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類

一、竹類植物的分布特征

竹是多年生禾本科竹亞科植物的通稱。其莖為木質,是禾本科的一個分支,在今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是典型的熱帶、亞熱帶植物。在考古時期和物候時期的氣候曆史研究中,竹是最典型的亞熱帶植物樣本。在《山海經》中,竹的自然分布信息記載的相當豐富,總計33處之多。

第一種是籜。籜就是竹筍層層包裹的外皮。

籜記載僅見一處,在《中山經·薄山》之甘棗之山,雲:“其下有草焉,葵本而杏葉,黃華而莢實,名曰籜,可以已瞢。”(山下有一種草,葵菜一樣的根,楛樹一樣的葉子,開黃色的花,結豆莢一樣的果實,名叫籜,可以治療目中無光。)籜,本作竹筍層層包裹之外皮。故此或指此地有竹。吳任臣注曰:“《括地誌》雲:‘蒲州河東縣雷首山,一名中條,一名歴山,亦名首陽山,亦名蒲山,亦名襄山,一名甘棗山,亦名豬山。’又《水經注》引經薄山作蒲山,甘棗作甘桑。”蒲州河東縣雷首山在今山西省運城市境內。也就是說,今天山西省運城市,在當時或有竹類分布。

竹如意,明

如意在中國有2000多年的曆史,至明清時,已成為集宮廷禮儀、名流社交、文玩陳設於一體的高級工藝品製式類型,其用料覆蓋金玉瓷漆、竹木牙角等多種材質。這件竹如意,以整塊竹壁雕刻而成,未經拚接,其體型之碩大,足見竹壁之厚,材質之稀缺,加之雕工精湛,包漿古樸,是難得一見的明代竹雕精品。

《詠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

雨洗娟娟淨,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會見拂雲長。

第二種是箭竹,箭竹是禾本科竹亞科箭竹屬植物的統稱。箭竹是多年生竹類,地下莖匍匐,因為稈挺直,壁光滑,故又稱滑竹,是大熊貓的主要食物來源。今主要分布於從秦嶺南坡,從四川盆地北界的南枰、平武、北川、寶興到川南雷波一帶的四川盆地邊緣山地,是典型的亞熱帶植物。《山海經》中,共載有10個箭竹的分布區,分別是:

其一,《西山經·華山》有英山,雲:“禺水出焉,北流注於招水……其陽多箭。”(禺水河從這裏流出,向北流注入招水河……山的北坡長有很多箭竹。)《水經注》曰:“愚水出英山,北流與招水相得水亂流,西北注於灌。”《寰宇記》曰:“愚水,亦名喬穀水,又有漁村川水,舊自縣西南金水穀西北流入喬穀水,疑即古之招水也。”愚水即禺水,因出今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故經雲“英山”也在這一帶。也就是說,今天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當時有箭竹分布。

箭竹

其二,《西山經·華山》有竹山,雲:“竹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其陽多竹箭。”(竹水河從這裏流出,向北流注入渭河。它的北岸有很多箭竹。)竹山以竹命名,可見箭竹之茂盛。竹山、竹水具體位置皆不可考,但因經雲在英山以西五十二裏,應亦在今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渭河流域。

其三,《西山經·華山》有羭次之山,雲:“又西七十裏,曰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於渭。其上多棫橿,其下多竹箭。”(又向西七十裏的地方叫羭次山,漆水河從這裏流出,向北流注入渭河。山上有很多白桵樹和橿樹,山下有很多小竹子。)郭璞注曰:“今漆水出岐山。”故羭次之山或為岐山別稱,或在岐山一帶。也就是說,今天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一帶,當時有箭竹分布。

其四,《西山經·華山》載黃山多箭竹。但黃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其五,《西山經·華山》載翠山多箭竹。但翠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其六,《北山經·三次》載泰頭之山多箭竹。但泰頭之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其七,《中山經·二次》載蔓渠之山多箭竹。吳任臣注雲:“《水經》:‘蔓渠山在南陽縣西。’”“南陽縣”即今河南省南陽市。也就是說,今天河南省南陽市當時有箭竹分布。

