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勝將軍兔死狗烹——樸信

流浪少年

可惜他這八尺之軀,連口飯都混不上。韓信的腳步很沉重,挨餓的滋味真難熬啊。他不想再到亭長家去了,那種臉色,那種眼神,誰受得了?可是亭長畢竟很愛麵子,當他們吃飯的時候,不好意思不讓一下“恰好”趕上了的韓信。所以,今天他還是硬著頭皮走進亭長的家門。隻是“恰好”的次數,他自己也覺得太多,―幾個月來,天天如此。

亭長坐在席上,手捧一卷書。“看書呢,亭長?”韓信搭汕著間。

“嗯。”答應的聲音,比木簡碰撞的聲音小得多。並且,人家連頭也沒有抬。亭長夫人在院子裏,更是把雞轟得滿世界地飛。也許是亭長覺得這樣長時間的沉默太難受了,他站起來,出去了。韓信抱過孩子,小聲地問:“你還沒吃飯吧?”“早吃過了。我還沒睡醒,媽媽就把飯做好了。我們是在被窩裏吃的。”韓信明白了,他憤憤地走出屋子,對主人和主婦拱一拱手,說:“告辭了。”

人在倒黴的時候,喝涼水也塞牙。當韓信無精打采地從淮陰城的街上走過的時候,一群同他年紀差不多的少年把他圍上。一個人說:“你們看這小子這樣,像霜打了似的。”另一個說:“別看他帶刀弄劍的,其實,是個膽小鬼.”一個無賴叉開雙腿堵在韓信前麵,“都說你有力氣,不怕死。你敢殺了我不?敢,你就把劍拔出來刺我,不敢,你就從我褲檔底下鑽過去.”他們明明是以多欺寡。可是,果真動起拳腳的話,,他們一大幫人,不過是餓虎麵前的一堆肉。韓信把拳頭搽得緊緊的,指節咯喘喘直響。他的臉漲成青紫色,額角的青筋,像兩條會蹦的蛆酬。雙方相持著,對方膽怯了,有人已經準備逃跑。這時,韓信卻跪下去,慢慢地,從那人**鑽過去.然後,在一片勝利者的轟笑聲中,眼裏滾著淚花,默默地,頭也不回地離去。

走了一段,他還是轉過身看了看。因為他發現牆角有一堆人家剛剛倒掉的雞骨頭。證實沒有人看見他以後,他彎腰揀了一塊雞骨頭,在石頭上磨成一個魚鉤,然後來到淮河邊上。這裏正有一位老婦人在漂洗生絲。韓信向老婦人要了一段絲,綁好魚鉤,就在那裏釣魚.饑腸轆轆的韓信,如何耐得住漫長的等待?隻見魚鉤飛來飛去,卻不見魚兒上鉤。

“有這樣釣魚的嗎?得有耐性,等半個時辰不咬鉤是常有的事.”老婦人覺得可笑。

“不瞞您說,大娘,我今天的飯還沒著落呢.”韓信把魚鉤一摔,灰心喪氣地坐著。

“想吃生魚而不可得!”老婦人笑著說,“我看你餓得好可憐.看見岸上那個簍子沒有,那裏有我帶來的幹糧。”韓信如魚得水,吃起老婦人的幹糧。

“壯士,像你這樣一個魁梧的漢子,怎麽會落到這個分兒上?"老婦人問。

“不瞞您說,大娘。父母在世的時候,也曾教我讀書寫字。焚書以後,又教我使槍弄棒。可他們卻扔下我,死了.”

“既然你識文斷字,又有武藝,何不到衙門去當個小吏?”

“沒有人推舉。我自己去找,人家說我沒有德行,不要我。要務農,地無一分;要經商,錢無一文。”說著,韓信發現自己已在不知不覺中把老婦人的幹糧吃光了,不好意思地說,“大娘,我沒有覺得吃幾口,這麽多幹糧,怎麽就讓我給吃光了呢?"

“你是餓紅眼了。我看你怪可憐的.以後再沒有飯吃,就來找我。”

幾十天過去了。韓信憑著大娘的關照,臉上有了光彩,身上有了力氣。他高興地對老婦人說:“大娘,有朝一日我出頭露麵了,一定報答你老人家!"

