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類
一、亞洲象的分布特征
亞洲象是亞洲現存的最大陸生動物,也是重要的亞熱帶、熱帶動物。一頭成年亞洲象夏季平均每天要消耗大約150至200公斤左右的食物。因此,亞洲象的棲息地在植物覆蓋率上的要求極高。亞熱帶、熱帶的山地、丘陵地區是野生亞洲象的主要棲息地。今天,受到人類活動和氣候變遷的影響,野生亞洲象在我國的分布地區已逐漸縮小到雲南南部的猛臘縣、景洪市、西盟縣、滄源縣和盈江縣。
在曆史氣象變遷的研究中,亞洲象一直是重要的物候信息對象。從考古發掘的資料看,大約在距今6000年至7000年前,亞洲象在中國的分布區域還非常廣。夏墟二裏頭遺址出土過象牙雕刻器,安陽殷墟中也出土過亞洲象的遺骸。
象牙凸形梳,商
這是一件殷商時的象牙凸形梳,由於長期埋藏在地下,其表麵已被土沁腐蝕,但仍然可見清晰的牙紋和象牙的光澤。
篦梳是中國古代典型的櫛發用具。華夏民族的原始先民蓬頭垢麵,他們最初用手指梳理頭發,後來便用竹木牙角模仿手指的指縫製成了篦和梳。其中,齒密者為篦,齒疏者為梳。相傳,發明篦梳的人是炎帝的工匠赫廉。無獨有偶,根據考古發現,最早的篦梳就是出土於距今6000多年前的大汶口遺址中的象牙梳。
古往今來,象牙都是稀缺、珍貴的藝術品材料。不過,與中古時期之後不同的是,在先秦、特別是西周以前,黃河、淮河及長江流域,特別是今天的河南省境內,亞洲象的分布非常廣泛。當時的人獲取象牙的難度主要在於狩獵的危險,而不在於貿易的艱辛。
甲骨文象字
在甲骨文中,“象”字也非常清晰、準確地描繪了象鼻和象牙,顯然,這也從側麵證實了,甲骨文的創造者、使用者,商王朝的貞人們一定非常熟悉亞洲象的外貌,象與商人曾經在同一片沃土上生生不息。今河南省簡稱“豫”字,來自於古九州中的“豫州”。《說文》雲:“豫從象,象之大者。”近代以來,竺可楨、張漢沽、秦文生等學者皆主張,“豫”字之“予”即“我”,“豫”字就是“大象和我”的意思。可見,先秦時,亞洲象的棲息地非常廣。而《山海經》中記載亞洲象的自然棲息地有5處,分別是:
第一,《南山經·二次》,經雲禱過之山多象。禱過之山是泿水的發源地。《水經注·沅水、泿水》雲:“沅水出武陵鐔成縣北界沅水穀,《山海經》曰:‘禱過之山,沅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海’是也。南至鬱林潭中縣,與鄰水合。水出無陽縣,縣故鐔成也。晉義熙中,改從今名。俗謂之移溪,溪水南曆潭中,注於泿水。”據此判斷,經雲禱過之山應在今芷江、懷化、新晃一帶。也就是說,今天湖南西部、貴州東部一帶,在當時有廣泛的亞洲象分布。
第二,《中山經·九次》,經雲岷山多象。岷山是大江的發源地。郭璞注曰:“岷山,今在汶山郡廣陽縣西,大江所出。”《尚書·禹貢》雲:“岷山之陽,至於衡山,過九江,至於敷淺原。”大江今稱岷江,是長江的重要支流,而岷山正是岷江的發源地,位於今天甘肅省與四川省的交界處。也就是說,今天甘肅、四川交接一帶,在當時有廣泛的亞洲象分布。
第四,《海外南經》,雲:“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食象者巴蛇,產於巴地,即古巴國。巴人崇蛇,以蛇為圖騰。郭璞《山海經圖讚》雲:“象實巨獸,有蛇吞之,越出其骨,三年為期,厥大何如,屈生是疑。”《說文》雲:“巴,蟲也。或曰食象蛇。”此食象蛇即巴蛇,巴蛇應為巨蟒,巨蟒今仍存於巴蜀之地,可食小象。