其八,《中山經·四次》載牡山多箭竹。牡山具體位置不可考,但據前文所載熊耳之山、浮濠之水、洛河,以及後文所雲灌舉之山、雒水、玄扈之水和洛水可知,牡山在洛河流域,大體應在今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也就是說,今天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一帶,當時有箭竹分布。

其九,《中山經·六次》載誇父之山多箭竹。郝懿行注雲:“山一名秦山,與太華相連,在今河南靈寶縣東南。”也就是說,今天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一帶,當時有箭竹分布。

其十,《中山經·十二次》載暴山多箭竹。但暴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第四種是竹。在《山海經》中,除箭竹等特指品種外,多數竹類未做品種區分,隻統稱為竹。《山海經》中載有16個竹的分布區:

其一,《西山經·二次》載高山多竹,雲:“涇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渭。”(涇水河從這裏流出,而後向東流注入渭河,河中有很多做磬用的石頭和碧玉。)郭璞注曰:“今涇水出安定,朝那縣西井頭山至京兆高陵縣入渭也。”今涇水發源於寧夏六盤山東麓,南源出於涇源縣老龍潭,北源出於固原大灣鎮。故經雲之高山在寧夏、甘肅六盤山一帶。也就是說,今天寧夏、甘肅六盤山一帶,當時有竹分布。

其二,《北山經·三次》載京山多竹。但京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其三,《北山經·三次》載蟲尾之山多竹。但蟲尾之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其四,《北三經·三次》載軒轅之山多竹。經雲“又北二百裏,曰謁戾之山,其上多鬆、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於河。”(再向北二百裏的地方叫謁戾山。山上有很多鬆樹和柏樹,還有很多金屬礦石和玉石。沁水河從這裏流出,向南流注入黃河。)郭璞注曰:“至滎陽縣東北入河,或出穀述縣羊頭山也。”李吉甫《元和郡縣圖誌·河東道一》雲:“沁水,在縣(冀氏縣)東一裏。”古冀氏縣故治在今山西安澤縣南冀氏鎮。可見,謁戾之山應在今安澤縣。據此推斷,軒轅之山或在今山西省晉城市一帶。也就是說,今天山西省晉城市一帶,當時有竹分布。

其五,《中山經·薄山》載渠豬之山多竹。但渠豬之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其六,《中山經·二次》載蔓渠之山多竹。已考蔓渠之山在今河南省南陽市,見上文。也就是說,今天河南省南陽市,當時有竹分布。

其七,《中山經·六次》有長石之山,雲:“又西百裏,曰長石之山,無草木,多金、玉。其西有穀焉,名曰共穀,多竹。共水出焉,西南流注於洛,其中多鳴石。”(再向西一百裏遠的地方叫長石山,山上不長草木,盛產金屬礦石和玉石。山的西麵有條山穀,名叫共穀。穀內有很多竹子。共水河從這裏流出,向西南流注入洛河,河水中有很多鳴石。)長石之山具體位置不可考,隻能據此推斷,其位於洛河流域,即在今河南省三門峽市、洛陽市境內。也就是說,今天河南省三門峽市、洛陽市一帶,當時有竹分布。

其八,《中山經·六次》載誇父之山多竹。已考誇父之山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見上文。也就是說,今天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一帶,當時有竹分布。

其九,《中山經·八次》載荊山多竹。郭璞注曰:“今在新城沐鄉縣南。”荊山在今湖北省南漳縣西部。也就是說,今天湖北省南漳縣西部,當時有竹分布。

其十,《中山經·八次》載大堯之山多竹。但大堯之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其十一,《中山經·八次》載師每之山多竹。但師每之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其十二,《中山經·十一次》載從山多竹。但從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其十三,《中山經·十二次》載夫夫之山多竹,又雲:“又東南一百二十裏,曰洞庭之山。”(再向東南一百二十裏的地方叫洞庭山。)洞庭山在今湖南嶽陽一帶。據此推斷,夫夫之山或應在嶽陽西北一百二裏,或在今華容縣、監利縣一帶。也就是說,今天湖南省華容縣、監利縣一帶,當時有竹分布。

