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呂後手下討生活的文臣們

審食其

劉邦去世後,西漢帝國進入了十五年呂後專權時期。這十五年裏,盡管劉邦的諸多老臣依然擔任要職,呂家的親族也多得到封爵,但真正成為百官之首的,卻是一個特殊的人——審食其。

作為呂後的寵臣,他與呂雉之間的私人關係也成為後世猜測的話題。早在劉邦與項羽爭天下時,審食其就作為侍從,在家鄉伺候呂雉一家。後來呂雉等人成了項羽的人質,審食其也跟著陪了綁,在項羽大牢裏陪了呂雉三年,他和呂雉之間也真正建立起了患難與共的關係。此後終其一生,他都是呂雉的鐵杆親信。劉邦建立西漢,開始犒賞群臣時,呂雉僅開口向劉邦為一個人要過封賞,就是封審食其為辟陽侯。

到漢惠帝死後,丞相王陵退休,審食其升為左丞相,也從此成為呂雉治國最重要的幫手。當時西漢帝國主要的國家大事,都是呂雉同審食其一起商議決策。按照《漢書》的說法,有時候已經到了深夜,審食其還在呂後的寢宮裏商討工作。而其他大臣要找呂雉匯報,隻要審食其在裏麵,他們也隻能在外麵等著。兩人之間的關係,在他們生前身後都引起了不少猜測,有許多後世史家認定,審食其不僅僅是呂雉的心腹,更有可能是呂雉的情人。

遭受非議的審食其,在漢惠帝時期遭遇過一場牢獄之災。當時他因罪被漢惠帝下獄,罪名在各類史書上五花八門,而按《史記》上的說法,當時呂雉是因為羞愧萬分,才不方便為審食其求情。這樣的含糊其詞,也引起了後人對兩人關係的猜測。

審食其這一次得救,得益於他有一個叫朱建的朋友。朱建是當時一位以品德才學著稱的名士,本不待見審食其,但當他母親去世時,因家貧無力發喪,審食其慷慨解囊,從此之後,他就成了審食其的知交。在審食其被漢惠帝下獄後,朱建找到漢惠帝的寵臣宏孺,就對他說了一句話:“你是皇上的寵臣,審食其是太後的寵臣,如果皇上殺了審食其,那麽太後也會殺了你。”就這一句話,嚇得宏孺立刻給審食其求情,這才幫審食其逃過一劫。

審食其(?—公元前177年),西漢開國功臣。初任劉邦舍人,與呂後同時為項羽所俘,漸為呂後所親信,後封辟陽侯。呂後時,任左丞相,公卿皆因而決事,權勢很大。呂後死,陳平、周勃誅殺諸呂,於是被免去相位。後為淮南王劉長所殺。諡號為“幽”。

雖然審食其名聲不好,但在許多史料中也記錄過他做的一些善事,比如《史記》就認為,劉邦剛過世時,呂雉曾想把先前劉邦的功臣全都殺掉,是審食其拚命苦勸,才使呂雉改變了決定。而比起呂雉死後呂氏家族遭屠戮的景象,審食其下場不算壞,僅僅被免除了丞相職務,並未遭到太多株連。個中原因,除了因他與陸賈等文士交好外,也因他平日厚道,早早給自己留了後路。

不過該來的總沒法躲過去。早年時他曾協助呂雉暗害淮南王劉長之母東桓美人,到了漢文帝時期,他在一次出遊的路上被替母報仇的劉長殺害。對於這位在曆史上名聲不甚光彩的人物,明朝人馮夢龍倒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以呂雉潑辣幹練的處事方式,能夠受得了她的,也就是審食其了。審食其為人謹慎忠厚,善於調解呂雉與大臣之間的矛盾,也算是個有能力的人了。

田生

呂雉專權時期的一個重要舉動,就是大封呂家宗族為王,而最早為呂雉捅破窗戶紙的,卻是一位叫田生的齊地儒生。他本是劉邦堂兄營陵侯劉澤的門客,因受劉澤的厚恩而許諾說,自己願意為他奔走,讓他封王。之後田生洞察朝局,遊說呂雉的寵臣張卿,說破呂雉的心思,慫恿張卿向呂雉提議冊封呂家宗族為王。張卿一奏,果然討了呂雉的歡心。事後張卿欲酬謝田生,田生不但不受,反而請托張卿說:“您要謝我,就趁熱打鐵,給我家主人劉澤也討個王位吧。”果然心花怒放的呂雉順水推舟,冊封劉澤為琅琊王。

喜訊傳來後,田生顧不得高興,就急急忙忙拉著劉澤去琅琊國赴任。事情果然如田生所料,呂雉在冊封了劉澤沒多久後就後悔了,她果斷派人去追劉澤,企圖收回冊封命令,但當使者趕到的時候,卻見劉澤已經優哉遊哉在琅琊國稱王了。

張辟疆

呂雉專權時期,“漢初三傑”中張良的兒子張辟疆同樣以智謀著稱。漢惠帝過世的時候,張辟疆才十五歲。當呂雉宣告漢惠帝死訊的時候,臉上竟然一滴眼淚都沒有,當場鬧得群臣惴惴不安。結果張辟疆看出了呂雉的心思,對周勃、陳平等大臣們說:“太後之所以不掉眼淚,是因為怕自己家族勢力單薄,無法鞏固她的地位。如果大家可以給太後上奏,請求封呂家的親侄掌握大權,太後肯定會為兒子放聲大哭的。”陳平等人一開始不信,但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第二天還是上奏了,果不出張辟疆所料,心裏一塊石頭落地的呂雉當場放聲號啕,哭得梨花帶雨。和父親張良一樣,張辟疆後來眼見呂家專權成定局,自覺退出權力場以避禍,之後不知所蹤。現在有說法稱,百家姓中的“良”姓,就是張良家族的後人。

酈寄

呂雉死後,漢朝宗室聯合功臣平定呂氏家族,史稱“諸呂之亂”。這場政治鬥爭的結局,也上演了一出西漢版的“潛伏”故事。本來呂雉死後,她的侄子呂祿、呂產、呂台等人個個位高權重,且掌握著西漢兵權。手握兵權的上將軍呂祿,最要好的朋友當數西漢開國功臣酈商之子酈寄。酈寄自幼就與呂祿交好,呂祿對他從來都很信任,甚至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當齊王劉襄等諸侯王率先起兵,大舉討伐呂氏家族時,經相國陳平授意,酈寄勸說呂祿交出兵權,可以保住終生富貴。結果沒大腦的呂祿果然上當,爽快地把兵權交給太尉周勃。如此一來局勢立刻逆轉,拿到兵權的周勃隨即發動兵變,很快將呂氏家族盡數屠戮,所謂“諸呂之亂”也因此而平定。事後論功行賞,酈寄得以繼承父爵,封為曲周侯。但他的名聲卻從此臭了,時人說起他,總不忘了加四個字:賣友求榮。而按照《漢書》上的說法,早在呂後專政時期,酈寄就被陳平派到呂祿身邊做臥底,負責通報呂家的有關動向。照這個說法,從一開始呂祿就算不得他的朋友,他隻是執行任務而已。完成任務的酈寄,在漢景帝年間曾經官拜上將軍,並在平定“七國之亂”中立下大功。但兩次安定西漢江山的他,最後卻栽倒在一樁婚姻上。晚年的他,竟然要娶漢景帝的丈母娘——王皇後之母臧兒為妻,結果惹怒了漢景帝,被論罪削去了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