓潼縣鄉民哀章偽造銅匱,上麵寫明劉邦下“天書”,指派王莽取漢代之,建立新朝。此事正中王莽下懷,他順水推舟去宗廟祭祀,定下了改朝換代的日期。

次年,王莽正式宣布廢漢自立,改國號為“新”,正式成為新朝的開國皇帝。但這個國“開”得很不順,深感上當的王政君極為憤怒,在被逼交傳國玉璽時將玉璽硬摔給他,大漢帝國的傳國玉璽因此被摔掉了一個角。

西漢帝國從此正式滅亡了。

漢孺子劉嬰(公元5年—公元25年),西漢末代皇太子,廣戚侯劉顯之子,漢宣帝劉詢玄孫。漢平帝死後,被王莽立為太子,並被稱之為“孺子”,而王莽自任“假皇帝”攝政。王莽篡漢後,被封為安定公。公元25年正月,平陵人方望等起事,被其劫取逃離長安,後在方望與更始帝劉玄的混戰中為亂兵所殺。

西漢的末代皇太子劉嬰被冊封為安定公,以山東平原為封地。這位亡國儲君此時隻有四歲,爾後一直在山東平原安居,奉養宗廟,又活了十六年,直到新朝滅亡後,死在同是劉氏宗族的更始帝劉玄手中。對待前朝皇室,王莽還算厚道。

王莽稱帝的十五年,做過的每一件事情,都幾乎把中國推向崩潰的邊緣。比如他的複古改革,造成了國民經濟混亂;他貿然對匈奴開戰,反而激化了國內矛盾,引發了席卷全國的農民起義。晚年的他幾乎眾叛親離,連他立的太子王臨,因為和他的情人原碧私通,企圖取代他自立,最後也被廢了太子位自殺。至此,王莽的四個兒子,三個都死在了他自己手裏。

這期間,各地農民起義四起,劉氏宗族也紛紛起事,天下徹底陷入大亂之中。

公元23年,擁戴劉氏宗族劉玄為皇帝的綠林起義軍,於十月一日攻破了長安。王莽經過兩天血戰,始終沒有突破包圍,最後被商縣人杜吳殺死,接著被起義軍砍成了肉醬。造成中國大戰亂的新朝,僅經過十五年就滅亡了。

心機陰沉的王莽,其性格上也有“天真”的一麵,他是中國曆史上少有的愛好科學的皇帝。在為帝期間,他組織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飛行試驗,即由人身披形似大鳥翅膀的衣服進行飛行嚐試,企圖組建人類曆史上最早的“空軍”。

而在國家經濟麵臨崩潰、糧食緊缺的情況下,王莽竟然還組織人力進行食品試驗,企圖研究麥稈、泥土這些東西能否轉化成供老百姓食用的食品。公元23年的春天,內憂外患的王莽還率領百官組織了“哭天”儀式,向上天禱告,大喊一切罪過在自己,不要加害百姓。整整一天,他哭得鼻涕一把眼淚一把,到最後竟然連血都哭出來了。然而老天爺最終還是沒有幫他,因為曆史從來是不相信眼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