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密西沙加這座城

兒子一家居住在安大略省的密西沙加市,現在它也是我們的居住地。

1991年加拿大匯豐銀行為香港移民編寫的《移民指南》,在介紹多倫多市時,有這樣一段話:“多倫多有一處正在急劇發展的郊區名叫密西沙加,距離多倫多約為半小時車程。”我們剛來不久,一天,兒子開車載著我們沿登打士街向東去多倫多市中心。登打士街是一條老街,沿路是稀稀落落的店鋪,高大、色彩鮮豔的密西沙加“中國城”的牌樓矗立在路南邊。此外,便是低矮的房舍和偶爾出現的一兩棟公寓樓。我看見路邊立著一塊“登打士東街”的路牌,又向東約二十米,卻是一塊“登打士西街”的路牌。我不由得說:“嘿,兩塊路牌放錯位置了!東街牌擺在西邊,西街牌卻立在了東邊。”兒子說:“沒有放錯。剛才那是密西沙加市的登打士東街,現在是多倫多市的登打士西街。” 哦,兩個城市的街道連在一起,連名字都一樣。

不過,從行政上來說,密西沙加市是獨立於多倫多市,並與之“平級”的城市。但它屬於“大多倫多地區”。“大多倫多地區”並不是一個“行政”概念,它包括多倫多市及其周邊的大約20個市、鎮。它們在公用設施,交通設施等方麵互相協調,資源共享。當人們提到多倫多時,實際上許多時候是指“大多地區”,就像提到溫哥華常常是指“大溫地區”一樣。

密西沙加市在版圖上大致是一個四邊形。東邊與多倫多市相連,南邊是安大略湖。東至西邊長大約20公裏,北邊到安大略湖隻有十幾公裏,總麵積不到300平方公裏。現在它卻是加拿大第六大城市,在安大略省排在多倫多和首都渥太華之後列第三位,人口已經超過了72萬。密西沙加也被稱為加拿大的“國門”,這是由於加拿大最大的國際機場,也是北美最繁忙的第三大機場(常年旅客流量)——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就坐落在密西沙加的東北角。密西沙加到美國布法羅市不到100公裏,開車連過海關不過一個多小時。這裏的居民常在周末開車去美國購物、逛街。

密西沙加這個城市的發展速度被人們形容成像吹氣球一樣快,它已經成了加拿大一個重要的工商城市。密西沙加有8個工商園區。全市56000家公司中有1300多家跨國公司;世界財富500強中有50多家的加拿大總部(包括雪佛龍-德士古、杜邦、帝國化學、微軟、惠普、富士通、通用電氣、霍尼威爾、沃爾瑪等)設在密西沙加。這些公司涵蓋了生命科學、信息、通訊技術、汽車及機械、航空航天、物流、金融、保險及房地產業等主要產業。全世界醫用同位素中有三分之一是密西沙加一家工廠生產的。

為什麽這麽多公司在密西沙加投資呢?

因為這裏有豐富的人才資源,良好的基礎設施,緊緊靠近國際市場,傑出的社區服務,充足的土地及建築供應,低物業稅、低租金及低地價使得生產成本具有競爭力;還有這裏有一個良好的商業環境,有正在發展的盈利的商業氣候;密西沙加還是少有的沒有債務的城市並有豐富的儲備金。它被時代金融雜誌選為全北美第二個最具經濟潛力的城市。

想象中,這樣一座城市一定是像深圳那樣繁華、喧囂。但是,當乘車或步行穿過這個城市的“大街小巷”時,找不到一條人流如織,熱鬧繁忙的街道。除了湖濱路、庫克斯維爾及斯瑞茨維爾等少數幾個老街區外,甚至在街邊看不到商店;除了市政廳周圍有幾十棟高樓,甚至很難見到高於三層的樓房。可以看到的是一個接一個的別墅群,看到的是萋萋芳草地,婆娑綠樹林。這時一個疑問會湧上心頭:這是一座“城”,還是一個“村”?

