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之衰,始於元成

被後人看作昏君的漢元帝劉奭,其實是一個苦命人,更是個出了名的好人。他的母親就是被霍光害死的許平君,他能坐上太子的位置,很大程度上也是因漢宣帝對許平君的深厚感情。

作為漢宣帝的長子,劉奭人生的最初歲月正是霍光專權的歲月,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陪著父親繼續忍耐霍光。但長年的忍耐非但沒有磨礪他的性情,反而造成了他懦弱優柔的性格。做人方麵,這是個好人,但做皇帝,這確實是一個悲劇。

對在位十五年的漢元帝最突出的正麵評價就是“仁厚”。他執政時期,總共大赦天下十五次,平均下來幾乎每年一次。他是個性格非常仁慈的人,早在做太子的時候,有一次看到父親漢宣帝懲治官員,他委婉地勸說道:“您使用的刑罰是不是太過了?應該多重用儒生,實行德政。”結果漢宣帝當場怒罵說:“你說的德政是當年周朝的製度,我們漢朝自然有我們的製度。而且那群自詡有德的儒生,大都沒有實際的行政能力,我怎麽能重用他們呢?”一番怒喝,嚇得當時還是太子的劉奭不敢說話。事後漢宣帝也悲傷地感歎說:“將來搞亂我漢家天下的,沒準就是我這個兒子啊!”對兒子的缺點,漢宣帝早就了然於心,但出於對其生母許皇後的感情,他最終沒有廢黜太子。

漢元帝另一個被人稱讚的地方,就是他重感情。比如對待當年曾教導他讀書的儒生們,他都非常禮敬。漢元帝的老師、有“當世名儒”之稱的蕭望之,遭宦官石顯誣陷後冤死。得知消息的漢元帝震怒,把石顯叫來一通臭罵,並當場失聲痛哭。此後一直到漢元帝去世,十幾年來,每到蕭望之忌日,他都會到老師的墳前拜祭。但害死老師的宦官石顯並未因此受到任何處罰,相反,漢元帝依然對他信任有加。在漢元帝執政時期,石顯幾乎把持了大權。

在夫妻生活方麵,漢元帝也極重感情。他做太子時候的姬妾司馬良娣死後,出於對她的思念,他在相當長時間裏從不親近其他嬪妃。直到母親為他從民間挑選來了王政君後,他才勉強寵幸了一次。然而就是這一次,令王政君懷上了龍種,生下了兒子劉驁,即後來的漢成帝,王氏家族也從此開始步步高升。令漢元帝想不到的是,正是這個王氏家族,最終出了一位西漢帝國的掘墓人——新朝皇帝王莽。

漢元帝本人對儒學非常著迷。漢武帝雖然“獨尊儒術”,但儒學徹底在中國曆史上占絕對統治地位,卻是從漢元帝在位時期開始。漢元帝在皇帝任上,非常推崇儒學,特別是按照儒家標準選拔官吏,大興文治,使得全國上下尊儒成風。然而,凡事物極必反,這一時期的漢帝國,一改漢宣帝在位時期的高效率行政狀態,官員以研究儒家學問邀寵,崇尚治學清談而不務實政,使國家行政效率大大降低,甚至大批隻研究學問而無行政經驗的書呆子也進入了政府之中。

與此同時,漢元帝信任宦官,他自己不務政事,卻以宦官石顯等人掌控群臣,漢帝國的宦官專權局麵,最早就是在此時肇始。

漢元帝在位期間做的最後一件大事,就是著名的“昭君出塞”。公元前36年,西漢西域太守陳湯在沒有向中央政府請示的情況下擅自發動攻勢,剿滅了盤踞在中亞的北匈奴政權,擊斃北匈奴郅支單於。三年以後,歸附西漢的南匈奴單於呼韓邪親自入長安朝見,請求與西漢恢複和親傳統。漢元帝做主,將宮女王昭君許配給他。在這次聯姻之後,漢匈兩大民族和睦相處,有六十年時間沒有發生戰爭。

而就在這樁美事三個月後,公元前33年五月,漢元帝病故。

漢元帝劉奭(公元前75年—公元前33年),西漢第八位皇帝,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在位。漢宣帝劉詢與嫡妻許平君生的兒子,霍光死後被立為太子。諡號為孝元皇帝,廟號高宗,葬於渭陵。後廟號被東漢光武帝劉秀所去。

繼承漢元帝帝位的漢成帝劉驁,是中國曆史上出名的昏君,他最出名的就是好色。在位期間,他寵愛趙飛燕、趙合德兩姐妹,這兩個人,就是漢朝曆史上有名的“漢宮飛燕”。

然而漢成帝在位期間也有許多善舉,比如他在登基之初嚴打宦官,並曾下詔全國厲行節儉。但他個人生活奢靡浮華,所謂厲行節儉,隻是一紙空文。而他打擊宦官的方式,是抬高外戚地位,尤其是其母王氏一門的地位,結果是王家外戚勢力空前膨脹。

漢成帝劉驁(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西漢第九位皇帝,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在位。漢元帝劉奭子,母親為王政君。諡號為孝成皇帝,廟號統宗,葬於延陵。

漢成帝駕崩後,太子劉欣繼位。他在位的六年時間幾乎無大作為,朝廷大權已經掌握在王氏一族手中。

漢哀帝劉欣(公元前25年—公元前1年),西漢第十位皇帝。公元前7年—公元前1年在位。漢元帝劉奭之孫,定陶恭王劉康之子。諡號為孝哀皇帝,葬於義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