其十四,《中山經·十二次》載暴山多竹。但暴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其十五,《大荒北經》雲:“丘方圓三百裏,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為舟。竹南有赤澤水,名曰封淵。”(山方圓三百裏,山丘的南方有帝俊的竹林,那裏的竹子高大得可以製作船隻。竹林的南麵有片紅色的湖水,名叫封淵湖。)但帝俊竹林具體位置不可考。

其十六,《大荒北經》雲:“有嶽之山。尋竹生焉。”(有座嶽之山,一種高大的竹子生長在這座山上。)但嶽之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第五種是桂竹。《竹譜》雲:“高四五丈,大二尺圍,狀如甘竹而皮赤。”郭璞注雲:“今始與郡桂陽縣出筀竹,大者圍二尺長丈,交趾有篥竹,實中勁強,有毒銳以刺,虎中之則死,亦此類也。”《山海經》原文及郭璞注都認為桂竹有毒,甚至毒性強到可毒殺老虎。這樣的情況顯然已超越了現代科學的認知範疇,極可能是誇大其詞。不過,《竹譜》和郭璞注均指出桂竹“大者圍二尺”,恐怕隻有曆史中的棕竹可以達到這樣的直徑。因此,《山海經》中所說的桂竹很可能就是今已滅絕的、曆史中的棕竹。

棕竹筆筒,明

棕竹是明代竹雕的代表性材料之一,其直徑、竹壁厚度均為竹類之最。明代棕竹竹雕以筆筒為典型器形,整器通常不加修飾,完全呈現棕竹自身粗獷碩大、渾然天成的材質特征。棕竹竹雕以明代中晚期居多,至清代中期以後,可能因棕竹滅絕而退出曆史的舞台。

桂竹記載僅見一處,在《中山經·十二次》之雲山,載有桂竹,雲:“又東南五十裏,曰雲山,無草木,有桂竹,甚毒,傷人必死。”(再向東南五十裏的地方叫雲山,山中不長草木,生長著桂竹,有劇毒,人若被它劃傷,必死無疑。)但雲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第六種是扶竹。《山海經》中所說的扶竹,據命名便知主要是從其功能演化而來的。扶竹,是可用作手扶之材的竹子,也就是專門製作拐杖的竹子。郭璞注曰:“邛竹也。高節實中,中杖也。名之扶老竹。”楊慎亦注曰:“陶潛《歸去來辭》‘策扶老以流憩’即此杖也。又見蔡順《傳》注。”

扶竹記載僅見一處,在《中山經·十二次》之龜山,經雲“多扶竹。”但龜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寶山新開徑》

宋·蘇軾

藤梢橘刺元無路,竹杖棕鞋不用扶。

風自遠來聞笑語,水分流處見江湖。

回觀佛骨青螺髻,踏遍仙人碧玉壺。

野客歸時山月上,棠梨葉戰暝禽呼。

綜上所述,除部分無法確認準確位置的分布區之外,《山海經》中記載當時的所有竹類植物的分布地遍布今陝西、河南、寧夏、甘肅、山西、湖南等6省區。竹類植物分布地的北沿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山西省晉城市”一線,大約在北緯34度至北緯37度之間。而今天中國亞熱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大致在北緯32度線上,也就是說,如果以竹類植物的分布情況作為參考依據,當時中國亞熱帶氣候帶的北沿最多比今天亞熱帶、北溫帶的分界線高出5度。竹類在中國黃河流域以北的廣泛分布與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廣泛出土的竹文化遺跡相吻合,同時也反映了當時中國的氣候遠比今天溫暖、潮濕。與動物類生物信息的曆史分布相比,植物類信息的曆史分布對於判斷氣候變遷的曆史更有價值。因為動物可以根據氣候的變化進行遷徙,具有不確定性因素,而植物的分布則非常穩定。因此,《山海經》中記載的先秦時廣泛分布的竹類植物信息是當時溫暖氣候的可靠證據。

