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老幹媽”與國會大選

一天,我去一家華人超市買菜。在門口,碰見那家超市的老板。我想起來有好長一段時間買不到“老幹媽”辣椒油了,於是就問他:“老板,為什麽沒‘老幹媽’賣了?”他不回答我,卻問:“前幾天國會大選,你投誰的票啦?”我說,我沒入籍,不參加投票。他又問,你來幾年啦?我答,差不多兩年了。他說,也不短了,那你也知道哪個黨對移民好,哪個黨對移民不好。我說:“聽說過一些。這與‘老幹媽’有什麽關係嗎?”他說:“當然有關係。它對你不好,就會找麻煩,讓你的貨進不來。最近國內不是又有毒奶粉事件嗎,就有理由卡住你的貨物啦”。

沒過多久,“老幹媽”又出現了。不過瓶子上多了一張食品成分和營養參數標簽。加拿大所有袋裝、瓶裝食品上都是有這個標簽的。我估計,因為中國出了食品醜聞,加拿大海關加強了監管,沒有成分及營養參數標簽的食品不讓進口,“老幹媽”辣椒油,可能還有其他一些食品被要求補貼標簽後才被放行。

有一種說法,加拿大等西方國家的人隻關心個人生活,不關心政治。我觀察,其實不然,隻是他們關心的方式、內容不同。比如那個老板,他就很關心國會大選,希望對他有利的那個黨派當政,甚至“動員”像我這樣的人去投他所喜歡的政黨的票。

當然,他們不會關心什麽領導講話,去領會什麽精神。他們關心的是哪個黨派的政策最符合自己的利益。一次安大略省選舉,兩個主要政黨:保守黨和自由黨的政綱差不多,隻是保守黨競選綱領中有一條,就是上台後要為天主教學校增加經費。這裏的中小學教育有兩個係統:公共教育係統及天主教教育係統。公共中小學隻要家住在這個區域都可以上,而天主教學校隻有天主教家庭的孩子才可以上。這條政綱引起許多非天主教徒的不滿,認為不公平。表達不滿的方法也很簡單——把票投給自由黨。再如一次聯邦大選,在競選綱領中關於娼妓和大麻合法化,保守黨反對,而自由黨和新民主黨讚成。主張保持傳統價值觀的人當然把票投給保守黨。

競選綱領往往會涉及經濟和稅務、國防政策、環境保護、家庭福利、醫療福利、移民政策、治安以及國會改革(例如是否取消參議院)等,還有如上所述有關道德的議題。要真正弄清這些並做出選擇也非易事,這也是許多人不去投票的原因之一。

他們也關心當政的黨派說話是否算數。一次,一個政黨競選時開出許多改善民生的“支票”,對錢從哪裏來,卻語焉不詳,結果以失落不少議席告終。即使競選成功了,如果上台後對競選時的承諾束之高閣,下次票就不可能再有了。

他們還關心政府如何花錢。1992年,伍冰芝“從難民到總督”,成了加拿大的國家元首,三軍總司令,受到各黨派特別是婦女組織的一致讚同。但是,人們注意到她擔任總督後,總督府的支出增加了200%,馬上遭到質疑。總督府分析細賬,原來是從前由政府支出的一些費用,現在列入總督府支出所致。2003年,在外交部及國際貿易部策劃和資金支持下,她率由50位加拿大名人組成的代表團訪問芬蘭、俄羅斯和冰島,又被批評說是浪費納稅人的金錢。

加拿大老百姓政治上最大的事可能要算國會大選。

加拿大國會有參議院和眾議院兩院。眾議員由民選產生。全國分為308個選區,每個選區選舉一名眾議員。選區按人口數,而不是完全按行政區域劃分。我們密西沙加市被分為6個選區。其中我們所居住的密西沙加市北部和北邊相鄰的布安普敦市的南部共同組成一個選區,同選一名眾議員。參議員則非民選,而由總理提名,總督任命,有108人。

老百姓直接投票選舉本選區的國會眾議員。在國會眾議員最多的黨派成為執政黨,這個黨的領袖就成為加拿大的總理。如果執政黨擁有的眾議員數超過眾議員總數的一半,也就是154席,它將組成“多數政府”。多數政府比較容易在國會中貫徹執政黨的主張。如果執政黨隻獲得154席或更少,那它就隻能組成“少數政府”。少數政府必須努力爭取其他黨派或獨立議員的支持才能通過立法。大選中在國會獲得第二高票的政黨被稱為“正式反對黨”。