這的確是一座城。密西沙加是按照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興起的一種新的城市建設理念建起來的新型城市。這種理念把城市劃分為各種功能區: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娛樂區等。各功能區互相分離。密西沙加在1974年建市後,就是根據這種理念建設,形成了今天這個經濟高度發展、生態保存完美的新城市。

密西沙加市公路網非常發達:5條高速公路穿城而過,市內縱橫約每一到兩公裏一條公路幹線,把整座城市分成幾十個方塊形。每個方塊內,又有若幹或直或曲的馬路直通到每一個商店,每一棟廠房,每一個家庭。

8個工業園區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西南角。工業區內,除了西南角的煉油廠外,大部分建築是兩三層樓高、方方正正的標準廠房,除了一些玻璃辦公樓外,廠房都是白色或淺灰色。廠房外見不到任何雜亂的物品,空地都種上了樹木或植上了草坪。奇怪的是除了時而駛過的汽車,很難看到人影,也聽不到任何噪聲,聞不到刺鼻的氣味,給人一種如入無人之境的感覺。

這種新理念也徹底改變了老城市樓下開店,樓上住人的格局。密西沙加市的十幾個商業區都布局在住宅區域內位置適中的地方,又與住宅區完全分開。大的商業區內都以一個大型室內購物中心(MALL)為主,集中了百貨、超市、服務、餐飲以至娛樂等功能。第一商業廣場(SQUARE ONE)是密西沙加市最大,也是安大略省最大的室內購物中心,在全加拿大排名第二。它裏麵有360多家商店、超市、書店、餐廳、咖啡館、活動中心甚至教堂,還有一個擁有10個放映廳的電影院。它的停車場可以停泊8700多輛汽車——停車時一定要記住你停泊的位置,否則,當你拎著大包小袋興衝衝從裏麵出來,卻找不到自己汽車的所在,麵對著成千上萬輛汽車,那尷尬場麵可想而知。

位於梅維斯路和不列顛尼亞路路口一帶的哈特蘭德市場,則是一個專業市場區。幾十家巨大的專業商店分布在那裏:經營電器與家電的“未來”商場,專營汽車零配件及機械的“加拿大輪胎”店。在“家得寶”能買到從木料、幹牆、門窗到水龍頭、螺絲釘的任何裝修材料,買到或租到任何你需要的裝修工具,還出售花草、種子、泥土、肥料等。這裏還有體育用品店、地毯店、時裝店、酒類專賣店……

當然,占地最大的還應該屬於住宅區,因為絕大多數家庭都住在兩層樓的“別墅”裏。在這裏,別墅的名稱就叫“房子(HOUSE)”。每座房子都有前後院,小的幾十平方米,大的在後院有寬闊的草坪,有的還會有遊泳池、網球場甚至一片樹林。房子的外形多彩多姿,在附近幾十棟房子中,看不到外觀、顏色完全相同的兩棟房子。或房頂、或窗戶、或牆體、或門廊、或陽台,總是各不相同。前後院全都種草,沒有一點黃土**出來。房主們也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開辟出一個角落種花、種樹,有的還安放上一尊雕塑,做一個小小的噴水池。當冬去春來,房前房後姹紫嫣紅,芳草萋萋,小鳥在樹枝上鳴叫,小鬆鼠從圍牆上跑過……

每棟住宅步行三五分鍾便有一個小公園。整個密西沙加市擁有大大小小480多個公園。小公園裏通常有足球場和兒童遊戲場地,包括滑梯、秋千和木馬等設施。每天下午放學後,那裏都會充滿小孩們的歡笑聲。

大一點的孩子則會與父母騎自行車去信德河、密西沙加河穀及安大略湖邊的眾多公園裏的自行車專用小徑。專供自行車愛好者騎車鍛煉的自行車小徑長達170公裏。全市還有145個足球場(其中15個是燈光球場)。

密西沙加市還有11個社區中心。社區中心裏有遊泳池(四季開放,冬季是溫水)、籃球場、溜冰場和各種活動室及圖書館。此外,還有各種俱樂部,如青年會開辦的體育場所,不僅提供運動健身器材,也為青少年開辦遊泳、滑冰、冰球、籃球、足球、體操、跆拳道等等培訓。有興趣和財力的人也可以買條遊艇參加遊艇俱樂部,買駕小飛機參加航空俱樂部(學開飛機的費用比學開汽車的費用一小時隻多10來塊錢)。若想省錢,也可以買支真手槍、真步槍參加射擊俱樂部。