二、梅類植物的分布特征

梅是薔薇科杏屬梅種植物的統稱,是典型的亞熱帶植物,也是先秦時古人最早引種馴化的果類植物之一。時人將野梅加以培育,最終得到新品種的家梅,也就是果梅。果梅是先秦普遍食用的、重要的調味品。

梅的飲食文化在先秦時高度流行,這從先秦古籍中廣泛出現的梅文化便可見一斑。《尚書·說命》雲:“若作和羹,爾唯鹽梅。”這說明,晚至西周,時人便已將鹽和話梅當作鹹和酸兩種味道的調味劑來製作湯羹,服務飲食了。而《禮記·內則》雲:“醢醬、桃諸、梅諸、卵鹽。”梅又是和醬、桃、鹽並列的調味品。除此之外,與梅有關的先秦文獻資料還有很多,如《詩經》中的《秦風·終南》《陳風·墓門》《曹風·鸕鳩》等詩中,均提到了梅,《周南·摽有梅》則幹脆以梅為題。除此之外,1975年,安陽殷墟考古過程中,考古人員還在殷墟的商代銅鼎中發現了梅核,這也是迄今發現最早的食用梅的考古資料。

《詩經·周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在《山海經》中,記載的梅的分布區有兩個,分別是:

其一,《中山經·八次》載靈山多梅。經雲:“又東北七十裏,曰龍山。”(向東北七十裏的地方叫龍山。)《元和郡縣圖誌·江南道五》雲:“龍山,有鍾乳穴,在縣(湘鄉縣)南二百四十裏。”龍山在今湖南省湘潭市湘鄉市,所以經雲之靈山,應在湘鄉市西南。也就是說,今天湖南省湘潭市湘鄉市西南,當時有梅分布。

其二,《中山經·九次》載岷山多梅。已考岷山在今天甘肅省與四川省的交界處,見上文。也就是說,今天甘肅、四川交接一帶,在當時有梅分布。

綜上所述,《山海經》中記載當時的所有梅類植物的分布地主要在今湖南、甘肅、四川3省。梅類植物分布地的北沿在今甘肅省隴南市與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青川縣一帶,大約在北緯33度上下。而今天中國亞熱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大致在北緯32度線上,也就是說,如果以梅類植物的分布情況作為參考依據,當時中國亞熱帶氣候帶的北沿至少比今天亞熱帶、北溫帶的分界線高出1度。此外,《山海經》中的僅有的兩個梅類植物的記載均出自《山經》,而《山經》的成書緣起於唐虞之際、大禹治水之後的大範圍國土資源考察活動,因此,《山經》中較少的梅類植物記載或可從側麵反映,這一時期,華夏民族對梅類植物的利用能力還比較弱,或者尚未完成野梅的培育實踐。而以梅作為調味品的曆史,則是在商代以後才逐漸興起的。

《墨梅圖》,元,王冕,上海博物館藏

古代中國有著底蘊豐厚的梅文化,梅文化大約以秦代作為分水嶺分為前後兩段。先秦的梅文化主要是食梅的飲食文化,梅是一種調味品;漢代以後的梅文化才是賞梅的審美文化,梅變成了一種文化意象。《西京雜記》載:“漢初修上林苑,遠方各獻名果異樹,有朱梅,姻脂梅。”這時的梅兼具食用和欣賞的功能。等到了西漢末年,揚雄作《蜀都賦》,雲:“被以櫻、梅,樹以木蘭。”這時的梅才純粹用作觀賞花木,賞梅之風,始於是時。

三、棕櫚類植物的分布特征

《山經》中,有木名椶。郭璞注曰:“椶樹高三丈許,無枝條,葉大而員,枝生梢頭,實皮,相裏上行,一皮者為一節,可以為繩,一名栟櫚。音馬騣之騣。”椶即今日之棕櫚樹。

棕櫚樹是棕櫚科植物的統稱,屬於常綠喬木,原產中國。樹幹圓柱形,常殘存有老葉柄及其下部的葉崤。棕櫚樹是典型的亞熱帶樹種,今天,除西藏自治區外,我國秦嶺以南地區均有分布,北起陝西省南部,南到海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雲南省,西達西藏自治區邊界,東至上海市、浙江省,是我國南方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樹種之一。

