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帶光環的“裸心”01

世上有一種力量可能最為恒久,那就是自帶光環的自然物,如山川河流。故而千百年來,無論哪個國家、哪種宗教、哪種主義、哪種製度和哪個時代的聖賢者,皆言崇尚自然、珍愛自然。因為自然之物是天造之物,就像人誕生於這個星球一樣,它是上蒼所賜,任何破壞它、隨意改變它的舉動都將遭受懲罰。唯有尊重它和更好地嗬護它,才可能獲得豐厚的饋贈。

德清人清楚,能讓德清獲得最好的回饋的,是愛護和利用好德清最寶貴的自然資源。

於是外麵來的人越來越感到:德清這地方,似乎什麽都好!當然,真正讓我們這些走馬觀花的人能夠迷上德清的,恐怕還是名聲在外的那些詩一樣味道、風一樣飄逸,又能叫你發發呆的“洋家樂”和“農家樂”(這兩種“樂”在德清現在已經基本是同一種高雅檔次了)。德清的每一個鄉村、每一處山川,又幾乎都是這樣的“樂”園。

我們有必要先說說德清為什麽能夠成為中國“洋家樂”的發源地。其實很簡單,就是這裏的山水太美,而且是那種具有藝術感的自然美,無須你去刻意雕琢。這裏的山與水,是上蒼對德清的恩賜物。那些清朗和秀麗的山水,是這塊土地上無法改變的本色,千百年來皆如此。除了短暫的一段違背自然發展規律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簡單粗暴型生產方式的幹擾與破壞外,德清基本上一直保持著“杭州的後花園”“上海的外埠苑”之美譽。或許正是因為太陶醉於“我怎麽這麽美”的緣故,在改革開放的前20年,才被周邊的“窮兄弟”“窮姐妹”趕超了一大截。這對德清人來說,是不可原諒的。要“麵子”的德清人,是被自己的舊小農意識和自我陶醉的安逸思想所耽誤的。教訓讓德清人的血流入了心坎,痛到了神經。於是,“解放思想”的大討論,讓德清縣的上上下下共同意識到新的發展首先要在一個字上做文章。這字叫“放”。

一個“放”字,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它蘊含了無限的深刻和無限的界域。共產黨在近百年前鑄造的初心,其實就是兩句話:“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為這兩句話的實現,我們曆經了多少歲月、多少磨難及前赴後繼的犧牲與奮鬥啊!

當年德清的領導班子通過解放思想大討論,形成了一個非常堅定的共識:自古以來,德清之所以在人們心目中“吃香”,就是因為有好山好水。要讓德清重新好起來,就必須先把好山好水管起來,用好它。也就是在這之後不久,浙江省來了位新的省委書記,他就是習近平同誌。

“生態立省”,這是習近平主政浙江省後提出的一個重要理念。隨後不久,他又專門到德清、安吉視察,檢查生態建設,並對德清正在開展的保護山水生態舉措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與讚許,後來又在安吉餘村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德清人開始更加堅定地走生態文明道路,把保護自己的好山好水當作立縣之本、富民之路,並動員擁有好山好水的百姓用好自己所在的好環境,築好自己的致富路。

我知道,最初的德清民宿(以往稱為“農家樂”),是靠近莫幹山的農民們把自己多餘的一兩間房子騰出來,供那些遠道而來的遊客住,或一宿,或一周。房主人又將自己家種的菜、養的雞等做給客人吃。那些客人欣喜不已,大呼“農家之樂,樂壞了天!”這一傳十、十傳百……德清的“農家樂”就這樣興起。

之後又有靠近莫幹山一帶的年輕村民們把自己家的房間、外景和充滿山川情調的景致拍成照片,貼在網上,招攬旅客。哪知這一招吸引的客人不再僅僅是國內遊客,甚至世界各地的外國友人也跟著跑到“旅遊天堂”的德清享受大自然之美妙。這絡繹不絕的客人中,有一位來自南非,他的中文名字叫高天成。

許多重要的“曆史事件”,在發生時常常很偶然。2007年夏天的某一日,南非人高天成與家在莫幹山鎮勞嶺村三九塢上的邱根娣大嬸的洋家樂“緣分”就是在這一天結下的。高天成來之前,邱根娣大嬸曾經學著鄰居的樣兒,騰出一間多餘的房間偶爾讓路經莫幹山旅遊的客人借宿用。“他們住在我家裏,有時走的時候客氣地給我們兩三百塊錢,我們也沒把它當生意做……我那個洋孫兒來後,就變了,我家就成了‘洋家樂’啦!”邱根娣大嬸對當年自己家如何變成“洋家樂”的事,記憶猶新。

