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靈魂意識

我們已經看到,古代印度人的願望就是在梵天中,在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的神靈中生活、遷居和獲得快樂,方法是把意識的領域擴展到整個宇宙。有人也許會說,那是人類不可實現的任務。如果這種意識的擴展是一個向外的過程,它肯定是無限的;就像試圖把水舀幹以後穿越大洋一樣。以要得到一切開始,卻以什麽也沒有得到告終。

然而在現實中,這似乎不像聽起來那麽荒謬。人每天都要解決擴大領地、調節負擔的問題。人的負擔很多,多到無法承擔,然而他知道隻要采取一種係統,他就可以減輕自己的重擔。每當他感到任務繁雜沉重時,他就知道那是因為他沒有把握可以把一切放入適當位置,把重量進行平均分配的那一係統。這種對係統的探尋實際上是對契合、對合而為一的探尋;那是我們通過內在的調整,協調紛繁複雜的外在物質材料的努力。在探尋中,我們漸漸意識到要發現一,就必須占有一切;實際上,這裏有我們最後的、和最大的優勢。這正是建立在合一律的基礎上的,在我們知道的情況下,它會成為我們持久的力量。這裏生活原則正是真理所蘊含的力量;即包含複雜性的合而為一的真理。事實有很多,但真理隻有一個。動物的智慧足以了解事實,人類的頭腦才能夠理解真理。蘋果從樹上落下來,雨落到地上去——你會不停地在自己的記憶上加上這些事實的負擔,永無止境。然而一旦你把握了萬有引力的原則,你就可以免除無限列舉事實之累。你就把握了一條統轄無數事實的真理。這種對真理的發現對人來說是一種純粹的快樂——它是對人類思想的解放。因為一條孤立的事實就像一條盲人道,它的終點僅止於自身——永遠也沒有超越的可能。然而真理會打開一個全新的視閾,引導我們通向無限。這就是為什麽當達爾文發現了生物學的某些簡單的真理並加以概括的時候,它的作用一發而不可收,就像一盞燈不僅照亮了眼前的物體,也照亮了比它更遠的物體,它的光輝灑向人類生活和思想的全部領域,超越了它的原始目的。因此我們發現真理在統攝所有事實的時候,並不是事實的簡單疊加——而是在方方麵麵超越事實,指向無限的真理。

無論是在知識領域,還是在意識領域,人都必須清楚地把握某種支配性的真理,它將打開人類觀察最廣大領域的視角。《奧義書》在說“認識你自己的靈魂”時,所要表達的也是這個含義。換句話說,認識每個人身上蘊含的偉大的合而為一原則。

我們一切自我的衝動,我們一切自私的願望,模糊了我們的靈魂觀察真理的視線。因為它們僅僅表現了我們狹隘的自我。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靈魂的時候,我們就看到了超越自我跟萬物更加契合的內在生命。

孩子們在學習字母表中的單個字母時,不會發現快樂,因為他們不知道學習的真正目的;事實上,當我們僅僅注意到字母,僅僅把它們當成孤立的東西看時,它們就會讓我們疲憊。隻有當字母結合在一起,組成單詞、句子並表達一種涵義的時候它們才會成為歡樂的源泉。

與此同理,我們的靈魂在自我的束縛下,自我隔絕、自我囚禁的時候就失去了意義。因為靈魂的本質在於結合。靈魂隻有在跟其他事物結合的時候才能夠發現自己的本真。人在沒有發現跟自然規律的有機統一時,一定是困惑的,他生活在一種恐懼狀態中。在此之前世界對他是陌生的。他所發現的規律正是對人的靈魂和世界運動起著支配作用的和諧的洞見。這就是統一的紐帶,通過它人類才能與他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建立聯係,他在發現這一真理的時候會欣喜若狂,因為那時他證悟了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要理解任何事物,都要理解事物中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我們的快樂正源於發現外部世界中的我們自己。這種理解關係是不全麵的,而隻有愛的關係才是完全的。在愛中,差別感消失了,人類靈魂實現自我完善,超越了自我的界限,抵達了無限的門前。因此,愛是人類能夠獲得的最大歡愉,通過愛本身人類真實地了解到他不是他自己,他是和萬物連為一體的。

