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粘貼畫
一、什麽是粘貼畫?
粘貼畫(Collage),是畢加索、布拉克等人所創的現代美術繪畫法之一。日本的Collage療法是森穀寬之在箱庭療法的啟迪下,於1987年5月開發的。箱庭療法是非常有效的療法,但是需要準備沙盤和沙具等設備。為了能在沒有設備的情況下也能進行心理治療,森穀提議用平麵繪畫和相片來代替立體的玩具,進而開創了Collage療法。方法雖然非常簡單,但應用範圍十分廣泛。現在在日本,從兒童少年到老年人,從健康人到精神病患者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本節的主題是粘貼畫,可能對於首次聽到這個詞的人來說更像是兒童玩的遊戲。舉個例子,如果我們去山裏麵幫助一些出現心理問題的小孩,不能隨身攜帶著種類繁多的沙具和沙盤,那麽此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山上有的物品,如廢舊的報紙,或者一些石頭,或者相冊,讓這些小朋友來做表達,通過粘貼畫製作的過程,可以起到評估的作用,做到心理壓力的釋放和一部分心理危機的幹預。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日本沙盤療法的簡易化後演變的療法。
粘貼畫來源於藝術,藝術又來源於生活。因此這對我們有一種啟發,就是所有的心理學技術都並不高深,都不是玄妙的,都是來源於勞動人民的勞動,後來的演變把它上升為藝術。
這就好比中國的武術,其中有很多象形的拳術,如蛇拳、虎拳、豹拳、螳螂拳,都來源於大自然的動物的啟發,形成了一種競技模式。中國古代的歌舞,最初也是來自勞動人民勞作時的動作,甚至現今在雲南的納西族、藏族,人們在勞作時就如跳舞一般。
在這過程中,有一種文化的傳承和積澱。不知大家是否看過考古學家的考古過程,當他們在一個地方發現了古跡的時候,就會提出問題,這是哪個朝代的?除了要知道這個朝代的器皿,還會用到黏土測評這種方法,大概是在土地上鑽下去,然後看每一個土層,通過土層的厚度可以推測年代。
二、粘貼畫與象征、隱喻、投射
今天除了學習如何使用粘貼畫,還要學習如何透過文化符號了解我們的心理世界。我們要去了解一個人的內心,了解他的心路曆程、狀態以及走向,是需要有一副“眼鏡”的。那麽這個“眼鏡”代表什麽呢?就是我們能夠解讀文化符號,每一個人通過一種象征物,背後所指向的那個東西。所以特別專業的人,一定是掌握了一些規律的。這副“眼鏡”可以幫助我們看到人的心靈,看到隱喻,看到象征背後的真實心理狀態。這就是我們今天需要學習本章內容的原因。
好比,我們看到了一隻鴿子,但是除了看到鴿子以外,你覺得它還象征著什麽呢?很多人回答“和平”。但是我們再往前追溯一百年、兩百年,它是不是還是象征著和平呢?也許它象征的是信息,是快遞,或許還有其他。
這裏我們說的文化符號和象征也是在發生變化的,如果它是不斷變化的,那麽我們如何得知一個人今天的象征物就是原來的那個象征意義呢?因此我們要解讀一個心理文化符號,不僅要知道現在它象征著什麽,還要知道它曾經象征著什麽,這就如文化的考古,從這個考古中,我們可以一直往前推,便可得出一條線。因此,當有來訪者在沙盤中擺出一隻鴿子,或者在畫紙上畫出一隻鴿子,你就不能立即給出這象征著和平的判斷。
象征隨處可見,象征物無處不在,在你身邊出現的所有物品都可以是一種象征物。就如中醫中有種觀點是,這個世界上所有東西都是藥。以此類推,世界任何物品都是一種象征物。比如,杯子本身的功能是用來盛水的,可是當我把它作為一個禮物送給我的朋友時,他不會隻想到是因為他沒杯子喝水才送他的,這個杯子必然有一定的象征意義,比如象征我希望他如杯子一樣可以容納一些東西。同樣的,我們在做任何一個動作時,都可能會被理解為不同的象征意義。我曾經去雲南時,在摩梭族那裏有人問我要不要去“走婚”,怎麽表達呢?就是在晚會的舞蹈環節,當你看中一個女子,你可以過去牽她的手,然後用手指摳她的手心,如果她給予一樣的回應,那麽表示同意。這就已經上升到動作的象征了。所有物品也包括動作行為,它除了有所指的那部分的功能,它還有其他功能,而且一個物品代表的內容有很多。不同情況下,不同時期內,同樣的物品也許其象征意義也不一樣。
