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食有魚

兒子移民來加拿大時,對他的社會適應能力、英語能力及專業技術水平我都有信心,唯一擔心的是“吃”——不習慣加拿大的食品。

記得曾經看過一個電視節目,說有人研究得出一個理論,遠在他鄉的人的“思鄉之情”源於“胃”。人在幼年時會在胃裏產生與所吃食物相適應的蛋白酶,而這些蛋白酶一旦形成,就難以改變。人在他鄉,吃不到與早已形成的蛋白酶相適應的食物,於是胃就會發出信息,想吃家鄉的食物,讓人產生思鄉之情。

不知道這個理論有無道理,但我自己是有一點體會的。90年代初,我所在工廠從英國購買了一批設備,我和幾個同事被派去製造現場做質量檢驗,接受操作培訓,在英國住了一個月。那一個月,工作進行得很順利,“胃”卻遭受了磨難。工廠在一個小鎮上,我們就住在鎮上一對年輕夫妻開的也剛好能住下我們幾個人的家庭旅館裏。早晚餐在旅館吃,由男老板掌勺,早餐因為有一個煎荷包雞蛋,配上牛奶,果汁及麵包,感到尚可接受。中餐由工廠招待,每天吃三明治。晚餐是白水煮蔬菜(桌子上有鹽瓶,胡椒瓶),大塊的淡而無味的烤肉及麵包。堅持了幾天,真應了水泊梁山上好漢李逵那句話:“嘴裏淡出個鳥來。”周末,我們提出由我們自己做飯,老板很爽快地答應了。可是沒有佐料,啥也做不了。最後請老板幫助買了一塊豬肉和一些番茄,用麵粉代替澱粉做了一鍋番茄肉片湯,好歹解了一下饞。工廠知道了,要請我們吃法國大餐,意大利菜,被我們一概謝絕,寧願吃快餐店的炸薯條炸魚,在那家工廠引為笑談。回到國內,我們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到餐館裏狠狠地吃了一頓。

兒子這一去,不是一個月,也不是一年兩年,可能是一輩子啊,他能適應那裏的西餐食品嗎?吃不慣,怎麽辦?

兒子去了大約半個月,來電子郵件說行李中夾帶去的“郫縣豆瓣”吃完了,做不了回鍋肉了。還說在當地中文網站上看到也有人在打聽哪裏能買到“郫縣豆瓣”——看來還有其他四川人在受著同樣的煎熬。我給他回信說如果能買到甜麵醬,可以用作代用品,隻是無辣味兒。實在不行用醬油代替試試看。當時真有點擔心,胃裏難受不是個滋味啊。

過了一段時間,我又問他吃的情況,沒想到他回答說,沒問題啦,吃的與在中國一樣。原來他找到華人超市了。

現在密西沙加市有7個大型華人超市。國內各種口味的調料、肉類、海產、蔬菜、水果、大米、麵粉、幹貨、罐頭、冷凍食品……應有盡有。

蔬菜有本地種的,美國種的,墨西哥種的;還有中國的,如蓮藕,生薑、大蒜頭。中國的紅富士蘋果價廉物美,比國內還便宜。當然,許多食品在當地人食品店或超市裏也能買到。但是,調料 、幹貨和一些諸如水餃,元宵等冷凍食品就隻有華人超市才有,並且品種之全,有時覺得匪夷所思。舉幾個例子:這裏有貴州的老幹媽辣椒油,重慶的各種火鍋底料,成都的醪糟,紹興的料酒,北京六必居的黃醬,廣州的蠔油、老抽、生抽。就拿醋來說,鎮江香醋,山西老陳醋,上海白醋、大紅醋,烏醋,還有四川保寧醋。保寧醋我在北京、廣州多年都從未見到過,居然在遙遠的加拿大能買到。

近年國內接連出了一些食品醜聞,使得這裏的僑胞們也心有餘悸,對一些國內產的調料、幹貨敬而遠之,使得台灣產品大行其道。這類食品許多現在來自台灣。假貨的確也賣到了加拿大。有一種醋也標著“鎮江香醋”,質量與鎮江恒順香醋有天壤之別。它的商標上的產地名隻有拚音,讀起來絕無“鎮江”二字。最近國內地溝油的報道出來,一些僑胞開始顧慮是否還該買國內用油的調料。照此下去,可能以後隻能吃台灣的調料和幹貨了。

再說說餐館。不知道密西沙加市有多少家華人餐館,反正國內許多地方風味如廣東的早茶,北京烤鴨,蘭州拉麵,上海小籠包……這裏都能吃到。還有一間賣油條豆漿的餐館,就叫“油條大王”。我最喜歡的還是“巴蜀人家”川菜館。不過選擇性不大,因為食客人數畢竟有限。曾經有人開了第二家川菜館,幾個月就關門了。