人類靈魂中這種統一的原則總是活躍的,通過文學、藝術、科學、社會、治國方略和宗教建立起廣泛的聯係。我們的偉大啟示者為了愛人類,通過放棄自我使靈魂的真正含義得到展現。在他們愛的事業中,他們直麵誹謗和迫害,甚至失去財產和生命。他們過著心靈的生活,而不是自我的生活,因此他們向我們證明了人類的終極真理的存在。我們把這些人稱為“具有偉大靈魂的人(Mahātmās)。”

《奧義書》有以下一說:你熱愛自己的兒子不是因為你對兒子的期望,你熱愛自己兒子是因為你對自己的靈魂的期待。這句話的意思是,不管我們愛的是誰,我們都能發現最大意義的自我靈魂。我們生存的終極真理即在於此。最高靈魂(Paramātmā)即存於我的兒子,也存於我自己,我為兒子快樂是因為證悟了這一真理。這已經成為非常平凡的事實,然而想到我們熱愛的人的歡樂和痛苦就是我們的歡樂和痛苦,這一定是很奇妙的事——而且意義還不止於此。為什麽呢?因為在這些快樂和痛苦中我們已經長大,在它們中間我們已經觸摸到了那個包含整個宇宙的偉大真理。

通常會發生這樣的事,我們對孩子、朋友、或其他我們愛著的人的愛,會阻礙我們對靈魂的進一步證悟。毫無疑問,它可以擴大我們的意識範圍,然而它卻使意識的擴張無法發揮到極致。不管怎樣,這是第一步,而且正是這第一步中蘊含著所有的驚奇。從意識中我們可以確知,我們最大的歡樂在於拋棄我們自私的自我,跟別人融合在一起。這種愛給予我們新的力量、洞見和靈魂的美麗,從而達到我們給它設置的限製,然而一旦這種限製失去了自己的彈性,完全影響了愛的精神,愛也就無法擴展了;那時我們的友誼就會變成排外的,我們的家庭則變成自私的和不友好的,我們的民族會變得與世隔絕和異常敵意其他民族。這就像把一根燃燒的蠟燭放入密封的容器中,蠟燭先是發光,等到有毒氣體積累起來以後,就會熄滅火焰。然而它也在死亡之前證明了自己的本真,使人理解了掙脫黑暗羈絆的歡樂,那象征著盲目、空虛、寒冷的黑暗。

根據《奧義書》,宇宙意識,對神的意識的關鍵在於對靈魂的意識。把我們的靈魂和自我區分開來,是邁向證悟至高無上的神旨的第一步。我們必須確定無疑地明白,我們本質上是一種精神。我們可以通過控製自我,通過超越一切傲慢、貪婪和恐懼,可以通過明了世俗的損失與身體的死亡絲毫也不會減損我們靈魂的本真和偉大,來實現這一點。小雞在啄破自我隔離的蛋殼時知道,一直覆蓋著它的堅硬的蛋殼已不再是身體的一部分了。那個殼成了一個死去的東西,它不會生長,它絲毫不能使人看到蛋殼以外的任何東西。不管它有多麽舒適和完美,不管它有多圓,必須把它擊破,必須突破它,才能自由地獲得光明和空氣,獲得作為鳥類的全部生命。在梵語中,鳥被說成是重生的。那些經曆過至少十二年的自我約束和高尚思考的洗禮儀式的人,也被說成重生的。這些人再生後需求簡單了、靈魂純潔了、隨時準備以一種寬大無私的胸懷承擔生命的責任。這種人被認為已經經曆了重生,從盲目的自我封閉脫胎換骨成了靈魂自由的生命體,已經與他周圍的環境建立了活生生的聯係,已經與萬物融為了一體。

