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谘詢師經曆了“術”的三個階段後,就開始進入“道”這個更高層次的磨煉了。
在《道德經》中,“道”是指宇宙萬物發生發展的規律。而在心理谘詢行業,“道”主要表達的是人類心理活動的規律。
馬克思主義理論告訴我們,正確認識事物,需要經曆兩個階段: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感性認識是對事物現象的認識,是認識的低級階段;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的認識,是認識的高級階段。但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沒有感性認識,就不會產生理性認識。
在心理谘詢行業,谘詢師想要“得道”,即掌握人類心理活動的規律,就需要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具體來說,谘詢師就需要積累經驗,慢慢把經驗上升為理論。
積累經驗隻是開始
對於積累經驗,大家的想法會不一樣。一些人是出於賺錢的目的,被迫去積累經驗;另外一些人認為隻有積累經驗,才能獲得長遠的發展,此時的積累經驗是主動的。
不管你是出於什麽目的來積累經驗,時間和金錢的投入都是不能缺少的。雖然是老生常談,可很多心理谘詢師的症結就在這,所以這個話題避不開。
就拿時間來說吧,有些初學者總羨慕那些知名的谘詢師,並時不時地拿他們和自己做比較。如垂涎人家的高收入,哀歎自己的苦、難、窮,但人家背後付出的努力他卻熟視無睹。人家工作到半夜,他看不到;人家天南地北地學習,他看不到;人家沒有休息日,他也看不到。正如冰心所言:“成功的花,人們隻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所以,收獲和付出是成正比的。
積累經驗不僅需要時間投入,還需要金錢投入。有些畢業生到實習單位工作,是沒有工資的,甚至還會交錢給實習單位,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單位給你提供了一個學習的平台,一個實踐的平台,你需要給單位提供金錢支持。心理谘詢師也是一樣,你學習需要花錢,請專家督導也需要花錢。
很多的谘詢師都願意把金錢投入學習中,可一聽說要請專家督導,就立馬不幹了。為什麽呢?因為督導是要評價谘詢過程,而很多新手在谘詢過程中會存在很多問題,一般情況下,督導師看到問題,就會當麵指正,有些人就會誤以為督導師故意“找我的碴兒”,麵子上掛不住,就有點諱疾忌醫了。所以在積累經驗的過程中,還要克服心態問題。谘詢師要有一顆謙虛的心,要勇於接受來自專家的批評和指正,不能凡事都由著自己的性子。
不過積累經驗還隻是開始,谘詢師要想“得道”,還需要把經驗轉化為理論,即把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
理論總結才是王道
有些谘詢師做了很多年谘詢,經驗也積累了很多,可在專業上還是沒有一點兒提升,這是為什麽呢?因為他沒有把自己的經驗和心理學的科學體係連接起來。
一旦心理谘詢師能把經驗同理論結合,就會發現自己引以為傲的經驗其實並不值得一提,因為很多經驗都是無用的,甚至是錯誤的,有用的經驗可能僅占三分之一。谘詢師必須經曆這個階段,否則就會陷入唯經驗論,偏離科學體係。
心理谘詢師的“師”代表什麽?就是你有一套科學專業的理論來引導谘詢。所以,谘詢師的經驗積累到一定階段,就需要以科學體係為參照來進行整理。如果經驗整理後,還能以通過論文或者講座形式與同行進行交流,這就表明更加進步了。
比如說一個谘詢師做了100個抑鬱症案例,每一個案例都有非常科學細致的記錄,記錄的過程中對於存在疑惑的地方,他能夠真誠地把疑問提出,並聘請同行來進行督導,這個過程就是經驗總結、理論上升的過程。
感性認識如果沒有上升到理性認識是不準確的,經驗如果沒有上升到理論同樣是不準確的。即使有些谘詢師做了很多年的谘詢,如果他沒有進行經驗總結,沒有進行理論提升,同樣也不會有多大成就。
有些谘詢師可能對科學知識存在誤解,認為自己不搞學術研究,也不評教授職稱,那些理論知識學不會,也看不懂,就好好把自己的“術”運用好就行了。這種“不思進取”的態度會導致有些專家教授對心理谘詢師有誤解,覺得心理谘詢師沒有理論支撐,憑借在某個培訓班上了幾節技術課,就大門敞開接待來訪者了,以這種急功近利之心實在無法成為一名專業的心理谘詢師。
的確,沒有理論的支撐,心理谘詢師就如同盲人摸象,隻見局部,不見整體。心理谘詢要想讓更多的專家及大眾接受,就需要好好沉澱一下自己,把那些無用的、錯誤的經驗過濾掉,把實用的、準確的經驗進行升華,進而納入科學體係中。這樣谘詢行業才能進行長遠的發展,我們的谘詢之路才能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