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負麵意見

當我們想要對他人的工作或是行為提出負麵意見時,為了不傷害到對方,應該怎麽做才好呢?大家會不會一不小心將意見變成了責備?

一個人出社會越久,這樣的煩惱就會越多。一句無心的話很可能會傷害到別人,甚至激怒對方,最終引發更大的糾紛。在向別人提出負麵意見時,如果想要避免給對方帶來不快,讓對方能夠心平氣和地接受,還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大家要記住的是,千萬不要用好與壞、對與錯來單方麵做出判斷,高高在上地去評價對方。

無論是誰都會有“認同需求”,希望自己能夠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因此我們一定要先去理解對方的意圖。在對對方表示理解後,再給出自己的反饋意見。這樣一來,即使是負麵的意見,對方也會更容易接受一些。

第114條

如果一開始就斷定對方做不到,容易讓對方失去動力。

當我們對新員工進行指導時,如果使用“我覺得你還做不了”“這個你可能還沒法理解”這樣的表達方式,很可能會給對方帶來額外的壓力。

麵對一份新工作,有不懂或者做不到的事是很正常的。很多人這樣說可能是出於一番好意,希望為對方降低難度。但是很多人聽到這樣的話會感到有些惱火,心想“如果一開始就斷定我做不了的話,直接別讓我做不就好了嗎”。

如果想要對自己的下屬或是後輩表示關懷,其實隻要對對方說“你先試一試,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問我”或者“可能有的地方你現在還做不了”就可以。隻要表現出願意向對方提供幫助的態度,對方在麵對工作時就會安心很多。

如果想要讓缺乏實戰經驗的新人去挑戰難度較大的工作,可以對對方說“這個工作以前你可能沒做過,但我覺得以你的能力是可以完成的。如果有什麽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隨時來問我,加油”。這樣一來對方也一定可以用積極向上的態度去挑戰新事物。

即使內心感到有些擔憂或不安,也一定要注意使用積極向上的表達方式,這樣就不會讓對方失去動力。

第115條

完全否定對方意見的做法有百害而無一利。

對話就像拋接球一樣,如果總是不願意接球,而是將對方拋來的球原樣打回去,對方一定會感到有些火大。在對話中,完全否定對方意見的人就跟不肯接球的人一樣。即使我們覺得對方說得不對,也一定要先伸手接住對方拋來的球。擅長與他人交流的人都一定對這一點深有體會。

無論是誰,都希望自己能夠得到他人的認同。因此,隻要我們表現出願意傾聽的態度,對方就會感到滿足。此時,如果再提出不同的意見,對方也會更容易接受一些。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先說“原來你是這麽想的”,表示自己理解了對方的意圖,然後再說“我的想法是……”,來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

有的人不願意傾聽別人的意見,心裏總是覺得“反正我的想法才是對的”“意見不同,多說無益”,想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他人身上。這樣的做法隻會強行給對話畫上句號。

無論雙方的意見出現怎樣的分歧,都要保持一種“我也是對的,你也是對的”的態度,在尊重對方意見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想法。這樣一來,相信雙方都可以享受對話的過程。

第116條

隨便拿別人的年齡或是性別來說事兒很容易被看作侵擾。

當自己的下屬沒有做好分內的事情時,有些人會拿出身份標簽來對其冷嘲熱諷。

比如:“這麽大個人了,連招呼都不會打嗎?”或者:“都30多歲的人了,這點工作還幹不好嗎?”這樣的說法就是在用年齡標簽來綁架別人。還有,“這個工作可不是帶孩子的女人能做的”和“一個男人連這點毅力都沒有”,這種拿別人的性別出來說事兒的表達方式很容易被看作是性騷擾。

“你都已經是老手了”和“你已經是成年人了”這樣的說法也是同樣,不管是經驗豐富的人也好,還是成年人也好,都會有做不到的事情。用自己的固有印象來評價甚至是歧視別人,會引發很大的問題。這樣的話語很容易在無意中給別人造成巨大的傷害。

如果想要提醒自己的下屬好好跟人打招呼,可以說“以後跟別人見麵的時候打個招呼吧”;如果希望自己的下屬提高工作效率,可以說“這個工作希望你能在明天之內完成,如果有什麽問題可以來問我”。像這樣,隻要對對方做出具體的指示即可。

當我們覺得自己的下屬靠不住,希望對方能有些責任心的時候,直接提醒對方注意工作態度就可以。用自己的固有印象來給別人貼標簽,很可能會將路越走越窄。

第117條

“你果然還是不行啊”這樣的說法有些太過冷漠無情。

一些習慣否定別人的人,經常會在無意識中說出傷害別人的話。“你果然還是不行啊”“我就知道結果會是這樣”這兩句話就是典型的例子。

聽到這樣的話,對方立刻就會察覺到“他從一開始就覺得我不行”,所以這樣的說法其實很不禮貌。對方可能原本就因為對結果不滿意而感到垂頭喪氣,被人這樣在傷口上撒鹽,一定會覺得更加痛苦不堪。沒有比“你果然是個沒用的人”這樣的標簽更令人感到絕望的了。越是努力想要回應他人期待的人,受到的打擊就可能會越大。