不過,《海外南經》所說的“巴蛇”又不單指巨蟒,還以巨蟒,也就是蛇的圖騰借指巴國;巴蛇所食之“象”,也不僅指小象,亦指“象”。這個“象”是舜的弟弟。他受封於庳地,史稱其“至不仁”。《孟子·萬章上》雲:“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漢書·鄒陽傳》雲:“昔者,舜之弟象日以殺舜為事,及舜立為天子,封之於有庳。”顏師古注:“地名也,音鼻,今鼻亭是也,在零陵。”《漢書·昌邑哀王劉髆傳》雲:“舜封象於有鼻,死不為置後,以為暴亂之人不宜為太祖。”《古文觀止·象祠記》雲:“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蓋嚐毀之。象之道,以為子則不孝,以為弟則傲。斥於唐,而猶存於今;壞於有鼻,而猶盛於茲土也,胡然乎?”其注雲:“有鼻:古地名,在今湖南道縣境內。相傳舜封象於此。象死後,當地人為他建了祠廟。唐代元和年間,道州刺史薛伯高將象祠拆毀。”象受封於有庳,有庳在零陵,近巴國,因象不仁,故與巴人為敵,經雲“巴蛇食象”應言舜時,巴國與象有庳間之部落戰爭,其戰果為“巴蛇食象”。因此,《海外南經》所說“巴蛇食象”準確的發生地應在今重慶、湖南交界一帶。也就是說,今天重慶、湖南交界一帶,在當時有廣泛的亞洲象分布。
巴蛇食象,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郭璞《山海經圖讚》雲:“象實巨獸,有蛇吞之,越出其骨,三年為期,厥大何如,屈生是疑。”
其中,《海內經》雲:“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長沙零陵界中。”郭璞注曰:“山今在零陵營道縣南,其山九溪皆相似,故雲‘九疑’。古者總名其地為蒼梧也。”《漢書·地理誌上》雲:“零陵郡,武帝元鼎六年置。莽曰九疑。屬荊州……營道,九疑山在南。莽曰九疑亭。”而袁珂注此條時,還稱:“《史記·五帝本紀》引《括地誌》雲:‘鼻亭神在道縣北六十裏。故老傳雲:舜葬九疑,象來至此,後人立祠,名鼻亭神。’此神祠之以‘鼻’為名者也。而鼻者,乃動物象之最特征,民間傳說中即名象之封地、葬所、神祠以‘鼻’,則此‘鼻’者豈非最古神話中野生長鼻大耳象之鼻之殘留乎?劉賡《稽瑞》引《墨子》佚文雲:‘舜葬蒼梧之野,象為之耕。’”古零陵在今湖南省永州市一帶,也就是說,今天湖南省永州市一帶,在當時同樣有廣泛的亞洲象分布。
綜上所述,《山海經》中記載當時的亞洲象自然棲息地遍布今山東、河北、甘肅、四川、重慶、湖南和貴州等7省市。亞洲象自然棲息地的北沿在今山東北部、河北東南部一帶,大約在北緯38度上下。而今天中國亞熱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大致在北緯32度線上,也就是說,如果以亞洲象的分布情況作為參考依據,當時中國亞熱帶氣候帶的北沿至少比今天亞熱帶、北溫帶的分界線高出6度。
二、蘇門答臘犀牛(雙角亞洲犀)的分布特征
犀牛是哺乳類犀科的總稱,現存4屬5種,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也是草食類動物。犀牛棲息在低地或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其自然棲息地需要豐富的水源。犀牛也是典型的熱帶、亞熱帶動物。今天,中國境內已經沒有野生犀牛的自然棲息地了,但在曆史上,犀牛在中國也曾有過廣泛的分布。
除了眾所周知的,犀牛角作為工藝品原材料的藝術價值和作為中藥材的藥用價值之外,戰國時,犀牛皮還被廣泛應用製成士兵的戰甲。犀牛皮戰甲的製作技藝隨著華夏民族與周邊少數民族的交流不斷南傳,在中古時期,曾作為南方少數民族政權重要的盔甲類型。其中,現存最早的犀牛皮盔甲可追溯到南詔時期。今天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還保存有大量清代的民間犀牛皮戰甲。犀牛皮戰甲的製作曆史反映了犀牛在古代中國的廣泛分布和龐大的種群數量。
