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賽典赤治大理

賽典赤,一名烏馬兒,本名贍思丁,回族人。他出生於不花剌,今烏茲別克斯坦的布哈拉,是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的後代,“賽典赤”就是“聖裔”的意思。成吉思汗西征時,他隻有十幾歲。他主動率部歸降,得到了成吉思汗的讚賞,以後就以宿衛的身份跟隨成吉思汗左右。成吉思汗從來不叫他的本名,總是稱他“賽典赤”,於是“賽典赤”這個稱呼也就反客為主成了人們對他的習慣尊稱。史書上多稱他為賽典赤贍思丁。

忽必烈統治時期前,賽典赤已先後輔佐過成吉思汗、窩闊台、貴由和蒙哥四位蒙古大汗,到忽必烈時,可說是“五朝元老”,因此深受忽必烈的信任與器重。

1254年,忽必烈領軍平定大理後,留大將兀良哈台經營大理。在這一時期,蒙古人在大理設置了近20個萬戶府,然而除萬戶以上的大元帥、都元帥等職由蒙古人擔任外,原大理王族段氏仍掌有相當部分的實際權力。

忽必烈即位後,把第五子忽哥赤封為大理王,希望能通過這種方法控製住大理地區的不穩定局勢。可沒想到忽哥赤到達大理後,反而使局勢更加複雜,不久就被自己的部下毒死了,大理形勢更加動**。在這種情況下,忽必烈決定在大理建立行省,加強中央的統治,於是,他派富有經驗的老臣賽典赤瞻思丁去大理進行治理。

1274年,忽必烈把賽典赤召到近前說:“大理是朕親自平定的,卻因用人不當使遠方的人感到不安。現在我想要選擇謹慎厚道的人去治理,看來朝廷上下沒有比你更合適的人了。”賽典赤臨危受命,他馬上開始著手對大理地區的山川地理、驛舍軍屯、夷險遠近等情況進行了解,並找到對大理情況熟悉的人畫出地圖,獻給了忽必烈。忽必烈看到地圖,十分高興,正式授命賽典赤為平章政事,在大理建立行省,撥鈔五十萬緡、金寶無算。

賽典赤還沒有到達大理,宗王脫忽魯就得到了消息。脫忽魯坐鎮大理不久,是個粗人。他聽信部將的讒言,以為賽典赤到這裏來是消藩奪權的,立即披掛整齊,率領士兵準備和賽典赤決一死戰。賽典赤聽說這件事後,就在大理境外停了下來,先派自己的兒子納速剌丁去見脫忽魯。納速剌丁對脫忽魯表明了來意,他說:“大汗因為過去派到這裏來治理的人治理無方,造成各國叛亂,所以命我的父親到這裏來安撫,整頓邊境地區秩序。現在父親在大理境外紮營,不敢對大理的事物專斷處置,希望宗王派一個人過去和父親共同研究。”脫忽魯聽了這話,所有的顧慮都打消了,他氣呼呼地對左右說:“我差點叫你們給害了!”

第二天,脫忽魯派自己的兩名親臣撒滿和位哈乃與納速剌丁一同來見賽典赤。因為兩人沒有爵位,所以不好用朝廷禮儀接待。賽典赤就問他們:“應該用什麽禮儀來見你們呢?”兩人十分乖巧,回答說:“我們和納速剌丁一同前來,視如兄弟,請就像對待自己兒子一樣就可以了。”跟著兩人獻上名馬,對賽典赤跪拜行禮極為恭敬,旁觀的人都十分驚訝。隨後賽典赤設宴款待了他們,讓兩人用鑲嵌著寶石的金製酒器飲酒。宴會後,將這些物品都給了兩人,兩人大喜過望。過了一夜,酒醒後,他們來向賽典赤道謝。賽典赤對他們說:“你們兩人雖然是宗王親臣,可惜沒有爵位,按規定是不能參議國事的。我想要授予你們行省斷事官的職位,遺憾的是沒有見到宗王,不敢擅自做主。”於是讓一個人先回去,向脫忽魯稟報。脫忽魯聽後怎麽能不高興呢,從此以後大理政令全由賽典赤做主。

賽典赤任職不久,大理蘿盤甸的納西族人發動了叛亂。賽典赤帶兵前往征討,麵色憂鬱。將帥們看到了,就有人問賽典赤原因。出兵打仗主帥要是怯懦了,那可是兵家大忌。可沒想到賽典赤回答說:“我並不是擔心這次出征會失敗,我所憂慮的是你們會毫無顧忌地使用你們手中的兵器,去殺死那些不幸而且無辜的人。我還憂慮,等叛亂平定後,你們去搶掠平民,致使百姓無法生存,再度引起叛亂,那時我們就還得派兵征討了。”

