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我們可以長相廝守了”

東試少帝劉辮

中平六年(公元:89年)四月的一天。

三十四歲的漢靈帝劉宏,在嘉德殿駕崩。結束了21年的皇帝生涯。

漢靈帝還沒有咽氣的時候,何皇後便匆匆忙忙離開嘉德殿找她的弟弟大將軍何進,商量為自己的兒子劉辯登基稱帝。

靈帝臨終前,身邊隻有宦官小黃門,上軍校尉賽(jinn)碩.趁著何皇後不在的機會,靈帝握著賽碩的手,斷斷續續地說:“愛卿,你一定要想辦法讓次子劉協繼承皇位。"

靈帝緊緊握著賽碩的手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次日清晨,大將軍何進奉宣入宮料理靈帝的喪事。當他騎著馬,帶著息從校尉進入皇宮時,宮門禁衛攔住何進說:“奉皇後鼓旨,大行國喪之日,隻準大將軍一人入宮,息從校尉均在門外等候。”

何進不以為然,單人單騎進入皇宮。當他來到嘉德殿門外時,見殿內鴉雀無聲,既無人哭泣,也無人走動,感到又蹊蹺。他孤疑著翻身下馬,走進殿門,看到他的同鄉宦官兼司馬的潘隱按劍而立在月門旁,何進正想上前問個究竟,隻見潘隱神色緊張地向他急遞眼色,並揮手示意不要進入殿內,何進情知有變,未敢吭聲,急轉身躍上馬背,猛提馬繆,衝出嘉德殿。

潘隱見何進逃走,佯作慌張狀,向殿內喊道:“何大將軍跑了。”

這時,手提寶劍的賽碩領著一群手握鋼刀的太監從殿內衝出來,直追到殿門外,見何進已馳出宮外,氣得咬牙切齒,臉色漲紅。猛轉身,發現潘隱神色不安地站在他身後,怒氣衝天地吼道:“一定是你壞了我的大事!”說罷,猛地用劍將他刺死。

這時,靈帝的屍體還躺在嘉德殿裏。

靈帝生前隻有兩個兒子。一個是何皇後生的長子劉辯,一個是王美人生的次子劉協。

何皇後祖籍河南南陽,父親何真原是專殺牛羊的屠戶,慘淡經營,逐漸成為當地富戶。

在東漢,洛陽是帝都,而南陽則是帝鄉,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和許多將相大臣、達官貴人都是南陽人。何真利用這種關係結識了東郡人中常侍(宦官)郭勝,重金相賄,成為莫逆之交。何真共有二男二女,大女兒十幾歲時,長得肌膚如玉,亭亭玉立,美豔出眾,成為南陽美女。何真成為巨富後,夢昧以求擠進名門望族,便不惜重金,千方百計通過郭勝的關係,利用皇帝在南陽選美的機會,將大女兒送進皇宮。其女以姿色過人,又善嫵媚,深受靈帝寵愛。第二年,他為靈帝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劉辯。在此之前,靈帝有幾個兒子均不幸夭折,他擔心小皇子劉辯,再遭不測,便把他送到洛陽青雲觀裏,由一位叫史仁皎的道長代為撫養。母以子貴,劉辯的母親晉為貴人,光和元年(公元178年)靈帝廢三宋皇後,立何貴人為皇後。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何家終於實現了告別寒門,躋身望族顯宦的願望。通過這種裙帶關係,何真的長子何進先拜為郎中,繼升為虎責中郎將,出任穎州(今河南禹州市)太守.何貴人立為皇後,何進又擔任侍中,不久升任匠作大將河南尹。在鎮壓黃巾軍起義時,靈帝把防禦京師洛陽的重任交給他,將他由河南尹晉升為大將軍,從此,何進得以執掌軍事大權,由於他鎮壓與屠殺“黃巾軍,有功,又被封為慎侯。

何進的弟弟何苗先在宮中任侍中,何進升任大將軍,何苗繼任河南尹,在榮陽因鎮壓黃巾軍有功,倍受靈帝寵信,升為車騎將軍,封濟陽侯。

何皇後的母親也被封為舞陽君.