我已經警告過了我的聽眾,但必須再警告他們一次,不要相信這樣的觀點,印度的傳教者在宣揚一種放棄世俗,放棄自我的觀念,結果導致完全空虛的自我否定。他們的目的是證悟靈魂,換句話說,是參破世界的完美真理。基督說:“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須承受地土。”他在說這句話時是認真的。他宣示了真理,當人擺脫了自己的自我傲慢,人就得到了自己真正的繼承物。他就不必再為了世俗的地位奮鬥前行了。有了他不朽的靈魂權利,他到哪兒都是安全的。自我的傲慢幹擾了靈魂功能的正常發揮,靈魂會通過與宇宙和宇宙中的神完全融合來實現自己。

佛陀在布道時,對薩社·辛哈說:真的,辛哈,我譴責行動,但是隻譴責導致惡言、惡念(思想)、惡業(行為)的行動;這是真的,辛哈,我宣揚滅除,但隻是滅除驕傲、貪欲、惡念和無知,並不主張滅除寬容、博愛、慈善和真理。

佛陀所傳播的解脫教義是擺脫無明的奴役。無明即對籠罩我們儀式的黑暗的無知,傾向於把意識局限在我們個人的自我界限中。正是這種無明,這種無知,這種對意識的限製造成了頑固的自我限製,成為伴隨一切自我享樂的傲慢、貪婪和殘忍的根源。人在睡覺的時候,被封閉在肉體生命的狹隘活動中去。他活著,但他卻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和周圍環境的各種關係——因此他也不了解自己。所以當人在無明中活著的時候,他就被自我所束縛。這是一種精神的休眠;他的意識沒有完全意識到他周圍的最高的本真,因此他也不知道自己的靈魂的本真。當他成為菩提以後,也就是當他從自我的休眠中覺醒,達到了完全清醒的意識,他就成為佛陀了。

有一次在孟加拉的一個村莊裏,我遇到了某一宗教派別的兩位苦行僧。我問他們:“你們能告訴我,你們的宗教特色是什麽嗎?”其中一個人猶豫了一會兒對我說:“這一點很難說。”另一個人說:“不,很簡單。我們認為首先必須在我們的精神導師指導下,了解自己的靈魂,當我們這樣做了以後,我們就能夠發現他,發現至高無上的靈魂,就在我們心中。”“那你為什麽不向全世界人傳播你們的教義呢?”他回答道:“隻有自己感到異常饑渴的人才會到河邊去。” “那麽,你找到了嗎?饑渴的人來了嗎?”那個人笑了笑,帶著沒有任何不耐煩或焦慮的自信說道:“他們一定會來,所有的人。”

是的,他是對的,雖然他隻是一個純樸的孟加拉鄉村的苦行僧。人真地在到處尋找方法滿足自己超越食物和衣服的需要。他也在向外尋找他自己。人的曆史就是在探尋證悟不朽的自我——即他的靈魂――通向未知之途的旅行的曆史。為此他穿越了帝國的興衰;穿越了大批財富的累積和無情的揮金如土;穿越了大量象征符號的創造,這些符號塑造了他的夢想和願望,以及像一個嬰兒拋棄自己厭棄的玩物一樣棄置不顧;通過鍛造一把打開造物的神秘性的魔匙,通過拋撒多年的辛勞回到自己的工作間,重新加工出某種新的形式;是的,正是通過這一切,所有的人都在從一個時代走向另一個時代,從而達到靈魂的徹底證悟——那是萬物的累積、比人類完成的事業、比人類建立的理論更偉大的靈魂;靈魂的前進道路永遠也不會被死亡或腐朽所擋住。人類的錯誤和失敗決不是微不足道的,他們前進的路途上已經灑滿了巨大的廢墟碎片;他們的痛苦無邊無涯,就像分娩一個奇大無比的嬰兒一樣痛苦;這些痛苦是無限廣大的成就的前奏。人類已經經曆,而且正在經曆各種各樣的犧牲,他們的組織機構就是他們自己建造的日常獻祭的祭壇,這些組織種類繁多、數量龐大。如果他永遠無法感受到自己心中靈魂的無限歡樂,所有這一切都是毫無意義和無法容忍的,靈魂通過痛苦考驗神聖的力量,通過自我克製證明不可窮盡的財富。是的,他們來了,朝聖者們,他們一起都來了——來真正繼承這個世界;他們在不斷地擴大自己的意識,不斷追求越來越高的統一,不斷接近唯一的中心真理,那無所不包的真理。