犀角杯,清代
犀角即為犀牛之角,是世界上非常名貴的牙角類工藝品材質之一。犀角比象牙更為稀有,其加工曆史可上溯到先秦。《戰國策·楚策》雲:“(楚王)遣使車百乘,獻雞駭之犀,夜光璧於秦王”,犀角是與夜光璧並列的名貴材料。明清以來,犀角更是宮廷牙雕的重要材料之一。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論》中就論述,犀角有肥瘦之分,有黃、有黑,有淡如碧玉,黑中有黃花、黃中有黑花,“凡器皿要滋潤,粟紋綻花者好,其色黑如漆、黃如肅,上下相連,雲頭雨腳分明者為佳”。
此外,犀角性寒、味苦酸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鎮驚的功效。李時珍《本草綱目·獸部》雲:“犀角,番名‘低密’,弘景曰:‘入藥為犀生者為佳。’”
《九歌國殤》
屈原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淩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錯金銀雲紋銅犀尊,戰國,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錯金銀雲紋銅犀尊是戰國青銅器錯金銀工藝的上乘之作。尊是中國古代青銅器中常見的一種器形。商周時期常見牛尊、馬尊、駒尊、鴨尊等。這件銅尊采用犀牛的造型,犀牛昂首佇立,肌肉發達,比例準確,體態雄健,塑造了當時生活在中國的蘇門答臘犀牛形象。
在古代文獻中,同樣也有關於犀牛的豐富記載。而根據文獻記載可知,古人依據特征將曆史上的犀牛分為兩種,其中,最為普遍的是雙角犀牛,也就是今天的蘇門答臘犀牛,即雙角亞洲犀。這也是今天漢語“犀牛”一詞的來源。而《山海經》中,蘇門答臘犀牛的記載同樣豐富,其自然棲息地一共有11處,分別是:
第一,《南山經·二次》,經雲禱過之山多犀。禱過之山已考應在今芷江、懷化、新晃一帶,見上文。也就是說,今天湖南西部、貴州東部一帶,在當時有廣泛的蘇門答臘犀牛分布。
第二,《西山經·華山》,經雲嶓塚之山多犀。郭璞注雲:“(嶓塚之山)今在武都氐道縣南。”《元和郡縣圖誌·隴右道上》雲:“嶓塚山,在縣(上邽縣)西南五十八裏。漾水之所出也,東流為漢水。”考嶓塚山在今甘肅省天水市與禮縣間。也就是說,今天甘肅省天水市、禮縣一帶,在當時有廣泛的蘇門答臘犀牛分布。
第三,《西山經·二次》,經雲女床之山多犀。女床之山僅見於《山海經·西山經》此處,實難考證準確位置。但經雲“又西二百裏,曰龍首之山……苕水出焉。”李吉甫《元和郡縣圖誌·關內道一》雲:“隋開皇三年,自長安故城遷都龍首川,即今都城是也。”注雲:“大明宮即聖唐龍朔二年所置。高宗嚐染風,以大內湫濕,置宮於斯。其地即龍首山之東麓。”又雲:“龍首山,在縣北一十裏,長六十裏,頭入渭水,尾達樊川。”經雲龍首之山,即今陝西省西安市龍首村。因此,經雲女床之山或在龍首村東二百裏。據此推斷,女床之山或在洛南縣、華陰市一帶,或為華山餘脈。也就是說,今天陝西省洛南縣、華陰市一帶,在當時有廣泛的蘇門答臘犀牛分布。
第六,《中山經·四次》有厘山,雲:“有獸焉,其狀如牛。蒼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其名曰犀渠。滽滽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伊水。”(山中有種野獸,它貌似牛,黑色的身軀,它的叫聲像嬰兒。這個野獸吃人,它的名字叫犀渠。滽水河從這裏流出,而後向南流注入伊河。)犀渠即犀,也就是蘇門答臘犀牛。厘山、滽滽之水僅見於《中山經·四次》此處,實難考證準確位置。隻能據“南流注於伊水”判斷,位於伊河流域。伊河發源於熊耳山南麓的欒川縣陶灣鎮,流經嵩縣、伊川縣,蜿蜒於熊耳山南麓,伏牛山北麓,穿伊闕而入洛陽,東北至偃師注入洛河。也就是說,今天河南省欒川縣、嵩縣、伊川縣一帶,在當時有廣泛的蘇門答臘犀牛分布。
