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國先秦氣候變遷考:《山海經》中亞熱帶動植物的分布特征

《山海經》的成書經曆了漫長的曆史階段。這是城邑、文字和金屬冶煉業誕生、發展的文明的黎明時期,是從采集漁獵向農耕、手工業和商業等多種生產方式、經濟業態轉化的變革期,也是以炎黃為主體的部落聯盟整合周邊氏族、方國並不斷融合的華夏民族的形成期。可在這個漫長的曆史階段中,除了以人為主體的文明、民族、生產和技術的變革之外,作為一切變革的背景,以黃河流域河洛地區為中心的華夏民族文化中心區,自然地理意義上的中國也同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這就是曆史時期的氣候變遷。

氣候變遷對於人類文明的影響不言而喻,例如漢武帝時期至後漢三國時期,由於氣候變冷,北方草原草場的退化致使逐水草而居的匈奴人南遷,這為數百年的漢匈戰爭提供了氣候、生態上的條件。曆史上,中國針對氣候變遷和氣候變遷對人類生產、文明影響的研究成果頗多。理論研究上,最早可追溯至緣起於《素問·天元紀大論》的五運六氣大司天理論,這是最早涉及地球氣候的周期性變化的氣運學理論。在曆史研究上,古代有沈括、劉獻廷對氣候變化的判斷,現代有氣象學家竺可楨作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而今,氣候變遷的曆史和生態史的研究要基於考古、物候、方誌和儀器觀測,而針對文化期和先秦三代的氣候變遷,由於沒有方誌和儀器觀測數據,又隻能依靠考古資料和文獻物候記載。《山海經》中記載了大量的物候信息,加之其成書過程經曆了漫長的曆史跨度,這都賦予了《山海經》在曆史氣候變遷問題上巨大的史學價值。同時,以曆史氣候變遷作為學術背景,也將有益於更好地發掘《山海經》神話背後的信史。

竺可楨,中國近代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

根據竺可楨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的論斷,以黃河流域為中心,自仰韶文化時期至戰國,這一地區的曆史氣候主要經曆了這樣幾個階段,並具有如下的物候特征:

一、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遺址捕獲的野獸包括了麞和竹鼠,這兩種動物都是亞熱帶動物,現在西安地區已無自然分布。山東曆城龍山文化遺址灰坑中有炭化竹節,一些陶器的外表也以竹節紋作為裝飾紋飾,這說明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竹類的分布在黃河流域是直到東部沿海地區的。據此推斷,這一時期(同位素測定為距今5600年至距今6080年前)中國的氣候比現在溫暖、潮濕。

二、安陽殷墟出土有亞化石動物,除了麞和竹鼠外,還有獏、水牛和野豬;安陽種植水稻,並在陽曆三月份開始下種,這比今天安陽水稻種植的下種時間早一個月;武丁時期,甲骨文刻辭記載時人獵象一頭。綜合以上信息,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至晚商,竹類分布的北限大約向南後退緯度從1℃~3℃,黃河下遊和長江下遊各地的月平均溫度及年平均溫度,正月的平均溫度減低3℃~5℃,年平均溫度大約減低2℃。

三、西周初年,溫度急速降低。《竹書紀年》上記載周孝王時,長江流域的漢水兩次結冰,另外《詩經·豳風》也表明公元前10世紀,氣候轉冷。

四、周朝早期的寒冷情況沒有延長多久,大約隻一二個世紀,到了春秋時期氣候轉暖,這樣溫暖潮濕的氣候一直延續到戰國。《左傳》記載春秋時,山東魯國過冬,冰房得不到冰;《孟子》《荀子》都記載當時的作物一年兩熟等等,都表明,在戰國時期氣候比現在溫暖得多。

不同種類的動植物由於習性的差異化,其自然棲息地或分布區也具有相應的差異性,所以根據相應動植物的分布特征就可以了解動物棲息地和植物分布區的氣候特點。《山海經》中,記載了大量的動植物信息,按傳統中藥學分類:動物方麵,包括蟲類品種12個、鱗類品種41個、介類品種13個、禽類品種54個、獸類品種53個、禺類品種10個;植物方麵,包括草類品種50個、穀類品種10個、菜類品種10個、果類品種21個、木類品種68個。總計,自然生物物種342個。而由於《山海經》獨特的敘述方式,在記載自然生物物種信息的同時,又都將這些物種信息一一匹配了與之相對應的曆史地理信息。即××之山,××之水,有什麽物種,或多什麽物種。顯然,這些與地理信息相互匹配的物候記載對研究先秦中國氣候的變遷具有極大的意義。特別是《山海經》中記載的大量亞熱帶動植物,其分布特征將能夠直接界定先秦時中國亞熱帶氣候帶的範圍,並表現出當時中國的氣候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