匱乏是人類的深淵,人的需求是無止境的,直到他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靈魂。那時在他看來整個世界就像潮水不斷奔湧而來——既是幻覺,又不是幻覺。因為對於證悟了自己的靈魂的人,宇宙有了一個確定的中心,圍繞著這個中心其他的萬事萬物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隻有從那兒他才能夠獲得與享受和諧生活的賜福。

曾幾何時,地球就是模糊不清的一團物質,在熱力的擴張作用下,其中的物質顆粒被大大地擴散開來。當地球的形狀還沒有固定下來的時候,她既不包含美也沒有目的性,隻有熱量和運動。漸漸地,地球上的水汽凝結成了統一的圓形整體,那是在一種可以使一切分散的物質凝聚到一個中心下的力量作用的結果。這時,地球在太陽係各行星中占據了屬於自己的位置,就像寶石項鏈中的一顆翡翠墜子。靈魂也遵循同樣的規律。當盲目的衝動和**帶來的熱量和運動向四周擴散的時候,我們無法給出或獲得任何真正的東西。然而當我們通過自我克製的力量,通過那種可以融合一切互相鬥爭,和統一一切試圖分離的元素的力量,發現了我們靈魂的中心時,我們所有彼此隔離的表現就會凝聚成智慧,我們所有靈魂的短暫衝動就會凝聚成完美的愛;我們生命中一切美好的細節就會展現出無窮的目的性,我們所有的思想和行為就會形成內在和諧的不可分割的統一體。

《奧義書》特別強調說:你們要認識那個一,即靈魂。它是通向不朽生命的橋梁。

發現心中的那個一,這就是人類的終極目的;那是他的真理,那是他的靈魂;那是打開精神世界,即天國,之門的鎖鑰。人的欲望是無窮的,他們在瘋狂地找尋世俗世界的各種東西,因為有他們的生活和成就。然而他心中的一卻在不斷追尋一體——與知識一體,與愛一體,與意願的目的一體;它最大的快樂是在永恒的統一中獲得無限的一。因此,《奧義書》又說:隻有寧靜的思想,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能夠獲得持久的歡樂,通過在他們的靈魂中證悟永恒生命,使它在紛繁複雜的形式中展現了一種本質。

通過無限多樣的世界,我們心中的一正在慢慢走向萬物中的一。這就是一的本質和歡樂。然而在那條迂回的道路上,它永遠也實現不了自己的目標,如果它不借助自己的視覺――它可以捕獲自己所追求的轉瞬即逝的目標。我們靈魂中至高無上的一的視覺,是一種直接的、直達目的的直覺,根本不依賴任何推理或實證。我們的眼睛自然會把事物看成一個整體,不是通過把它分解成各個部分,而是通過把各個部分連成和我們統一的整體。我們的靈魂意識的直覺同樣如此,自然地、完全地與至高無上的一融為一體。

《奧義書》說:在宇宙的活動中展現出來的這位神靈,總是作為至高無上的靈魂居住在人的心中。那些通過心的直覺親征他的人可以獲得永生。

他就是“造化”(Vishvakarma),也就是說,在紛繁複雜的形式和力量中,有他本性的外在展示。然而他在我們靈魂中的內在展示是存在於統一中的。因此我們在自然領域對真理的求索,是通過分析和科學的循序漸進的方法,而我們的靈魂對真理的領悟是直接的,和通過知覺獲得的。我們無法通過一點點積累起來的知識,即使算上來世,來抵達至高無上的靈魂,因為他是一,他不是由部分組成的。我們隻能夠把他作為我們的心中之心、靈中之靈來領悟他。我們隻能夠在愛和歡樂中領悟他,我們隻有在放棄自我,與他麵對麵的情況下才能領悟他。

