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東三省,“少帥”掌權

中國也出現“新政”。華北的北平政府大換血,連政壇新貴、“少帥”張學良也出局了。主政者蔣介石委員長從華中趕來,手操生殺大權,威臨北方。鐵路線上一列列中國士兵尾隨而至,他們領著軍餉,裝備著步槍、彈藥甚至機關槍、轟炸機等先進裝備。

委員長精明至極,並不想與日本開戰,於是把無望而徒勞的任務交給了“少帥”張學良——結果他痛失熱河。“總指揮列車”停靠距離北平90英裏的保定站——“新政”就是在這趟列車上隆重實施的。垂頭喪氣的張少帥要求辭去華北統帥的職位,但兩天後委員長予以“拒絕”,令其顏麵不失。同時,張少帥通電,其所欲所求隻是為國獻身,希望親率所屬中國軍隊抗擊日寇。通電公布之後,張少帥搭乘三引擎豪華座機,從北平飛赴安全的上海公共租界,他打算馬上乘船前往歐洲。至於熱河和北平地區困境中的15萬中國士兵的命運如何,他則無暇顧及。少帥以極具中國風格的方式通電遜位:

“痛失東三省(嚴格來講是滿洲裏)後,學良竭誠補過,但今又失熱河,使餘深信不宜延續指揮重任。餘上負政府督察之殷,下無以對國民付托之重。

過去數月,學良曆盡坎坷,加之時局突變,餘若戀棧一日,當更為愧疚。倘餘殞命,亦無益於政府,無益於時局。故請政府準免本兼各職,以示責罰,並另用賢能。”

張少帥那令人生畏、赫赫有名的父親——大帥張作霖是將長期留在中國人記憶中的曆史人物之一。他白手起家,最初是人人鄙夷的苦力,後來則幹起盜匪擄殺的勾當,最終成為滿洲裏的土皇帝。1926年攻陷北平後,張作霖實際上自立為帝王式的獨裁者,在平等的條件下與外國政府交往。張大帥喜歡喝老虎的熱血,當**之用。無疑,他是末世君主之一,治下是頹廢無度的朝廷,隻要他一說出“砍掉那小子(或女人)的頭”(他也經常這麽說),誰都會變得服服帖帖。

“少帥”張學良是張大帥的長子,他也沾染過諸如吸食鴉片之類的惡習。在日本(資助張作霖的國家),他實際上被視作王儲,常常像威爾士親王愛德華一樣參觀日本陸海軍秋季演習。1928年,因專列遭炸彈襲擊,張大帥遇難,“少帥”張學良深信,這種行徑隻有日本人幹得出來。

父親遇害後,張少帥痛定思痛,不願維係張家王朝與日本心照不宣的聯盟,故改弦易幟,投靠由“主席”,即現在的“委員長”蔣介石領導的南京國民政府。18個月前,日本終於毫不留情地把少帥趕出了滿洲裏。北平洛克菲勒醫院根治了他的毒癮,但為時已晚。日本得寸進尺,步步圍逼,直至攻陷熱河。“少帥”不得不離開中國——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他日後不能重整旗鼓。年初傳言,加拿大皇家銀行和蒙特利爾銀行收到了張少帥的存款,月息高達5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