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遇見中國留學生
這些年來,中國移民減少了,留學生卻多了起來。
一次我與太太在多倫多逛街,去唐人街一家川菜館吃午飯。正點菜,進來十幾個年輕中國人,說普通話,把一張大圓桌坐滿,還加了兩把椅子。看我們有點吃驚的樣子,服務員說,國內來的留學生,多倫多大學的,經常來吃飯。唐人街東北方一大片地區都是多倫多大學的校區,走過來不過十幾分鍾。
我知道,多倫多大學有許多中國留學生,因為我們的大孫子就在多倫多大學上學,一年級時同一間宿舍裏就有兩個中國留學生。
不僅多倫多大學,在滑鐵盧大學也有不少中國留學生。前年,小孫子去滑鐵盧大學報到,我們也一起去看看。兒子兒媳陪孫子去辦理各種事項,我們就到處逛逛。沒承想迷路了,正好見兩個姑娘走過,看樣子是中國人。一交談,果然,她們是來自福建和湖北的留學生。在她們的幫助下,我們找到了兒子。
其實,在密西沙加,也有不少中國留學生。周末去華人超市買菜,也總會碰見中國年輕人,三三兩兩,一起在買菜。一看就知道是國內來的,因為很少見到這邊華人小孩去華人超市買菜,即使去也是和家人一起。
我們附近有一個購物中心(MALL),裏麵有一個小小的隻有一個店員的榨果汁店。有各種水果,現榨現喝。店員不斷變換,都是中國年輕人。他們都是留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打工的。他們有好幾個人,輪流來。老板也是華人移民,對他們很放心,把店完全交給他們了。
有一年,原來上學的英語學校搬遷了,我轉到另一所英語學校上課。這是一所大學校,有幾十個班級。天還冷,休息時間我在走廊裏散步。路過一間教室,門口旁有七八位年輕婦女在聊天,看起來像中國人。我就問她們:“Are you Chinese?(你們是中國人嗎)”她們齊聲回答:“Yes .(是)”於是便聊起來。
她們不是新移民,而是一群陪讀媽媽。她們陪兒子或女兒在加拿大讀小學,先生在中國掙錢。孩子上學了,她們也沒事幹,於是也來學英語。她們上的也不是LINC(加拿大政府出錢為移民辦的免費英語課程)班,是ESL 班。ESL 是“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ge (英語作為第二語言)” 的縮寫。ESL 班是要收費的。從她們的談吐看,學曆也都不低。我開玩笑說,你們的孩子是“小留學生”,你們是“大留學生,英語專業”,大家都笑了。
還有媽媽移民陪小孩的。我認識的黎太太母女就是這樣的。小孩在國內初中畢業時,一家人投資移民過來。黎先生把母女倆安頓好後就回國賺錢去了。投資移民,當時有各種方式。他們采用繳納12萬加元給加拿大政府,而自己不用去辦企業管理企業的方式。這樣黎太太就全心全意照顧女兒讀書。
她女兒那時初中畢業,也就是上了9年學了,過來以後應上10年級。因為兩邊學製不一樣,這邊小學1-5年級,初中6-8年級,高中9-12年級。就是說她女兒應該上高中2年級(10年級)。他們考慮到孩子需要時間練習英語和熟悉這邊的學習環境、學習方法。於是決定上高一年級——9年級。這樣學習壓力不大,英語也很快跟上了。高中畢業,順利上了一所知名大學。4年大學,獲得兩個學士學位。如今在歐洲讀博士。她說,太合算了。當時12萬加元折合人民幣70來萬,中學4年,大學4年學費,免費醫療等,早還回來了。
“小留學生”與“大留學生”中間的“中”留學生才是中國留學生的主體,這些年人數越來越多。我前麵提到的那些十八九,二十來歲的孩子就是“中”留學生。
加拿大是中國學生四大熱門留學目的地之一。2009年到2018年,在加拿大學習的中國學生人數不斷攀升,從5萬增長至14.3萬。
在我看來,“中”留學生可以分成三種。一是大學本科畢業後留學讀碩士或博士學位的;二是高中畢業申請這邊的大學,錄取後來讀本科的;第三種,也是高中畢業,但成績不好,在國內考不上大學,卻漂洋過海來碰運氣弄個洋文憑的。
先說第三種。這些小孩一般家庭比較富裕,有錢支付每年十幾二十幾萬人民幣的學費和生活費用。他們一般都在過來後強化學習英語,再讀個私立預科學校,然後才能去申請大學或社區學院。這些孩子有一個風險,就是放風箏了,家長遙控根本不起作用。學得好能上大學的人數不多。多數可能就在社區學院拿個證書。還有一些……就說前些年發生過的一起中國留學生殺人案件吧。