以何皇後為首的何氏家族,成為主宰東漢朝廷的外戚集團。

何皇後為人生性嫉妒,心狠手毒,她知道自己是因為生了兒子才得以封為貴人,立為皇後。使何氏一家榮登顯宦,主宰朝政。因此,她生怕後宮其他繽妃妊娠生子,奪其寵位。她派出親信爪牙,四處打探.凡有繽妃懷孕,都千方百計,不擇手段地令其墮胎。否則,便秘密將其處死。就在她立為皇後不久,後宮一位王美人懷孕,她怕何皇後對她下毒手,便吃藥墮胎,結果未成,第二年生下一個兒子。何皇後得知後,氣急敗壞,就在分娩當天,派心腹太監將王美人活活勒死,謊報靈帝說王美人是患急症而死。不久,事情敗露,靈帝大怒,要廢黝何皇後。

這時,以張讓、趙忠為首的後宮太監群聚嘉德殿為何皇後哭情。

張讓是後宮中總攬全權的老太監,官居中常侍.趙忠也是官居中常侍,專門負責內宮,侍奉皇上。靈帝生活糜爛,荒**無度,政治昏庸,平日十分寵信張讓、趙忠,視其二人為生身父母。曾說:“張常侍為我公,趙常侍為我母。”所以,經張讓、趙忠等哭情,靈帝才發了側隱之心,寬恕了何皇後。

王美人生的兒子取名劉協,交由靈帝的母親董太後親手撫養。

劉辯長大後,秉性輕浮,放浪無羈,又長得嘴歪眼斜,十分醜陋,靈帝很討厭他,認為他不堪為一國之君。而王美人生的次子劉協,在董太後撫養下,不僅聰明機智,知書識禮,長相也標致,瀟灑,酷似靈帝。因此,被靈帝視為掌上明珠,寵愛至極,早有廢長立少之意。當時,董太後也勸靈帝立劉協為太子,宦官賽碩站在董太後一邊。但是,當時的何皇後還受到靈帝的寵愛,靈帝知道何皇後秉性尖刻刁蠻,心狠手毒,其弟何進、何苗手握重兵,權傾中外。擔心廢長立少,勢必觸怒何氏,危及朝廷。斟酌再三,未敢貿然,直到臨死前,把托孤之事交給賽碩,要他輔佐劉協登基稱帝。

賽碩原係宦官小黃門,靈帝貼身心腹,靈帝平日沉酒酒色,荒誤朝政,常將朝臣奏折交他批辦.致使賽碩漸染朝政.手握實權。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中原各地黃巾軍烽火遍地,威逼京都。靈帝為了保衛洛陽,在西周設置八校尉,擴建八支近衛部隊。任命宦官小黃門賽碩為上軍校尉,虎貴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都尉鮑洪為下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他們各統一軍,上軍校尉賽碩兼任元帥,就連大將軍何進也歸他統管。

宦官當元帥,大將軍何進自然不服。於是以賽碩為首的宦官與何進為首的外戚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權勢的鬥爭。

賽碩受靈帝托孤之命,謀殺何進,企圖立劉協為帝,正是宦官與外戚鬥爭白熾化的體現.

賽碩謀殺何進因潘隱泄密未能得逞。

何進逃出皇宮,策馬揚鞭直奔大營,立刻下令三軍分頭出擊,先後占領京都百官府邸,控扼要害,擁兵自衛。並聲稱身染疾病,不能入宮。何進得知賽碩謀殺他的目的是為了廢黝劉辯,立劉協為帝,便在文武百官廣造輿論,當時,文武大臣對宦官嫉惡如仇,恨他們奪權亂政,迷亂皇上,禍國殃民,十惡不赦。因此,都同情和支持何進。