第七,《中山經·八次》有琴鼓之山,山中多白犀。琴鼓之山僅見於《中山經·八次》此處,實難考證準確位置。
第八,《中山經·九次》,經雲崌山多犀。經雲:“又東一百五十裏,曰崌山,江水出焉,東流注於大江。”(再向東一百五十裏的地方叫崌山,北江從這裏流出,向東流注入長江幹流。)吳任臣注雲:“《水注》:‘崌山北江所出。’景純《江賦》雲:‘流二江幹崌崍。’”崌山在中國四川省西部邛崍山東,邛崍山在邛崍市。也就是說,今天四川省邛崍市一帶,在當時有廣泛的蘇門答臘犀牛分布。
第九,《中山經·九次》,經雲鬲山多犀。鬲山已考應在今山東、河北兩省交界一帶,見上文。也就是說,今天山東北部、河北東南部一帶,在當時有廣泛的蘇門答臘犀牛分布。
第十,《海內南經》雲:“狌狌知人名,其為獸如豕而人麵,在舜葬西。狌狌西北有犀牛,其狀如牛而黑。”(猩猩能知道人的姓名,它雖然是像野豬一樣的野獸,卻長著人一樣的臉。它的棲息地位於帝舜的陵寢西方。狌狌棲息地的西北方有犀牛,犀牛貌似牛,全身黢黑。)其中,舜葬已考在今湖南省永州市一帶,見上文。那麽,犀牛的棲息地就應在今湖南省永州市西北。也就是說,今天湖南省永州市西北一帶,在當時有廣泛的蘇門答臘犀牛分布。
第十一,《海內南經》又雲:“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黃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巴蛇能吞下大象,吞吃後三年把象骨吐出。君子如果吃了它,心髒和肚腹都不會再患病了。這種蛇青色、黃色、紅色和黑色相間。有一種說法是它長著黑色的身體和青色的頭,它的棲息地在犀牛棲息地的西方。)“巴蛇食象”已考準確的發生地應在今重慶、湖南交界一帶(具體考證見下文)。也就是說,今天重慶、湖南交接一帶,在當時有廣泛的蘇門答臘犀牛分布。
綜上所述,除部分無法確認準確位置的棲息地外,《山海經》中記載當時的蘇門答臘犀牛自然棲息地遍布今河北、山東、甘肅、陝西、河南、四川、湖南和貴州等8省市。蘇門答臘犀牛自然棲息地的北沿在今山東北部、河北東南部一帶,大約在北緯38度上下。而今天中國亞熱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大致在北緯32度線上,也就是說,如果以蘇門答臘犀牛的分布情況作為參考依據,當時中國亞熱帶氣候帶的北沿至少比今天亞熱帶、北溫帶的分界線高出6度。此外,蘇門答臘犀牛的分布還深入到了中國中部和西北部的內陸地區,不僅遍布河洛地區,最遠還到達了今甘肅天水、禮縣一帶。這說明,當時中國河西走廊以東的中西部地區遠比今天的氣候更加溫暖、潮濕。
三、獨角亞洲犀的分布特征
獨角亞洲犀是極瀕危的犀牛品種,也叫獨角黑犀牛,它屬於哺乳類犀科獨角犀屬,今野生獨角亞洲犀僅在尼泊爾國有自然棲息地,僅存數百頭,中國無自然分布。在現代漢語中,獨角犀和雙角犀均被稱作“犀牛”,可在先秦文獻中,犀和牛是兩種動物,而且古人也隻稱雙角犀牛為犀,稱獨角犀牛為兕。郭璞注曰:“兕,亦似水牛,青色一角,重三千斤。”郭璞《山海經圖讚》雲:“兕推壯獸,似牛青黑,力無不傾,自焚以革,皮充武備,角助文德。”