“日子過得快快地,像昨天的事一樣!”邱大嬸爽朗地回憶道。

南非人高天成有個中國名字,他特別喜歡中國,這與他妻子是中國人有關。2007年,南非商人高天成到中國後在長江中下遊四處旅遊。愛上中國山水的高天成一心想尋找一片淨土,他的足跡遍布上海周邊,包括太湖、舟山等地大大小小50多個小島。

“差矣!”高天成心比天高,因辛苦一程沒有找到“理想王國”而有些失望——他有錢,有錢人就想找個“發發呆”的寧靜之地,當然得有山有水,還要有好空氣、好風景。

“杭州邊上的莫幹山可以去看看。”朋友建議。

“莫幹山?聽說過……走!”高天成做事求的就是“理想”和“完美”。

到莫幹山後,必去“馬克咖啡廳”喝一杯咖啡,隨後一行人沿山道而下,隨意穿梭在綠林碧波之中。那陣陣清爽的山風和蒼鬆翠柏,以及山澗的潺潺流水,讓高天成仿佛置身於一種神秘而熟悉的境地,甚至感覺有什麽東西在牽引著他、等待著他……

“我想擁抱你們……”行走在崎嶇的綠蔭小道上的高天成像孩子一般興奮,又像詩人一般浪漫起來,他看到路邊的蓬勃茅草,就伸開雙臂去擁抱,結果兩個臂膀被劃出了一道道血痕……

“快快捂住!我們到前麵那個三九塢村讓老鄉包紮一下……”同行人著急了,拉著他就往山下飛奔。

“沒事兒!沒事兒!”高天成一邊笑,一邊若無其事道。

話說山彎彎裏的那個叫三九塢的自然小村莊,共有十來戶山民。

“就這一家吧!”高天成一眼瞄中了一戶麵對群山修竹、小溪潺潺的農家,便走了進去。

“哎喲喲,出血啦!快過來我給包紮一下……”說話的是位大嬸,隻見她心疼而又麻利地找出紗布和紅藥水,仔仔細細地給高天成抹藥包紮起來。

“這兒真好啊!”高天成一邊享受著中國大嬸為其傷口包紮的溫暖嗬護,一邊目不轉睛地欣賞著農戶旁的美麗風景,嘴上喃喃著。

“你是外國人,咋會說中國話呀?”大嬸好奇地問遠道而來的“外國客人”。

“奶奶好,因為我的媳婦是中國人呀!”高天成樂著告訴她。

被叫為“奶奶”的大嬸就是三九塢的邱根娣。她被高天成親昵地喚了聲“奶奶”後,更是高興得真像見了自己出門多日未歸的孫兒一樣,嘴裏說著“坐坐!我給你們燒水泡茶”,便起身忙碌去了。

“太美了!這就是我想找的地方……”這邊的高天成已經坐不住了,站起身在邱根娣大嬸家前後遊逛起來。“我能在這兒住下嗎?我們幾個人一起住?”

“可以的!可以的!”邱根娣家的房子是上下兩層式小樓。她聽高天成這麽一說,便讓他看樓下的兩間閑房,並說:“我的兩個兒子都在城裏工作,這屋子閑著也是閑著,你們不嫌棄就住著唄!啥時候走都行……”

不想高天成進去認認真真地看了看兩間房子後,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就它了!就它了!”而後又問邱根娣:“我想常年住你這兒行嗎?”

邱根娣笑了,以為“老外”逗她玩呢,便連連點頭:“不嫌棄的話,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高天成立即漲紅著臉,認真道:“我是要租的,長年租住……”他見邱根娣沒反應過來,便強調道:“我要出租金,給你錢的……我們做鄰居,行不行?”

“大嬸,就是他要把你這兩間房子包下來住,出租金給你……”旁人幫著高天成說,又怕邱根娣不同意,轉頭與高天成用英文商量租金。

“OK!”旁人知道了高天成給出的數,便又回頭跟邱根娣大嬸說:“他願意一年出10000元,你看行不行?”

邱根娣大嬸一聽這話,忙連連擺手:“要不得!要不得……你要住就住吧!給這麽多錢不行的!不行的!”