“住嘴!"老夫人聽了韓非的話,不但沒有高興,反而翻了臉,“我是看你一個男子漢大丈夫,自己連自己都養活不了,可憐你不爭氣。要是圖報答,我才不管你屍這位老婦人,被後世稱為漂母。

漢王帳前

漂母的話,激起了韓信的自尊和奮進。當時,正值秦末農民大起義暴發的時候。有一支起義的隊伍,正從淮陰經過.韓信覺得是自己施展才能的時候了。他告別了漂母,參加了這支隊伍。這支隊伍的首領姓項,叫項梁,是附近下相縣(在今江蘇省宿遷縣附近)的人。是戰國時代楚國將領項燕的兒子.項梁看韓信人高馬大的,就把他留在自己的身邊,當一名侍衛。在一次與秦將章邯的戰鬥中,項梁戰死。項梁的侄子項羽繼任為這支隊伍的首領。項羽發現韓信不僅是勇猛有力,武藝高強,而且很有謀略,就讓他給自己當一名郎中。雖然也是項羽的近侍,但這是一個官,有了同首領說話的機會。可是,韓信給項羽出了幾個主意,項羽都沒有理睬。

公元前226年,也就是秦亡後的第二年,項羽自封為楚王,封沛公劉邦為漢王,統治巴蜀(這兩地相當於今四川省)和漢中‘(陝西省南部)地區。韓信聽說劉邦重視人才,就逃離了項羽的隊伍,來到四川,投奔了劉邦.

劉邦還不了解韓信,隻給他一個稱為“連敖”的官當。不久,韓信與其餘十二個人一起犯法,被判死刑.在行刑的時候,韓信跪在最後一個。前邊的十二個,一個個地都掉了腦袋。他仰頭一看,有一位姓滕的走過來,這個人同漢王劉邦的關係很密切。他就對滕公說:“漢王不是要得到天下嗎,為什麽要殺掉壯士呢?"滕公聽了韓信的話,心裏邊一愣。心想,這個人能說出這樣的話,一定有不同凡響之處.立即命令刀下留人,放了韓信.兩人經過交談,這位滕公覺得他確實與眾不同,便把他推薦給劉邦.劉邦第二次見到韓信,隻覺得有點麵熟,並沒看出他有什麽特別的地方。就隨便給了他一個治粟都尉當。這是一個管理全國(當然是指劉邦的統治範圍內)的鹽鐵事務的官。

漢王的皿相名叫蕭何。這是一個很有頭腦的人。前幾個月漢軍攻入鹹陽的時候,別人都去搶奪珠寶財物,他卻把秦朝垂相的律令文件等都收藏起來,’拉到漢中。以後在與項羽爭奪天下的鬥爭中,漢王對天下的情況了解得很充分,這是一個主要的“信息”來源。蕭何見到韓信,一眼就看出來他不一般.

漢王剛剛進入巴蜀,對這裏的情況還不太熟。特別是漢軍是從沛縣一帶(在今江蘇省北部地區)發展起來的,將士多是那邊的人。他們千裏迢迢來到這人地兩生的地方,又不習慣,又想家,很多人開小差,僅將軍就跑了幾十名。有一天,有人向他報告,、垂相蕭何也跑了。劉邦大吃一驚,心想,蕭何跟隨我這麽多年,忠心耿耿,從無怨言,今天怎麽突然逃跑了呢,氣得他暴跳如雷。兩天後,蕭何卻自己回來麵見漢王。劉邦又氣又喜,罵道:“你我自小就在一起,我從未虧待過你,為什麽你也逃跑?"蕭何說:“臣不敢逃跑,臣是去追趕逃跑的人。隻是走得太急,沒有來得及向大王察報。”

“你去追什麽人?"“追韓信。”劉邦聽了,又生起氣來:

“我跑了那麽多的將領,數以十計,你不去追,卻去追一個不起眼的韓信。你一定是蒙我!"

蕭何鄭重地說:“大王,幾十位將領是容易找到的,可是韓信,卻沒有第二個。他以為大王不會重用他,所以才逃跑的。"

“難道這個人果真這樣有用?"劉邦還是懷疑.

“如果大王想長期在漢中為王,那麽,韓信確實是沒有用途。如果大王想要取得整個天下,那麽,除了韓信,再沒有人能給您當好這個參謀了。就請大王自己決定吧。”

“我當然要爭奪天下,怎能憋憋屈屈在這裏長留呢?”

“如果大王一定要東進奪取天下,就請重用韓信。重用他,他能留下,否則,他遲早會跑掉。”

“我聽你的,就讓他當一名將軍吧。”劉邦覺得這已是破格重用了。

“將軍?留不住他。”

“那就大將軍,可以了吧?總得讓我見一見他,聽他說些什麽呀。”

“大王對待將軍,向來很傲慢,像招呼一個小孩似的.這是他要離開的一個重要原因。大王一定要見他的話,就得挑選一個吉日齋戒,設壇場,舉行一個儀式,那才行.”

漢王劉邦無可奈何地說:“那就聽足下的。”

眾多的將軍們聽說漢王舉行儀式迎接一位大將軍,都很高興,心想,這一定是一位非常出眾的人物。當他們看到漢王接待的竟是剛剛逃跑的韓信時,都大吃一驚。

儀式結束,漢王讓韓信坐到自己的身邊,說:“蕭承相多次向寡人推薦將軍.不知將軍今天用什麽來開導寡人呢?"

韓信長跪,向漢王拜了一拜,問道:“大王要東進爭奪天下,是不是同項王爭奪?”