人類心中湧現的最深沉、最真摯的祈禱是我們古人說過的一句話:你自我顯靈的一,把你的靈在我心中顯現吧。我們之所以痛苦,因為我們是自我的動物——那是一種倔強的、狹隘的自我,它不能反映出光芒,它看不到無限的方向。我們的自我在不和諧地大吵大鬧——那不是和諧的豎琴演奏出的、與永恒的音樂合拍的和弦。不滿的跡象和失敗的疲憊,對過去的悔恨以及對未來的焦慮都在折磨著我們淺薄的心,因為我們找不到自己的靈,那種自我顯靈的精神還沒有向我們顯靈。因此我們呼喚:令人敬畏的一,用你仁慈的微笑拯救我,永永遠遠。這種自我滿足,這種不可滿足的貪婪,這種占有的驕傲,這種心的無情異化,該是多麽令人窒息的死亡陰影。樓陀·羅(Rudra),哦,令人敬畏的一,把這雙層的遮蓋物撕裂吧,讓你仁慈的拯救微笑穿過這沉悶的夜,喚醒我的靈魂。

把我從不真實引向真實,從黑暗引向光明,從死亡引向永生。然而我們又如何敢期待我們祈禱的賜福呢?因為在真實與不真實之間,在死亡和永生中間的距離何止千裏萬裏?然而當自我顯靈的一在我們的靈魂中顯現時,這條無法測度的鴻溝上頃刻就會架起一座橋梁。那裏發生了奇跡,因為那是有限和無限會麵的地方。主父阿,橫掃我們的一切罪惡吧!因為在罪中,人與自己身上的有限結盟,與無限搏鬥。是他的自我打敗了他的靈魂。這是一場危險的、沒有取勝可能的遊戲,人類為了參與其中投下自己全部的賭注。罪是模糊不清的真理,玷汙了我們純潔的意識。我們在罪中貪圖享樂,不是出於他們真正的願望,而是我們**的紅燈使他們似乎充滿願望。我們渴望物質享樂不是因為它們的偉大,而是因為我們的貪心使其擴大,貌似偉大。這些擴大,這些觀察事物的虛假視角,每一步都打破了我們的生活節拍。我們失去了真正的價值標準,被互相矛盾的生活的各種興趣之虛假要求分散了精力。這樣就無法將其本性的元素納入統一的軌跡和至高無上的一的控製下,正因為如此才使人感到與神分離的痛苦,也產生了最真誠祈禱的需要,哦,神,哦,主父,掃除我的一切罪吧,給與我們一切善, 那善就是我們靈魂每天必須的麵包。我們在享樂的時候,被自我所局限,在善中我們得到了自由,我們屬於萬物。就像孩子在母親的子宮裏,通過與母體更大的生命連接獲得營養一樣,我們的靈魂則通過善得到營養,這種善即是對內在血緣關係的確認,那是與包圍著靈魂、為靈魂提供給養的無限的交流渠道。因此有這樣一種說法:“對正義饑餓和渴望的人是有福的人:因為他們是滿足的。”因為正義是靈魂的聖餐;隻有正義才能給他溫飽,使他過上無限的生活,能夠幫助他的成長邁向永恒。我們向給自己生活歡樂的人鞠躬,我們也向給自己靈魂以善的人鞠躬,我們向善的人鞠躬,那最高的善,在其中我們與萬物合而為一,也就是通過和平與和諧,通過善和愛。

人的呼喊是為了實現最大限度地表達。這種自我表達的願望驅使人去尋求財富和權利。然而它必須認識到積累不是實現。是內在的燈光,而不是外在的事物照亮了他。當燈被點燃,他突然就認識到人類的最高啟示就是神本人對他的啟示。而且這種呼喊是為了此一目的——為了展現他的靈魂,那是神在他靈魂中的顯靈。人能夠成為完人,人能夠達到完滿的表達,那是在其靈魂於無限的生命中證悟自己的時候,那就是神(āvih),他的本質就是表達。