反之,善於溝通的人通常會選擇“雖然結果有些遺憾,但是你已經很努力了”這樣的表達方式,先對對方的努力進行肯定,然後再表達自己的感受。

還有的人會在別人成功的時候用“我本來就覺得你一定能考上”這樣的話來稱讚對方。然而這句話在表達事情的進展很稱心如意的同時,還隱約透露出一股自負感,也可能會給人帶來不快。

如果想要稱讚別人的努力,還是直接說“你這麽努力學習,現在考上了,我真替你開心”,將自己的感受傳達給對方比較好,這樣對方才會愉快地接受。

第118條

不要隨便說別人的煩惱是“這種小事兒”。

沒有人能夠完全理解別人的煩惱。即使在旁人看來隻是一件小事,對當事人來說,可能也是會讓人深夜輾轉反側、愁眉不展的大事。

如果擅自將別人的煩惱說成是“這種小事兒”,隻會讓對方更加心煩。更有甚者,如果用“你怎麽會為這樣的小事兒去煩惱”或者“這種雞毛蒜皮的事兒有什麽可在意的”這樣的話來責備對方,更會讓對方備受打擊。對方甚至可能會心想:“以後再也不會對這種人傾訴煩惱了。”

就算心裏覺得這件事沒什麽大不了,也一定不要在對方的麵前顯露出來。如果搞不清對方究竟為什麽煩惱,可以直接詢問對方“是什麽讓你感到煩惱。”

如果對方跟朋友吵架後正感到很沮喪,可能會回答說“我對朋友說了很重的話,想跟他道歉”,將煩惱的關鍵告訴我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隻要附和他說“原來是這樣,你是想和朋友道歉”,表示出理解就可以了。這樣一來,對方也可能會繼續推進話題,比如會詢問你:“我該怎麽向他道歉比較好?”

工作、戀愛、家庭中的煩惱,對當事人來說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當別人來向你傾訴時,一定要誠心誠意地去麵對,千萬不要將別人的煩惱看輕。

第119條

不要讓自己的話給別人帶來壓力和傷害。

當你向他人訴說自己的夢想或是目標時,如果對方回了一句“嘴上說說當然簡單”的話,你會怎麽想?對於好不容易才鼓起幹勁的人來說,這樣的一句話無異於是被人澆了一盆冷水,嚴重的話甚至可能會使人喪失動力。

俗話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其實每個人都知道行動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並不需要其他人來給自己增添更多的壓力。在有些人看來,說這種話的人心裏其實是在想“你也就是嘴上說說,肯定不會真的去做”,完全是在瞧不起自己。這樣一來,很可能會引發更大的衝突。

如果想要推對方一把,我們可以說:“如果決定要做的話,接下來就要實際著手去做了!”或者:“這個主意真的很好,如果想要實行的話,應該怎麽做呢?”這樣就可以將對話積極地推進下去。

更有甚者,在別人麵對人生的低穀、想要努力扭轉局麵時,還會說上一句“真是太難了,但現在這個局麵也都是你自己造成的”,仿佛是在嘲諷別人自作自受,這樣的做法就更加過分了。

在這種情況下,還是要注意多使用積極的語言,比如可以說“我們一起來想一想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吧”。這樣就不會傷害到對方,也不會使人際關係出現裂痕。大家在溝通和交流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去打擊別人的積極性。

第120條

在工作和人際交往中不要用外表去評價別人。

有的人總是愛通過外表去判斷別人,而當別人的行動超出他們的預期時,他們就會說“真是人不可貌相啊”。比如,在向客戶介紹自己的後輩時,他們會說“他表麵上看起來不太起眼,其實很能幹的”,而當同事帶著便當來公司時,他們又會說“真是看不出來你還挺賢惠的嘛”。

無論是誰,聽到這樣的稱讚都會有點高興不起來。因為這句話意味著自己原本給別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後來才發生了改觀。

更讓人感到氣憤的是,有些人在發現別人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麽能幹時,還會說出“看不出來你數學還挺差的”或是“看不出來你心理素質還挺差的”這樣的話。這種人一旦發現對方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就會對其惡語相向。這樣的做法很容易打擊到別人,經常這樣做的話,很可能被看作是職權騷擾。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用自己先入為主的觀念去判斷或是評價別人,這種偏頗的想法隻會給對方帶來不快。如果想要稱讚對方的表現,可以大大方方地對對方說“你竟然連這個都會,好厲害啊”“你真的很優秀”或者“你好賢惠啊”,沒有必要特意去將自己的負麵想法告訴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