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給同齡人拖後腿了

我來北京實習,周圍共事的人忽然就換了一批。

從少不更事的學生變成嚴謹苛求的職場人,氛圍自然就不一樣了,有時候大家聊起工作,感覺空氣都往下沉了一些。

第一次去食堂吃飯的時候,鄰桌有很多編輯前輩正在交流旅行體驗或對某本書的排版見解,我初來乍到,不敢作聲,怕自己孤陋寡聞、貽笑大方,又好奇地想知道他們到底在說些什麽,於是低頭扒飯並細嚼慢咽,盡量拖延時間,用表麵上的斯文來偽裝“偷聽”的意圖。

直到有一個前輩覺得我臉生,主動過來詢問名字和年齡。我說我是1996年出生的,剛滿二十二歲,大學還沒畢業。他們的眼睛瞪得很大,紛紛感歎:“可真年輕啊,後生可畏。”

於是話題又開始轉向:“1996年那會兒我都上初中了……”

我乖巧地坐在一旁,配合著露出天真的笑容。哪怕是以這樣的話題加入了,能融入群體也是開心的,我暗自鬆了一口氣。

那個時候我是公司裏年紀最小的實習生,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可以受到很多愛護和包容。那段時間趕上公司舉辦大型的文化活動,時不時需要往三裏屯跑,我本以為自己的段位也就適合打打雜、拿拿外賣,誰知道領導放話:“我可沒有把你當實習生啊!既然來了,該做什麽就不能怠慢。”同團隊有個年紀比我大了不少的前輩,有一次把表格整理錯了,也受到了嚴厲的指責。

走出大學我才知道,大家不會因為你年齡大就寬容你的錯誤,也不會因為你年齡小就對你予以照顧。

說到年齡,我發現在職場中,其實很多人對於年齡挺敏感的,不是怕被人知道自己年紀幾何,而是怕別人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配不上自己的年齡,或者說,配不上這個年齡的人應有的水平。

誰叫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厲害了。

“95後”創業成功,“00後”也月入十萬,新聞平台不斷地用數字刷新我們的認知—我們原來覺得特別難的,不奮鬥個十年二十年完成不了的事情,竟然都發生了。

有一期《奇葩大會》裏火了一個月入十萬的“00後”姑娘,她贏得矚目的點不在於可以月入十萬,而在於她取得這些成績的時候才十七歲。

在很多人眼中,十七歲的天空不大,不外乎就是“學習”“考試”這兩件大事,每日按部就班地生活,有時候和父母鬧點別扭,或者在日記本裏為一點若有若無的情感糾結好久。期待自由,期待解放,期待自己考上好大學,找一個好工作,也能過上不錯的生活,可以隨便刷卡,買到商場裏那條你覺得天價的牛仔褲。

但有個人忽然告訴你:“她每個月可以賺六位數,而且她和你同齡。你向往的五年後的生活,有些人早就擁有了,甚至過膩了。”

這種震動和壓力無疑是巨大的:你還在為了一場考試奮發熬夜,拚死拚活的時候,有的人已經早早地站在了遙不可及的高處。

能不感到生氣、自卑、挫敗嗎?

可怕的是,那些原來隻出現在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現在隻要隨便刷個微博刷個朋友圈就可以看到。網絡連通了不同階級的生活,帶來了渴望,也帶來了痛苦。

那些所謂的同齡人榜樣,把我們綁架了。

我想起高中時期的一件事,當年我的朋友Emma英語成績特別好,聽說讀寫都很優異。高一時,有一次我們一起去老師的辦公室幫忙,電腦裏正外放著BBC新聞,老師忽然問我們,你們聽得懂在播什麽嗎?當我還在吃力地辨別每一個單詞的時候,Emma說:“聽懂了,講的是朝鮮戰爭……”

老師看向我,我尷尬地笑笑:“差不多聽懂了,有些詞太快聽不出。”

其實我那時候心態都要爆炸了,我哪裏差不多聽懂了,可能因為太緊張,耳朵都像關閉了一樣,根本一個字都聽不進去。我當時特別難過,為什麽我們都在讀高一,英語水平卻相去甚遠?

那種感覺無疑是羞恥至極的。但凡有一點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人,都會覺得被打擊—明明我們讀的都是一樣的學校,教我們的都是同一個老師,我們每天一起上課、一起吃飯,為什麽她的英語能力比我強那麽多?

當然多年後的今天,我不再因為這件事情感到困惑,當年的那種或是失落或是憤憤不平或是忌妒的苦澀也不知是如何消解的。

如今我回望當時,才發現那時候的我僅僅看到“我們一樣大”,卻沒有考慮到“她讀的小學是主修外語的”“她曾去國外交換學習過”“她比我更喜歡看英劇、美劇”“她對英語的熱情遠勝於我”……

“同齡人”其實是個偽概念。大家可能除了“年齡相同”之外再無更多共同點,每個人的見識、經曆、家世、資源、能力等方麵天差地別,根本不具備可比性。

而且我們總是用簡單粗暴的結論來否定自我,喜歡把事情的結果歸結於一些無關緊要的原因,卻忘記了自己其實根本沒有別人付出得多,其實我們根本沒有努力克服過那些困難。

人總是對他人的結果眼饞,卻忘記自己不曾對自己苛刻過,有一次在微博上看過一段文字:

“對於人而言,沙粒不斷墜落的過程就象征著光陰的流逝,但不能單單認為這是自己的失去。如果將我出生的那一刻定義為我擁有了自己的全部世界的話,那麽,我一直都未曾失去過時間,而是一直在獲取時間。”

這樣的話出自一個上小學六年級的、隻有十二歲的小朋友之口。他是《三體》迷,有著與同齡人不符的閱讀偏好,也有著令人佩服的思考深度和語言表達能力。

他謄寫在作業本上的一字一句,是很多成年人,不管是二十二歲還是三十二歲,都不一定能夠表達的。

這段話其實很值得玩味:“我們並非被時間拋棄,我們其實獲取的是新的時間。”我們其實每天都在獲取新的機遇和挑戰,那些錯過了,被我們“用壞”了的時間早就消失了,縱使我們懊悔也無能為力。

我們可以做的,也就是抓住當下的時間,編織經曆的密度,好好地讓自己變成一個經曆更豐富的人。你不需要與那些同齡人進行過多的橫向比較,他們提供的隻是一種“可能性”,對你而言,重要的是關於自我的縱深發展。

我最佩服的同齡人有兩種:

1.不會在榮譽麵前飄飄然,穩定的厲害,持續的優秀。

2.甘願蟄伏,認準自己的目標,然後堅定地堅持。

他們都有一種共通點,那就是“不輕易羨慕別人而陷入焦慮”,不為社會“單一而功利”的衡量標準動搖。阿德勒說人的一生就是在自卑中完成自我的超越,如今的社交網絡太容易讓人自我膨脹或自卑,這些並不足以構成促使自己前進的動力。

別人的標準甚至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人生,而這些往往並不是自己的終極目標,為同齡人比自己優秀而自卑是合理的,因為年齡暗示著某種時限,但不要焦慮,保不準軌跡會慢慢傾斜,真正的超越是在跟自己的縱向比較中成為更好的人。

在我們追求幹貨的時候,往往低估了時間的作用,在我們追求成功的時候,卻高估了時間的作用。

一個人在知道自己要去哪裏、要做什麽的時候進步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