大軍開抵蘿盤甸城下,圍城三天,蘿盤甸叛軍毫無降意。諸將請求攻城,賽典赤不同意,派遣使者進城諭降。蘿盤甸城主佯裝同意,三天過後,毫無動靜。這可把元軍將領們急壞了,他們再次請求攻城,又被賽典赤拒絕。一些將官實在沉不住氣了,擅自發起了進攻,賽典赤大怒,立刻鳴金製止,隨後將擅自攻擊的將領押來斥責說:“大汗命我安撫大理,沒有叫我來大肆殺戮。沒有得到主將的命令就擅自進攻,論軍法當誅。”經其他將領的勸說,才將這些擅自進攻的人暫時免去一死,等待攻取蘿盤甸城後再做處置。蘿盤甸城主聽說後,深有感觸地說:“平章大人這樣寬厚仁義,我要還是抗拒不投降的話,就要遭報應了。”於是出城投降,西南其他地方叛亂的少數民族聽說後也都紛紛聞風歸附了。這以後,歸附的少數民族酋長經常來晉見賽典赤。所獻納的物品,賽典赤全都分賞給跟隨酋長而來的人,或分給貧民,絲毫不做保留。酋長們從沒見過像賽典赤這樣不歧視少數民族、不搜刮財物的蒙古官吏,都非常感動。從此大理局勢穩定下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地方叛亂。

在穩定大理局勢的同時,遵照忽必烈的指示,賽典赤在大理建立行省,開省置於中慶(今天的昆明),限製住了段氏的勢力。隨後他開始為大理的長治久安考慮,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首先,他實行軍民分治政策。賽典赤建立起了各級政權機構,設置路、府、州、縣各級政權,規定行政官由朝廷委派,在一定範圍內統一了行政權。軍事上,賽典赤下令千戶、萬戶等武職官員一律不得過問民政。在少數民族地區,為化解民族矛盾,他委任當地民族官員,安撫當地土官,從不輕易使用武力。為了加強大理與內地的聯係,賽典赤也改善了大理的交通環境,使大理與內地的關係更加緊密。經過賽典赤的努力,在大理成功地建立起了行省,使大理重新歸屬到了元政府的直接統轄範圍以內。

賽典赤在大理建立起行省後,先開始著手大理的經濟恢複。他清查戶田,整理貨幣,整頓賦役,屯田墾荒,賑災恤苦,不久就收到了明顯的效果。“民以食為天”,為了能夠大力發展農業生產,賽典赤十分重視水利工作。當時大理滇池地區由於政事不通,水利無人管轄,造成水患連年成災,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賽典赤要發展農業,滇池地區就一定要得到治理。

賽典赤經過調查後,做了周密的規劃。他決定分上、中、下三段對滇池流域進行整治。在滇池上段地區,他於鳴鳳山與蓮峰山之間最狹窄處的鬆華山穀修建了鬆花壩,用來積蓄青龍潭、黑龍潭兩股水源和雨季降水,起到了旱時啟閘灌溉田地、澇時封閘減緩下遊水患的作用。在中段,賽典赤重點整治盤龍江等河道。他組織人力開挖銀汁河、金汁河、馬料河和寶象河以分流盤龍江水,使河道溝渠形成網絡,一來減輕水患,二來便利農灌,一舉兩得。為了防止水土流失、穩固堤壩,他還讓人在堤上種植柏樹,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直到今天,一些河堤上還存活著700餘年前的元代古柏,真可說是功蓋千秋啊!對於滇池流域下遊地區的治理,他重點放在疏浚海嗣河上。在這裏,賽典赤一個60多歲的老人,同自己的兒子們一起,率領著2000多民夫,疏通出長達20餘裏的河道,將滇池水與螳螂川溝通,經普度河匯入金沙江。經過賽典赤的治理,滇池水位大大降低,水災基本治住,同時又得到了萬頃良田,對大理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直接作用。

賽典赤明白,大理時常叛亂不僅是因為元政府的高壓統治與貪官的剝削,還存在著文化差異問題。大理地區民族眾多,而且多處於茹毛飲血的原始氏族部落形態,與中土文化的發達不可同日而語。巨大的文化落差,必然導致民族歧視與種族不和。因此,賽典赤在大理地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實行了大膽且謹慎的文化革新。

在大理地區賽典赤貫徹“漢化”政策。這一時期,處在氏族部落形態下的大理,男女結合,往往自相配偶,親人死後火化了事,沒有喪葬祭拜這些說法,讀書、農耕、采桑紡織一類的事就更是沒有了。賽典赤經過區分,對像白、苗這樣文化較為發達的民族進行了係統的漢化。他設立州、縣學堂,興建孔廟,提倡孔孟之道,推廣拜跪禮節,婚姻由媒人介紹,死者用棺材埋葬的漢族習慣。通過這些封建文化和風俗的普及,使大理與內地的文化風俗進一步靠攏,從而達到了穩定統一的目的。到元明之際,大理士人中流行的文化已與中土文化沒有什麽差別了。

賽典赤治理大理6年,為善甚多。1279年,他死於任上,時年69歲。

兒子納速剌丁接替了他的職務,繼續推行賽典赤的治滇政策。賽典赤的死訊傳出,大街小巷的百姓都為之痛哭流涕。交趾王聽說後,立即派出了12名使者前來吊喪。使者號泣震野,在對賽典赤的祭辭中有“生我育我,慈父慈母”的話,賽典赤的功績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