“是的。”

“大王自己以為,在勇敢、果斷、強大這幾個方麵,是不是比項王強呢?"

漢王手將並不太長的胡須,沉默了很長時間,說:“我不如項羽。”

韓信又一次長跪,向漢王拱手再拜,說:“在下也以為大王不如項王。但是,我曾經在他的手下工作過,我對他比較了解。他叱吒風雲,他的手下人,誰也比不上他。可是,他卻不能量才使用他手下的人。所以,他的勇,隻是匹夫之勇。他對待別人非常仁愛,說話和和氣氣。可是,應當給予手下人的封賞,他卻舍不得,所以,他的仁愛,隻是婦人之仁。他雖然稱霸天下,統治諸侯,可是他不住在夭下的政治中心關中,卻把自己的都城設在彭城(在今江蘇省銅山縣).他雖然奉義帝為天子,卻違背義帝的旨意,按自己的親疏分封諸侯。諸侯看他把義帝趕到江南偏僻的地方,而紛紛把他們原來所從屬的國王趕跑,自立為王。他打到哪裏,就殺到哪裏,天下人多數都怨恨他,而不是親近他。他是靠壓力稱霸於世的。他雖然稱霸天下,卻失去了人心。如果大王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全天下勇猛的將士,還有什麽地方不可征服呢?把天下的城邑分封給功臣,讓他們作什麽事情,他們能不去辦好?愛護全體希望東歸的戰士,激發他們東歸的願望,東方的敵人還有哪個打不敗?秦朝最後盤據的關中,被項王一分為三,封了三個王,稱為三秦。秦將章邯投降了項王,可是項王把章邯的二十萬部下全部活埋,隻有章邯、司馬欣、董璐三個將領活下來,被封為三秦的三個王,所以,三秦地區的百姓並不愛戴他們,而是把他們恨入骨髓。然而大王您進入這個地區的時候,秋毫不犯,宣布廢除秦朝的苛法,與那裏的百姓約法三章。所以,那裏的人民都盼望大王。根據當初的協約,誰先進入關中,誰就在那裏為王,正應該大王您在關中為王,百姓都知道。可是大王卻被剝奪了在關中為王的權利,被迫來到漢中,三秦地區的百姓無不為之惋惜。如果大王您現在出兵進攻三秦,可以輕而易舉地把它奪過來。”

劉邦聽了韓信這番話,大為興奮,挺起身來說道:“哎呀,韓將軍,我為什麽這樣晚才結識您哪!"韓信又詳細地向漢王介紹了打出漢中進入關中的計策。

暗渡陳倉

關中與漢中之間,隔著險峻的秦嶺山脈,有一段路特別難行。所以後來李白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人們在山崖間的石壁上鑿孔,把大木樁插進去,像搭橋似的,修出一條路來,被稱為棧道。劉邦從關中來到漢中的時候,為了向強大的項羽表示不再回關中,就把漢中與關中之間的棧道燒毀了。所以現在劉邦想從漢中打回關中,那是很困難的。

章邯被項羽封為雍王,都城設在廢丘,在現在的陝西省興平縣境,管轄鹹陽以西的關中地區,與劉邦正好隔著秦嶺為界。項羽把他封在這裏,也因為他是秦朝的名將,讓他替項羽堵住劉邦出川的路。那是漢王元年,也就是公元前206年的一天,有人來向章邯報告,說劉邦派人在修複棧道。章邯聽了,為之一驚,立即派人再探,要搞清楚漢軍有多少人在修棧道。探子回報說,大約有二三百人,章邯就放心了。因為棧道的工程是非常難修的,二三百人,幾年也修不完。再說,在那深山峽穀之中,再多來人,也伸展不開手腳。這樣,章邯也就不再把棧道當作一回事。隻是向部下命令說:“隨時派人探明工程進度。”

兩個月後,探子忽然來報:“陳倉發現大批漢軍、”陳倉在現在陝西省寶雞市附近.章邯想,這是不大可能的,這裏幾乎沒有路可以通。就下令說:“再探。”也沒有在意。可是探子回來卻說:“漢軍越來越多!”章邯這才慌忙調集部隊,去陳倉方向應戰。

原來,韓信經過調查,發現在故道縣(在今陝西省鳳翔縣西北)秦嶺山中,有一條獵人用的小路,可通陳倉。他就派少量的兵去修複棧道,迷惑章邯。同時,又通過這條小路,讓漢軍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地偷偷越過秦嶺。由於章邯的注意力被吸引在棧道方麵,陳倉方麵卻被忽略了。幾個月的時間,漢軍的大部隊完成了跨越秦嶺的艱苦運動,向陳倉發動攻擊。章邯毫無準備,被韓信打個措手不及,大敗而逃。韓信率漢軍追擊章邯到好峙(Zh宜或讀作shi,在今陝西省乾縣),章邯又敗,逃到自己的都城廢丘。這樣,劉邦就奪取了章邯的雍國鹹陽以西的大部分地區,並包圍了廢丘.章邯自知敵不過韓信,又覺得自己走投無路,便自殺了。於是,漢軍攻占了廢丘,從而把三秦地區全部占領了。攻占三秦的勝利,驗證了韓信的預言,也使漢軍實現了出川的宿願。