密西沙加市人愛運動、愛玩兒,也愛讀書。市政廳旁邊的中心圖書館裏常常人滿為患,找不到座位。圖書館到處可見坐在沙發上讀書的老人,在電腦上網的年輕人,圍坐在長桌周圍邊做功課邊聊天的中學生,找個角落低聲討論課題的大學生,在兒童部坐在地毯上看圖畫書的剛會走路的小孩。花三分鍾辦一個借書證,就可以免費借閱書籍、雜誌、光碟和錄像帶。在圖書館門口,常見到有人抱著一大堆或拎著一大包書出來,因為每人每次借書的最高限量是50本。圖書館有13個分館,大多設在全市各地的社區中心裏。用同一張借書證,可以在任何分館借書、還書,也就是說,在A分館借的書可以在B分館還,由圖書館內部幫助你送回A館去。

除了這些群眾性的文體設施外,密西沙加市也有一些高檔次的藝術體育場所。“生活藝術中心”被稱為“世界級”的大劇院,是人們欣賞音樂、戲劇、舞蹈等高水平演出的地方。它也為孩子們舉辦芭蕾舞訓練、玻璃藝術品製作訓練等。

“赫瑟伊體育中心”則是大型專業體育比賽和訓練場所。它的冰上運動館“埃斯蘭德”有4個奧林匹克比賽標準冰場。在2010年溫哥華冬季奧運會前,我曾在那裏觀看過中國國家女子冰球隊與密西沙加市一個女子冰球俱樂部隊的比賽,在場內上千華人熱烈的“加油”聲中,中國隊竟以1:4敗北,可見加拿大冰球水平之一斑。

可是,你大概想不到,在這樣一個經濟發達、環境優美,生活豐富多彩的加拿大城市裏,卻生活著大約占總人口數百分之七的、總人數近五萬的華人。加拿大是一個移民國家,密西沙加是一個移民城市。密西沙加超過一半的人口母語是非英語、法語的,也就是“外來人口”接近總人口的一半。

管理著這麽一個“聯合國”城市的是密西沙加市的市政委員會。市政委員會由市長和全市11個選區每區選出的1名市政委員組成。

密西沙加市的市長是麥卡利恩女士。在密西沙加市人們稱她為“超級市長”,而華人則尊稱她“老太太”。這是因為她從1978年第一次當選市長以來,連續擔任市長至今!

2006年12月密西沙加出版的,為新移民服務的中文小報《皮爾區搭橋報》,介紹她說:“85歲高齡的老市長已經是她的第11次連續當選。由於她的資曆與威望,輕而易舉地以百分之九十二的選票擊敗其他候選人。28年來的市長生涯證實了她的貢獻。密西沙加市在她與其屬下的市府人員的精心建設下,已成為安大略省的第三大城市,全國第六大都市。28年來從未借過外債,至今是個無債城市。期望她能再接再厲,把密西沙加市搞得更加繁榮。”

我在當地報紙上看到過有關她的一些小消息。一條是她參加當地華人商會的春節團聚活動,照片上她穿了一件紅色的唐裝,看起來非常精神。過了兩天,又一條消息。說加拿大聯邦政府總理宣布給密西沙加市6,500萬元的資金,支持密西沙加市的快速公共交通幹線的建設。下麵接著報道說,麥卡利恩市長得到消息後發表意見說,這錢太少了,也來得太晚了,雲雲。哈,這老太太,就是不說幾句“感謝中央的關懷、支持”的話,至少也給總理大人留點麵子啊!

記得還有一件事兒。那是2006年,一天,人們傳說“老太太出車禍了”。報紙馬上有消息出來,是她夜間參加完活動後開車回家,撞到路沿上受了傷,已經住進醫院,還好無大礙。就有市民發表意見說,市長都85歲了,按規定市政府可以為她雇傭一個司機,但她為了節省費用而拒絕了。她堅持自己開車,才造成這次車禍。大家應當一起呼籲她,接受專職司機,不要再自己開車了。又過了一天,報紙又報道說,警察局長去醫院慰問了市長,順帶送去了一張交通肇事罰款單。

我太太說,她幾次在街上遇見過“老太太”市長,就一個人逛街;她和與消防隊員聊天,沒有秘書保鏢陪同。

2010年10月,89歲的麥卡利恩老奶奶第12次當選密西沙加市市長。她當選後給市民的信裏寫到,“我們將繼續努力在合理費用的基礎上,為市民提供最好的服務。每年做預算的時候,我們都十分細心地考慮這些服務。我們會精明地花費你們交納的每一分稅款。”人們現在議論的是,四年後,下一屆市長選舉老奶奶是否還會參選呢?那時,她93歲。

(2007-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