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偉大的航海家

這座偉大航海家鄭和的雕像屹立在江蘇省南京市的鄭和公園內。

這一定是一幅令人窒息的壯景:放眼望去,船隻覆蓋了整個海麵。其中的幾艘船竟如此之大,以至於被誤以為是漂浮的島嶼。當歐洲的葡萄牙還在艱難地用小帆船一步一步探索非洲未知海岸的時候,中國已經派遣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船隊出海遠航了。

1405——1433年,中國的航海家和外交官鄭和帶領他的中式帆船艦隊進行了七次探險遠航,並為當時人類對世界的認知插上了幻想的翅膀,甚至有人推測,這支中國的船隊曾繞過非洲,到達了歐洲。就算沒有這些無法證實的大膽推測,鄭和的故事也已經是個傳奇了。

中國的航海活動和海上貿易開始的時間較晚。幾個世紀間,中國航海家們的活動局限在內海和海岸線附近。他們使用河船運輸,這些船底部平坦,沒有龍骨,立起的兩側和甲板幾乎成直角,中間建有方格式的船艙。後來的中式帆船,即帶有一根或多根桅杆的中國傳統帆船,就在此基礎上孕育而生,並發展出無數種中式帆船的類型。

中國人的第一個海上航行時代始於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當時中國人的航海線路穿過黃海,到達了今天的韓國和日本。到9世紀,中國商人活躍在東南亞和印度。1000年前後,中國已經有適合深海和淺海航行的多種船型。到了宋代,中國人在南部海域的航行得到發展。中國商人用精美的瓷器和紡織品,尤其是絲綢和金屬製品,換取寶石、香料、穀物和棉織品。

這幅創作於明朝的《南都繁會景物圖卷》(局部),描繪了當時南京城商業興盛和市民生活的繁華景象。

到元朝時,中國的商船隊已到達了蘇門答臘島、錫蘭(今斯裏蘭卡)和印度南部。歐洲人筆下第一次出現的對中國船隻的描述就始於這個時期。來自威尼斯的商人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中描述了有4根桅杆的中國商船,可容納300名隨行人員以及多達60名商人。這是馬可·波羅親眼所見,因為在1292年返回歐洲的過程中,他曾乘坐過這樣的中式帆船。這些船由鬆木和冷杉木建造而成,並由鐵製鉚釘固定,船體是雙板構造,此外還配有船尾槳和把船艙分成多個水密倉庫的橫艙壁。這樣的密封技術直到19世紀才在歐洲普及。倘若出現滲漏,這些橫艙壁能阻止水漫延到整個船艙,從而起到抗沉的作用。

此時的中式帆船已經配備典型的帆具設備:依據船的大小,每根桅杆上都掛有梯形的吊耳帆,即一種橫帆,其頂部的橫杆比底部的要短。用席子製成的船帆被竹竿穿插,並通過粗繩固定,以便揚帆起航後,風力能夠均勻分布在船帆上。船上的桅杆是有彈性的,而且它們的位置經常不對稱,所以那些不在中線上的桅杆必須用幾條支索和側支索支撐。和歐式的帆船不一樣,中式帆船的帆可以靈活轉動,所有的船帆都可以直接在甲板上操縱,因此帆船更便於操作,也更能適應風向。憑借這種帆船,中國抵達了北部的朝鮮半島、日本,以及南部的越南、泰國。

約1371年,鄭和出生在中國雲南昆陽的一個穆斯林家庭中。據傳,他的家族原本是蒙古總督的後裔。鄭和10歲時,雲南被新成立的明朝政府軍隊占領。於是,鄭和被捕,隨軍到南京後入宮,被閹割後服役。當時的宦官聽命於一國之君,這為鄭和提供了高升的機會。1385年,鄭和隨軍奉調北平府(今北京)。到了1390年,他所在的部隊隸屬於燕王朱棣部下,此時勤奮而有才幹的鄭和已經晉升為軍官。他在外交方麵的天賦也顯現出來,結交了王宮裏有權勢的朋友。

1399年,朱棣起兵反對自己的侄子建文皇帝。這場血腥的內戰持續了兩年,燕王朱棣成功登上帝位,成為永樂皇帝。身為篡位者,永樂皇帝上位後首先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的皇位合法化,並加以穩固。因此,他把首都從南京遷到北京,並在北京建造新的皇宮“紫禁城”。朱棣帶兵北上征戰蒙古,南下對抗越南。同時,為了在海上彰顯他的權威,還命人建立了一支規模宏大的船隊。朱棣尤其信任宦官,他認為宦官無法成立家庭,隻會效忠皇帝一人。因此,忠誠於朱棣的鄭和如願晉升到朝廷的最高職位。1403年,鄭和被任命為海軍上將,並管理船隊。他帶領這支船隊走訪了東南亞,但本次海上探險的目的在於向鄰國彰顯大國風範,從而抵消之前對永樂皇帝的帝位合法性的懷疑。