第二年,漢軍東進,打進了函穀關(在今河南省靈寶縣南),三秦的另兩個國王―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璐以及河南王申陽都向漢軍投降,還攻占了魏國黃河以南的地區。但韓王不肯投降,劉邦就派韓信把他打敗,重新立了一個韓王。漢王劉邦又聯合齊國、趙國的軍隊共同進攻楚國,也就是項羽的地方,一直打到項羽的都城彭城。但是漢軍卻在這裏打了敗仗,隊伍讓項羽給打散了。以前向漢軍投降的司馬欣、董翁等人又都逃離,重新投奔項羽。齊國、趙國等也準備乘機進攻漢軍。

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韓信把被打散的隊伍收集起來,帶到榮陽(在今河南省榮陽縣),在京、索兩地(均在榮陽縣境)小勝楚軍。劉邦一看,要想戰勝項羽,必須得依靠韓信,便任韓信為左承相。這時,魏王也聯合項羽,陳兵蒲阪(在山西省永濟縣),控製了地勢險要的河關。河關後稱蒲津關,在今山西省茵城縣境,隔著黃河與今陝西省相望.這樣,魏軍就堵死了漢軍東進的通道,並且對漢軍形成包圍之勢。

韓信征集了大量的民船,擺列在臨晉(今陝西省大荔縣)的黃河西岸,與魏軍隔河相對,兩軍都在襪馬厲兵,一觸即發。魏軍見漢軍聲勢浩大,也不斷地增加兵力。可是魏軍卻不知道,韓信在臨晉布置的隊伍和渡船,都是疑兵。與此同時,他卻讓精兵在夏陽(在今陝西省韓城縣南)準備了大量的木盆一類的木製容器和陶罐,乘魏軍的注意力已經被吸引在臨晉的時機,泅水渡過黃河,偷襲安邑(在今山西省運城縣境)。因為夏陽這個地方沒有渡口,也沒有渡船,所以魏王對這個地方毫無防備。等漢軍到了安邑城下,他才知道漢軍兵臨城下,慌忙應戰,很快就當了俘虜.漢軍勝利地東渡黃河,平定了魏國,接著又拿下了代國,並準備進攻趙國。換旗破趙

在兩年前平定三秦的時候,項羽封的常山王張耳與南皮侯陳餘反目成仇,張耳敗於陳餘,投奔了漢王。這時,漢王劉邦把張耳派到韓信這裏,給他當一名副將。韓信便與張耳一起率領數萬漢軍,東下井隆(在今河北省井隆縣),準備進攻趙國。

趙國的統帥成安君與將軍陳餘也在距井隆不遠的並徑口(在今河北省獲鹿縣)紮營,準備抵抗漢軍的進攻,號稱有二十萬大軍。成安君的部下,廣武君李左車建議成安君說:“聽說漢將韓信已經過了黃河,活捉了魏王,俘虜了代國的夏說。現在又在張耳的輔助之下,打算攻取我們趙國。由於漢軍是乘勝而來,又遠離本土,他的鋒芒是很難抵擋的。在軍事上,如果靠千裏之外供應糧食,士卒一定會挨餓。通往井徑的兒百裏道路十分難行,所以漢軍的糧食供應一定會拖後。請足下借給我三萬精兵,抄近路堵截漢軍的糧草供應車隊。足下您不必出擊,隻須把護城河挖得深一些,營壘築得高一些。同、時,把民間的糧草都集中起來,讓漢軍找不到。這樣,讓漢軍進攻攻不得,後退無退路.用不了十天,就可以把韓信張耳的頭給您拿下來。否則,我們就會成為他們的俘虜。”

成安君聽了廣武君的話,頗為不快。“常言說,正義之師不用奸詐的手段。兵法上說,有十倍於敵的兵力,隻須把敵軍包圍住,就可以解決它;有兩倍於敵的兵力,就要直接交戰,才能戰勝它。韓信的兵力號稱幾萬,其實不過幾千.他們從千裏之外來進攻我們,已經非常疲勞了。如果像足下說的那樣避而不戰,他後麵的大部隊趕到了怎麽辦?各路諸侯不是要說我膽小,輕視我嗎?”