“哈哈……”在場的人都笑了,然後再問邱根娣大嬸:“你到底同不同意讓這位洋先生住?如果同意他用你兩間房,他就給這麽多錢!這叫契約,外國人講究這……”

邱根娣大嬸看看高天成,又看看一起來的一群人,笑了:“我願意!我願意他來做鄰居……”

“好嘍——簽約!”眾人樂。高天成立即從口袋裏掏出一疊人民幣,塞給邱根娣:“這是第一年的租金。”

邱根娣大嬸拿錢的手都在顫抖,“這、這……哎喲,這要嚇煞我了呀!”

“放心吧大嬸,這是你應得的!”一群來客這麽說。後來邱根娣大嬸又將這事跟村裏的幹部說了,村幹部也明確告訴她:“這錢是你家應得的。放心,不犯法,而且你帶頭把外國友人引到村裏來住……好事,要表揚!”

邱根娣大嬸這才安心。她和高天成都沒有想到,他倆簽下的這份租房“洋”契約,竟然開啟了德清一個全新的、名聲大振的產業——“洋家樂”。

讓高天成想不到的是,他不僅在德清“安下了心”,而且留下了永遠不舍的情。“她的慈祥與包容,就像我已經過世的奶奶……”日子一長,南非商人高天成對德清邱根娣的感情越發深切,他決定認她為“中國奶奶”,而邱根娣也覺得“這孩子善良靠譜”,於是就高高興興地認了“洋孫子”。從此,去德清三九塢“看奶奶”,成了遠道而來的高天成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如此一往一來,連高天成自己也沒有想到,他竟然徹底地被德清這塊好山好水折服,並深深地愛戀上了它。

“我要在此建一個讓全世界人都能享受德清好山好水的民宿!”有一天,高天成登上了最具莫幹山風情的海拔700多米的一座古堡。此歐式山巔城堡,是蘇格蘭傳教士兼醫師梅藤更於1910年所建。古堡內有五種主題套房,分別為地穴、王室、癮室、花旦、幫主——這樣的名字,一聽就會讓人產生獵奇心。我第一次去莫幹山,隻在遠遠的別墅區遙望過這座獨立於一片綠色林海之中的“皇宮”。殘陽下看一眼,就會被它吸引,更不用說清晨太陽升起時的裸心堡,令你跪伏於她麵前——這就是裸心堡的魅力。除了她的建築之美,更多的是她所處的位置,莫幹山本身處處是奇美,而裸心堡又處在乳峰之上的那般美地,你說不讓人跪倒於她麵前,還能怎麽著!

現在的裸心堡已經被高天成作為整個“裸心穀”的一處代表作,或者說經典遺存的象征。我第二次再去莫幹山,就必須實現“靠近她”的心願。來到了裸心堡城下與城內,看到的是“皇宮”內華麗精致的歐式風情的居室與陳設,更享受了臨風於山巔上遠眺莫幹山百般風光的萬千景致……再漫步於城堡邊的花園、叢林和奇峰山穀時,那種感覺確實有種裸心之愉悅和爽朗。那時,你會對天長歎一聲:什麽都不想了,就在這裏舒坦地透氣,好好地活著,安詳地死了也值得……

高天成想打造的就是這樣的“樂心”“爽心”和“裸心”的世界,將身心融於大自然之中。

“裸心穀”的名字就來自此意。從此,裸心穀也成了德清“洋家樂”的代名詞。

高天成出手打造的裸心穀與他的名字一樣,高至天,成至精,精至極——追求與大自然渾然一體是裸心穀的建設理念,所有建築幾乎都是嵌在山穀之中,除了道路以外,基本上都在原有的山體上附貼而建,沒有格外的破土炸岩的痕跡。我在裸心穀住過一個晚上,房間裏麵顯然是豪華的五星級水準,而推開涼台的門往外一看,竟然發現自己的房間築在半山腰的竹林之間,垂手可及片片青葉,好不愜意!清晨,鳥聲、風聲夾雜在一起,猶如置身於林海中間。在此最好的遊覽方式是步行上山和下山,在一些相對平整的地方,一定有令你意外驚歎的別開生麵的景致:這不,我眼前看到的竟是一個綠地上遛著馬兒的馬場;再往裏走,發現半山腰有一處天然浴池……那水照出天空,映出雲彩,人如果潛入其中,就仿佛是天上的飛鳥,美不可言!

