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淵第十二

孔子的政治核心是“禮”,而思想核心是“仁”。本篇中,孔子的幾位弟子向他問怎樣才是“仁”,而孔子給予他們的答案卻各不相同,這是為什麽呢?“仁”到底是什麽呢?

顏淵問仁。

子曰:“克己複禮①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②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③。”

子曰:“非禮④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⑤,請事⑥斯語矣。”

①克己複禮:克製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於禮的要求。

②歸仁:歸,讚許,稱讚。仁,即仁道。

③目:具體的條目、要總。

④非禮:不符合禮。

⑤不敏:不聰明。

⑥事:從事,照著去做。

譯文

顏淵問怎樣做才是仁。

孔子說:“克製自己,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一旦這樣做了,天下的人都會讚許你是仁人。實行仁德,完全在於自己,難道還在於別人嗎?”

顏淵說:“請問實行仁的要點。”

孔子說:“不合於禮的不要看,不合於禮的不要聽,不合於禮的不要說,不合於禮的不要做。”

顏淵說:“我雖然愚笨,也要照您的這些話去做。”

孔子提出的“為仁由己”的理念,認為仁者應該是從自己做起。“從我做起”,發揮個人的主動性,提高個人的責任意識,這才是抓住了社會道德發展的關鍵,明確提出了社會對個人的要求。

仲弓問仁。

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①無怨,在家②無怨。”

仲弓曰:“雍雖不敏③,請事斯④語矣。”

①邦:諸侯統治的國家。

②家:卿大夫統治的封地。

③敏:聰敏。

④斯:你的。

譯文

仲弓詢問怎樣做才是仁。

孔子說:“出門辦事如同去接待貴賓一樣莊重,役使百姓像是承擔重大祭典一樣謹慎。自己不願意要的,不要強加於別人。在朝中做事,不能讓人家存有怨恨;在卿大夫家做事,也不能讓人家存有怨恨。”

仲弓說:“我雖然不聰敏,但是會按照您說的話去做。”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名言可視為孔子對“仁”的另一種具體解答。如果我們將自己所討厭的事物硬推給別人,不僅會破壞與別人的關係,也會將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關愛自己也要仁愛他人,這既是一種個人修養,也是與他人相處最基本的原則。

子曰:“片言①可以折獄②者,其由也與?”

子路無宿諾③。

①片言:訴訟雙方中一方的言辭,即片麵之詞,古時也叫“單辭”。

②折獄:即斷案。獄,案件。

③宿諾:人未及時履行的諾言。

譯文

孔子說:“隻聽了單方麵的供詞就可以判決案件的,大概隻有仲由吧。”

子路履行諾言從來不拖延。

斷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子路能使人信服,說明他的明斷;他不會事先許諾,是因為擔心不能做到,一旦許諾,定要履行,這說明他的誠實。我們在遇到問題時,也要開動腦筋,勤於思考。對待朋友、師長更要誠實。

子曰:“聽訟①,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①聽訟(sòng):訴訟。審理訴訟案件。

譯文

孔子說:“審理訴訟案件,我同別人也是一樣的。重要的是必須使訴訟的案件根本不發生!”

孔子以談訴訟的話來闡發“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的道理,強調了凡事都要抓住根本。所以,我們要想掌握豐富的知識,就必須接觸天下萬事萬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去進一步探究,這樣才能將萬事萬物的裏外巨細都認識得清清楚楚。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①。”

①反是:與這些相反。

譯文

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助長別人的惡行。小人則與此相反。”

成人之美是一種高尚的品德,它需要有寬廣的胸懷,助人為樂的精神。但我們不能盲目地成全所有的求助者,要有原則、分善惡。我們看到任何好事,都要全心全意地助人完成;看到任何壞事,都要設法阻止,使它無法進行下去。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

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①以正,孰敢不正?”

①帥:通“率”,表率,帶頭。

譯文

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

孔子回答說:“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帶頭端正,誰還敢不端正呢?”

在治國問題上,為政者必須以身作則,起到表率作用,做到心正、言正、身正。隻有自己先成為一個正直的人,才能帶領百姓走上正路。那麽身為少年的我們應該怎麽做呢?我們雖然不用治理國家,但在日常生活中同樣需要以身作則,給他人做出表率。對別人的要求首先要求自己能夠做到。

季康子患①盜,問於孔子。

孔子對曰:“苟②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①患:擔心。

②苟:假如。

譯文

季康子擔心盜賊太多,向孔子詢問怎麽辦。

孔子回答說:“如果您自己不貪求財利,即使獎勵盜竊,他們也不會去幹的。”

孔子闡釋了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他希望當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化百姓,這也表明了他主張政治道德化的傾向。家長對孩子、老師對學生等示範作用的影響也非常大,想要孩子能從小就有好的品質,做長輩的一定要以身作則。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①友,以友輔仁②。”

①會:結交。

②輔仁:輔,幫助。幫助培養仁德。

譯文

曾子說:“君子以文章學問來結交朋友,依靠朋友幫助自己培養仁德。”

提高自己的文化藝術修養,然後通過與他人的相互切磋學習增進友誼,這就是以文會友。如果我們以低級趣味的吃喝享樂來結交朋友,那就會不思進取,結交的朋友也是損友,這樣既害自己,也害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