韓信派的探子,探到了成安君拒絕了廣武君的建議的情況。韓信大喜過望,這才帶兵向井隆口進發,駐紮在井徑口三十裏外的地方。兵士們睡到半夜,傳來集合出發的命令。韓信選了二千名精壯的戰士,每人發給一麵紅旗。“你們從這條隱蔽的山間小路過去,埋伏在趙軍營外。交戰以後,我會戰敗逃跑。這時,趙軍就會傾巢出動追擊我。你們立即潛入趙營,把他們的旗換成我們的紅旗。”

這支帶著紅旗的隊伍,把旗幟卷起來,無聲無息地出發了。韓信又對部下說:“傳令,讓火夫準備早飯,我們破了趙軍以後回來在一起吃飯J"將領們你著看我,我看看你,很勉強地答應一聲:“是。”背地裏他們卻議論道:“趙軍搶先占據了有利地勢,修起了堅固的營壘,又是以逸待勞.咱們既沒打出大將的旗幟,也沒有敲響主將的戰鼓.到了趙軍那堅固的營壘前,還不得退回來?”還有人說:“看見趙營沒有?好家夥,背靠著高山,麵對著低((chi,低水,發源於河北省讚皇縣的一條河)水,讓我們從哪裏打?”“韓將軍幹嘛還準備那麽多船?難道要乘船上山?"

韓信派出一萬人,背靠著低水,布好陣勢。趙軍一看就笑了,背水而戰,退路都沒有,看來韓信是不想活了。天亮了,韓信和張耳來到陣前,豎起來“韓”字帥旗,擂響了戰鼓.趙軍也打開營門,派出隊伍,居高臨下,向漢營衝來。

漢軍將士全力迎戰,戰了將近半個時辰,確實招架不住,韓信和張耳也隻好扔下旗鼓和笨重的物資,率軍向船上逃去。趙軍見漢軍潰退,便把全營的人都派出去追擊。在低水邊上重新開始了激戰。漢軍也不離岸太遠,兩軍能夠接戰,但戰不利就往水上退。趙軍追不上,漢軍就再回來戰。所以,趙軍人數雖多,卻無法取勝。又戰了半個時辰,兩軍都很疲累.趙軍想撤軍回營休息。可是回頭一看,營中的趙軍旗幟,全部換成了漢軍的紅旗。他們不知道自己的軍營是怎樣丟失的,也不知漢軍到底有多少人,以為漢軍肯定把趙王和諸將都給活捉了,一時陣腳大亂,星散而逃。趙蔣堵在退路上製止逃跑,隻是沒人肯聽。趙將殺了幾個逃跑的兵士,也不好使。漢軍重新下船,夾擊趙軍,在亂軍中殺了趙帥成安君,並在水上活捉了趙王趙歇。這時,韓信傳下命令說:“任何人不得殺害廣武君。有能生擒廣武君者,獎千金!”

很快,果然有人把廣武君綁了來。韓信立即給他鬆綁,並讓他麵向東坐下,自己麵向西,坐在他的對麵。這是當時師生之間的禮節。

這時,諸將都來向韓信表示祝賀。有人問他道:“將軍,兵書上明明說不能背水為戰。今天將軍卻偏讓我們背水為戰,並且致勝。將軍用的是什麽戰術,我們都糊塗了。”

“這種戰術,兵書上是有的,隻是大家沒有留心。這就叫陷之死地而後生。”諸將這才信服。

韓信轉過身問廣武君:“我想揮師向北進擊燕國,再向東攻齊,怎樣才能成功呢?”

“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亡國之君不可以圖存.我現在是一個打了敗仗的俘虜,怎能有權力談論這樣重要的事情呢?”廣武君客氣地推辭。

“我聽說,春秋時虞國的百裏奚相虞的時候,虞國亡國了;可是他後來相秦穆公,秦國則稱霸於世。這並不因為是百裏奚在虞國的時候就不聰明,到了秦國就聰明,而是因為虞國不用他的計策,而秦國用了他的計策。假如成安君用了足下的計策,我韓信恐怕也已經成了他的俘虜了。我誠懇地希望聽到足下的意見,請千萬不要推辭。”

“將軍隻用了一個早晨,就消滅了趙國二十萬大軍,威震天下,這是您的長處。”廣武君覺得韓信確是很誠懇,就向他談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可是,漢軍是經過長途跋涉和連續作戰,已經相當疲憊,這是您的短處.如果馬上就去進攻燕國,困難很大,難以持久.燕國攻不下來,齊國就可以乘機加強自己。燕齊解決不了,漢楚之爭就難見分曉.善於用兵的人,不以短擊長,而是以長擊短。”

韓信又問:“那麽,我怎樣以長擊短呢?"

“我看,將軍最好是掛甲休兵,在趙國就地休整。撫恤趙國的遺孤。百裏之內的士大夫,很快就會來慰勞將軍。然後,派善於言辭的人,帶著將軍的信,到燕國去,向他們宣示將軍的強大。我想,燕國是不敢不服從將軍的.然後再到齊國,齊國見燕國服從於漢,他也不敢不服。這樣,爭奪天下的事,就可以慢慢地爭取.這就叫先聲奪人,而後再用實力.”

