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做到“一目了然”的製圖步驟

掌握圖表技巧的捷徑——活用“DTM”

應該按照什麽樣的步驟製作圖表呢?

也許每個人的方法都不盡相同,但有一個獲得了權威認證的高效方法,也是我平時不斷實踐的方法,我想可以將其稱為“思考的捷徑”。

事實上,這個方法在國外的高等設計教育上已經極為普及,是設計專業的學生必須掌握的思維方式,大部分的講義都是對該方法的延續和繼承。

話雖如此,但你不需要感到恐懼。在日本,也有很多獨具匠心的人在無意識中對該方法進行著無數次的實踐。

在這裏,我想將這一方法稱為“DTM”。事實上,這個方法原本是沒有名字的,隻不過整個思維過程是按照Discovery(發現)、Transforming(加工)、Making(完善)的順序推進的。

“DTM”隻是按順序將這三個單詞的首字母進行排列而已。如果能按照DTM的步驟推進,就能從多樣化的角度解決麵臨的課題。

DTM的內涵非常簡單,大家可以將這三個步驟記在心中,在此基礎上思考如何製作圖表。

接下來,就將目光聚焦在圖表製作上,簡短地學習一下每個步驟吧。

STEP 1 Discovery(發現)——找到可供參考的案例

先明確需要解決什麽問題。比如,是要完善給上司的資料呢,還是要讓給客戶說明介紹的資料更具有說服力。

明確了課題之後,就要集中注意力去尋找可供參考的案例。

我們可以從身邊的任何事物中尋找、搜集能給予我們啟發和靈感,或是可供參考的案例。可以是辦公室書架上的資料、某個網站,也可以是你比較中意的網購宣傳單。

給大家布置這樣一個課題。

假設,你要圍繞“全球咖啡消費量的變化”製作一張通俗易懂的圖表,這時你會尋找些什麽樣的案例呢?

讓我們先來思考一下都有哪些方法可以展示“全球咖啡消費量的變化”。

折線圖、柱形圖、餅狀圖、數值表……再或者,你找到的是一張風格獨特的插圖,究竟哪一種更接近於你想表達的內容呢?

為了避免主觀臆斷,希望大家能在這個階段盡可能多地搜集各種形式的圖表。好了,讓我們站起來,離開座位,翻一翻手邊的報紙、宣傳冊或者資料集吧。哪怕無法讓你立刻產生共鳴,抑或是不能認定“就它了”也無妨。總之,這個階段最關鍵的就是搜集案例。

怎麽樣?是不是已經搜集了幾種不同形式的圖表呢?

那麽,接下來想想如何才能將“咖啡”視覺化。此時,或許可以翻閱咖啡店的官網或是菜單,應該能從中搜集到一些幫助我們直觀地傳遞信息的東西,比如色彩、形狀、插圖等。

最後,我們也嚐試著思考一下如何才能讓讀者直觀地體會到“全球”這一概念。比如,某個公平貿易咖啡(Fairtrade coffee)的品牌,以及該品牌的管理機構等設計的宣傳冊、網站上,在呈現國內外流通與消費的相關性時采用了什麽樣的圖表,是否可以從中獲得一些提示呢?

隻找到一個案例是不行的,一定要盡可能多地搜集。這樣我們就可以進行對比和組合,這一點非常重要,目的在於站在多個客觀的角度審視問題。也可以圍繞關聯行業以及類似的服務、商品等尋找可參考的案例。好的、不好的,各種案例都要搜集起來。

思考這張圖好在哪裏,那張圖的缺點在什麽地方,可以幫助你找準前進的方向。

本書的Chapter 4共搜集了49個參考案例,將成功案例和失敗案例進行對比並加以說明,旨在減少你在尋找案例上花費的時間,你可以靈活運用。

STEP 2 Transforming(加工)——依據眼前的課題,加工、改造案例

在步驟2中,我們需要集中精神研究如何才能將步驟1中搜集的案例應用到自己的課題上。

我們來依次觀察一下搜集到的案例吧。通過重新編排信息的分類方法、形狀、文字、數值及排版,是否能從中找到你解決課題的突破口呢?

此時,開篇中提到的習慣—“準備好紙筆”就可以發揮出它真正的作用了。試著描繪幾次框架和草圖,慢慢地就能看清眼前的圖表中究竟缺少什麽樣的要素,什麽樣的要素又是多餘的。

這裏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請看圖3,這是由一張汽車銷量圖轉化而成的咖啡消費量圖。其中的工作,不過是將圖標從“汽車”替換為“咖啡杯”而已。

可以看出,如此簡單的調整,就能將汽車銷量圖改造為咖啡消費量圖,你需要的圖表就大功告成了。

在這個階段,最關鍵的工作是不斷重複類似的簡單聯想。

大家一定要卸下肩上的負擔,靜下心來完成這個步驟。

如果能把那些在大腦中思考起來很困難的事情,用筆畫出來,或許就能茅塞頓開,浮現出很多不錯的點子。

無論何時,圖表都能將事物具體化,使其變得淺顯易懂。

在畫出讓你覺得信心滿滿的圖表之前,一定不要放下手中的筆,絕佳的構思必定會出現。

在Chapter 3中,我會將這一思維方式分成三個步驟,借助具體的示例進行詳細說明,所以大家一定要理解,在這個階段我們隻需要跟著自己的直覺往下走就足夠了。

STEP 3 Making(完善)——在草圖的基礎上完善圖表

終於來到了最終階段。

這個階段我們需要基於做好的草圖,形成最終的圖表。為了讓對方在看到圖表時瞬間理解其中的含義,我們需要完善圖表的呈現效果。

具體的構思就在大腦裏,用電腦製作應該也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

關鍵在於,任何時候都要追求最簡單的形象和構造。

正如下麵的圖標一樣,立體化的圖標往往會影響對方客觀準確地讀取數據。

隻要牢記這一點就不會出問題。

但是,還有一點需要注意。

一旦發現做好的圖表和我們想象中的不一樣時,我們就需要再次拿起筆,鼓起勇氣回到步驟2。這次是要對自己做的圖表進行改造。對比搜集到的範例並思考,應該就能找到突破口。

大家也可以參考Chapter 4中的改善示例。

不斷重複各步驟,“適應”很重要

大家是否已經對步驟1到步驟3有了一個具象的認識呢。不斷重複這些步驟,應該就能逐漸掌握圖表製作的要領。也許剛開始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但慢慢地就能加快速度了。

讓我們先從適應這幾個步驟開始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