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洪又言:“今日要見人品高下最易。”

先生曰:“何以見之?”

對曰:“先生譬如泰山在前,有不知仰者,須是無目人。”

先生曰:“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見?”

先生一言翦裁,剖破終年為外好高之病,在座者莫不悚懼。

【譯文】

先生點化人,一句話就能使人有很深切的感受。

一天,王艮出門歸來,先生問他:“出門看到了什麽?”

王艮回答:“我看到滿街都是聖人。”

先生說:“你看滿街都是聖人,滿街的人倒看你是個聖人了。”

有一天,董雲外出歸來,見到先生,說:“今天看到一件怪事。”

先生問:“什麽怪事?”

董雲說:“我看到滿街都是聖人。”

先生說:“這不過是平常事,有什麽好奇怪的?”

大概是因為王艮的鋒芒與棱角不能收斂,董雲則是恍然有所領悟,所以對同一個問題,先生的回答不同,這大概是針對他們的話來開導他們。

錢德洪、黃正之、張叔謙、王畿丙戌年參加會試回來,途中講授先生的學說,有人信,有人不信。

先生說:“你們一個個都扮作聖人去跟人講學,別人看到聖人來了,都害怕逃走了,怎麽能講得通呢?必須扮作愚夫愚婦的模樣,才能與人講學。”

錢德洪又說:“如今要分辨人品的高下最為容易。”

先生說:“何以見得?”

錢德洪回答:“先生好比眼前的泰山,如果有人不知道仰望先生,大概就是不長眼的人吧。”

先生說:“泰山不如平地廣大,平地有什麽值得仰望的?”

經過先生的一言點化,便破除我們多年來好高騖遠的毛病,在座之人沒有不感到心驚的。

【度陰山曰】

同一個問題,回答不同,這是大師級別的傳道者的技巧之一。

王閣下說,滿街都是聖人。王陽明的回答是:你看別人是聖人,別人看你也是。因為王閣下平時就很傲慢,他能看到別人是聖人,真是破天荒的事,所以王陽明才說,你們都是聖人,都是平等的,你不比別人高明多少。

董閣下說,滿街都是聖人。王陽明的回答是:這是平常事。董閣下跟王陽明學習時已近七十歲,從前根本沒有這種感悟,突然來了這樣一句,所以王陽明才說:“哎,不是你從前不知滿大街就是聖人,大部分人就不是聖人,你隻是後知後覺罷了,不過不管什麽時候知道都不晚,加油!”

這段故事告訴我們:人皆有良知,隻要肯致良知就可以成為聖人,所以那些致良知的人都是平等的。既然大家都是平等的,那麽我們在為人處世中,就不該自卑——人皆有良知,你也有;更不能自傲——人皆有良知,你有,別人也有。

公元280年,晉帝國對南方的吳帝國發動全麵進攻,吳帝國皇帝孫皓投降,被裝進精美的囚車,運送到了都城洛陽。

孫皓在路上,總是夜觀天象,有人以為他在占卜未來。但他卻說,我這個人運氣不好。

抵達洛陽後,晉武帝司馬炎樂開了花,迫不及待地舉行了受降儀式。他高坐龍椅,俯瞰孫皓,一時間,豪氣幹雲。

受降儀式舉行完畢,司馬炎指著下麵的一張高大椅子,對孫皓說:“我設這個位子等你很久了。”

這話顯然隻有勝利者才能說出,背後的意思是,我很牛。讓司馬炎想不到的是,孫皓竟然反唇相譏道:“我在南方也設了這樣一個位子等您呢。”

孫皓雖然是個渾蛋,但這句話卻說得很透徹。他的意思是,司馬炎你別以為自己很牛,打敗了我,就覺得自己英明神武,其實很多時候,都是運氣而已。我若運氣好,現在牛的就是我。

很多人的地位和成就不足以證明他的實力,大多數時候隻是憑著運氣和時勢而獲取。給那些致良知的人一個運氣和時勢,人人都能成功。

第一段故事恰好印證了這點:弟子們去講學,總是高高在上的樣子,眾人都被嚇跑了。為什麽他們會高高在上,原因就在於,他們以為懂得比別人多。其實,人隻要致良知,天理自然呈現,沒有誰比誰更高明。

我們總是欽羨那些如泰山一樣的人物,因為他們凸出於地麵,可王陽明卻說,真正大的不是泰山,而是地麵,但你們卻見不到地麵。

地麵一律平等,人人不可見,卻是事實。人不可自傲,不可凸出於地麵,一旦凸出地麵,雖能讓你引人注目,但你實際並不龐大,因為平地比高山大。

放下身段,做平地,不要扯起身段,做高山。

四句教:知行合一的流程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複征思田。將命行時,德洪與汝中論學。汝中舉先生教言曰:“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德洪曰:“此意如何?”