韓信采納了廣武君的意見。燕國果然服從了韓信的要求。韓信又致信漢王劉邦,請求封張耳為趙王,以鎮撫趙國.劉邦同意了,在第二年立張耳為趙王。

求封齊王

就在韓信節節勝利的時候,漢王劉邦的處境卻不太妙。劉邦東進後,曾在漢王二年(公元前205年)聯合五家諸侯共五十六萬人,由劉邦任統帥攻楚,在彭城被楚軍打得大敗,漢軍損失二十餘萬人。連劉邦的父親和妻子也被項羽掠走.劉邦回到家裏的時候,隻找到了長子劉盈和長女魯元。在逃跑的時候,為了跑得快,三次把兩個孩子推下車,幸好被大臣揀了回來。後來,又在榮陽被項羽包圍,漢軍斷了糧。幸虧劉邦的一位將軍紀信出了個主意。漢軍在榮陽城中搜羅一些女子,打開東門,讓這些女子出城,二千多士兵全副武裝跟在後麵。然後,紀信坐著劉邦的車,從城中出來.周圍的漢軍高呼萬歲。楚軍以為劉邦跑出來了,便全力攻擊這支隊伍。紀信被楚軍打死。劉邦卻乘機從西門化裝逃出來.

楚兵不斷地追擊劉邦,劉邦退到趙國境內.這年六月的一天,劉邦帶著幾個人,自稱是漢王的使者,闖人趙王張耳和韓信的營中,趁他們還沒有起床的時候,奪取了他們的印鑒。兩人聽說漢王到了,急忙爬起來見漢王.劉邦宣布奪了他倆的軍權,留下一部分軍隊給張耳駐守趙地。拜韓信為相國,讓他征集趙國的人,建立新的部隊進攻齊國。劉邦卻帶領韓信原來的隊伍,屯駐在小修武(今河南省獲嘉縣),堅守不戰。並派一個叫mQ食其(讀1i yiji)的人出使齊國,說服齊國與漢聯合,共同對付楚國。

韓信奉命擊齊,未等渡黃河,就聽說哪食其已經說服齊國。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韓信接受了謀士蒯通的建議,以漢王並沒有下令停止進攻為由,繼續向齊國進發。於是,渡過黃河,向臨淄(在今山東省淄博市)進發。齊王已經接受郵食其的勸說,同意與漢聯合,所以放鬆了防備。想不到被韓信鑽了空子。齊王田廣一氣之下殺了哪食其,逃到高密(今山東省高密縣),並派人到楚國去求救。楚王派龍且(j(I)率二十萬大軍授救齊王田廣。有人建議龍且堅壁不戰,等漢軍糧盡,就可戰而勝之。龍且不同意,與韓信隔著濰河(在今山東省境內)擺開陣勢。

第二天有人報告龍且,濰河水位大幅度下降,龍且很高興,因為這樣更有利於楚軍渡水作戰。不久,韓信軍涉水過河來挑戰,與楚軍戰了幾個回合,卻打不過楚軍,隻好邊戰邊退,一直退過河去。龍且說:“我料韓信會害怕嘛!"指揮大批楚軍追過河去。可是,就在大部分楚軍還在河道裏的時候,隻見洪水像一麵牆似地壓過來,轉眼間吞沒了大批楚軍。龍且也被漢軍打死.齊王田廣向北逃去。楚軍有的被淹死,有的被俘虜,幾乎全軍複滅。

原來,韓信讓人做了一萬多個大口袋,裝上土,夜間讓士卒用口袋把濰河從上遊堵死。白天兩軍交戰時,韓信假裝打不過,等楚軍追擊時,讓人把口袋壘成的堤壩打開,水就像水庫決口一樣席卷而下。

齊國平定後,韓信就駐守在齊地。第二年,也就是漢王四年,公元203年,韓信給正在榮陽的劉邦寫封信說:“齊人狡詐多變,反複無常。南方還有楚國的威脅。如果我沒有一個‘假王’的稱號,很難鎮住他們。”“假王”就是臨時的、非正式受封的王。

劉邦拆開信一看,大為腦火,罵道:“我在這裏被楚軍圍困,日夜盼他來援助我。他反倒在這個時候要封什麽‘假王’,這太不像話了……”

這時他覺得有人在踩他的腳,並且注意到張良和陳平都湊到他耳邊,小聲說:“現在的形勢,我們是擋不住他稱王的。一定不封,還可能生變.”

劉邦馬上反應過來,改口說:“……這,這太不像話了,怎能封假王呢!像韓將軍這樣的大丈夫,就應該封真王才是!"於是,派張良親自到臨淄去,立韓信為齊王.並要求韓信派兵擊楚。

墳下大捷

項羽通過幾年的戰鬥,看出了韓信在他與劉邦爭奪天下中的地位。他派了一個叫武涉的人到齊國,想說服韓信背叛劉邦。

“當今的天下,表麵上是項劉之爭,實際大權卻操在將軍手中,”武涉說:“將軍支持劉邦,劉邦就勝;將軍支持項羽,項羽就勝。但如果項羽敗了,接著劉邦就會除掉韓將軍。足下與項王有過交情,為什麽不趁這個機會反漢?否則,恐怕將軍難逃被劉邦所擒的命運.”

