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一號病人”潛入上海

我自嘲了一番。到了這一天晚上,在手機上看到了一條新聞,心中不由一驚:壞了,上海也有確診病例啦!

新聞來自國家廣電總台央視記者的報道:國家衛健委確認上海首例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 1月20日晚,國家衛生健康委確認上海市首例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患者為56歲女性,湖北省武漢市戶籍。1月12日自武漢來滬後,因發熱、乏力等症狀,於1月15日在本市一發熱門診就診後即被收治入院隔離治療。經上海市疾控部門檢測,並經中國疾控中心複核,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1月20日,經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領導小組的專家評估確認,該病例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現患者體溫正常,生命體征平穩,其2名在滬密切接觸者正在醫學觀察。

到過武漢的就會傳染到其他地方、其他人身上?估計看過這條新聞後,多數上海人隻是胸口掠過淺淺的一點“心驚”而已。因為這麽大的上海,出現個把病例,屬於“太正常不過”的事了!

但後來我知道,這一病例其實已經在上海市府領導那兒掛上“號”了——這就是上海:每一個細節他們都格外謹慎。也因此後來有人嘲笑“上海人怕死”。

上海人不服道:“阿拉怕死?”“阿拉當年30萬人大肝炎流行,我們都沒怕過死!這點小小的肺炎阿拉就怕死啦?肚子呀笑穿了!再講,傳染病麵前,怕死點有啥壞處,篤定點總歸是好事!”

瞧,這就是上海人。很快我通過“內線”知道了上海第一例病毒感染者的“來龍去脈”和當時的病情,更讓我感動的是有關方麵知道我留在上海,馬上送來幾疊口罩。

“用得著嗎?”我有些滿不在乎。

“必須提高警惕,以防萬一!”他們友善地關照我,“對了,這桶消毒藥水也留著用,進出門注意手消毒……”

聽聽,這就是上海人,細膩、周到。我已經感動了。

我們回頭來說一說上海第一例病毒感染者的“來龍去脈”吧——

56歲的陳女士長期居住在武漢市,1月12日她來滬探望女兒一家。可是陳女士早在1月10日就有發燒症狀,當時她並不知道這是感染上了傳染性很強的新型冠狀病毒——那個時候大家都這樣稱呼這個冒出來的新病毒。陳女士在發燒後,自行服藥幾天,但熱度一直不退,並伴隨著渾身無力、胃口差和明顯的咳嗽症狀。

1月15日晚9時,已經有些吃不消的陳女士在子女的幫助下,來到上海同仁醫院發熱門診。

“哪兒不舒服呀?”接診的於亦鳴醫生是這一天臨時被抽來支援發熱門診的呼吸與危重症學科醫生,經驗豐富。“我記得當時媒體報道武漢已有40多例確診新冠肺炎患者,又聽這位女士的口音好像有點像那邊的人,所以特別留意起來。”事後於醫生說。

“聽口音你不是本地人……”於醫生順口問。

“不是,是武漢的。閨女在上海,來這兒過春節的……”陳女士吃力地回答。

“噢——武漢的。”36歲的於醫生聲音很隨和,但心裏卻“咯噔”了一下。憑借13年的職業經驗,他立即警覺起來,以最快的速度進行了“特別處理”——會同感染行政科副主任劉岩紅立即將陳女士移至獨立留觀室。“你先到這邊休息一會兒,我給你開個單子,去做個胸片檢查。”

“你們幾個也要注意點,戴個口罩,防止傳染。”劉岩紅一邊吩咐其他人防護起來,一邊自己第一個申請進入給陳女士治療的發熱隔離病房。她親切友善地告訴陳女士:“不用緊張,你休息好。我們會對你進行認真會診和治療的。如果出現不舒服,馬上按鈴叫我們啊!”這一串叮囑,讓陳女士放心地在**躺下。

“於醫生,等片子看後有什麽情況立即通知我們……”劉岩紅醫生同時又對於亦鳴說。

“明白。”於醫生點點頭。

陳女士的胸部透視片子到了於醫生手裏。壞了!兩側肺部呈現多發滲出病灶……

這不是“非典型肺炎”的明顯表現嘛!

“馬上給患者辦理住院手續,並立即對其進行隔離!她的親屬在吧?也馬上進行隔離觀察。醫院內部凡是這個患者經過的地方都進行消毒。你們幾位和於醫生一樣要特別注意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啊!一有異常,立即報告。”劉岩紅嚴肅地向身邊幾位醫生和護士交待,隨後立即向醫院領導匯報情況。

“我們馬上請專家來集體會診。”醫院領導同樣在第一時間作出果斷決定。

當晚,陳女士被安排在有隔離設施的特殊病房,並開始接受特殊治療。同時,醫院向上級行政部門和疾病預防控製機構上報相關情況。

1月16日一早,上海市衛健委即組織市級專家來到陳女士所住的醫院進行會診。當天下午,有關病情和樣本上傳國家衛健委。

1月20日,經國家衛健委專家複核,陳女士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你們務必要做好醫務防控和患者治療,要仔細再仔細。尤其是要做好隔離,絕不能在醫院裏出現傳染。同時馬上把患者的親密接觸者全部隔離……”市府領導的電話直接打到市衛健委,衛健委的領導直接下到患者所住醫院進行檢查。

從上海市民們還在照常工作的16日起,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已經開始向各大醫院、社區下達一道又一道的“內部指令”:務必注意來自武漢的發熱者和他們的生活與工作範圍,一旦發現情況,立即采取隔離措施!

“武漢那邊情況到底怎麽樣?”上海方麵在“偵察”武漢方麵的疫情發展勢態。

“好像沒有特別的情況,還正在熱火朝天、全心全意地開兩會呢!”外界獲得的基本情況是這樣。

18日,讓武漢百姓和醫務戰線十分焦慮的冗長的“兩會”終於結束。而此時,武漢各大醫院的“發熱”就診市民已經呈現“蜂擁”之勢……

19日,武漢市百步亭社區“萬人宴”以空前的熱鬧場麵在露天舉行。在武漢,沒有幾個人不知這有30萬人居住的知名大型社區,它大到像一個小縣城規模。過去在百步亭住著的居民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幸福感,畢竟它是武漢榮獲首屆“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的唯一社區。春節要到了,“萬眾歡聚”、大吃一頓,以彰顯社區之氣派和商業氛圍。據說,此次萬人宴實際到場的有近十萬人。好家夥,十萬人大餐,十萬人聚集在一起,這會讓有同人類“親密接觸”的強烈“願望”的病毒多開心呀!

後來證明,百步亭的“萬人宴”是武漢疫情廣泛傳播的一個重要“源頭”之一。

可怕,也可恨至極。市長後來出麵道歉,也沒有多少用。因為此次“萬人宴”害死和害苦了多少人?

沒有人統計過,但可想而知不會是小數目。

19日我在幹什麽?噢,想起來了:早上在上海,上午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派車來浦東接我去杭州;當天下午,我在省高院領導的陪同下,參觀了浙江省網絡法院,真是大開眼界——原來現在可以通過網絡來進行法庭審判了,而且效率、效益特別的好。

20日,在我飛奔到金華去采訪的途中,上海接到國家衛健委正式通知:武漢籍來滬的患者陳女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她因此成為上海市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