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問第十四

孔子的弟子原憲出身貧寒,為人正直,一生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汙,在個人道德問題上最有發言權。原憲向孔子請教有關道德的問題,讓我們來聽聽孔子都說了些什麽。

憲①問恥。

子曰:“邦有道,穀②;邦無道,穀,恥也。”

“克、伐③、怨、欲不行焉,可以為④仁矣?”

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①憲:孔子的學生,姓原名憲。

②穀:做官者的俸祿,這裏指做官。

③伐:自誇。

④為:通“謂”,就。

譯文

原憲問孔子什麽是可恥。

孔子說:“國家有道,做官拿俸祿;國家無道,還做官拿俸祿,這就是可恥。”

原憲又問:“好勝、自誇、怨恨、貪欲都沒有的人,可以算是做到仁了吧?”

孔子說:“這可以說是很難得的,但至於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可就不知道了。”

作為學生,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讀書目標,不是單純地為了能吃飽飯,而更多地是為了對社會、對國家能有所貢獻。否則,人生價值就得不到更好地體現。在提高自身道德修養的過程中,僅僅克服了好勝、自誇、怨恨、貪欲等缺點還遠遠不夠,我們還應該有更好的品德修養,有更遠大的胸襟抱負。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①,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①言:在這裏指言語。

譯文

孔子說:“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好的言語,有好言語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一定勇敢,而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一個有德的人,才真能說出“好話”來,一個“仁者”才是真正具有勇氣的。至於那些無德、無仁之輩即便說的話可能很精彩,表現得可能很勇敢,但實際上都是假的,毫無意義。我們隻有分清善惡,追求正義之事,才能成為一個仁德之人。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譯文

孔子說:“貧窮而能夠沒有怨恨是很難做到的,富裕而不驕傲是容易做到的。”

孔子認為生活過得貧苦,但仍然能夠保持樂觀,需要一定的修養和自持力;生活過得富足但卻不驕傲和張揚,隻要有一定人生閱曆的人都不難做到。所以,無論是“貧”還是“富”,我們的心態一定要端正。

子路問成人①。

子曰:“若臧武仲②之知③,公綽之不欲,卞莊子④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⑤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①成人:人格完備的人。

②臧武仲:魯國大夫臧孔紇。

③知:通“智”。

④卞莊子:魯國的勇士。

⑤久要:長久地處於窮困中。要,“約”的借字,貧困。

譯文

子路問怎樣做才算是一個完美的人。

孔子說:“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綽的克製,卞莊子的勇敢,冉求那樣多才多藝,再用禮樂加以修飾,也就可以算是一個完人了。”

孔子又說:“現在的完人也不一定非要這樣。見到財利想到義的要求,遇到危險能獻出生命,長久處於窮困還不忘曾經許下的諾言,這樣也可以說是一個完美的人。”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完美的人,沒有缺點,但那種人是極為少見的。我們不一定非得在智慧、身體等方麵超過他人,隻要我們能保持積極的心態,努力做好自己、充實自己,就已經很好了。

子曰:“君子恥①其言而過其行。”

①恥:以之為恥。

譯文

孔子說:“君子認為說得多而做得少是可恥的。”

孔子希望人們少說多做,而不要隻說不做或多說少做。在現實社會中,總有一些誇誇其談的人,他們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說盡了大話、套話、虛話,但到頭來,一件實事未做,給集體和他人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如果我們有這些壞習慣,就應該盡早改正。

子曰:“不患①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①患:擔心。

譯文

孔子說:“不擔心別人不知道自己,隻擔心自己沒有本事。”

我們不需要費盡心機讓別人記住自己,隻需加強自己的基本功,好好地充實自己,提高個人修養,提高個人能力,使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出一定的成績,這時便可以水到渠成地成就一番事業。

子路宿於石門①。

晨門②曰:“奚自?”

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③?”

①石門:地名。魯國都城的外城門。

②晨門:看守城門的人。

③與:通“歟”。語氣助詞。

譯文

子路在石門住了一宵。

(第二天清早進城)司門者問道:“從哪兒來?”

子路道:“從孔家來。”

司門者道:“就是那位知道做不到卻定要去做的人嗎?”

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執著精神,這是做人的大道理。我們也要有鍥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要知道許多人的成功都是經過艱苦努力和奮鬥而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