提到與項羽的交情,韓信有點氣憤,“我在項王手下的時候,官職不過郎中,地位不過是個扛著戟的衛士而已。我給他出的計策,他一個也不聽。所以我才離開他來到漢王這裏。漢王授給我上將軍印和數萬的軍隊,讓我穿他的衣服,讓我吃給他準備的飯,相信我的話,采納我的計策。他對我這樣信任,我怎能背叛他呢?”

蒯通也來勸韓信:“通過榮陽之敗,可以看出漢王的智慧和勇力都不行。他現在的銳氣被打掉不少,糧食不足,百姓疲憊,怨言很多。將軍現在手中掌握著兩個人主的命運。我的看法,將軍不如讓他們兩個都保存下來,與他們三分天下。將軍利用齊國非常好的自然條件,發展齊國。同時,懷柔諸侯。總有一天,各路諸侯都會來朝拜將軍的.希望將軍認真考慮。常言說,‘天與不取,反受其害’。”

韓信把漢王待他如何好的話又說了一遍。

“人們常說,勇猛而有膽略,以至於讓主人都感到驚訝的人,自身會有危險;功勞天下無雙的人反而受不到封賞,”蒯通還是想說服他,“我還聽說,‘野獸已盡而獵狗烹’,當野獸被打光的那一天,獵狗就會被殺掉的。”

韓信還是不肯背叛漢王。“我對漢王有這樣大的功勞,他不會奪去我的齊國。”

蒯通沒有把韓信說服,擔心會因此惹禍,便裝瘋遠去了。

劉邦再次奪取了韓信的軍隊,在河內(相當於今河南省的黃河北岸地區)附近與項羽周旋,雙方互有勝負。又在廣武(今河南省榮陽縣東北)對峙了幾個月。項羽的糧食所剩不多,劉邦的軍隊也疲憊不堪。項羽、劉邦還時常在陣前會麵談判。有一次,項羽把劉邦的父親放到案子上,說:“我若是不把你攻下來,就把你爹煮了!"劉邦說:“你我曾在義帝麵前結為兄弟,所以,我爹就是你爹。你若是把你爹煮了,也得送給我一碗湯.”還有一次,兩人見麵時,劉邦曆數了項羽的十大罪狀,氣得項羽一箭射中劉邦的胸部,幸好箭的力量不大,劉邦隻受了輕傷。後來,雙方都有點支持不住了,約定以鴻溝為界,西屬漢,東屬楚。鴻溝是古代的一條水渠,在現今河南省境內,從榮陽引黃河水入渠。這條渠現在早已淤塞了。

雙方達成協議,項羽把劉邦的父親、妻子呂氏歸還劉邦,領兵東去。劉邦準備西歸的時候,張良和陳平對劉邦說:“現在的天下,大王已經有了一多半。而項羽月前兵疲糧盡,不如趁這個機會解決了他。否則就是養虎貽患。”劉邦高興地接受了這一建議,立即撕毀協議,追擊項羽。

漢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追項羽到陽夏(夏讀jid,在今河南省太康縣境),發信要齊王韓信和建顧侯彭越等人率軍出兵到固陵(在今河南省淮陽縣西北)與項羽會戰。可是韓信和彭越都沒有來。劉邦讓項羽打得大敗,隻好退到固陵城內堅守不出。他問張良:“韓信和彭越為什麽不來呢?"

“現在,楚國很快就要被打敗了。這個形勢已經比較明顯。”張良給劉邦分析這兩個人不來的原因,說:“大王雖然已經封他們兩個人為王為侯,可是並沒有給他們劃定疆界,他們心裏沒底,當然不會來。如果大王答應與他們共分天下,他們馬上就會來。”

劉邦無可奈何,隻好派人分赴韓信和彭越處,要求他們合力擊楚,並說,楚亡後,把從陳(自河南省淮陽縣至安徽省毫縣之間)到海邊,都封給韓信;從唯(sul)陽(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南)向北直到穀城(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北)都封給彭越。韓信果然很高興,親率三十萬大軍,與彭越等軍會師該下(在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經過幾天的戰鬥,項羽兵敗自殺。從此,楚漢相爭的局麵結束了,劉邦重新統一了整個中國。

兔死狗烹

劉邦並沒有履行關於封地的諾言。消滅項羽的戰鬥剛剛結束,劉邦又故技重演,奪取了韓信的兵權,以他是楚地的人為理由,改封他為楚王,首都設在下邪(在今江蘇省宿遷縣)。由於韓信沒了兵權,這就大大減輕了他獨霸一方的可能性。不久,劉邦正式稱帝,後世尊稱為漢高祖。