何進見文武百官多數反對賽碩,便決定趁熱打鐵,先發製人。當晚派人秘密潛入後宮,與何皇後密議立君之事。

第二天,何進突然派兵包圍皇宮。文武百官魚貫入朝。

旭日東升時,皇宮之內,沒有五彩繽紛的族旗,沒有嫋嫋香煙,更沒有繚梁的鼓弦笙樂。

崇德殿外,馬步騎兵,密密層層,弓在弦,劍出鞘,虎視耽耽,殺氣騰騰。

三通鼓罷,十七歲的劉辯身穿龍袍,頭戴廣(1iu)冕,在何進的護持下,膽戰心驚地走上金蠻殿,文武百官齊伏在地,三拜九叩,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是為少帝。

何進當即代劉辯宣詔:少帝君臨天下,尊母後為皇太後,臨朝聽政,封劉協為勃海王,何進以大將軍參與尚書事,袁槐為太傅,與何進共輔朝政。袁紹為中軍校尉,袁木為虎責中郎將……。

是時,靈帝移樞德陽殿,賽碩聽到崇德殿傳來的鼓聲時,悲憤難抑,伏棺大哭。

傍晚,烏雲壓城,皇宮裏一片死寂,賽碩獨自一人在德陽殿裏圍著靈帝的棺廓心急如焚地踱著。

賽碩在想,謀殺何進未能得逞,擁立劉協為帝亦遭破壞。劉辯已登基稱帝,何進勝券在手,對他不會善罷甘休。賽碩想,事已至此,坐以待斃,不如艇而走險,趁現在還手握禁軍大權,應當機立斷,刻不容緩,今夜必須動手.否則……想到這裏,賽碩瞪著兩隻充滿血絲的眼睛,向殿外喊道“來人哪!”

夜幕完全籠罩京都洛陽時,一個人影倏地閃進大將軍何進府邸的朱漆大門.

此人是新任太傅袁槐的侄兒,中軍校尉全國軍隊的副統帥―袁紹。

當袁紹被引進何進密室時,何進急不可耐地迎上前,握住袁紹的手,說:“賢弟,你可把我急死了。”何進正想往下說,袁紹忙搶過話頭:“大將軍秘密召我進府,莫非為誅除閹宦賽碩之事。”

“正是,正是。”何進忙不迭地答道。

“正合吾意,閹宦一日不除,朝廷一日不得安寧。大將軍準備何時動手?”

“賽碩殺機已露,雖未得逞,必挺而走險,依我之見,事不宜遲,越快越好。”.

“最好今夜就動手。”

“我也是這樣想。不過,賽碩借口為皇帝梓宮守靈不肯出宮,況且他手中尚握有禁軍大權,今夜宮內必嚴加防範,我們難以下手。另外,更重要的是師出無名,沒有誅除的罪名.”

“他在嘉德殿埋伏刀斧手,企圖謀殺大將軍,僅此一條,死有餘辜。”

“潘隱被殺,無人作證。”

何進與袁紹思來想去,反複琢磨,直到午夜尚未想出良策。正在為難之際,家丁忽然進來察報說:“宦官中常侍郭勝與趙忠深夜從宮中潛出,求見大將軍。”

何進與袁紹大吃一驚。何進思忖片刻,說:“請進.”

郭勝、趙忠走進密室,二話沒說,急忙遞給何進二封書柬。一封是賽碩親筆給趙忠的密信,一封是何太後的親筆手諭。

賽碩寫給趙忠的密信說:“大將軍何進兄弟二人秉國專朝,想與天下黨人謀誅先帝左右,誅滅我等,因我仍統領禁軍,未便動手,我等危在旦夕,應同心協力,同仇敵汽,速將何進一黨誅滅……’則

何太後的手諭則廖廖數字:“速誅叛賊賽碩。”

何進與衰紹看完後,驚喜過望,真是喜從天降。

原來,賽碩決定當晚動手殺何進後,便派人找來宦官郭勝密議誅殺何進之事,然後又親筆給宦官趙忠寫了一封信,拉他一起殺何進。信寫完後,讓郭勝連夜送給趙忠.寮碩在崇德殿裏等候回音。