王賓中丁·王往逐兕塗朱卜骨刻辭,晚商,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王賓中丁·王往逐兕塗朱卜骨刻辭是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甲骨文刻辭中的精品。刻辭書風雄健,氣韻宏大,字大體端,筆畫遒勁,也是商代晚期甲骨刻辭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這片刻辭卜問旬日(十日)之內的凶吉,內容涉及祭祀、田獵、天象等諸多方麵。其中,涉及兕的一段內容是說:商王占卜,問這個旬(未來這十天)內有沒有災禍?占卜的結果顯示有。果然,有一天商王去打獵。在追捕一頭兕(獨角亞洲犀)的時候,商王乘坐的車車軸斷了。刻辭的驗辭中,出現了兕,這既證實了晚商時,今河南安陽小屯村一帶是獨角亞洲犀的自然棲息地,同時它也是兕首次出現的文獻記載。
《詩經·小雅·何草不黃》
何草不黃?何日不行?何人不將?經營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獨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棧之車,行彼周道。
西周早期鳳鳥紋兕觥,1954年丹徒煙墩山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根據文獻推測,獨角亞洲犀很可能在秦漢時已經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區絕跡。因此,在兩漢以後的文獻中,多見犀,卻極少能見到兕了。而在《山海經》中,獨角亞洲犀的自然棲息地一共記載有9處,分別是:
第一,《南山經·二次》,經雲禱過之山多兕。禱過之山已考應在今芷江、懷化、新晃一帶,見上文。也就是說,今天湖南西部、貴州東部一帶,在當時有廣泛的獨角亞洲犀分布。
第二,《西山經·華山》,經雲嶓塚之山多兕。嶓塚之山已考在今甘肅省天水市與禮縣間,見上文。也就是說,今天甘肅省天水市、禮縣一帶,在當時有廣泛的獨角亞洲犀分布。
第三,《西山經·二次》,經雲女床之山多兕。女床之山已考據或在洛南縣、華陰市一帶,或為華山餘脈。也就是說,今天陝西省洛南縣、華陰市一帶,在當時有廣泛的獨角亞洲犀分布。
第六,《北山經·一次》,經雲敦薨之山多兕。敦薨之山僅見於《北山經·一次》此處,實難考證準確位置。
第七,《中山經·八次》,經雲美山多兕。美山僅見於《中山經·八次》此處,實難考證準確位置。
第八,《中山經·九次》,經雲崌山多兕。崌山已考,在中國四川省西部邛崍山東,邛崍山在邛崍市,見上文。也就是說,今天四川省邛崍市一帶,在當時有廣泛的獨角亞洲犀分布。
第九,《海內南經》雲:“兕在舜葬東,湘水南,其狀如牛,蒼黑,一角。”(獨角犀牛棲息在帝堯的陵寢東方、湘水河的南方。它貌似牛,渾身烏黑,長著一個犀角。)其中,舜葬已考在今湖南省永州市一帶,見上文。那麽,兕的棲息地就應在今湖南省永州市東部。也就是說,今天湖南省永州市東部一帶,在當時有廣泛的獨角亞洲犀分布。
綜上所述,除部分無法確認準確位置的棲息地外,《山海經》中記載當時的獨角亞洲犀自然棲息地遍布在今甘肅、陝西、四川、湖南和貴州等5省市,其分布棲息地數量少於蘇門答臘犀牛,多餘亞洲象。蘇門答臘犀牛自然棲息地的北沿在今甘肅天水市至陝西華陰縣一線,大約在北緯35度上下。而今天中國亞熱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大致在北緯32度線上,也就是說,如果以獨角亞洲犀的分布情況作為參考依據,當時中國亞熱帶氣候帶的北沿至少比今天亞熱帶、北溫帶的分界線高出3度。此外,獨角亞洲犀的分布也深入到了中國中部和西北部的內陸地區,最西也已經到達了今甘肅天水、禮縣一帶。而今湖南、貴州和四川一帶,是亞洲象、蘇門答臘犀牛和獨角亞洲犀共同的棲息地,這既說明了當時這些地區的植被覆蓋率極高,有能力承載這些大型草食類動物,同時也說明,當時的農耕生產在這些地區的普及度不高,說明先秦時,這些地區的開發力度和人口分布比較少,人類活動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影響力還非常小。