心,在這裏一定會放飛。

裸心穀曾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為“中國最好的九大觀景酒店”之一。它特別強調的一個理念是:不破壞原有的德清山水。這是德清縣允許和支持高天成在莫幹山做精品民宿的重要“界線”。這恰恰與高天成在打造裸心穀時所追求的理念一致。政府和開發商在理念上如此契合,決定了德清“洋家樂”和綠色生態向產業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闊。因為所有在德清興建的能夠吸引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各地遊客的“洋家樂”或如高檔的“裸心穀”,全都遵循著初始由德清縣政府與高天成達成的合作協議:保持原有的山與水,讓所有的新環境和活動於此的人,都更好地保護好原有的山與水。這不僅僅是理念,而且是實際的行動。比如裸心穀所有房間與房間內的設施,包括取暖設備,都盡可能地使用環保與節能產品。“裸心穀對人而言,是讓其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徹底放鬆,讓精神在天然中享受原始狀態的怡美。而所有與裸心穀相關的建築物,同樣必須遵守不改變和影響原有的自然環境,這是我們不變的理念。”高天成如此執著的理念,也讓他的裸心穀成為世界頂級度假勝地,先後拿下“中國最佳可持續發展酒店獎”“中國最佳新建造和設計酒店獎”“中國最佳建築酒店獎”以及“亞太地區最佳建築酒店獎”等許多大獎,最有分量的應該是建築行業最高榮譽——LEED綠色建築鉑金級認證,它堪稱建築界的奧斯卡獎。

從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誌途經德清、後在安吉餘村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到現在恰好整15年;倘若從高天成涉足德清、開始建設裸心穀算起,即為13年時間。德清依靠“綠水青山”打造的如“洋家樂”這樣的生態文明的名片,如今早已聞名天下。2020年7月28日,新華社記者在“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的係列報道《綠水青山“金飯碗”,好山好水好生活——旅遊扶貧新探索引領群眾走上致富路》一文開頭這樣描述德清的這份生動的巨變:

從上午11點到下午2點多,浙江德清縣莫幹山鎮後塢村的“禦香農家菜”飯店, 4張大圓桌、10張四人桌不斷“翻台”。老板親切招呼著慕名而來的客人。

憑借綠水青山,莫幹山單是高端精品民宿就超過150家,每年接待遊客超過50萬人次,銷售的茶葉、筍幹等土特產超過1200萬元。

“這好生態就是我們的‘金飯碗’。”村民賈紅章說,當年窮在“偏遠”,如今這“偏遠”反倒變成了“賣點”,吃上“生態飯”,家家奔小康。

短短十來年,德清的“洋家樂”遍地開花,自高天成推出的“裸心”係列聲名遠播之後,隨即有十多個國家的商家紛紛來此投資。如法國人司徒夫開設的“法國山居”,完全是法國的浪漫典雅風格。在那與竹林和茶園相伴的農莊裏,萬餘朵玫瑰在每年5月競相開放,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郡安裏”君瀾度假區內的Discovery探索極限基地,配備高空網陣、攀岩牆等世界級標準設施,刺激的戶外運動讓人心跳加速。中西合璧、新舊搭配,盡管“洋家樂”有的房間住一晚要幾千元甚至上萬元,但客人還是絡繹不絕,因為它內有世界上最高檔的服務設施,外有世界上絕美的德清山水。“來到這裏,就是為了享受青山綠水,回歸純樸的山居生活,讓身心徹底放鬆一下,所以錢就不成問題了……”一位上海來的客人這樣對我說。有一天早晨,德清朋友專門領我到“竹林茶室”吃麵,雖然麵非特殊,但當你置身於滿是鳥語婉轉、清氣**漾的竹林之間,那麵仿佛就有了山珍海味、別具一格的味道。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湖州,強調‘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德清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決扛起當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樣板模範生的使命擔當,在更高起點上走好要素集約化、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生態製度化的縣域經濟綠色發展之路,努力讓世界通過‘德清實踐’看到美麗中國的未來模樣。”德清縣委書記如是說。

一個“扛起”、一個“擔當”之後是“中國的未來模樣”,如此遠大宏偉的時代使命,或許是德清縣委、縣政府一直以來始終如一的信仰和意誌,否則,這片土地上不可能出現如此強勁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萬千景象。

細看一下德清在生態文明上所播撒的“德仁清朗”之風,我們就會明白:

——2005年,德清在全省率先實施生態補償機製,設立生態建設專項資金。2010年和2013年又先後兩次進行完善。2015年德清再次出台《深化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製的實施意見》,加大生態補償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