郭勝來到趙忠家裏,把賽碩的信交給他以後,兩人一核計,覺得事情不妙。弄不好會遭致殺身之禍,郭勝與何進是老鄉,當年,何太後入宮,何進等一家貴幸朝廷,他牽線搭橋,立過汗馬功勞,因而太後一向把他視為親信。而趙忠則為人奸詐狡猾,詭計多端,以前他雖是賽碩的同黨。莫逆之交,但現在他看到何進已立劉辯為帝,有功於朝廷,且執掌大權,而賽碩是日薄西山,大勢已去,他想殺何進不過是作困獸鬥而已。思來想去,他決定出賣賽碩,投靠何進,於是二人連夜趕到何太後的朝陽殿,據實察報。賽碩主張廢長立少,何太後早就懷恨在心,伺機報複。見到賽碩給趙忠的策反信,當即寫下誅除賽碩的手諭。

黎明前,夜幕更黑更重,落下的雨點打在崇德殿的琉璃瓦上“僻啪”作響。賽碩在靈帝梓宮前已經換上三柱香,仍不見郭勝回來,焦躁不安地幾次跑到殿門口向外張望。突然,聽到腳步聲,趕緊跑過去拉開殿門,嚇得“啊”地一聲,倒退幾步,頓時出了一身冷汗。原來,出現在殿門口的是殺氣騰騰的何進,身後跟著幾個手執鋼刀的黃門令。

何進望著臉色煞白的賽碩,將何太後的遊旨宣讀完,冷笑幾聲說:“賽大元帥,得到太後賜死你很榮幸,你想飲雞自盡,懸梁而死,還是身首兩地,悉聽尊便。’晾恐絕望的賽碩一步步往後退著,何進與黃門令步步進逼著,賽碩突然吼著抽出腰間的寶劍,何進身旁的黃門令猛地衝上去,手起刀落,賽碩人頭滾落在地,碗口粗的脖頸噴出一股血柱,血滴像夭女散花似的落到崇德殿的地上。

賽碩被殺,禁軍大權統歸何進。袁紹認為現在是盡殺宦官極好的機會。便極力說服何進趁熱打鐵,率兵衝進皇宮,將太監斬盡殺絕。

袁紹出身豪門望族,世代與宦官為仇。靈帝即位後,宦官專權,患意妄為,禍國殃民,朝野內外怨聲載道,士大夫深為痛恨,他們曾聯合外戚竇武秘謀全部誅殺宦官。因事泄,宦官先下手,外戚竇武和許多朝臣慘遭殺害、監禁和流放.袁紹在這次黨錮之禍中,雖得以幸免,卻與宦官結下深仇大恨,立誌有朝一日,將宦官斬盡殺絕。

殺宦官何進是讚同的,但要斬盡除絕何進又難下決心。何進雖為外戚,但他從市井細民到身居要位,與宦官有著微妙的關係。妹妹是通過宦官郭勝的關係進官的,何皇太後的妹妹又嫁給了宦官頭子張讓的養子為妻,何皇後殺死王美人,靈帝欲廢默皇後,幸虧張讓從中斡旋,才保住皇後位,何進能當上大將軍,與宦官支持也分不開。所以他難以下決心殺掉全部宦官。

袁紹不讚成何進暖昧的態度,認為,事已至此,如不及時殺掉宦官,日後必受其害。在袁紹再三勸導下,何進勉強同意先削弱宦官的權勢,把宦官從禁省撤換下來,由朝廷派出署郎官代替。結果遭到何太後的反對,後來,何進在袁紹的勸說下,又向何太後提出先殺掉一批首惡的宦官,以傲效尤,何太後還是不同意,何進隻好作罷。

何進製裁宦官的計劃,不斷受到何太後的阻撓,袁紹感到不安,特別是不斷從後宮傳來消息說,以張讓為首的太監,在為靈帝發喪完畢後,便四處活動,密謀策劃,伺機反撲。袁紹感到事態嚴重,必須敦促何進采取果斷措施,以防“黨錮之禍”的重演.

