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戰成名 一

東、西兩大紅巾軍崛起以後,元廷為了保住江南財賦重地,防範紅巾軍染指,開始大肆募集舟師,嚴加整訓,以阻止紅巾軍主力渡過長江。

擒獲孛羅帖木兒之後,朝廷又來招安方氏兄弟,方國珍就坡下驢,便接受了招安。可是,當方國珍看到元軍水師日益強大,突然就有些坐不住了。他很是憂慮地對兄弟們說道:“官府這水師,說起來是對付紅巾軍的,可是咱們兄弟打了朝廷兩回臉,他們對咱們必欲除之而後快,說不定哪天就把咱們先給圍了。大哥、三弟、四弟,你們怎麽看?”

“想當初咱們被逼作亂的時候,朝廷拿著一堆官衣官帽來募集兵丁對付我們,沿海一帶的壯士多有應募,並因此在同‘蔡亂頭’、倭寇及咱們兄弟的對陣中立功的。這些流血流汗的壯士,本指望著博個封妻蔭子,不承想這朝廷卻傳下了話,說什麽‘先交錢,再給官帽’!”老三國瑛氣憤道,越說越激動,“那有的人家甚至戰死了好幾個,也沒見官府給半點撫恤,這老百姓的心可是真的傷透了。這等黑白顛倒、逼良為盜的世道,看以後誰還搶著為官府賣命!”

“老三說的在理啊,如今民心可用,咱們正可再大幹它一場,也算給老百姓出出這口惡氣!何況如今朝廷顧此失彼,也不像往日眼睛隻盯著咱們了!”方國珍大聲道。

方氏兄弟、子侄都同意再次舉事,方明善揎拳捋袖道:“二叔,咱們就幹吧!反正那朝廷的水師不能下海,咱們就來個先發製人!”

“嗯,元廷派來的大司農達識帖睦邇這個狗官,一年來吃了咱們多少賄賂,老子非叫他乖乖吐出來不可!”方國珍憤憤道。

說幹就幹,方國珍兄弟在至正十二年三月(閏三月是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部的時間)再次舉起叛旗,一時間響應無數,沒幾天就聚集起了上萬人馬,開始不斷對台州沿海地區進行襲擾。

台州路達魯花赤泰不華是元廷的大忠臣,一直力主剿方,此前他曾任浙東道宣慰使都元帥,駐兵於溫州,與新到任的江浙行省左丞孛羅帖木兒(駐慶元)對方氏兄弟進行左右夾攻。當孛羅帖木兒被擒的消息傳來時,泰不華聞之痛憤不已,乃至數日沒有進食。

朝廷不知其間曲折,所以趕緊又派遣大司農達識帖睦邇等前往黃岩去招撫方國珍。至正十一年(1351)八月,方氏兄弟接受了朝廷招安,在登岸羅拜時,泰不華曾想見機命壯士襲殺方國珍,可是卻被達識帖睦邇堅決製止。達識帖睦邇檄令泰不華親至海濱,遣散方氏徒眾,收繳其海舟、兵器,又為方氏兄弟分別安排了官職。

等到方氏兄弟再叛的消息傳來後,泰不華立即發兵去扼守黃岩地區的澄江,在與兵力占據優勢的方家軍的激戰中,泰不華眼見形勢危急,不惜親自上陣,終在手刃四人後被殺死,享年四十九歲。

方氏兄弟對台州地區大肆劫掠一番後,立即流亡入海,行動之神速,讓無法出遠海、隻適宜在內河與近海作戰的元朝水軍鞭長莫及。

在方國珍的隊伍中,許下的高官厚祿總是不打折扣地兌現,隻要是有功之人立賞,這與朝廷的表現形成了鮮明對比。浙東沿海一帶加入方國珍隊伍的人員日益增多,最終浙東沿海的百姓竟然紛紛崇拜起方國珍來,都尊稱他為“方大帥”。

一段日子以後,方國珍覺得又該到陸地上轉轉了,於是派人潛至元大都,賄賂了一幹權貴,表達了想要再次被招安的意思。

方國珍的說客向朝廷解釋說:“我們大帥之所以再次舉事,純粹是因為浙東大小官吏太過貪心,他們勒索無度,弄得我們方大帥無計可施,才出此下策!”

那些拿了賄賂的權貴都出來幫著方國珍說話,皇帝迷惑於左右近臣的進言,隻得同意了招安的請求,並授予方國珍徽州路治中之職。治中這一官職,負責文書檔案的管理,朝廷以此安置白丁方國珍,無非是給他一個不任實事的虛銜而已。

朝廷再次同意招安方國珍的消息傳到江浙行省後,站出來極力反對此事的官員之一,便是時任行省都事的劉基。至正八年(1348)時,劉基出任了江浙行省儒學副提舉、行省考試官,得以在杭州任職。可是不久後他就發現行省監察禦史瀆職,劉基憤而舉報,不想這官場沆瀣一氣,執司監察的中書省憲臣非但不予追究,反而對劉基大加斥責,劉基因此再次憤然辭職。

這次辭職後,劉基沒有跟上次一樣回鄉和出遊,反而在杭州閑居了四年,直到西係紅巾軍殺到了杭州。在回鄉避亂期間,劉基越發感到自己有平治天下、救濟蒼生的職責,於是在至正十二年(1352)接受了浙東元帥府都事的任命,次年又改任江浙行省都事。這是一個管收發文書、稽查缺失及監印等事的官職,秩正七品或從七品。

朝廷命江浙行省左丞帖裏帖木耳招撫方國珍,劉基對方國珍這個老鄉的品性甚為了解,他在向行省官員們陳詞時指出:“那方氏賊性難改,反複無常,他有一、有二必有三!如今浙東沿海一帶民風大壞,人皆不以寇盜為恥,若朝廷還不予以嚴懲,浙東之局必至不可收拾!”

