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龍圖騰的早期演化和主要源流:北次三經山神與玉豬龍

龍是東亞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和祥瑞。《說文》謂之“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長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淵”,而《爾雅翼》則稱龍“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顯然,今人都知道,自然界中不會存在龍這樣的生物,如聞一多《伏羲考》所說,龍“是隻存在於圖騰中而不存在於生物界中的一種虛擬的生物,因為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的一種綜合體”。因此,龍的文化是圖騰崇拜的流變,龍的形象是圖騰,可它又並非一般意義的圖騰。在舊石器時代中後期的原始氏族中,圖騰文化逐漸繁榮起來。這些圖騰或為鳥獸,或為樹木,或為風雨,都是自然界中確實存在的生物或事物。進入新石器時代以後,這些圖騰崇拜趨於衰落,特別是國家或部落聯盟的政權組織形式建立起來之後,隻有極少的殘餘得以延續。不過,恰恰是在這樣的一種文化背景下,龍的圖騰卻被不斷豐富,並且逐漸流行起來。

清乾隆景泰藍龍紋大盤

龍圖騰之於華夏民族的文化象征意義是不言自明的。19世紀以來,隨著文物收藏和考古發現所提供的越來越多的文物資料,龍圖騰的早期演化變得清晰起來。而在文獻研究方麵,《山海經》所記錄的圖騰文化同樣能為龍圖騰的早期演化提供有價值的證據。此外,更加重要的是,龍形象在後世的不斷發展也極有可能受到了《山海經》圖騰創造方式的影響,才得以逐漸豐富、豐滿起來。

《山海經》中,“龍”的使用或記載一共有35次,其用法和類型主要分為5種:

其一,以龍為山、水命名。《西山經·二次》有龍首之山,《北山經·三次》有龍侯之山、維龍之山,《中山經·薄山》有龍餘之水,《中山經·荊山》有龍山,《大荒西經》有龍山,以上皆屬此類。

其二,以龍為神話人物、氏族首領或氏族命名。《大荒東經》有晏龍、應龍,《大荒北經》有應龍、苗龍、燭龍,《海內經》有先龍、晏龍,以上皆屬此類。

龍首之山,

《山海經寰宇全圖·西山經第二》,趙越繪

《西山經·二次》雲:“又西二百裏,曰龍首之山,其陽多黃金,其陰多鐵。苕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涇水,其中多美玉。”(再向西二百裏的地方叫龍首山,它的南坡盛產黃金礦石,北坡盛產鐵礦石。苕水河從這裏流出,向東南流注於涇水河,河中有很多美玉。)

龍侯之山,

《山海經寰宇全圖·北山經南第三》,趙越繪

維龍之山,

《山海經寰宇全圖·北山經北第四》,趙越繪

《北山經·三次》雲:“又北三百裏,曰維龍之山,其上有碧玉,其陽有金,其陰有鐵。肥水出焉,而東流注於皋澤,其中多礨石。敞鐵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大澤。”(再向北三百裏的地方叫維龍山。山上盛產碧玉,山的南坡有金屬礦石,北坡有鐵礦石。肥水河從這裏流出,而後向東流注入皋澤湖。水中有很多磈壘。敞鐵河從這裏流出,而後向北流注入大澤湖中。)

龍餘之水,

《山海經寰宇全圖·中山經北第八》,趙越繪

《中山經·薄山》雲:“又東南十裏,曰蠱尾之山,多礪石、赤銅。龍餘之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洛。”(再向東南十裏的地方叫蠱尾山。山上盛產磨石和高純度的銅礦石。龍餘河從這裏流出,而後向東南流注入洛河。)

龍山(《中山經·荊山》),

《山海經寰宇全圖·中山經中第七》,趙越繪

《中山經·荊山》雲:“又東北七十裏,曰龍山,上多寓木,其上多碧,其下多錫,其草多桃枝鉤端。”(向東北七十裏的地方叫龍山,山上長著很多寄生樹。山上盛產碧玉,山下盛產錫礦石,山中的草木大多是桃樹。)

