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4 與自我

孤獨種種

在這世間活得越久,我就越發

深刻地感到自己如同窮途末路的小

兒。我無法習慣這個世界。對這世

間—所見、所聞、此種生殖方式、

此種成長過程、偽裝高雅的生之表

麵與其卑劣瘋狂的內裏的對照—

如此種種,不管過多少年,我都不

會習慣。我覺得自己年紀越大,就

變得越**、愚蠢。“等你長大就

明白了”,小時候常聽人這麽說,

但這無疑是謊言。不管對任何事,

我都越來越不明白了。這的確令人

不安。然而另一方麵,正因如此,

我對生之一事仍沒有失去自己的好

奇心。這也是事實。

中島敦

《光·風·夢》

若問他三天不在我是否會覺得

寂寞,不,決不寂寞。他的不在對

於我來說,好比一件充實、新鮮而

厚重的東西。這就是喜悅。我在家

裏隨處都能發現他的不在,院子裏、

工作室、廚房和他的寢室。

三島由紀夫

《愛的饑渴》

不被人理解成為我唯一的自

豪, 因此我也沒有那種表現的衝

動, 想讓人理解我。仿若命中注

定一般, 我沒有任何能被人們看

到的東西。孤獨不斷脹大,就像一

頭豬。

三島由紀夫

《金閣寺》

曾有好多次,夏天回鄉時,我

在沸騰的蟬鳴聲中靜坐不動,心情

莫名地悲傷起來。我覺得自己的哀

愁總是與這激烈的蟲鳴聲一起湧入

心頭。每當這時,我總是一動不動,

獨自盯著一個人。夏天回鄉以後,

我的哀愁也會漸漸改變情緒。正如

蟬鳴會從秋蟬變成寒蟬,那環繞著

我的命運似乎正在巨大的輪回中緩

慢移動。

夏目漱石

《心》

我撿來隕落的星星碎片,輕輕

放到泥土上。星星的碎片是圓的。

也許是在漫長的、從天空墜落的過

程中磨掉了棱角,變光滑了吧?我

將它抱起來放到泥土上的時候,我

的胸口和手也稍微變暖和了。

夏目漱石

《夢十夜》

人類所有的研究

都是在研究自己,

什麽天地山川、

日月星辰,

都不過是自己的別名。

夏目漱石

《我是貓》

我對所有事都沒有持久的興

趣,因此總是從一個境界追逐到另

一個境界生活著。當然即便如此,

我也無法逃離地獄。隻要不改變我

了解的境界,我就會覺得痛苦。於

是隻好輾轉反側、每天試圖忘記痛

苦地活著。然而,如果到了最後還

依然痛苦,那除了死再無他法。

芥川龍之介

《孤獨地獄》

所謂世間,到底是什麽呢?是

人的複數嗎?“世間”這個東西的

實體在哪兒呢?然而不管怎樣,活

到現在,我都一直覺得它是強大、

嚴格而可怕的,可被堀木那麽一說,

我突然感到:“ 所謂世間, 不就是

你嗎?”

太宰治

《人間失格》

每個人在這世上都是孤獨的。

他被關在銅製的高塔裏,隻能用手

勢跟自己的夥伴交流,而這些手勢

沒有普遍含義,所以它們的意義模

糊而且不確定。我們可憐地想要對

別人表達自己心中的財富,但他們

卻沒有接受的能力。所以我們隻能

獨自前行,肩並肩,卻不是一起走,

我們無法了解自己的夥伴,也無法

被他們了解。

毛姆

《月亮與六便士》

我同情所有不想上床睡覺的

人,同情所有需要光亮的夜晚。

歐內斯特·海明威

《一個幹淨明亮的地方》

“什麽是地獄?”我想,“地獄就

是無法繼續去愛的痛苦。”

有那麽一次,在無法用時間和空間

衡量的無限存在之中,靈性的本質以降

臨塵世的方式被賦予了一種能力,他能

夠對自己說:“我存在,並且我在愛。”