棕櫚樹

《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

唐·白居易

柳湖鬆島蓮花寺,晚動歸橈出道場。

盧橘子低山雨重,栟櫚葉戰水風涼。

煙波澹**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

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

《山海經》中載有12個棕櫚樹的分布區,分別是:

其一,《西山經·華山》載石脆之山多棕櫚樹。因石脆之山具體位置不可考,僅憑經雲“灌水出焉,而北流注於禺水”(灌水從這裏流出,而後向北流,注入禺水)一句推斷,石脆之山應在禺水河流域。禺水流域已考在今陝西省渭南市,詳見上文。也就是說,今天陝西省渭南市一帶,在當時有棕櫚樹分布。

其二,《西山經·華山》載天帝之山多棕櫚樹。經雲天帝之山在上文嶓塚之山以西三百二十裏。李吉甫《元和郡縣圖誌·山南道三》雲:“嶓塚山,縣(金牛縣)東南二十八裏。漢水所出。”又《元和郡縣圖誌·隴右道上》雲:“嶓塚山,在縣(上邽縣)西南五十八裏。漾水之所出也,東流為漢水。”因嶓塚之山在今甘肅省天水市與禮縣間,隻能大體推斷天帝之山約在岷縣一帶。也就是說,今天甘肅省岷縣一帶,在當時有棕櫚樹分布。

其三,《西山經·華山》載翠山多棕櫚樹。但翠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其四,《西山經·二次》載高山多棕櫚樹。已考高山在寧夏、甘肅六盤山一帶,見上文。也就是說,今天寧夏、甘肅六盤山一帶,當時有棕櫚樹分布。

其五,《西山經·三次》載符惕之山多棕櫚樹。經雲符惕之山向西二百二十裏是三危之山。郭璞注曰:“今在敦煌郡,《尚書》雲:‘竄三苗於三危是也。’”李吉甫《元和郡縣圖誌·隴右道下》雲:“三危山,在縣(燉煌縣)南三十裏。山有三峰,故曰三危。《尚書》‘竄三苗於三危’,即此山也。”燉煌縣即今甘肅省敦煌市。因此,隻能據此推斷符惕之山大體在敦煌以東二百二十裏,即今玉門市一帶。也就是說,今天甘肅玉門市一帶,當時有棕櫚樹分布。

其六,《西山經·四次》載號山多棕櫚樹。但號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其七,《北山經·一次》載涿光之山多棕櫚樹。因上文譙水、下文虢山均在陝州,據此推斷,涿光之山應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也就是說,今天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一帶,當時有棕櫚樹分布。

其八,《北山經·一次》載敦薨之山多棕櫚樹。但敦薨之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其九,《北山經·三次》載高是之山多棕櫚樹。郭璞注雲:“(高是之山)今在北地靈丘縣。”也就是說,今天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一帶,當時有棕櫚樹分布。

其十,《中山經·四次》載熊耳之山多棕櫚樹。熊耳山在今河南省盧氏縣。也就是說,今天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一帶,當時有棕櫚樹分布。

其十一,《中山經·六次》載誇父之山多棕櫚樹。已考誇父之山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見上文。也就是說,今天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一帶,當時有棕櫚樹分布。

其十二,《中山經·十二次》載暴山多棕櫚樹。但暴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綜上所述,《山海經》中記載當時的所有棕櫚類植物的分布地主要在今陝西省、甘肅省、河南省、山西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等5省區。棕櫚類植物分布地的北沿在今“甘肅省玉門市——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一線,大約在北緯41度至北緯36度之間。而今天中國亞熱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大致在北緯32度線上,也就是說,如果以棕櫚類植物的分布情況作為參考依據,當時中國亞熱帶氣候帶的北沿最多比今天亞熱帶、北溫帶的分界線高出9度。而且,今甘肅玉門地處河西走廊西部,是典型的大陸性中溫帶幹旱氣候,降水少,蒸發大,日照長,年平均氣溫6.9℃。1月最冷,極端最低氣溫可達零下28.7℃;7月份最熱,極端最高達36.7℃。顯然,這與棕櫚樹的生長環境大相徑庭。今天的玉門境內,戈壁的麵積遠高於綠洲,可以想見,在唐虞之際或晚至先秦,河西走廊的綠洲麵積遠遠大於今天,且當時這裏的氣候溫暖、濕潤,是亞熱帶氣候。