帖裏帖木耳被劉基說動了,當即拍案道:“劉都事,本官也力主剿捕,不然朝廷威嚴何在!”

帖裏帖木耳當即命文章幾近冠絕天下的劉基起草了議剿奏書,並命自己的哥哥徑直呈送給朝廷。可是在那些受賄的朝中權貴的百般維護下,皇帝反而以“擅作威褔,傷朝廷好生之仁”的罪名罷了帖裏帖木耳的官,並將主謀此事的劉基羈管(軟禁)於紹興。

聖旨下到杭州以後,劉基如遭五雷轟頂,如受針錐刺心,他連連仰天長歎道:“大勢去矣,大勢去矣!天下生靈塗炭矣!”劉基慟哭不已,乃至於嘔血數口,整個人立即消瘦了十多斤……

自從至正八年再次複出及辭官以來,劉基在杭州官場和士林中結識了一批誌同道合之士,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取向,那就是要誓死效忠元廷!享食元祿的劉基受此影響,便開始將做貳臣視為寧死不為之事——尤其是此時他並未發現什麽“明主”!

如今,病**的劉基對朝政已經近乎絕望,又不忍見生靈塗炭,以至於起了輕生的念頭。

這天傍晚,家仆葉性去給老爺送藥,卻怎麽也推不開劉老爺的房門。葉性感覺情勢不妙,趕緊叫來了其他家仆,眾人在門外一起大呼,而裏麵始終無人回應,眾人隻好破門而入,發現劉老爺正被一塊白布吊在房梁上。眾人驚嚇得手足無措,將劉老爺迅速救下後,趕緊請來了大夫和老爺的門人密裏沙。密裏沙是色目人,此人頗有見識,跟劉基很談得來。

好在發現及時,劉基並無性命之憂,待他蘇醒後,密裏沙含淚進言道:“先生怎麽這般糊塗,如今世道是非混淆,豈是您這等良知、憂國之士輕生之時?若都尋了短見,這天下之病還要靠何人救治?”

劉基憔悴、疲憊的眼睛裏也含著熱淚,他囁嚅道:“忠臣見棄,隻有以死明誌!”

“如今太夫人尚在堂上,先生將置她老人家於何地?”

聞聽此言,劉基的眼睛裏當即湧出了淚流,他沉默了半晌,方道:“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為國事而死,正是老母的教導!”

“先生啊,您這般為國事而死,可謂重於泰山,還是輕於鴻毛?”密裏沙直視著劉基,兩手還緊緊地握著他的臂膀,“您平生學究天人、滿腹經綸,抱負尚且未伸,宏圖尚且未展,若是就這般死了,豈不可惜?百代之下,誰又會記得您的大名?恕小生冒犯,不過是多一個愚忠之徒罷了!”

劉基平生最憂慮的不是別人在文章、才學和見識上蓋過自己,卻正是不得垂大名於宇宙,不得書不朽於世間,不得與諸葛孔明之輩並肩傲立於青史——經密裏沙一點破,劉基對於這樣去死確乎有些心有不甘!他頓時沉默了。慢慢地,他似乎想通了,可是卻因這場苦劇而落下了中風(痰氣疾)的病征。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老天爺居然又一次戲耍了劉基一番——原來此次方國珍向朝廷要求招安,不過是一種“障眼法”:他低三下四地派人到大都請求招安,正是意在讓朝廷和江浙行省放鬆警惕,暗地裏則準備著幹一票更大的!正當江浙行省對方氏兄弟疏於防備之時,方國珍一夥上萬之眾便乘機登岸攻陷了台州,並將當地儲備朝廷貢賦的太倉付之一炬。消息傳來後,元廷上下為之震動不已!

受此影響,劉基也得以暫時官複原職,可是腐敗無能的朝廷此時已經奈何不了方氏兄弟,而大都上下又急切地需要糧食,因此元廷隻好又以“海道漕運萬戶”的官銜為誘餌招安方國珍。方氏覺得朝廷這回甚有誠意,於是便答應下來,但是深懼劉基威名的方國珍有個條件,便是要朝廷繼續執行羈管劉基於紹興的決定。

窩囊的元廷隻得照辦,至正十四年(1354),劉基攜家人由台州遷至紹興,居於城南寶林寺附近的當地士紳王原實的南園,正式開始了長達兩年的羈管生涯。

好在劉基的行動並未受到太大限製,在埋頭讀書、結交知友與遊賞風景名勝之際,劉基內心的傷痛也得到了些許撫慰,隻是他依然看不清自己的前路。不過他的虯髯長須已然長成,他的生命中又多了一分難得的坦**和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