從物品到行為,都可以如此理解,從行為還可以推至語言,都包含象征和隱喻。
有學員會問,隱喻和象征有什麽區別嗎?隱喻一般是指小範圍內的,而象征是指廣義範圍的。比如妻子隻要把一盆花往床頭一放,丈夫就知道,今晚要有浪漫的事發生,這便可以理解為是隱喻。春節前夕我們都需要貼對聯,貼福字,有人家是把福字倒過來貼,其中含義大家都知道,這就可以理解為象征。因此,兩者有著廣度和深度的不同。
一些行為,它的發出者和接受者之間的理解和意義是不同的。為什麽現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會發生許多的誤會?一個男性正彎腰提鞋,而前麵的女士認為他是想偷看她,因此產生了誤會,甚至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可見,所有的誤會都來自象征和隱喻。所有的誤會也來源於我們沒有戴上一副可以考古的“眼鏡”,一副可以直穿心靈的“眼鏡”。所以學習繪畫療法,就是給來訪者一個所指的物品或者載體,讓其把那些東西的能指部分表現出來。
因此我們要對文化心理學,對象征和隱喻背後的符號有係統的學習和了解。當你對這些內容還不夠了解的時候,就會出現投射,即“我以為是那樣的”,其實隻是你個人的看法強加到了他人身上。那麽如何做到避免投射或者說盡量減少投射呢?那就需要對文化符號的知識係統有清晰的了解和把握。
在語言方麵也存在許多的隱喻和象征。比如,我小時候,冬天很冷,我跟媽媽說,好冷啊,媽媽就會說:“那就鑽鍋子底下去吧!”我們都知道鍋子底下是根本鑽不下去的,實際上她想要表達的是:誰不知道冷呢,堅持下就好了嘛!當她這麽說的時候,我們也就不會再喊冷了。還有,比如有時候我們做錯了事情,她就會說:“人若不要臉,神仙也難辦。”這樣讓我們了解到,人的羞恥心很重要。比如還有,當我們在屋子裏出來,忘記關門了,媽媽就會說:“夾著你尾巴啦?”其實就是在指責我們不隨手關門。可見,幾乎所有的語言象征和隱喻都有刺激人的效果。
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我也學會了媽媽的語言,經常在別人說東的時候我會說西。其實這種語言模式是很不利於交往的,因為別人很可能理解為指責、挖苦、諷刺。但是當你的心理健康水平上升了,你不帶著憤怒或者指責的情緒去做這種表達的時候,就會讓別人很受益。因為很多別人說不清楚的事情,你可以用這種方式表達清晰。當今社會的家長和老師們,他們的語言風格直接影響了孩子的人格,若在這個過程中出現許多指桑罵槐的情況,那麽孩子不僅也會學會這種語言風格,同時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心靈創傷。除非他們長大後學習相關的心理學理論和專業知識,才能達到一定程度的改變。例如,前幾天我就收到一封這樣的信,上麵全是好話,但等我讀完後才發現,通篇都是在批評和指責我。
本章學習的三個關鍵詞:象征,隱喻,投射。
為什麽會產生投射?過去我們會理解為是因為一些人敏感、多疑、神經質。其實產生投射的根本原因是,我們無法解讀別人的符號,當我們解讀不了的時候,就會想當然地認為那是我們認為的那個意思。所以除了個人一些敏感特質原因,還有我們本身對符號解讀的能力,也都影響著投射。若一位谘詢師每天都在用投射的方式幫助別人,其實是在害別人。那麽,我們除了盡量做到不去投射別人的同時,若別人投射了他們的解釋在我們身上,我們該怎麽辦呢?當有人指責謾罵你是一個壞人時,你感到生氣,那麽其實你就已經認同了他的投射,你不認同自己是個壞人,但是你卻認同了他說你是壞人這件事,所以感到生氣,你產生了投射性認同,你認同了別人投射在你身上的內容。若你不接受,那麽可以理解為他罵的並不是你。