龍山(《大荒西經》),

《山海經寰宇全圖·大荒東經大荒南經大荒西經大荒北經第十一》,趙越繪

《大荒西經》雲:“大荒之中,有龍山,日月所入。有三澤水,名曰三淖,昆吾之所食也。有人衣青,以袂蔽麵,名曰女醜之屍。有女子之國。”(“大荒”當中,有座龍山,太陽和月亮從這裏落下。有一條由三個湖共同構成的水係,名叫三淖,是昆吾族人取得食物的地方。有個人穿著青色衣服,用袖子遮住臉麵,名叫女醜屍。有個女子國。)

其三,以龍為生物、藥物命名。《中山經·薄山》雲:“又東二十裏,曰金星之山,多天嬰,其狀如龍骨,可以已痤。”(再向東二十裏遠的地方叫金星山,山上有很多中藥材天嬰,它貌似龍骨,可以治療痤瘡。)郝懿行注雲:“《本草別錄》雲:‘龍骨生晉地川穀、及太山巖水岸土穴中死龍處。’”龍骨,是一種中藥材,亦名陸虎遺生、那伽骨、生龍骨、煆龍骨、五花龍骨、青化龍骨、花龍骨、白龍骨等,係哺乳類動物之骨骼化石。《中山經·岷山》雲:“又東一百七十裏,曰賈超之山,其陽多黃堊,其陰多美赭,其木多柤、栗、橘、櫾,其中多龍脩。”(再向東一百七十裏的地方叫賈超山,山的南坡盛產用作塗料的黃色堊土,山的北坡盛產漂亮的赭石,山中的樹木以山楂樹、栗子樹、橘子樹和柚子樹為主,草以龍須草居多。)郭璞注雲:“龍須也,似莞而細,生山石穴中,莖倒垂,可以為席。”《海外西經》雲:“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貍。”(龍魚在山陵中居住,位於它的北方,它貌似狸。)又雲:“白民之國在龍魚北,白身被發。”(白民國位於龍魚棲息地的北方,這裏的人白皮膚,披散著頭發。)袁珂注雲:“龍魚,疑即《海內北經》所記陵魚,蓋均神話傳說中人魚之類也。”以上皆屬此類。

龍骨

其四,以龍的特征來形容神的相貌,言神長著“龍身”或“龍首”。

鳥身龍首神,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南山經·二次》雲:“凡南次二經之首,自櫃山至於漆吳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裏。其神狀皆龍身而鳥首。”(南方第二山係,從櫃山到漆吳山,一共十七座山,七千二百裏遠。這些山山神都是長著龍的身子和鳥的頭。)

龍身鳥首神,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南山經·三次》雲:“凡南次三經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裏。其神皆龍身而人麵。”(所有南方第三列山係,從天虞山到南禺山,一共十四座,六千五百三十裏。這裏的神都長著龍一樣的身軀和人一樣的臉。)

《西山經·三次》雲:“又西北四百二十裏,曰鍾山。其子曰皷,其狀如人麵而龍身。”(再向西北四百二十裏的地方叫鍾山,鍾山之子叫鼓,他的樣子像是長著人的臉和龍的身軀。)

龍身人麵神,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人身龍首神,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中山經·荊山》雲:“神計蒙處之,其狀人身而龍首,恒遊於漳淵,出入必有飄風暴雨。”(神計蒙掌管這裏,他長著人一樣的身軀和龍一樣的頭,他經常在漳水河的深水水域遊走,每逢他出入,就會有暴風雨到來。)

神計蒙,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中山經·岷山》雲:“凡岷山之首,自女幾山至於賈超之山,凡十六山,三千五百裏。其神狀皆馬身而龍首。”(總計岷山山係,從女幾山到賈超山,一共十六座山,三千五百裏路,這些山的山神都長著馬一樣的身子和龍一樣的頭。)

馬身龍首神,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中山經·十經(首陽山)》雲:“凡首陽山之首,自首山至於丙山,凡九山,二百六十七裏。其神狀皆龍身而人麵。”(總結首陽山山係,從首山到丙山,一共九座山,共二百六十七裏路。這些山的山神都長著龍一樣的身子和人一樣的臉。)

