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螞蟻的遊戲

小孩子比較頑皮,看見有螞蟻在地上,就拿顆樟腦丸畫個圈,把小螞蟻圍在中間。小螞蟻走到樟腦線旁,嗅到了味道,立刻掉頭往回走,但還是有味道,就不停地找出口,一直在圓圈裏轉,最後常常被樟腦丸的氣味熏得不想再動了。

螞蟻,是很常見的小昆蟲,也是我們兒時很喜歡的小動物。那時侯,常見到的有三種螞蟻:小黑蟻、小紅蟻和大黑蟻。院子裏較多的是小黑蟻和小紅蟻,公園裏的大黑蟻多。大黑蟻會咬人,小孩子很少玩。剛開始是看螞蟻搬家。春夏交季的時候,在院子裏的石板地上,常常看到螞蟻忽然一行一隊地從一個洞穴往另外一處搬。螞蟻們一個挨著一個,十分緊張忙碌的樣子;隊伍的後麵,陸陸續續地有螞蟻們舉著一個個芝麻點大、白色的蟻卵。聽大人們說,螞蟻搬家,天會下雨,但到底是不是,記不清了。總之,一看見有螞蟻搬家,我們小孩兒就會圍著上前去,蹲著趴著看上老半天,看它們什麽時候能搬完,看小螞蟻會不會走錯路,可是有點操心呢。有趣的是看小螞蟻們搬運食物。捉到一隻蟑螂或者蒼蠅,弄個半死,然後就在院子裏四處尋找小螞蟻。發現了一隻小螞蟻,就把“食物”放到它的麵前,小螞蟻嗅到了氣味,會在“食物”四周不停地跑動,然後很快地離開了。跟著小螞蟻的行蹤,見它鑽入了自己的蟻穴。很快,一堆螞蟻就會從那個小洞裏湧出,排著一列長隊,跟著那隻報信的小螞蟻,循著原來的行走路線,很快來到蟑螂身邊,一擁而上,咬頭的咬頭,拉腳的拉腳,蟑螂身體立刻就變成了一個蟻團兒。半死的蟑螂剛開始還一個勁兒地掙紮反抗,但要不了一會兒,它就再也不會動彈了。一陣撕咬之後,蟑螂就被小螞蟻們大卸八塊。蟑螂的大腿、小腿、須子、腦袋等等,由一隻或幾隻螞蟻舉著扛回了蟻穴;而蟑螂的主要軀幹,則被無數的螞蟻簇擁著,連拉帶扯地慢慢移向了蟻穴。真是驚奇,小小的螞蟻怎麽會有那麽大的力量!不一會,這個螞蟻團就到了洞口。很明顯,蟑螂那巨大的身體是進不了那小小的洞口的。但是不用一會兒,蟑螂的整個身體就在蟻穴的小洞前消失了。到底怎麽弄進去的?那時一直沒弄明白,但總覺得好玩,隻要抓住了蟑螂、蒼蠅什麽的,就會玩這個把戲。好玩的還有看螞蟻打架。院子裏最多見的就是小黑蟻和小紅蟻,兩家是弄不到一塊的。拍了個蒼蠅,先放到黑蟻麵前,等小黑蟻回去報信的時候,又尋來一隻小紅蟻來嗅,小紅蟻也回去搬兵去了,我們就等著看螞蟻打架了。兩邊的螞蟻都很快湧到了蒼蠅的麵前,你搶頭,我搶尾,一會兒就打了起來。一場混戰之後,覺得紅螞蟻要厲害些,幾乎每次都是小紅蟻勝利。仔細看看,紅螞蟻個頭要比黑蟻稍大些,動作也更加快速。最後,蒼蠅的主要部分,還是被小紅蟻拉了回去。看螞蟻走迷宮,也是挺有趣的事。我們小孩子比較頑皮,沒食物看螞蟻搬運和打架了,就想法兒戲弄螞蟻。看見有螞蟻在地上,就拿顆樟腦丸畫個圈,把小螞蟻圍在中間。小螞蟻走到樟腦線旁,嗅到了味道,立刻掉頭往回走,但還是有味道,就不停地找出口,一直在圓圈裏轉,最後常常被樟腦丸的氣味熏得不想再動了。看見小螞蟻精疲力盡的樣子很可憐,就用小樹枝把它扒出圈去,它立刻就來了神,迅速地跑掉。要是正好碰到的是大黑蟻,那就不會那麽客氣了。大黑蟻不但會咬人,個頭大,衝勁兒也很大,畫一個圈基本上擋不住,然後又畫第二個、第三個,直到大黑蟻沒轍了才會放手。每次看小螞蟻搬搶蟑螂蒼蠅,總像是在看一個“小人國”的故事,十分有趣。豐子愷先生有一幅漫畫,畫的就是小孩子和小螞蟻,寥寥幾筆,萬分傳神,這才是真正的童趣。除了小螞蟻,我們小時候玩過的小昆蟲還真不少。五顏六色的蝴蝶、小小的螢火蟲、長著一雙大鼓眼的蜻蜓、白白胖胖的蠶寶寶、威武的天牛、紅底黑點的七星瓢、漂亮的金龜子,還有拖著殼的蝸牛、大肚皮的螞蚱,還有舉著兩把鋸齒刀的大螳螂等等。那個年代的小孩子,幾乎都玩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