多倫多市中心唐人街和東區華人聚居的士加堡中餐館就更多,尤其是粵菜館,菜式、裝修甚至連水族箱都與廣州沒有什麽兩樣。

其他種族的人對中國食品也感興趣。一次我與幾個人聊起食品。一個白人婦女問我,你們中國人是否食品與我們不一樣,怎麽你們皮膚身材都那麽好?我說,一樣啊,你到華人超市看看,在中國我們也是吃那些食品。可能烹飪方法不同吧。旁邊一個伊拉克移民立即讚同說,對對,我看見過中國人的米飯,是用水煮的。我問,你們也吃米飯?他說,米飯也是我們的主食,天天吃。我又問,你們怎麽做?他說,用油、脂肪一起煮。所以你們比較瘦小,看我們——他指了指自己像薩達姆那樣的身材。

雖然羨慕華人的皮膚身材,他們對中國食品也隻是淺嚐輒止,終究還是胃占上風。這兒有一家頗有名氣的中餐連鎖店文華餐廳,在密西沙加市及附近城市開了好幾家店,甚至在多倫多北邊一個多小時車程的、隻有10萬人口、華人很少的小城巴裏也開了一家店。文華餐廳生意興隆,門庭若市,尤其是周末,在門口會排起長隊。但是,食客鮮有華人。原來文華餐廳為了迎合西人(華人對土生土長的當地人的稱呼)胃口,對食譜做了調整,中餐西化,弱化中餐味兒,使西人吃到了他們喜歡的“中國菜”。當地西人也知道,那裏不是真正的中國菜,但他們喜歡。

加拿大食品很便宜。一般華人家庭飲食費用,包括每天的牛奶、水果,早幾年大約每人每月100加元,現在物價漲了,150加元也夠了。按最低收入算,相當於兩天的工資。加拿大對18歲以下的兒童每個月都有生活補貼,華人稱其為“牛奶金”。根據家庭收入牛奶金也會有高有低,最高的每月可得260多加元。換句話說,如果家庭收入較低的話,小孩的夥食費就由政府來出。

加拿大人愛吃甜食,愛吃零食。在咖啡店裏,當你說要一杯咖啡時,服務員會問你“兩份還是三份?”那意思是咖啡裏要加兩份牛奶及白糖還是三份。有人提議,為了防止人們吃太多糖和牛奶,一杯咖啡隻給一份糖和牛奶,多要的要另外付錢。但沒人理這個茬。零食不僅小孩吃,大人也吃。有一幅號召人們多運動的宣傳畫,上麵是一個胖胖的中年男人,躺在沙發上,一隻手拿著電視遙控器,另一隻手抱著一大缽爆米花。還有一個更有趣的現象是,中國人心情不好時吃不下飯,加拿大人是越是心情不好越吃。當你對很熟悉的加拿大人說,你好像胖了一些。他/她一定會憂鬱地回答,最近心情不好。

加拿大政府倒是很重視食品健康問題,國家衛生部把食品指南印成小冊子,免費散發,還建立了食品指南網站。食品指南中,對小孩、成年人一日三餐應該吃那些類食品,每類吃多少,都有詳盡的建議。袋裝食品和罐裝食品上都印有營養成分表。為新移民辦的英語學校的課程中,也有如何讀懂營養成分表的內容。不過,“超級胖”的男女隨處可見,有的我們三個人捆在一起也不見得有他們個大呢!

所謂“入鄉隨俗”,其實移民們也在逐步嚐試西人食品。比如我們家,早餐已經“全盤西化”:牛奶、麵包、雞蛋、黃油或果醬,小孩還要加上“起士”等等。平時也常去西人超市買食品。那些住在離大多倫多地區較遠的市、鎮,當地沒有華人超市的華人,除了一個來月開車兩三個小時到大多倫多地區補充一些調味品外,食品隻能更快地西化了。

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小孩子們,比如我家兩個孫子,從小跟我們吃中國飯菜,可是越來越不願意吃,反倒是對西人食品越來越感興趣。就是吃中國食品,方法也很奇特,米飯和菜決不混著吃,先吃完菜再單獨吃白米飯或反之。不同的菜也是吃完一份再吃第二份。餃子,要把皮和餡分開吃。還有一件好玩兒的事兒,一次兒子、兒媳帶兩個孫子回中國探親訪友和旅遊,在北京吃了“北京烤鴨”。小孫子丁丁對烤鴨讚不絕口。回來後我開玩笑問他,你給烤鴨打幾分呀?原來,他給他喜歡的食品打過分,漢堡包是7分,比薩餅是10分。他脫口而出說10分,然後,停了片刻,說比薩餅12分。大家哄堂大笑。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呀!

有時我感覺,這裏的食品也像加拿大提倡的多元文化,移民們盡管保留你的傳統,但慢慢地、不知不覺地開始接受當地的東西,到第二代、第三代“全盤西化”大概難以避免。

不管怎樣,對第一代移民來說,不需要強製自己改變胃口,減少“思鄉”的痛楚,總是個舒服的事兒。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