加拿大法律規定眾議員任期不超過5年。這個“不超過”給了總理一個“方便”,就是他可以在任何時候要求總督解散眾議院重新大選。這幾年保守黨政府一直是“少數政府”,在308個席位中隻有143席,所以在議會中總是“疙疙瘩瘩”。總理哈珀一有機會就想大選,企圖“翻盤”。2006年保守黨贏得大選,可是是“少數政府”。2008年搞了一次大選,結果還是“少數政府”。這才過了3年,眼見經過金融危機後經濟好轉,覺得形勢對執政黨又是大好了,於是再次解散國會舉行大選,終於變成了“多數政府”。

老百姓對此頗有煩言。許多人認為是勞民傷財,花費納稅人的錢和時間組織選舉,為一黨爭利。也有人建議幹脆像美國一樣,固定4年選一次。

還有人建議,取消聯邦參議院。因為參議員不是民選的,而且省級就隻有眾議員而無參議員,也照樣運作良好。

加拿大政府分3級:中央是聯邦政府,中間是省或地區政府,基層是市或鎮政府。

省(地區)級議會隻有眾議員,沒有參議員。眾議員多的黨派為執政黨,其領袖擔任省長。

省(地區)的執政黨與聯邦的執政黨並不一定相同。例如這些年,聯邦一直是保守黨執政,安大略省卻一直是自由黨執政。

到市、鎮這一級,沒有了議會、議員,也沒有了執政黨。每個市或鎮劃分為若幹個選區,每個選區選舉一位市或鎮的市政委員。我們密西沙加市分為11個選區,再加上全市選舉一位市長,共12個人組成市政委員會,管理我們這個70多萬人口的城市。

市鎮這一級,競選時也不怎麽提黨派,居民選的隻是“這個人”。

選什麽人,在觀念上與我們華人也有差異。我們傾向選能力強的、能幹的“那個人”。而加拿大人則是選最能代表自己利益的“那個人”。

大概由於所熟悉的政治體係有很大差異,文化背景也不同,加上初來乍到忙於生存,從中國大陸來的移民對選舉多無興趣。一些人雖然入了籍,生活安定了,也仍然對大選不關心、不過問、不投票。2008年大選,加拿大全國平均投票率近60%,但華裔公民投票率僅10%左右。在報紙上僅能見到的華裔競選人也基本上來自香港。所以雖然華裔是除了英裔、法裔外的第三大族裔,但在政治上卻相當弱,在各級政府中的政治代表也少得可憐。

不過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華人以及華人團體意識到這個問題。

他們指出,一個依靠選票選出來的政府,政黨和政客們絕不敢和選票過不去,對於參加投票的選民更尊重和在意。根據選舉製度的運作,雖然政客們不了解選民的票投給了哪一個候選人,但他們卻能知道投票的是哪些人。由於華人名字的特殊,很容易識別。所以如果政客們發現華人社區是投票最少的,那麽很難指望他們重視華人社區的利益。“如果華人不出來積極投票的話,國會的政治家們是不會聽我們講話的。”

有人說,到了國外融入不了主流社會,成了“二等公民”。在我看來,移民初期,會有一個比較長時間的熟悉、學習過程。在這個階段,會感覺自己像個客人似的不知道該做什麽、怎麽做,像是被排斥在社會之外。但是,在入籍以後,如果還是置身社會之外,在大選時放棄選舉的權力和義務,就等於自甘“二等公民”地位,任由他人製定、修改和自己切身利益攸關的法律、法規,而不作一聲。作“一等公民”還是“二等公民”,其實不是別人的安排,而是自己的選擇。

隨著對加拿大社會的運作越來越了解、熟悉,華人參政的熱情也越來越高。出生於香港,在多倫多華人社區名望甚高的鄒至蕙,先是參選並贏得市教育局學務委員職位,然後成為首位亞裔女性市議員。2006年,當選聯邦眾議員,並多次連選連任。同樣生於香港的伍冰枝出任過聯邦總督(國家元首),利德蕙成為首位華裔國會參議員。2011年國會大選中,有7位華人當選為眾議員,創造了華人參政的新紀錄。

現在從中國大陸來的移民已經成了華裔主體,他們中的一些人已開始涉足政界。假以時日,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華人在加拿大的社會、經濟、政治生活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2013-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