四、樟木類植物的分布特征

《山經》中,有木名豫章。郭璞注曰:“豫章,大木,似楸,葉冬夏青,生七年而後複可知也。”豫章即今日之樟木。

樟木是一種常綠喬木,是雙子葉植物綱樟目植物的統稱。樟木的樹皮黃褐色,有不規則的縱裂紋,它質重而硬,有強烈的樟腦香氣,味清涼,有辛辣感。樟木是典型的亞熱帶、熱帶樹種,它喜光,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耐水濕,但耐寒性不強。今天,在中國江南地區、華南地區、西南地區有廣泛的分布。《山海經》中載有3個樟木的分布區:

樟木

在古代,樟木是應用廣泛的木材品種。其主要用途有三種:最主要的是作為家居木材來使用,最典型的器形是樟木大箱。樟木木質相對細密,木質尚佳,能發出濃鬱的香氣,經年不衰,具有防蟲防蛀、驅黴隔潮的實用功能。加之樟木稀缺性低,成本低廉,因此是尋常百姓家最喜歡的家具木料。舊時民間多有打造樟木大箱盛放嫁妝的習俗,所以樟木又被稱作女兒樹,樟木箱被稱作女兒箱。此外,樟木還被廣泛用作搭建民宅的木料。樟科植物的枝、幹、葉及根部,可提煉出顆粒狀結晶,也就是樟腦。樟腦具有通關竅、利滯氣、辟穢濁、殺蟲止癢、消腫止痛的藥用功效。

《寓意詩五首》

唐·白居易

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後知。

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圍。

天子建明堂,此材獨中規。

匠人執斤墨,采度將有期。

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

疾風吹猛焰,從根燒到枝。

養材三十年,方成棟梁姿。

一朝為灰燼,柯葉無孑遺。

地雖生爾材,天不與爾時。

不如糞上英,猶有人掇之。

已矣勿重陳,重陳令人悲。

不悲焚燒苦,但悲采用遲。

其二,《中山經·九次》載蛇山多樟木。經雲蛇山以東五百裏是鬲山,據此大體推斷,蛇山或在河北省西南,太行山山脈一帶。也就是說,河北省西南,太行山山脈一帶,當時有樟木分布。

其三,《中山經·九次》載玉山多樟木。但玉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綜上所述,由於《山海經》中記載當時的樟木類植物分布地大多數無法考證準確的位置,隻能根據鬲山的相對位置推測,樟木類植物分布地的北沿已抵達今天河北西南部地區,大約在北緯36度到38度之間。而今天中國亞熱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大致在北緯32度線上,樟木則主要分布在北緯31度以南的江南、華南和西南地區。也就是說,如果以樟木類植物的分布情況作為參考依據,當時中國亞熱帶氣候帶的北沿最多比今天亞熱帶、北溫帶的分界線高出6度。

五、楠木類植物的分布特征

《山經》中,有木名柟。郭璞注曰:“柟,大木,葉似桑,今作楠,音南。《爾雅》以為柟。”柟即今日之楠木。

楠木是一種中亞熱帶常綠喬木,是樟科楨楠屬和潤楠屬兩類植物的統稱,是中國南方和南亞特有的名貴樹種。天然楠木生長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今天楠木僅在我國貴州、四川、重慶、湖北、雲南等地有天然分布。《山海經》中載有13個楠木的分布區:

其一,《南山經·二次》載虖勺之山多楠木。上文洵山,是洵水的發源地。李吉甫《元和郡縣圖誌·山南道》(闕卷逸文卷一)雲:“洵陽縣,本漢舊縣,屬漢中郡,因洵水以為名。洵水,出縣北洵山,去縣一百五十步。”古洵陽城在今陝西省東南部,陝西省安康市以東。虖勺之山在洵山以東四百裏。因此,隻能據此推斷,虖勺之山或在今湖北省十堰市一帶。也就是說,今天湖北省十堰市一帶,當時有楠木分布。

其二,《西山經·華山》載石脆之山多楠木。石脆之山已考約在今陝西省渭南市,詳見上文。也就是說,今天陝西省渭南市一帶,在當時或有楠木分布。

北京故宮博物院太和殿內景

在古代,楠木一度是皇家禦用的名貴木料。楠木木質堅硬,經久耐用,耐腐性能極好,帶有特殊的香味,能避免蟲蛀,因此被作為皇家建築正殿的建築主料來使用,同時因為楠木千年不腐,還被當作棺槨用料。但是,由於楠木木質較粗,不太適合雕刻,因此古人隻用楠木做建築大料和殮屍,這與經當代文玩商炒作後的楠木概念大相徑庭。

其六,《西山經·三次》載符惕之山多楠木。已考符惕之山大體在敦煌以東二百二十裏,即今玉門市一帶,見上文。也就是說,今天甘肅玉門市一帶,當時或有楠木分布。

其七,《北山經·一次》載敦薨之山多楠木。但敦薨之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其八,《東山經·一次》載餘峩之山多楠木。已考餘峩之山或在近湖南省益陽市、婁底市一帶,見上文。也就是說,今天湖南省益陽市、婁底市,在當時有楠木分布。

其九,《中山經·六次》載誇父之山多楠木。已考誇父之山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見上文。也就是說,今天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一帶,當時有楠木分布。

其十,《中山經·八次》載綸山多楠木。經雲綸山西南三百五十裏有宜諸之山,是洈水的發源地。郭璞注曰:“今洈水出南郡東洈山,至華容縣,入江也。”南郡治所在今湖北省荊州市。因此,隻能據此判斷,綸山或在今湖北襄陽、隨州、孝感一帶。也就是說,今天湖北省襄陽市、隨州市、孝感市一帶,當時或有楠木分布。

其十一,《中山經·十一次》載朝歌之山多楠木。經雲:“又東北一百五十裏,曰朝歌之山,潕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榮,其中多人魚。”(向東北一百五十裏的地方叫朝歌山,潕水河從這裏流出,向東南流注入榮河。水中有很多大鯢。)郭璞注曰:“潕水,今在南陽舞陽縣,音武。”也就是說,今天河南省南陽市舞陽縣,當時有楠木分布。

其十二,《中山經·十一次》載瑤碧之山多楠木。又雲:“又東四十裏,曰支離之山,濟水出焉,南流注於漢。”(再向東四十裏的地方叫支離山,淯水河從這裏流出,向南流注入漢江。)袁珂注曰:“經文濟水,王念孫、郝懿行並校作淯水。畢沅本亦作淯水。”淯水,亦稱育水,今稱白河,發源於河南省南召縣,在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匯入唐河,稱唐白河。唐白河係漢江支流。也就是說,今天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當時有楠木分布。

其十三,《中山經·十二次》載暴山多楠木。但暴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綜上所述,《山海經》中記載當時的所有楠木類植物的分布地主要在今湖北省、陝西省、甘肅省、湖南省和河南省等5省。楠木類植物分布地的北沿在今“甘肅省玉門市——甘肅省岷縣——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一線,大約在北緯41度至北緯34度之間。而今天中國亞熱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大致在北緯32度線上,也就是說,如果以楠木類植物的分布情況作為參考依據,當時中國亞熱帶氣候帶的北沿最多比今天亞熱帶、北溫帶的分界線高出9度。而且,今天的甘肅玉門地處河西走廊西部,是典型的大陸性中溫帶幹旱氣候,降水少,蒸發大,日照長,不可能有適合楠木的生存環境。不過,這一地區內同時出現的楠木類和棕櫚類植物的物候記載,也正好共同證實了這一地區曆史上巨大的氣候變遷。