《中山經·洞庭山》雲:“凡洞庭山之首,自篇遇之山至於榮餘之山,凡十五山,二千八百裏。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總計洞庭山山係,從篇遇山到榮餘山,一共十五座山,二千八百裏路。這些山山神都是長著鳥一樣的身子和龍一樣的頭。)

鳥身龍首神,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海內南經》雲:“窫窳龍首,居弱水中,在狌狌知人名之西,其狀如龍首,食人。”(窫窳居住在弱水中,具體位於猩猩棲息地的西方,它貌似?,長著龍一樣的頭,而且吃人。)《海內經》又雲:“有窫窳,龍首,是食人。”(有一種怪獸窫窳,長著龍一樣的頭,能吃人。)

窫窳,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郭璞《山海經圖讚》雲:“窫窳無罪,見害貳負,帝命群巫,操藥夾守,遂淪溺淵,變為龍首。”

《海內東經》雲:“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雷澤湖裏居住著雷神,他長著龍一樣的身軀和人一樣的麵頰,隻要像打鼓一樣敲擊他的肚子就會打雷。)

雷神,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山海經》中,一共有以上11個神(12個出處),他們都屬於這類情況。

其五,直接言龍,龍是神的坐騎。

《北三經·一次》雲:“隄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泰澤,其中多龍龜。”(隄水河從這裏流出,而後向東流注入泰澤湖。水中有很多龍龜。)郝懿行以為“龍、龜二物也。或是一物”。(袁珂以為“當是一物”。若龍、龜為二物,則此處有龍。若龍、龜為一物,則此條應屬上文“其三”。)

《海外南經》雲:“南方祝融,獸身人麵,乘兩龍。”(南方的神是祝融,他長著獸一樣的身軀和人一樣的麵孔,駕乘兩條龍。)

《海外西經》雲:“大樂之野,夏後啟於此儛《九代》,乘兩龍,雲蓋三層。”(大樂的郊外,夏時後啟在這裏觀看樂舞《九代》。夏後啟駕乘兩條龍,將三層祥雲召喚至頭頂做傘蓋。)

《海外西經》雲:“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兩龍。”(西方的神是蓐收,他的左耳上盤踞著一條蛇。他駕乘兩條龍。)

《海外東經》雲:“東方勾芒,鳥身人麵,乘兩龍。”(東方的神勾芒,長著鳥一樣的身軀和人一樣的臉,他駕乘著兩條龍。)

《海內北經》雲:“冰夷人麵,乘兩龍。”(神冰夷長著人一樣的臉,駕乘兩條龍。)

《大荒西經》雲:“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乘兩龍,名曰夏後開。”(在西南海以外,赤水河的南岸,流沙的西麵,有個人耳朵上穿掛著兩條青色蛇,乘駕著兩條龍,名叫夏後啟。)

以上這7處,皆屬此類。

冰夷,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冰夷就是馮夷,他就是黃河的河神河伯。郭璞注雲:“冰夷,馮夷也。《淮南》雲:‘馮夷得道,以潛大川。’即河伯也。《穆天子傳》所謂‘河伯無夷’者,《竹書》作馮夷,字或作冰也。”郭璞《山海經圖讚》雲:“稟華之精,練食石八,乘龍隱淪,往來海若,是謂水汕,號曰河伯。”《水經注·洛水》引《竹書》(古本)雲:“洛伯用與河伯馮夷鬥,蓋洛水之神也。昔夏太康失政,為羿所逐,其昆弟五人,須於洛汭,作《五子之歌》,於是地矣。”《史記》張守節正義雲:“河伯,姓馮名夷,浴於河中而溺死,遂為河伯。”

