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讓母愛博大一些

母愛是世界上最無私一的感情,從前,我一直是這麽認識的。對這個偉大命題的動搖,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引起的。

女兒的托兒所開“六一”聯歡會,邀請家長與孩子們同東。聯歡會內容豐富多彩,每個教室都有不同形式的遊戲,還有“小吃街”,還有兒童美術片錄像。各班級表演歌舞節目之後,便是自由活動,家長可陪著自己的孩子盡情玩耍。我女兒最喜歡看美術片,我領她去了電視室,女兒揀了張小椅子坐下,馬上全神貫注地投人了小猴小兔小熊們的世界。我替她去“小吃街”領來了各種小點心,她都顧不上吃,我不再打擾她,悄悄地退到了牆邊,倚窗而立。女兒看電視,我看女兒,這是一種寧靜的享受。然而,這種佳境維持了不多久就被打破了。陸陸續續有家長牽著孩子進來看電視,這兒位置好,那兒位置好,聲音嘈雜起來。我看見女兒的小腦袋一會兒晃到右邊。一會兒晃到左邊,晃了一會兒,女兒站起來走到我身邊,委屈地說:“媽媽,我看不見了。”我才發現有兩位家長抱著自己的孩子坐在女兒前麵的小椅子上看電視,大人盡管坐著也總比三四歲的小孩子高得多,女兒隻好看他們花花綠綠的背脊了。於是,我輕輕走上前,低聲對那兩位家長說:“讓小圈坐著,你們站到邊上去好嗎?否則後麵的小孩子看不見了。”兩位家長都沒起身,一個說:“我這小圈作來兮,不肯一個人坐。”另一個則將手中的食品袋朝我眼前舉了舉,那意思是:孩子要吃東西,我要喂他呀。無奈,我又重複了一句:“後麵的小孩子看不見了怎麽辦?”一個家長縮了縮頭頸,把背樞樓了起來,這樣,她的高度就矮了一些,另一個家長索性一屁股坐在地板上了。顯然,她們對我的批評都做出了最大限度的讓步,盡管她們的背脊依然擋住了女兒的視線,我已不好意思再說什麽了,我隻得將女兒抱起,站在牆邊看電視。

這確實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像一粒水珠淹沒在生活的汪洋大海中。也許,僅僅因為女兒那張委屈的小臉才引起我對這樣一樁小事的反複思索。我也是母親,我十分理解那兩位母親的舉動。家長難得進托兒所與孩子們一起遊戲,這種時刻孩子們是特別會“作”,那兩位母親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一個寧願彎腰屈背地坐著,一個甚至不顧有失風雅坐在地板上,她們為了孩子把自己的體麵都拋在了一邊,她們對孩子的愛應該說是無私的。可是,她們在無私地愛護自己的孩子的同時,卻沒有顧及其他孩子因為她們的舉止而受到了妨礙,她們忘我地沉浸在母愛中,甚至忘記了友愛以及公共道德等等。從這意義上說,母愛好像又很自私,忘乎所以地排他。於是這個問題便在我腦海中長久地盤旋,像一直惆啾不止煩人的小鳥。

曾在晚報上看到一則消息,有一位年老的母親,她的年屆不惑的兒子因為她的緣故遲遲找不到對象,這位母親為了不再拖累兒子的婚姻大事竟然跳樓自殺,母愛的無私無畏足以使世人震撼。然而,後娘虐待前妻孩子的故事從古至今我們已經聽得太多太多,母愛的自私與排他似乎也是不可置疑的。

關於這個問題我始終找不到答案,我自己曾經經曆過一次母愛無私與自私的選擇,那是在我女兒尚未出世的時候。我四十出頭才懷上孩子,當孩子在腹中輕輕蠕動的時候,那種浸透全身的母愛的幸福感是無可言喻的。有一日,我去醫院做常規檢查,出門前家人千叮囑萬叮囑,上車下車要小心。車來了,我正小心翼翼抬腳上車,但見一位顫顫巍巍的老太太,竟還拎著一隻沉甸甸的紙箱,也待上車,她哆嗦著抬腳,卻無力舉起那隻紙箱。我本能地想伸手幫她拎一把,忽覺腹中嬰兒“呼”地一動,便猶豫了,伸出的手又縮了回來。我想裝作沒看見老人而自顧自上車,可是老人那被皺紋包裹著的眼睛卻巴巴地望著我;我想伸出手去幫她,腹中的孩子卻又阻止了我。售票員大聲喊,“快點快點,上呀!”我進退維穀,僅僅兩三秒鍾的時間,我卻仿佛經曆漫長無邊。幸虧後麵又趕來兩位年輕的小夥子,他們催促著:“上呀,上呀!”一邊趁勢一推,將老太太與我一起擁上了車,車門“匡嘟”關上了,我汗如雨下!現在,每當我回想起以往的這一幕時,就問自己:母愛無私乎?自私乎?也許,這個問題沒有答案,一如世界上許多問題尚未找到答案一樣。當我用這種模棱兩可的回答來安撫自己不安的心的時候,我想起曾經聽到過的遙遠而悲壯的傳說:在過去戰爭年代中,根據地的一些老百姓,為了撫育革命者的後代,備受艱辛,甚至犧牲了自己的孩子。我自己不也曾吮吸過蘇北射陽河畔不知名大嫂的乳汁嗎?那種母愛是真正的無私得偉大,讓人敬仰。那種母愛已不是單純的本能的母愛,母愛與一種高尚的人格結合在一起,與一種不屈不撓的獻身精神結合在一起,人格與精神的力量使母愛升華為一種人類之博愛! 自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這種偉大而高尚的境界的。但是,人類社會不僅僅需要親情的母愛,還需要道德的友愛與博愛,我們現在做母親的,能不能讓美好的母愛再升華一點呢?

我應該坦白地承認:我寫這些文字的動因也並非全然無私,真的,倘若在那個“六一”聯歡會上,那兩位家長的背脊擋住的不是我女兒的視線而是其他孩子的視線,我會有這番感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