這天晚上,袁紹來到何進府邸,陳說事態的嚴峻。何進感到惶恐不安,但對何太後的阻撓與反對又無可奈何。

袁紹說:“大將軍,時至今日,該斷不斷,必受其害,我主張索性屏棄何太後,大開殺戒,血洗後宮。”

何進忙說:“萬萬使不得,沒有太後之允,切不可輕舉妄動。”

袁紹望著何進瞻前顧後,怕狼怕虎的樣子,說:“如果大將軍不便出麵誅殺宦官,末將與並州牧(今山西太原)董卓為莫逆之交,董卓勇而有謀,忠心朝廷,征討黃巾賊時屢建奇功,今在並州擁有重兵,如得大將軍密召,末將派人專程前往,請董卓率兵入京,以請君側之名誅殺宦官。”

何進聽罷,覺得此法較妥,既可殺掉宦官,又可在何太後麵前推卸責任,坐收漁翁之利。於是,便修下一封密書,交與袁紹,讓他立即派人啟程去並州。

當袁紹悄悄離開何進將軍府時,從將軍府後院小門又溜出一個人影,迅即隱沒在黑夜中.

原來,後宮宦官頭子張讓自桓帝以來,曆經多次宮廷政變,諳知東漢末年內宮、外戚為患的曆史。因此,靈帝駕崩之後,預料到何太後會臨朝稱製,外戚勢必抬頭,便花重金收買了何進將軍府中的師爺辛丁,為他坐探將軍府中的秘密。

今晚,當袁紹偷偷走進何進府時,辛丁便得到信息,乃至袁紹被引進後室,辛丁便竊聽到何進與袁紹談話的全部內容。

當張讓聽完辛丁一五一十的講述之後,立刻派人請來宦官中常侍趙忠等人,密議對策。

張讓老謀深算,心狠手辣,他估計,何進即已派人去並州,次日必親自去太後長樂宮密告袁紹之謀,於是,他詳細、周到地向在場的人布置了次日的行動。

次日,早朝之後,何進果然來到長樂宮,隨身帶刀,標尉被留在宮門外,何進獨自一人走進宮內。校尉們按往常慣例都守在長樂宮外,突然,宮門“吮當!”一聲被重重地關閉,校尉們大吃一驚,正麵麵相視時,宦官中常侍宋典率領禁衛軍出現,並大呼:“受張公公之命,眾校尉放下武器,方可免去一死。”眾校尉卻拔劍而上,雙方在長樂宮前一場廝殺。正殺得難分難解時,突然,長樂宮門打開了。張讓、趙忠領著一批禁衛軍衝出來,趙忠手中提著何進鮮血淋淋的頭顱.

何進被殺後,部將昊匡、張璋義憤填膺;遂率軍攻打宮門。此時,宮門已被宦官緊閉,雙方攻守異常激烈,直到傍晚,宮門仍未攻破。吳匡等遂下令縱火燒南宮的九龍門和東、西宮,一時火光四起,如同白晝,張讓見南宮難以堅守,急忙察報何太後,說何進謀反,火燒皇宮,形勢危急,必須逃離。何太後不知真偽,隻好聽從張讓擺布,於是,張讓脅迫何太後、少帝和陳留王(劉協)從複道逃往北宦。

袁紹此時已率兵趕抵北宮門,遂下令關閉北宮門,然後縱兵入宮,號令部下斬盡殺絕所有宦官,不論年長年少,凡未長胡須者格殺勿論。霎時,皇宮內火光如晝,宦官們有的逃匿,有的奮起抵抗,黑夜中砍殺聲、慘叫聲驚心動魄。天亮時,皇宮內,屍體遍地,血流成溪,慘不忍睹。二千多名太監無一生存。

袁紹終於實現了血洗皇宮,殺盡宦官的血腥計劃。

張讓等見北宮門被關閉,便劫持少帝、陳留王逃進皇宮中的西園。不久,袁紹軍攻入西園,危急時刻,張讓領著少帝、陳留王鑽進直通洛陽城北門―穀門外的地道。

當張讓從地道裏逃出洛陽城,直奔黃河岸邊的小平津時,尚書盧植和河南中部椽閡貢率部從後麵追上來。張讓等人逃至黃河岸邊時,盧植與閃貢也追到,他們騎著馬,揮刀砍殺,宦官們奮力拚博,終因寡不敵眾,宦官多被殺死,張讓見大勢已去,顧不得少帝與陳留王,縱身一躍,跳進滾滾東去的黃河。