四、鼯鼠的分布特征
鼯鼠也稱飛鼠或飛虎,是對鱗尾鬆鼠科下的一個鼯鼠族物種的統稱。全世界現存13屬34種,中國有7屬16種,其中中國特有的鼯鼠有3種:即複齒鼯鼠、溝牙鼯鼠和低泡飛鼠。鼯鼠是夜行雜食類動物,以堅果、水果、植物嫩芽、昆蟲和小型鳥類為食。它穴居,棲息在懸崖石縫、洞穴和樹洞中。今天東亞地區的鼯鼠都生活在亞熱帶、熱帶森林中。因此,鼯鼠也是一種典型的亞熱帶、熱帶動物。今天,中國的鼯鼠自然棲息地包括甘肅、青海、河南、貴州、西藏、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和台灣等。
鼯鼠前後肢間有寬而多毛的飛膜,借此能在樹林中滑翔。先秦時,由於動物學知識的狹隘,錯誤地將鼯鼠視作一種特殊的鳥類,並稱之為鸓。不過,晚至兩晉,當時的人便已經認識到了鼯鼠是鼠類的事實。郭璞《山海經圖讚》就指出:“鼯之為鼠,食煙棲林,載飛載乳,乍獸乍禽,皮籍孕婦,人為大任。”可見,兩晉時,中國境內也有鼯鼠的自然分布。
《山海經》中記載鼯鼠的自然棲息地有3處,分別是:
第一,《西山經·華山》有翠山,雲:“其鳥多鸓,其狀如鵲,赤黑而兩首、四足,可以禦火。”(山上的“禽鳥”以鸓為主,它貌似喜鵲,紅黑色的被毛而且有兩個頭、四隻腳,飼養它可以防火。)翠山僅見於《西山經·華山》此處,實難考證準確位置。
第二,《西山經·四次》有天池之山,雲:“有獸焉,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其名曰飛鼠。”(山中有種怪獸,它貌似兔子卻長著老鼠的頭,它用背上的長毛飛行,它的名字叫飛鼠。)天池之山僅見於《西山經·四次》此處,實難考證準確位置。
綜上所述,由於以上3處自然棲息地均無法考證準確位置,隻能據《西山經·華山》《西山經·四次》和《北山經·一次》整列山的大體方位判斷,當時鼯鼠自然棲息地的北沿應該在今陝西省境內。
五、犰狳的分布特征
犰狳,亦稱鎧鼠,今犰狳於中美洲、南美洲之熱帶雨林、草原、半荒漠均有分布,其種群極瀕危,是典型的熱帶、亞熱帶動物。《山海經》中記載犰狳的自然分布區有1處,在餘峩之山。
犰狳,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郭璞《山海經圖讚》雲:“犰狳之獸,見人佯眠,與災協氣,出肌劉年,此豈能為,歸之於天。”2011年,美國國家麻風病項目研究證明,犰狳係已知唯一麻風病宿主動物,“犰狳——人”傳播為人類麻風病傳染之主渠道,亦為人類麻風病史之濫觴。故《圖讚》言其“與災協氣,出肌劉年”。
犰狳
《東山經·一次》雲:“澧水出焉,東流注於餘澤……又南三百八十裏,曰餘峩之山……有獸焉,其狀如兔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見則螽蝗為敗。”(澧水河從這裏流出,向東流注入餘澤湖……再向南三百八十裏的地方叫餘峩山……山中有種怪獸,它貌似老虎卻長著鳥一樣的喙,鷂鷹一樣的眼睛和蛇一樣的尾巴。它見到人就會詐死。它的名字叫犰狳。它的叫聲與它的名字發相同的音。它出現在哪裏,哪裏就會爆發蝗災傷害田苗。)《尚書·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又東至於澧。”李吉甫《元和郡縣圖誌·山南道》雲:“澧州《禹貢》荊州之城。”古澧水出今湖南省常德市轄澧縣,餘峩之山約在澧縣南380裏,故餘峩之山或在今湖南省益陽市、婁底市一帶。也就是說,今天湖南省益陽市、婁底市,在當時有犰狳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