1405年,鄭和帶領62艘大型船隻、255艘小型船隻,開始了他的第一次下西洋。其中最大的一艘被稱為“寶船”:它長達120餘米,寬50餘米。相比之下,克裏斯托弗·哥倫布在1492年發現美洲大陸時所乘坐的“聖瑪利亞”號,據推測至多長25米,寬約7米。鄭和的寶船船身的橫切麵呈V字形,比起長度,它的寬度更為驚人,這使它能在水上保持平穩。甲板壁裝飾精美,彩繪絢麗,皇帝使者的住處布置得更是奢華。9根紅色的船帆桅杆,為這龐然大物提供驅動力。此外,船上還配置了大炮和士兵,隨行人員達1000多人。

整支船隊的隨行人員近28000人:除了水手和士兵外,還有商人、工匠、神職人員和占星師。船上載有絲綢和瓷器,以便途中換取香料、檀香木、寶石和珍禽異獸。

永樂皇帝的銅像。在他的支持下,鄭和開始了遠洋探索之旅。

這個中式帆船的模型製作於20世紀。鄭和下西洋時代以後,中國的傳統造船方式再沒有大的改變。

1405——1407年的第一次航海途經越南、爪哇島、馬六甲和錫蘭,最終抵達了印度的古裏,中國人在那裏用絲綢和瓷器換取了胡椒。返程途中,鄭和及其手下擊退了企圖破壞中國和印度之間海上貿易的海盜。

鄭和是否參與過第二次航海,學界目前仍有爭議。等到了第三次,他再次出海。這次出海船隊的規模有48艘,隨行人員約30000人。1409年,他們再次駛向印度。在錫蘭,即如今的斯裏蘭卡,這支船隊並沒有受到歡迎。錫蘭的國王亞烈苦奈兒對中國人充滿了敵意。於是鄭和命人擒拿了亞烈苦奈兒,並於1411年把他押送到南京。在這次航海歸途中,鄭和船隊還訪問了蘇門答臘島。

1413年,鄭和帶領63艘船、約28560名隨行人員開始了第四次下西洋遠航。這次,他們到達了霍爾木茲島和波斯海灣。船隊被分成兩支,一支沿著非洲東海岸一直到達莫桑比克,另外一支則走訪了麥加和埃及。1415年,這支滿載貨物的船隊回到南京。同時,他們還帶回了來自南亞和東南亞30多個國家的大使,因為他們都想覲見中國皇帝。

1417——1419年,鄭和第五次下西洋,並再次到達波斯灣和非洲東部海岸。第六次下西洋始於1421年,這次他途經東南亞、印度和波斯灣,抵達了非洲,並完成了此次遠航的主要任務,即把當年來覲見的外國大使們送回各自的國家。1422年,鄭和船隊回到中國。

1424年,永樂皇帝去世。他的兒子洪熙皇帝繼位,下詔停罷下西洋事業。鄭和被任命為軍事指揮官,鎮守南京。然而,洪熙皇帝於1425年就去世了,他的繼位者宣德皇帝並未放棄遠航。1431年,鄭和受皇帝之托,帶領100艘船,以及27500名隨行人員再次出海。這次遠航的目的地仍舊是東南亞諸國、印度、波斯灣和非洲東部海岸。1433年,鄭和船隊回國。

可能在航海途中,也可能在回國後不久,鄭和就去世了,有關他去世的記載是相互矛盾的。鄭和帶領的船隊曾到達印度、非洲東部和紅海,行程達50000公裏。相比之下,歐洲探險家們出海遠航不是為了占領陌生國家,就是出於科學研究方麵的好奇心,或者企圖開辟新的商貿航海線路。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說,航海主要是為了在印度洋周邊諸國彰顯中國的國威。不過也有人推測,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向海外流放高級官員,或許鄭和本人也陷入了國內的政治糾紛,因而必須到海外躲避。

但無論他出行的目的是什麽,鄭和下西洋從一開始就遭到朝廷內儒家保守派的反對。宣德皇帝於1435年去世後,繼續出海遠航的計劃被終止。新即位的明朝皇帝使中國又回到了海禁的狀態。鄭和的航海記錄全部被銷毀,中國人和外界幾乎斷絕了往來。在明朝皇帝的規定下,中國的臣子都不得離開國土,外國人也不得進入中國。海上航行受到限製,最終連多桅杆的帆船建造也被禁止了。到1500年,中國的船隊規模隻有輝煌時期的十分之一。1513年,當第一位葡萄牙人抵達中國海域時,中國昔日的海軍力量早已**然無存。1557年,新移民被允許在澳門定居,這裏很快就成為葡萄牙在東亞的商貿中心。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這裏也是中國唯一的開放港口。當中國繼續與世隔絕時,歐洲人陸續在亞洲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其中包括當年鄭和走訪過的地方。

無論如何,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仍舊留下了積極影響:中國對世界的了解增多,向海外移民的數量也隨之增長。不少來自中國南部的商人離開了自己的家園,移居東南亞,並在那裏建立了商貿網絡,其影響一直保持到19世紀。

如今在中國南京有一座墓,就是官方的鄭和墓,盡管墓裏是空的。此外留存於世的還有三座船塢,當年就是在這裏誕生了舉世聞名的中國船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