六、梧桐類植物的分布特征

《山經》中,有木名梧,亦名桐,所指均為梧桐,是今錦葵目梧桐科植物的統稱。梧桐樹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不強,是典型的亞熱帶植物。在古代,梧桐木是用來製作樂器琴瑟的上乘木料。陶淵明《閑情賦》雲:“願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即言此意。《山海經》中記載的梧桐分布區有4個,分別是:

梧桐木古琴

其一,《東山經·二次》雲:“東次二經之首,曰空桑之山,北臨食水,東望沮吳,南望沙陵,西望湣澤。”郭璞注曰:“此山出琴瑟材,見《周禮》也。”琴瑟之材應該是梧桐木。但是,吳任臣卻注曰:“《述異記》曰:‘空桑生大野山中,為琴瑟之最者,空桑也。山以產此桑而名。’”這裏,吳任臣引《述異記》的說法其實是錯誤的。《尚書·禹貢》雲:“厥篚檿絲。”注曰:“檿絲,蠶食檿桑所得絲。韌,中琴瑟弦。”可見,所謂“為琴瑟之最者,空桑也”指的是蠶食桑葉後吐絲製成的絲線,也就是琴瑟的弦,而非用桑樹的木料作為琴瑟的主材。因此,空桑之山既出琴瑟材,所謂材應指主材,也就是琴瑟的木料梧桐木。

《漢書·地理誌下》雲:“武進,白渠水出塞外,西至沙陵入河。西部都尉治。莽曰伐蠻。襄陰,武皋,荒幹水出塞外,西至沙陵入河。”沙陵在並州定襄郡,今山西省忻州市轄定襄縣。經雲“空桑之山南望沙陵”,故其位置應在今定襄縣以北,也就是說,當時定襄縣以北有梧桐樹的分布區。

其二,《東山經·三次》載孟子之山多梧桐樹。但孟子之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其三,《中山經·五次》載條穀之山多梧桐樹。但條穀之山具體位置不可考。

其四,《海內東經》雲:“西胡、白玉山在大夏東,蒼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崑崙虛東南。”(西胡諸民族和白玉山都在大夏國的東方,蒼梧樹生長在白玉山的西南方,它們都長在流沙帶的西方,昆侖山的東南方。)但蒼梧樹(梧桐樹)的具體生長位置不可考。

綜上所述,《山海經》中記載當時的梧桐類植物分布地的具體位置多不可考,隻能據“空桑之山南望沙陵”大體推斷梧桐類植物分布地的北沿約在今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以北,大約在北緯39度上下。而今天中國亞熱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大致在北緯32度線上,也就是說,如果以梧桐類植物的分布情況作為參考依據,當時中國亞熱帶氣候帶的北沿約比今天亞熱帶、北溫帶的分界線高出7度。

匯總以上《山海經》中所記載的亞洲象、蘇門答臘犀牛等5種亞熱帶、熱帶動物和竹類、梅類等6種亞熱帶、熱帶植物的物候信息,綜合這些動植物的分布特征可知,唐虞之際,最晚晚至春秋戰國,亞熱帶動植物自然棲息地、自然分布地的北沿大約在今“甘肅省玉門市——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陝西省寶雞市——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河北省滄州市”一線,大體在北緯40度至北緯36度之間,而今天中國亞熱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大致在北緯32度線上,也就是說,如果以《山海經》中所記載的亞熱帶、熱帶動植物物候信息作為參考依據,當時中國亞熱帶氣候帶的北沿平均約比今天亞熱帶、北溫帶的分界線高出4度到5度。顯然,在曆史上,中國的氣候發生了巨大的變遷,先秦時期中國的氣候,特別是華夏民族文化核心區黃河流域氣候遠比今天溫暖、潮濕得多。這無疑對農耕生產的推廣產生了巨大的曆史意義,並對以人為主體的文明、民族、生產和技術的變革構成了深刻的、立體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