一個叫陳M的留學生,家境優裕,但成績不好,17歲高中畢業來加拿大留學。他先在一個英語學校學習了8個月英語,然後到一家稱為國際學院的學校學習高中課程,隨後突然離開學校。媒體報道說,陳M的生活方式十分豪奢。他開著私家車,每天流連於紙醉金迷之中,不但經常出沒於**館,與**娘及妓女廝混,更因嗜賭,欠下大筆賭債。但他在上海的父母,相信他一直在學校讀書,不斷供給他金錢花費。陳M離開學校以後,學生簽證到期便不能續簽,不能再以留學生身份繼續留在加拿大,但他又不願回國。於是想用與加拿大人假結婚的辦法來獲得加拿大的永久居留身份。這需要付一筆巨額資金給假結婚的婦女。他綁架了一個他認識的中國移民的9歲女兒,企圖以此詐取贖金。結果在綁架過程中不小心把小姑娘勒死。案破後,他被判被判處終身監禁。
這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能夠承擔子女出國留學的費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出國門,留學他國。這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開闊眼界,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經濟和管理知識。但是,不是每一個能付得起學費的學生都適合到國外留學,特別是年齡幼小,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的青少年。在加拿大這樣一個“自由世界”,他們麵臨著很大的挑戰。這些年不斷聽到中國留學生,特別是小留學生參與打群架、到禁止遊泳的河流遊泳淹死、幾個同學合租房屋失火燒死以及女學生受性侵犯等消息。就在密西沙加市,一個中國小留學生在幾周內連續綁架過數名小學生,引起轟動。警察經過調查,找到了這名留學生和那幾名小學生。原來,這個小留學生感到太孤獨,強拉小學生去陪他玩電子遊戲。然而,這已經觸犯了法律。
談這些,隻是希望提醒家長和孩子們,外麵的世界不僅很精彩,外麵的世界也充滿著風險。
第二種留學生近年來增長很快,來讀本科的學生越來越多,加拿大的一些大學也以此為籌集經費的手段。我兩個孫子所上的大學都有大量的中國留學生。
在國內直接申請加拿大大學,被錄取後來讀本科的留學生中有的學習非常好,在知名大學也名列前茅的。一個多倫多大學工程科學係的畢業生告訴我,他們係裏有許多中國留學生,他們都非常聰明,學習也很努力。工程科學是結合科學理論與工程應用的交叉學科,是多倫多大學收生分數最高的專業。
但也有一些學生並沒有把時間精力花在讀書上,留級、轉專業、轉到低一些層次的學校很普遍。要知道,加拿大以及美國的大學都是“寬進嚴出”的,而不是像國內隻要進去了,就一定能畢業。我問過幾位這邊的大學教授,他們都說大學生4年本科按時畢業率隻有50%多一點。
還有一個明顯的問題,就是許多中國留學生雖然來國外留學,卻不願與當地人交流。我的兩個孫子都說,他們與國內來的留學生基本上沒有交流。這使我感到很驚訝。與英語好而又能說一些漢語的華人子弟交流應該是練習英語,了解社會的一個好辦法。何況還是同學,同住一間宿舍。孩子們說,他們口語不好,互相聽不懂,交流困難。如果是這樣,不是更需要多交流,多實踐嗎?
也有人觀察說,最大的問題不是“聽不懂語言”,而是沒有“共同語言”。他們成長在不同的環境裏,生活習慣有比較大的差異,愛好、關注的事物不一樣,所以談不到一起。
有國內的朋友說,有一些聰明好學,成績優秀的高中學生,英語也學得很好,想留學讀本科,但家境卻不是很好,難以成行。其實這些學生在加拿大也是有去處的,就是報考有CO-OP項目的大學。我的下一篇文章將談談這個問題。
第一種,本科畢業以後,出來讀碩讀博。他們已經有了好的學術基礎,有清楚的目標和學習研究能力。年齡大了幾歲,更成熟一些,能夠管理自己,適應新的環境。在入校一段時間後,一般都會有助教或助研的工作,免了學費還會有生活費。不用擔心生活費用,可以專心致誌作學問。當年我女兒就是大學畢業工作兩年後出來留學,我們隻是為她買了一張機票,就放心地讓她走了。現在她已是公司高管,工作順利,生活幸福。
(2020-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