韓信到下那去的時候,特意到淮陰去看看。他訪到了當年給他飯吃的漂母,贈送給她一千金,表示報答。他也找到了那位亭長,隻給他一百個銅錢,並且說:“你是個小人。做好事,卻不肯做到底。”他還找到了那個讓他從**鑽過去的人,並且提拔他當一名尉官。他對自己身邊的將士說:“這個人,是個壯士!當年他汙辱我,我不是不能殺他,但我殺了他又有什麽價值呢?所以,我忍受了。”

項羽有位將軍叫鍾離昧,是韓信在項羽帳下時交的朋友。項羽死後,鍾離昧投奔了韓信。高祖劉邦知道了,要求韓信把他抓起來,韓信沒有執行。

漢高祖六年,公先201年,有一天,突然有人來報,說高祖要巡視雲夢(在今湖南、湖北兩省間),途中要在陳會見諸侯.韓信覺得有點來者不善,一下子產生了率軍反漢的念頭。但轉念又想,我也沒有什麽罪過,皇帝來了又能怎麽樣?

原來,有人給高祖打小報告,說韓信到他受封的楚國各地巡視時總是帶著兵,他一定是要謀反。高祖正想找理由除掉或削弱那些權力很大的王侯,以加強他的集權統治,所以他特別重視這件事。高祖根據陳平的建議,派人通知韓信自己巡視的事。

韓信從高祖兩次奪軍權中,知道高祖很可能對他們這些有功之臣懷有戒心,所以還是有些惴惴不安。有人給他出主意說,如果斬了鍾離昧,帶著他的頭去見高祖,高祖一定很高興,自己就可以安全了。韓信便以商量事為名,把鍾離昧找來。鍾離昧一來就明白了,他說:“將軍如果用殺我來取悅於劉邦,那麽,我死以後,你也不會活得很長。”說完就自殺了。韓信果然帶著鍾離昧的頭,到陳去見漢高祖。可是劉邦並沒買他的帳,他剛坐下,就命令武士把他綁起來。韓信長歎一聲,說道:“人們說:‘狡兔死,良狗烹’,兔子被打死以後,獵狗沒有用了,就要被殺掉煮肉吃了。真是‘敵國破,謀臣亡,啊!現在,天下已經平定,我也應該被煮肉吃了。”劉邦宣布道:“有人告你謀反!"命令從人給他戴上枷鎖,押解到洛陽.然後又宣布赦免他的罪.改封韓信為淮陰侯。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降級使用”。這樣,既奪了他的兵權,又把他放在自己身邊,容易監視。

“陛下不過能領十萬兵而已。”

“那麽韓將軍呢?”

“我是多多益善。”

高祖笑著說:“那麽,足下為什麽反而被我抓住了呢?”

“陛下不善於統帥兵士,但是,卻善於統帥將軍。”

韓信有位朋友叫陳稀(xi),被劉邦任為拒鹿(在今河北省平鄉、真城一帶)守。陳稀上任前,來向韓信辭行。韓信說:“足下所在之處,有很多精兵,而足下又受到陛下的信任。如果有人說足下反叛,陛下肯定不信。但是,如果有人第二次又說足下叛了,陛下就會懷疑你.如果陛下第三次聽到這話,就會親自來征伐你。”

陳稀點頭稱是。

“如果我們兩個果真反了,就能奪得天下。”韓信說出了一種可能性。

陳稀相信韓信的話,說、“我記住了。”

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陳9果然反漢。劉邦親自去征討,韓信稱病,沒有跟去。他暗中派一個親信到陳稀那裏去,告訴陳稀,“弟已經舉兵,我在這裏援助你。”韓信假稱有皇帝的指示,釋放了官奴,發給他們武器,準備率領他們偷襲留在宮中的皇後呂難和太子,與陳稀配合。一切準備就緒,就等著陳稀的消息,以便采取行動的時候。韓信有一個舍人(比較親近的賓客)曾經得罪韓信,韓信把他抓起來準備殺掉。這時,那舍人的弟弟偷偷跑出去,向呂後告密.呂後與相國蕭何商量後,派一個人來通知韓信:“陛下在前線殺死了陳稀,各位王侯都已經去祝賀。”蕭何還特意給韓信寫來一封信,說:“將軍雖然身體不好,也一定要來.否則容易引起懷疑。”韓信當年就是被蕭何追回來,才受到劉邦的重用的,他比較信任蕭何,便到長樂宮去,向呂後表示祝賀。剛見到呂後,未等拜畢,呂後就翻了臉:“把叛賊韓信給我綁起來!”

韓信明白自己上當了,長歎一聲說道:“唉!當初,真不如采用蒯通的計策。想不到今天被一個女人給算計了。”

韓信被夷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