從上述《山海經》中龍的使用可知,龍的文化普及度非常高,無論是《山經》還是《海經》,幾乎華夏民族視野內的整個世界都認同龍的文化,這一方麵可以從《山海經》中龍分布的廣泛程度上看出來,另一方麵,也可以從龍的使用,特別是以龍命名神,或者用龍首、龍身來塑造山神的龍形象的挪用上體現出來。在《山經》中,非常多的山神都長著龍首或者龍身,而在《海經》中,四方的方向神和夏後啟(夏後開)全都乘兩龍出行。從神話的創作動機以及圖騰崇拜時代中,人的造神心理可以確定,時人認為龍的形象和龍的文化特征可以賦予被“龍身”“龍首”塑造的山神,以及以龍為坐騎的方向神、夏王朝的統治者夏後更多的神秘色彩。

夏後啟(夏後開),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夏後啟,即夏啟,是夏的第二代君主,禹與塗山氏之子,太康(《史記》作太康,《竹書》作大康)之父。夏代君主不稱王,而稱後,故作夏後啟。漢景帝時,因景帝名“啟”,漢人避諱改“啟”為“開”,所以《大荒西經》所雲“夏後開”也是他。

《史記·夏本紀》雲:“十年,帝禹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而辟居箕山之陽。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啟遂即天子之位。”《穆天子傳》卷五雲:“丙辰,天子南遊於黃台之丘,以觀夏啟之所居。”

夏啟之居是夏後啟時夏之國都,今考古學界多以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遺址為“夏啟之所居”。因此,《海外西經》載“大樂之野”,夏後啟儛《九代》之處或距今河南省新密市不遠。

郭璞《山海經圖讚》雲:“筮禦飛龍,果儛九代,雲融是揮,玉璜是佩,對楊帝德,稟天靈誨。”

《禮記·表記》雲:“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夏商之後,人神之間的關係基本處於相互隔絕的狀態。因此,超現實主義的龍的形象和文化,恰恰有利於神形象的塑造,進而維持人神有別的信仰現實差異。因此,《山海經》中的龍,反映了龍的形象和文化在形成之初就具備的超現實主義特性。但是,這也從另一個側麵表現出了當時的龍還並未具備圖騰的特征。龍隻作為一種神異服務於方向神和神話化的人文始祖,或作為一種超現實主義的元素用來塑造山神的形象。它還並不足以稱之為圖騰,沒有直接成為氏族、方國的崇拜物。此外,《山海經》中雖然頻繁有龍的出現,卻沒有一次直接描述過龍的外貌或特征,當時龍的形象是否已經雜糅了多種圖騰的視覺特征,以至於是否具備了後來所說的“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這一係列特點,這些若僅從文獻記載來看,尚且不得而知。

不過,在文物方麵,紅山文化的玉豬龍被普遍認為是龍圖騰的原型。玉豬龍又稱玉獸玦,它是涵蓋了多種動物特征的玉質玦型器,是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紅山文化重要的原始宗教禮器,這種禮器多被認為是龍的原始雛形。

紅山文化玉豬龍造型涵蓋了多種動物的特征,但其基本造型主要源自於豬。豬,古稱豕、彘,是六畜之一,也是人類最早馴化、飼養的家畜。根據《山海經》的記載,豬的自然分布區總計有32處,豪彘(豪豬)的分布區也有7處。可見,豬對上古時期漁獵生產和畜牧業具有重要的意義。此外,在人類馴化、飼養的主要家畜中,豬的繁育力最強。幼豬長大,進入**期後,會自行**,甚至會與其親代回交繁衍後代。在生產力低下、倫理道德秩序尚未普遍建立的洪荒時代,人並不會因為豬的“**”**而鄙視這一物種。相反地,還會因為豬強大的繁育力而對豬加以崇拜。新石器時代之後,直接以豬為崇拜物的圖騰文化逐漸衰落,但生殖崇拜的原始宗教文化依舊牢牢地控製著時人的思想。所以在原始宗教的信仰層麵,一方麵,舊石器時代的豬圖騰已經魅力不再,但另一方麵,氏族又迫切地需要一種新的形象既能繼續滿足時人生殖崇拜的願景,又能不至於像豬一樣,以現實世界中真實存在的形象去挑戰圖騰的神秘感。因此,承繼了豬的重要視覺特征又雜糅了其他動物特征的新的圖騰文化應運而生。這也就是被視作龍圖騰的玉豬龍誕生的文化背景。

