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泡沫風光

百萬公裏長的磁力觸須、無線電波的突然爆炸、比地球還要大的帶電離子體,還有替整顆行星覆上絢麗光輝的雲朵,對他來說都同樣真實且清晰可見。他能了解它們之間複雜的互動模式,也心領神會木星其實遠比眾人所揣測的更加美妙。

當他墜落過“大紅斑”的暴風眼,這片寬如大陸的雷雨區中,無數的閃電在他身邊爆炸;縱使大紅斑的成分是比地球的颶風稀薄多了的氣體,他也“知道”為何它能持續數世紀。當他沉入較平靜的深處時,氫風微弱的尖嘯也漸趨無聲,一陣白茫茫的雪花自高處飄落,有些已融入碳氫化合物泡沫所形成的、不可思議的山巒中。這裏已經夠暖和,可以容許液態水存在,卻未曾出現過海洋;因為這純粹的氣體環境,稀薄到無法支撐水分。

他穿過層層雲朵,直到進入一片清晰區域,那兒能見度之高,連人類的眼力都能看到一千公裏之外。那不過是大紅斑這巨大旋渦中的一個小氣旋,它保護著一個秘密,人類雖然猜測已久,卻未能證實。

沿著漂流的泡沫山巒遊移的,是無數嬌小卻線條分明的雲朵,大小都差不多,並鑲有相似的紅棕夾雜的斑點。在與行星尺度的周遭環境相比時,它們才顯得嬌小;事實上,即使是最小的也足以掩蔽一座中型城市。

那些顯然是生物,因為它們正從容地沿著泡沫山巒的側麵緩緩移動,把那些斜坡啃得精光,仿如巨大的綿羊。它們也會以數米的波段呼叫彼此,襯著木星發出的劈啪聲及震**,那些電波語言顯得微弱卻清晰。

簡直就是活生生的氣囊,在酷寒巔峰與炙熱深淵間的狹窄區域中飄浮著。狹窄,沒錯——卻是一片比地球任何生物圈都龐大的領域。

它們並不孤獨。穿梭於它們之間的,是其他小得多、讓人容易忽略的生物。其中有一些,和地球的飛行器有著幾乎不可思議的相似外形,大小也差不多。那些同樣也是生物——可能是掠食者,可能是寄生者,甚至可能是放牧者。

如他在歐羅巴上瞥見的外星異類,在他麵前展開的是進化史上全新的一章。有著噴射推進的魚雷形生物,就像是地球海洋裏的烏賊,正在獵捕並吞食著巨大氣囊;但氣囊也並非毫無防衛能力,有些會用雷電霹靂和鏈鋸般長達數公裏的有爪觸須反擊。

還有更奇怪的形狀,幾乎開發了幾何學上所有的可能性:奇怪的、半透明的風箏,四麵體、球體、多麵體、糾纏不清的絲帶……木星大氣層中的巨大浮遊生物,就像是為了飄浮,有如上升氣流中的蛛絲,直到能夠留下後代。然後它們會被掃入深處,被新的一代碳化、回收。

他在一個比地球表麵大上百倍的世界中尋覓,雖然看見了許多奇妙事物,卻沒有任何智慧的跡象。大氣囊的電波語言僅僅傳達著簡單的警告或恐懼。即使是獵者,那些或許能發展出較高級組織的生物,也像地球海洋中的鯊魚般,隻是沒有心智的機器人。

盡管有著令人咋舌的尺寸與奇景,木星的生物圈仍是個脆弱的世界。除了霧氣與泡沫之外,那兒還有一些脆弱的絲線及薄如紙的組織,隻有少數的結構比肥皂泡堅韌;即使是地球上最軟弱的食肉動物,也可以輕易撕裂那兒最恐怖的掠食者。

就像歐羅巴的放大版,木星是進化的死胡同。意識永遠不會在這兒出現;即使真的出現了,也會活得很痛苦。或許這兒可以發展出純粹的空氣文明,但在一個不可能有火,且幾乎不存有固體的世界裏,它連石器時代都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