黑夜裏,混戰之中,少帝與陳留王趁著夜色,沿著黃河岸邊向北鄺山逃去(今河南洛市北)

這時,並州牧董卓接到何進密召後,火速率軍趕往京都洛陽。途中,見洛陽火光衝天,揮兵急進,奔到城西,聽說少帝被劫持到北鄺山,便率兵追去。

天亮時,董卓趕到北鄺山腳下,派兵四處尋找,終於在一個農戶人家找到他們兄弟二人。當時,他們正在狼吞虎咽地吃著粥飯,忽然所到外麵響起馬蹄聲,少帝嚇得躲避不及,便抱住陳留王嚎陶大哭。

董卓提著馬鞭走進農舍,見地上蹲著抱頭痛哭者果然是少帝和陳留王,忙跪下施君臣禮。少帝恍如夢中,越發抱緊陳留王,不敢抬頭。及至董卓報出自己的官職、姓名、並說是護駕回宮時,少帝才渾身篩糠似地站起來,蓬頭垢麵,滿臉淚痕,淌出的鼻涕像蠕動著的兩條蛆蛻。

董卓站起來向少帝問宮中發生的情況,少帝直愣著眼睛,抖動著雙頰,良久說不出一句話.最後還是九歲的陳留王懾喘著述說了昨夜發生的情況。陳留王剛說完,少帝卻突然情不自禁地放聲大哭,董卓再三哄勸.少帝哭聲不止,董卓一時怒起,揮著手中的皮鞭大吼“別哭了!’’董卓吼聲如雷,嚇得少帝戛然無聲,目瞪口呆。董卓用馬鞭敲著少帝的頭,憤憤地說:“看你長個歪鼻斜眼的熊樣,十七歲的趕不上九歲的像個人樣,你他媽的也配作皇上,看我不廢了你戶

董卓率兵護駕回京。趁著京都兵荒馬亂,人心惶惶,仗恃自己兵多勢眾,便不問青紅皂白,下令召集文武百宮齊聚皇宮崇德殿。

文武百官都知道並州牧董卓所統轄的西北軍,在東漢各州牧中是最曉勇善戰的一支隊伍,不僅兵多將廣,且有大批善騎射的羌族士兵,在鎮壓“黃巾軍”中,所向無敵,屢建奇功。董卓不僅是足智多謀,勇力過人,且萊鶩不遜,嗜殺成性,誰都怕他三分。聽說董卓帶兵進京,又護駕有功,下令召百官入朝,哪個敢不去。

第二天,崇德殿裏聚集文武百官,殿外,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殺氣騰騰。金鑒殿上皇帝寶座空著,何太後戰戰兢兢坐在寶座後麵。文武百官麵麵相覷,鴉雀無聲,不知董卓的葫蘆裏裝著什麽藥。

朝議開始時,隻見董卓虎步上殿,後麵跟著四個佩劍校尉,虎視耽耽,赳赳而立。董卓站在金變殿上,二話沒說,“哼”“哈”兩聲,便從懷裏掏出一張紙,磕磕巴巴,上句不接下句地念道:“……今皇上屏弱,不可祈奉宗廟,為天下主。我欲仿伊尹放逐太甲,霍光廢默昌邑王,更立陳留王為帝……”

朝臣們一聽董卓要廢立皇帝,非同小可,都低下頭,不敢吱聲。

董卓念罷,朝殿下文武百官問道:“你們意下如何?”頃刻之後,他見朝臣默然無聲,便不耐煩地喊道:“都啞巴了,有話快說,沒話可說就算定了。”