人的真正痛苦即在於他沒有完全表達自己的事實,他自己的懵懂不清,迷失在自我的欲望中。他感受不到超越個人環境的事物,他的大我被抹去了,他的真理得不到證悟。源於他全部生命的祈禱因此是這樣的,你是展現的精神,在我心中展現你吧。這種對自身完美表現的渴望,比對肉體生存的饑餓和渴望更深地植根於人的心中。這種祈禱不僅僅是他個人生而專有的東西;而是植根於任何事物的質之中,它也是神在他心中對他的不斷鼓勵,這是一位永恒展現的神靈。在有限中展現無限,這是一種創造的動力,它不是在星光熠熠的天空中,也不是在美麗的花朵中發現的。它存在於人的靈魂中。因為在人的心中意願試圖通過意願得到展現,自由結果在屈服的自由中獲得了最後的獎賞。

因此,唯一沒有被偉大的宇宙之王的統治的陰影掩蓋的,正是人的自我——他是唯一沒有被束縛的。在人跟宇宙相關聯的肉體和精神機體上,人必須承認他的王的統治,但是在他的自我裏,他享有不受王權統治的自由。在那裏我們的神君必須獲得允許才能進入。在那裏他是客人,不是國王,因此在收到邀請之前是要等待的。正是在人的自我上,神放棄了自己的統治權,因為在那裏他設法博得我們的愛。他的武裝力量,自然的規律,立於門外,隻有美,即愛的信使才被允許進入它的領地。

正是在這一意誌的領地,無政府主義是可行的。隻有在人的自我中非真和非正義的雜音才占據了支配地位。事情到了這樣一種地步,以至於我們可能會痛苦地呼喊:“如果有一位神在,這種完全的無法無天永遠也占不得上風。”是的,神站在我們的自我之旁,帶著無限的耐心觀察著,然而即使門迎著他關上,他也不會強行打開。因為我們的自我最終不是通過神的力量的強迫,而是通過愛,去實現自己的終極意義,即它的靈魂,從而在自由中和神結為一體。

精神與神合而為一的人超越普通人成為奇花異葩。然後人通過真發現自己的本質;因為神顯現在人的靈魂中,成為神最完美的化身;因為那時我們可以發現神至高無上的意誌和我們的意誌合而為一,我們的愛也與永恒的愛合而為一。

因此,在我們這個國家,真正愛神的人受到別人尊敬的程度,在西方幾乎會被看成是褻瀆神靈的。我們在他身上發現了神的意願的實現,神的顯靈遇到的所有最難的障礙被清除了,神自己完滿的歡樂在人性中完全盛開了。通過他我們發現整個人類世界彌漫著既神聖又親切的氣氛。他的生命,燃燒著神的愛,使我們一切世俗之愛熠熠生輝。我們生活的一切親密聯想,一切快樂和痛苦的經驗,都聚集在這神聖的愛的顯現周圍,來自於我們在他身上見證的情景之中。無限的神秘掩映遮擋了瑣碎和習以為常,使它表現為不可言說的音樂。樹木、行星和青山對我們來說,似乎成了飽含無法言說的痛苦的象征。我們似乎看到了神正在創造一個嶄新的世界,而這時人的靈魂正拉開她沉重的自我窗紗,當她揭去麵紗,她便和永恒的愛人麵對麵了。

然而這是怎樣的一種狀態?它就像春天的早晨,生命和美麗紛繁複雜,然而又完整統一。當人的生命不再被分心,發現自己和靈魂融為一體,那時無限的意識立刻變得直接的和自然的,就像光對於火焰一樣。生命的一切衝突和矛盾都被消解了;知識、愛和行動都得到了協調;歡樂和痛苦變成了和善一樣,與美、享樂和自我克製合而為一的事物;有限和無限之間的缺口被愛填滿,並到處漫溢;每時每刻都會到來永恒的信息;無形的東西在我們看來成了花的形式,果的形式;無限像父親一樣抱著我們,像朋友一樣陪我們散步。隻有靈魂,人類心中的一,才能從本質上克服一切局限,發現和至高無上的一的契合。在我們沒有實現內在和諧時,我們的全部生命,我們的生活仍然是一種習慣的生活。世界在我們看來隻是一台機器,有用的地方被利用,危險的地方被防備,卻永遠無法認識到它與我們的夥伴關係,雖然無論在物質本質上,還是在精神生活和美上,人和世界都是一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