當我們把自己梳理好了之後,就不會隨便投射給別人,同時也容易看到別人的投射,不會輕易被別人投射。如果你作為一個心理谘詢師,經常接受別人的投射,當你接受多了的時候就會不知不覺地成為大眾所認識的心理谘詢師——情感垃圾桶。因為每名來訪者都帶著自己的投射來到谘詢室,他們潛意識裏會把這些投射強加到谘詢師的身上,如果谘詢師沒有足夠的功力識別出這些投射,就會真的變成如大眾認識的谘詢師那樣。
再舉一個例子,小時候在村裏聽到有人罵街,有一家人家的雞被人偷了,然後他就從東街罵到西街,罵著罵著他就不走了,站在一個十字路口,對著一個固定的方向繼續罵,那個方向的人家就出來與他對罵,罵著罵著丟雞的人就肯定是此人家偷了自己的雞,對方否認,丟雞者就說:“若不是你偷的,你為什麽要搭我的腔呢?”於是兩人繼續吵得不可開交。這個例子裏就正說明了,一旦接受了別人的投射,很可能會產生說不清,理還亂的結果。
這個世界是一個象征和隱喻化的世界,而人世間的很多問題都是源於投射和認同,這是規律性的。
三、粘貼畫
(一)準備階段
1.工具準備:大白紙(規格80cm×110cm左右)、廢舊報紙30張、廢舊畫冊、書或者雜誌若幹(10冊以上)、膠水一瓶或者膠帶一卷、剪刀一把。
2.環境準備:安靜的環境,有足夠創作的時間。
3.心境準備:放鬆心情,全情投入。
(二)實操階段
指導語:請在廢舊的雜誌、報紙上選擇自己喜歡的圖畫,裁剪出所需的圖案,任何一個圖案,也可以是文字等。再把它們粘貼到紙上重新排列構成粘貼成畫,給自己的作品選定主題,並回答幾個問題:故事發生的季節,什麽時間?故事的內容是什麽?故事發生在哪裏?貼完後,把自己的故事寫在另一張白紙上。
(三)分享階段
故事內容:故事發生在現在,我即將出門學習兩天,很擔心老公一個人在家照顧孩子。
分享者1:粘貼畫的中間是一個人在練瑜伽,這個人就是我,對我來說,這個周末要參加的學習就好像練習一場瑜伽一樣。粘貼畫的左邊是一個母親和她的孩子,我覺得在家裏我和孩子的互動也是這樣的,非常溫馨。畫的右邊和我目前的心情有關,我很少讓孩子看電視,尤其是孩子著迷看電視,家人在旁邊沒有任何幹預的時候,剛才在我們家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於是我就在預想,接下來我不在家的幾天和老公帶孩子的情況可能就是這樣的。第一天,可能就是左上角的那樣。無所謂的,看孩子嘛,誰不會。緊接著就可能是右上角的那樣,很酷。接著,可能就是右下角的那幅,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來。最後,可能到了晚上照顧孩子睡覺時,就會感到很崩潰。而我呢,既很想去參加這次學習,又有一點不放心。所以我現在的狀態有點類似圖畫上麵的小人頭像那樣,很抓狂的感覺。
分享者2 :大家好,這是我剛才在雜誌上臨時找的一些裁剪圖,零零星星的,但是卻發現完成了一個我很想做的主題,我把它命名為:我未來的生活。我貼上去的第一張圖是紙上最大的那張,上麵是一個女的,我把她想象成我自己,但是她的長相和我的又不太一樣,我就在上麵畫了一個臉。然後我貼了第二張,是一個男的,它代表我老公,他坐在雲上,但是他又不是十分符合我想要的那種感覺,我又給它貼上了一個“我”。後麵的這些我就忘記順序了,但是我覺還是講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故事。目前我跟我老公在兩地,忙著各自的工作。但是未來我們會在一起,有一個家,也會有小寶寶,然後等著小寶寶長大,等他長大之後,我們有時間就出去玩,所以要有汽車,有風景,因為不知道未來生的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所以我的貼畫中有男孩也有女孩,其實我更喜歡女寶寶。我想故事發生的時間就是從現在開始,也就是2016年以後的生活,我覺得我一直在這個生活裏,在這個畫裏。最後拚完整個貼畫後,我看整幅圖的感覺是很開心的,對現狀也比較滿意,而且感覺貼得還挺有藝術感的。
