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老外婆走丟了!
中午時分,居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圭爾夫市的顧女士從公司打電話給兒子蹦蹦,問外婆回家了嗎?蹦蹦回答說,還沒有回來。顧女士一下就緊張了,趕快翻出剛查到的當地警察局的一個報警電話,撥號,電話立刻就通了。
一個女人溫柔的聲音,問好以後立即問,有什麽事情我可以幫助你的?顧女士立即將媽媽離開家裏3個小時沒有回家的情況報告了。
對方非常耐心地詢問她媽媽的情況:她們家庭的住址,老太太什麽時候走的,為什麽走;以前出去過嗎,去哪兒,何時回來;附近有認識的朋友嗎,會不會去了朋友家;老太太多大年紀,多高,頭發什麽顏色,皮膚什麽顏色,會說英語嗎;戴帽子嗎,什麽顏色,上衣什麽顏色,褲子什麽顏色;身體狀況如何,有沒有心理問題……
顧女士一一做了回答。心理也稍微安定了一點兒。
那天早上,顧女士跟往常一樣,8點過就開車上班去了——她所在的公司挺遠的,路上總得50分鍾左右。她剛工作一會兒,她丈夫石先生打電話給她說,今天天氣不錯,媽媽打算又出去散散步。她回答知道了,並要先生提醒一下老太太別走遠了,小心迷路。石先生提醒老太太後開車離家去另一個城市開會。
顧女士的媽媽年過70歲了,從中國上海第一次來加拿大探親。與女兒一家在一起非常高興,特別是有兩年沒見到外孫蹦蹦了,看小夥子又長高,長壯了不少,心裏總是樂嗬嗬的。當時又正值加拿大最好的季節——夏季:陽光燦爛,空氣清新;芳草萋萋 ,綠樹成蔭。每天女兒女婿上班,外孫上學走後,她都會出去走走。
最近,外孫放假了。今天出門前,她給外孫打了招呼,說11點以前一定回來,給他做午飯。
她不敢走遠,因為這裏是別墅區,所有的房子都是兩層樓,仔細看每棟在房頂、陽台、大門等等地方有一些差異,雖然一點兒也不覺得單調,但又沒有一個明顯的地標式的建築給人一個方向指引。人很容易犯迷糊,找不到方向。
她記得向左走兩個街口,再向右邊走一個街口有一個公園。她愛去那兒,在公園裏走幾圈,然後在長椅子上坐一會兒,再原路返回。剛來時,女兒一家帶她來過,後來她自己也來過幾次。
今天,她又到了公園。坐著曬了一會兒太陽,便起身往回走。走了一會兒,應該到家了,卻發現不對,她沒有看見自家的房子。她趕快往回走,想回到公園。但走了一會兒,公園也找不到了。她不知道自己到了哪兒?路上沒有人,有人也沒法問,她不懂英語,連女兒家的街道名稱也說不出來。
好在老太太身體好,邊走邊想著女兒家街道的模樣,這裏不是大城市,一定能找回去的,還得給孩子做午飯呢。
再說家裏,蹦蹦一個人玩玩電子遊戲,沒注意時間,快到中午肚子餓了,才發現外婆沒有回來。他趕快給媽媽打電話,當時約11點半。顧女士接電話以後雖然並沒有覺得有多大問題,想可能一會兒就回來了,但還是不免有點擔心。於是查了一下當地警察局的報警電話號碼。緊急報警電話“911”,她當然知道,但現在的情況是隻是沒有回來,並不是緊急情況。
快12點了,顧女士打電話回家詢問。蹦蹦說,外婆還沒有回來。他去外麵找了一圈,沒找到,剛進門。這下顧女士急了,立即打電話報警。這就是本文開始時的那一幕。
放下報警電話,顧女士立刻開車回家。近1點鍾到了家門口,看見一個警察正站在門前。那警察說,他們接到顧女士的報警電話,就立即趕過來了。他們已經派車搜索了近一個小時,把老太太在3個小時內能走到的範圍內的所有街道都搜查了,但沒有發現老太太。警察分析,可能老太太不在大街上,所以一隊騎自行車的警察正在趕來。正說著,自行車隊到了。站在門前那位警察把情況給他們介紹後,自行車警察隊立即四散而去。
顧女士請那警察進屋坐,喝點水。警察說,他的崗位就是在門口,指揮協調整個尋找行動。他還安慰顧女士,不用擔心,這裏治安情況很好,不會有事的。可能老太太去了什麽地方,自行車警察會去公園、購物中心、基督教青年會體育館、圖書館等處查找,一定會把老太太找回來的。況且,老太太的照片已經發到FACEBOOK 網上了。
蹦蹦告訴顧女士,12點前接到她電話後一會兒,警察就來了。7個警察,一個站在門口外,就是現在在門外這位,另外6人全副武裝,進屋內仔細地進行了搜查。儲物間、廁所、洗衣房以及酒窖間在內的每個房間都看了。然後,門口那位警官讓他們各自駕車去各處搜尋。而那位警官本人,一直筆挺地站在門外。
顧女士很過意不去,搬了一張椅子到門外請警官坐。警官說,他在執行任務,不能坐下。顧女士給了他一瓶礦泉水,他也不喝。
他們焦急地等待著。警官說搜索範圍已經擴大。3時許,警察局接到一個電話,說在某公共汽車站,有一個老年人坐在那兒。離那裏最近的警察立即開車前往,結果發現是一位老先生。
4點30分,又接到一個電話,說發現一個戴粉紅色太陽帽的亞洲人,一位老太太! 隨後,電話裏傳來一個興奮的叫聲,就是她!找到了!