玉豬龍,紅山文化,天津博物館藏

紅山文化玉豬龍材質為岫岩軟玉,通體呈牙白色,造型肥首大耳,吻部平齊,三角形切口不切透內圓,身體首尾相連,成團狀卷曲,背部對鑽圓孔,麵部以陰刻線表現眼圈、皺紋。愛彌兒·塗爾幹在《原始分類》一書中根據對澳洲土著的研究得出結論,認為舊石器文化的圖騰崇拜物多來自於自然界中客觀存在的動植物。紅山文化的玉豬龍是以對自然物模仿為基礎的原始藝術創造,其吻部前伸上噘,鼻端截平,雙圓鼻孔,梭形目,長鬣扁薄,頭部具有明顯的豬首的特征。此外,其身體蜷曲,呈英文字母C型,造型蒼勁有力,頗具動感,又具備蛇的特征。由於雜糅了豬和蛇兩種動物的形象特點,玉豬龍被普遍認為是中國最早的龍形象。

《史記·五帝本紀》載:“東至於海,登丸山,乃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而邑於涿鹿之阿。”黃帝在打敗炎帝和蚩尤之後,巡閱四方,然後合符釜山。這裏的“合符”主要講的是統一了聯盟內各方國、氏族的軍令符信,從而確立了政治軍事上的同盟關係。而各方國、氏族的軍令符信均以其各自的圖騰作為標誌,所以“合符”的方式很可能是從各圖騰中選取一些視覺元素將其組合在一起,這很可能就是龍圖騰理論上的由來。此外,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紅山文化作為黃帝時代華夏文明活動中心區的考古和理論證據被陸續提出,如果這一觀點成立,則黃帝“合符”的文獻證據與紅山文化玉豬龍的文物證據又可相互印證。

彘身二十神,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那麽,如果將玉豬龍視作龍圖騰形象形成過程當中,以豬為基礎的視覺形象疊加過程中的一個文物佐證,在《山經》中,也正好能夠找出與此相對應的文獻證據。《北三經·三次》雲:“凡北次三經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於毋逢之山,凡四十六山,萬二千三百五十裏……其十四神狀皆彘身而載玉。其祠之:皆玉,不瘞。其十神狀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璧瘞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米祠之。此皆不火食。”(總計北方的第三列山,從太行山到毋逢山,一共四十六座,共一萬二千三百五十裏路……其中的十四位山神都長著豬一樣的身軀並戴著玉。他們的祭祀禮儀都是用玉,但是不埋。其中的十位山神都長著豬一樣的身軀、八條腿和蛇一樣的尾巴。他們的祭祀禮儀是用一塊玉璧埋入地下。所有這四十四位山神,都要用精米祭祀,但都要用未經火烹飪的食物做貢品。)

彘身八足蛇尾神,明,蔣應鎬、武臨父繪

紅山文化位於中國北方,分布於東北西部的熱河地區,北起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南至河北北部,東達遼寧西部遼河流域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大淩河上遊。這一地區在中原華夏民族中心區以北,正是傳統意義上北狄所在的地區。《禮記·王製》曰:“北方曰狄,有不火食者矣,衣羽毛,穴居。”而經亦雲其“此皆不火食”。可見,《北山經·三次》所指“凡四十六山”也很可能位於紅山文化區域內。經雲“其十四神狀皆彘身而載玉”,又雲“其祠之:皆玉”及“皆用一璧瘞之”。紅山文化是中國北方玉文化的重要源流,包括玉璧在內的玉質禮器使用極為普遍,而且又普遍存在以豬為造型基礎的玉豬龍崇拜。顯然,這與《北山經》中所說的“彘身”和“玉”相互印證。此外,更為重要的是,經雲“其十神狀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神狀即已囊括了成熟龍圖騰形象,即八爪金龍造型中的“豬鼻、八爪、蛇形”這三個最重要的元素。因此,這很可能是龍圖騰早期演化過程中的重要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