韋老師指導:這裏我們看到了兩幅粘貼畫。畫的左邊代表著過去,右邊代表著未來,中間表示現在。第一幅畫中,我們看到了中間這個練瑜伽的自我。過去表達的是與孩子的一個信號,中間是理想化的自我,此時的她對未來是很焦慮的。我們可以看到第一幅畫中的衝突,即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衝突。如果在個案的谘詢中,我會保留這種衝突的感覺,和她一起來分享。
第二幅畫中,當她還未分享時,我看到的是兩個分別戴著麵具的人,分享者有說明是畫上去的,但是這裏麵有存在不認同的感覺。左上角代表著她的客體,這個客體很可能就是自己的母親,這裏代表與自己母親的關係和統一程度。然後,我再看到“生活”兩字,“生”在下麵,“活”在上麵,而且兩個字是被分開的,且“生”字在中間位置,一般中間表示的是“我”,現在的自己,當聽到說夫妻倆是分居的狀態,他們一個是“生”,一個是“活”這是第二個信號。第三個信號是,看到雲彩上坐著一個男人,這讓我感覺到,在此分享者的內心潛意識裏,自己的丈夫平時是會駕雲而去的,雖然分享者在表述時,很有故事的美好感覺,但也透露著一種擔憂的感覺。
分享者2:韋老師表達的內容,我有些不能理解,還有一部分我是不認同的。因為我貼上去的畫是很有限的,隨手拿來的雜誌,雜誌上的圖畫本來就很少,大部分是文字,而且能被我所用的圖片也很有限,而且我找到的畫也不一定是我想要的動作、表情或者環境,但是它能代表一部分內容,我就貼上去了。您說的我老公坐在雲上的那張畫,其實那幅畫是因為我在裏麵沒有找到男性的圖,但是圖畫上的感覺是憂傷的,所以我才貼上去了我自己。還有關於“生活”那兩個字,在雜誌剪下來的時候,它是連在一起的,紙上中間的部位也沒有足夠的空間貼上那兩個字,所以就把它們分開了,但是初衷是考慮到畫麵的整體效果,所以就把它們放在了現在的位置,而且我貼得不是特別正。
韋老師指導:好的,我們來看一個現象,就是前麵討論過每個物品都有所指和能指的意義,比如前麵說到了杯子是用來裝水的,但是我們把杯子拿來送給別人的時候,或者是用來做象征物的時候,發現它還有其他意義。
【韋老師手把手教你:粘貼畫的象征意義】
當我們拿一幅粘貼畫來做自我成長和分析的時候,我們是要關注物品的所指還是能指部分呢?如果我們關注的是所指的部分,比如我看到的那個坐在雲上的男人,說他是去玩,很瀟灑,但是那是我的所指,是我一開始賦予它的。如果我隻關注到這個部分的話,我也能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畫麵,這是我理想化的。但實際上,通過一個畫麵,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能指的部分,它還指向更多的東西。比如說,空中飄搖的雲彩也是一種象征。
如果我隻是關注所指,那我會變成一個藝術的表達,看上去一切都是很美好的,那就會變成在欣賞一幅藝術作品或美術作品了。如果我們透過所指,在自我解析的時候,主要圍繞能指的部分下功夫,去思考,問自己怎麽這樣?這樣你就會發現新的東西,這才是我們在自我探索和自我分析中真正需要下功夫的地方。一般在我們做繪畫治療的時候,當事人都會先跟你談論所指,以後大家再與當事人進行分享時就有了方向,會更加注重能指部分,並朝這個方向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