一次,隻有那麽一次,他被賦予了一瞬

間的積極的、活生生的愛,為此上天賜

予他塵世的生命,以及與塵世的生命相

伴隨的時候和日期。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馬佐夫兄弟》

孤寂或被世人冷落的時候,就

來牽著我的手吧,把頭靠在我的膝

上,我們去共遊野山。

樋口一葉

《青梅竹馬》

說是悲哀也可以吧,

事物的味道,

我嚐得太早了。

石川啄木

《石川啄木短歌》

一個人在追求他的愛好時,也

在體驗他的痛苦—這就是愛好的

砝碼、訂正本、平衡物和代價。一

個人如果學會—而不是紙上談兵

而已—孤獨地去麵對自己最深的

痛苦,克服那想要逃避的欲望以及

有人能與他“共苦”的幻覺,那他

還需要學習的就所剩無幾了。

阿爾貝·加繆

《加繆手記:第二卷》

那一天我終於明白:我不曾痊

愈,仍然被擠逼在一角,得自己適應。

阿爾貝·加繆

《墮落》

無益的!試圖擺脫你自己的孤

獨是無益的。你得堅持一輩子。隻

是偶爾、偶爾,空白會被填補。偶

爾!可你得等。接受你自己的孤獨,

堅持住,一輩子。然後當時機到了,

就接受填補空白的時機。

勞倫斯

《查特萊夫人的情人》

我外表是胖,但我內裏是瘦的。

你有沒有想過,每個胖子裏麵都有

一個瘦子,就像人們說的,每塊石

頭裏麵都有一座雕像?

喬治·奧威爾

《上來透口氣》

越是孤獨、

越是沒有朋友、

越是得不到支持,

我就越得尊重我自己。

夏洛蒂·勃朗特

《簡·愛》

目前她不用考慮任何人。她可

以做自己,可以獨處。而她現在常

常感覺需要的是思考;好吧,甚至

不用思考。要沉默;要獨處。所有

廣闊的、閃耀的、有聲的存在和行

為都消失了;人帶著莊嚴感收縮,

去做自己,做一個黑暗的楔形果核,

做別人看不見的東西。雖然她繼續

編織,坐得筆直,但她因此感受到

自我;而這個擺脫掉附著物的自我

可以自由地去做最奇特的冒險。當

生活暫時下沉,經驗的範圍似乎沒

有了限製。

弗吉尼亞·伍爾夫

《到燈塔去》

我們來自同一個深淵,然而人

人都在奔向自己的目的地,試圖躍

出深淵。我們可以彼此理解,然而

能解讀自己的人隻有自己。

赫爾曼·黑塞

《德米安》

你同我一樣,心裏有一種寧靜

和一處庇護所,任何時候,你都能

退避到裏麵去,保持住自己的本色。

這種本領,雖然人人都能夠有,卻

隻有極少的人能真正施展出來,做

到這一步。

赫爾曼·黑塞

《悉達多》

大多數人就像一片片落葉,在

空中隨風飄**,最後落到地上。但

有少數人像是天上的星星,循著固

定的軌道運行,任何風都吹不到他

們,在他們心中,有自己的引導者

和方向。

赫爾曼·黑塞

《悉達多》

總之是一種無以名之的寂寞,

一種無事可做,即有事而不想做,

一切都懶,然而又不能懶到忘懷一

切,心裏什麽都不想,而總在想著

些不知道什麽的什麽,那樣的寂寞。

朱生豪

《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生活、旅行、冒險、祈禱,

別感到遺憾。

傑克·凱魯亞克

《在路上》

一個個的人在世上,

好似園裏的那些並排著的樹。

枝枝葉葉也許有些呼應吧,

但是它們的根,

它們盤結在地下,

攝取營養的根卻各不相幹,

又沉靜,又孤單。

馮至

《〈給青年詩人的十封信〉譯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