原來,本市一位先生開車送他太太外出。外出前,他已經看到了老太太失蹤的消息,所以他一邊開車,也一邊觀看。在城市北邊,他的車經過一個路旁行人時,他注意到那人戴了一頂粉紅色的帽子。他立即掉頭往回開,因為FACEBOOK上說了,失蹤的老太太戴了一頂粉紅色帽子。
把車停在那個人附近,他和太太下車,走近那個人——粉紅帽,亞洲人,老太太。但仍然不敢確定,他們上前打招呼,可是那老太太不懂英語。所幸他太太祖籍香港,雖然不會說普通話,甚至廣東話也說不好,但會寫中國字。於是他拿出一張紙,他太太與那粉紅帽老太太用筆交流起來。立即確認了,就是她!
搜尋的警察立即趕來了。警察與顧女士家門口的警官接通了電話,警官讓顧女士與老太太說話,問老太太身體狀況,是否需要立即去醫院?老太太說,她一切都好,就是口渴想喝水。顧女士告訴了警察,警察立即送給了老太太一瓶礦泉水。老太太接過來,一飲而盡。
警官和顧女士都放鬆下來,警官說,老年人外出要隨身帶上一張紙條,寫上家庭地址和電話號碼。迷路了,不會英語也沒關係,把紙條給人看,人們都會幫助的。可以去任何一家咖啡館,或上任何一輛公共汽車,他們都會把你送回家。顧女士問,今天你們動用了這麽多人,花了那麽多時間,我應該付費吧?警官立即說,NO,你不用付任何費用。我們是納稅人供養的,為納稅人服務的。你是納稅人,我們為你服務是應該的、必須的。有的人傳警察服務收費,是錯誤的。
25分鍾後,警察把老太太送回了家門口。那對夫妻發現老太太的地方是在城市的最北邊,而顧女士的家在南邊。老太太從早上9點離開家到下午4點半,近8個小時粒米未食,滴水未沾,還走了10多公裏。厲害了,老太太!
警官通過顧女士問她媽媽身體情況,有沒有什麽不舒服?老太太回答,你們車的椅子太不舒服了!警官哈哈大笑說,那是給犯罪嫌疑人坐的,當然不會舒服啦!
晚上,那個發現老太太的加拿大人開車過來,看望老太太是否一切安好。
以前,顧女士一家也住在密西沙加,我與他們一家其實很熟,我的兩個孫子與她的兒子蹦蹦也是好朋友。後來,顧女士一家遷到圭爾夫,見麵才少了。
這是前兩年的事情了,我也聽說過。這次為了把事情記錄下來,又請顧女士重新講了一遍。她說,她一點兒也沒有忘記,在她的腦子裏非常清晰,就像是昨天發生的一樣。
是啊,盡責任的警察,善良的市民,誰會忘記他們呢!
補記
這裏想補充幾句,為什麽顧女士問收費的事。 原來,的確有打911報警電話後被收費的情況發生,隻不過那是救護車。安大略省規定,如果病人有安大略省醫療卡,又的確需要緊急救助,不收費。否則,收費45加元。而警察和消防出車是不收費的。
我自己也遇到過類似情況。我們公寓一位中國人大哥腿有問題,走路需用拐杖。一次,他在大樓附近走路鍛煉時,突然覺得腿軟,走不動了,一屁股坐到地上。他想歇一歇再站起來,不巧被幾個過路的人看見。立即過來問他怎麽了,需不需要幫助?他一句英語也不會,隻好搖搖手。那幾個人弄不清是怎麽回事,見附近又沒有人,擔心他出事,於是打911報警。一會兒,救護車和警車都到了。那幾位給救護人員說明了情況,離開了。救護人員要給他檢查,他一個勁地搖手拒絕。正不知怎麽辦,我碰巧路過。救護人員看見我的中國麵孔,於是叫住我,問我是否會英語。我過去問他怎麽啦?他說我沒事,走累了,歇一會兒,被別人叫來了救護車。我就對救護人員和警察說,他沒事,我認識他。救護人員說,那麽我們送他回家吧。於是一群人陪著他,慢慢地進樓,乘電梯,送到家門口。開門後,他太太一見,忙問我怎麽啦?我簡單說了一下情況。他太太立即說,他沒有事,卻把救護車、警車都叫來了,要收費的吧? 我立即問了跟隨上來的救護員。她們回答,我們沒有為他提供服務,不收費。
大部分華人都是成年後移民過來的,對這邊社會的許多規定不熟悉,各個省,甚至各個市的規定都不同,人們對此產生誤解、誤傳是常有的事。有的事情隻有經曆以後,才更能體會到它的道理。例如,密西沙加市公共汽車優待老年人,高峰期半票,非高峰期1/4 票,但從來不免費。我在《行有車》一文裏提到過,這不是一個經濟問題,而是一個管理問題。
(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