這時,尚書盧植小心翼翼地站出來說:“太甲即位後**無行,昌邑王罪惡可磐南山竹,故有伊尹、霍光廢立之舉。今皇上富於春秋,行為也無過失,不可同日而語。”未等盧植說完,董卓大吼一聲:“放屁!”接著十分粗野地說:“歪鼻斜眼,鼻涕眼淚,膽小如鼠,狗屁不是的人,也能當皇帝!”群巨嚇得氣都不敢出。董卓又問:“意下如何,快說!"殿下還是無人答應,董卓忽然想起身後坐的何太後,轉身問道:“廢了你的兒子,立陳留王你讚成嗎?”何太後忙不迭地答道:“讚成,讚成。”

董卓忙轉回身喊道:“太後已經點頭了,請陳留王登基稱帝!”話音剛落,兩個校尉扶著身穿皇帝冕服的劉協,從屏風後走上金鑒殿,一個校尉將他抱到皇帝寶座上。

群臣見新君已立,忙跪伏在地,三拜九叩,山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九歲的小皇帝,就是東漢第十三代皇帝漢獻帝。

廢黝後的少帝,被封為弘農王。

不久,袁紹等聯合起兵討伐董卓。

京都洛陽又是一片廝殺,一片混亂。

一天,夜幕低垂時,弘農王劉辯站在窗前。遠處,火光映照得天際一片通紅。

妻子唐姬端著裝有菜肴、酒壺的托盤走進來,把酒、菜擺到木機上,然後來到弘農王身後,輕聲地:“夫君,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略備酒肴,以示慶賀。”

陷入沉思的弘農王,默默無聲。

“夫君,你在想什麽?”唐姬略提高點聲音。稍頃,弘農王慢慢轉過身子,望著妻子瘦削、蒼白的臉,不無內疚地說:“愛姬,我想削發為僧,遁跡空門。”

唐姬一驚,忙問:“大喜的日子怎麽想起這種事?”

弘農王指著遠處的火光,“袁紹起兵討伐董卓,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他們爭權奪利,逐鹿中原,我們不知會死於誰手。”

“你削發為僧,我怎麽辦?”唐姬一陣心酸。

“皇宮深苑,苦海無邊。何必廝守。”弘農王冷冷地說道。

沉默良久,唐姬說:“要想脫離苦海,依我之見,遁跡空門不如隱居鄉野田園,我們夫妻長相廝守,永不分離……”

話音剛落,郎中令李儒走進書房,雙手一拱:“王爺,今天是你的生日,司空董卓令卑職送酒一瓶,以示慶賀。”說罷,從懷中取出酒瓶,放到木機上。

弘農王夫婦一怔。唐姬說:“謝謝司空大人,我們有酒,請帶回去。”

“不,司空董卓大人說,弘農王必須收下這酒。”

弘農王驚恐地:“酒我收下,請郎中令回察司空大人,謝謝他一番美意。”

“不,董大人有令,讓卑職等王爺喝下酒後才能回察.”李儒說著,手按劍柄,目光逼人。

弘農王夫婦頓時臉色煞白,雙目對視。良久,突然,弘農王端起妻子為他準備的酒壺,“咕嘟咕嘟”一飲而盡,扔掉酒壺,悲憤地引亢高歌:

天道易兮我何艱,

棄萬乘兮退守蕃。

逆臣見迫兮命不延,

逝將去汝兮去幽玄.

唱罷,弘農王淚流滿麵,握著唐姬的手說:“愛妻,能為我歌舞訣別嗎?”

唐姬悲坳萬分,淚流滿麵,她點點頭,便緩緩揮動起款款衣袖.邊舞邊唱道:

皇天崩兮後土頹,

身為帝兮命夭摧。

死生路異兮從此乖,

奈我榮(qiong)獨兮心中哀。

唱罷,唐姬猛地衝到機案前,抓起李儒送的酒瓶大口大口地喝著。

弘農王忙衝上去,奪下酒瓶,一飲而盡。

弘農王緊緊抱著妻子,唐姬用衣袖拭著丈夫臉上的淚說:“夫君,我們可以長相廝守了。”

李儒悄悄退出書房時,十八歲的弘農王劉辯抱著妻子唐姬靜靜地躺在地上。

他們蒼白的臉上似乎漾著一絲脫離苦海後的微笑。

晉安帝司馬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