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話頭。若說心體是無善無惡,意亦是無善無惡的意,知亦是無善無惡的知,物亦是無善無惡的物矣。若說意有善惡,畢竟心體還有善惡在。”

德洪曰:“心體是天命之性,原是無善無惡的。但人有習心,意念上見有善惡在。格、致、誠、正、修,此正是複那性體功夫。若原無善惡,功夫亦不消說矣。”

是夕侍坐天泉橋,各舉請正。

先生曰:“我今將行,正要你們來講破此意。二君之見,正好相資為用,不可各執一邊。我這裏接人,原有此二種:利根之人,直從本原上悟入,人心本體原是明瑩無滯的,原是個‘未發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體,即是功夫,人己內外一齊俱透了;其次不免有習心在,本體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實落為善去惡,功夫熟後,渣滓去得盡時,本體亦明盡了。汝中之見,是我這裏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見,是我這裏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為用,則中人上下皆可引入於道。若各執一邊,跟前便有失人,便於道體各有未盡。”

既而曰:“以後與朋友講學,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隻依我這話頭,隨人指點,自沒病痛,此原是徹上徹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難遇。本體功夫一悟盡透,此顏子、明道所不敢承當,豈可輕易望人?人有習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實用為善去惡功夫,隻去懸空想個本體,一切事為俱不著實,不過養成一個虛寂。此個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說破。”

是日德洪、汝中俱有省。

【譯文】

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先生守孝期滿複職,奉命討伐思恩、田州的叛亂。出征前,錢德洪與王汝中討論學問。王汝中舉出先生的教誨說:“無善無惡是心的本體,有善有惡是意念發動。知善知惡是良知呈現,為善去惡是格物功夫。”

錢德洪說:“這句話的意思怎麽理解?”

王汝中說:“這恐怕還沒有說盡。如果說心的本體是無善無惡的,意念也應當是無善無惡的意念,良知也應當是無善無惡的良知,物也應當是無善無惡的物。如果說意念有善有惡,那麽心的本體便還有善惡之分存在。”

錢德洪說:“心的本體是天所賦予的本性,原本就是無善無惡的。然而人有沾染習氣之心,意念上便看得到善惡。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正是要恢複天性本體的功夫。如果原本就無善無惡,那便不需要說功夫了。”

當天夜晚,兩人陪同先生一起坐在天泉橋上,各自說了自己的觀點,請先生指正。

先生說:“我馬上要出征了,正要給你們闡明這個意思。你們兩人的見解,正好可以相互補充,切不可各執一邊。我開導人的方法一直有兩種:天資聰穎的人,直接從本原上體悟,人心的本體原本就明白透徹,原本就是個‘未發之中’,聰明的人隻要領悟了本體,便有了功夫,人與己、內與外就都貫通透徹了;資質較差的人,心中難免會受到習氣的幹擾,心的本體受到蒙蔽,所以就教他們在意念上切實去下為善去惡的功夫,功夫純熟之後,心中的雜念都去幹淨了,心的本體也就明白了。汝中的見解,是我這裏開導天資聰穎之人的;德洪的見解,是我這裏開導天資較差之人的。你們兩人的觀點相互補充運用,無論天資高下,都可以引導入道;如果各執一邊,當下就會有許多人不得入道,對於道也不能窮盡。”

先生接著說:“以後與朋友們講學,你們千萬不能丟掉我的宗旨:‘無善無惡是心的本體,有善有惡是意念發動。知善知惡是良知呈現,為善去惡是格物功夫。’隻要照著我這話,隨人所需進行指點,便不會有什麽差錯,這本來就是一以貫之的功夫。天資聰穎的人,世間難遇。本體和功夫一領悟就能全然明白,即便是顏回、程顥先生都不敢當,怎能輕易期望別人呢?人有習氣沾染,不教人在良知上切實地下為善去惡的功夫,隻憑空去思考心體,一切事情都不切實應對,隻會養成好虛喜靜的毛病。這不是小病小痛,不能不早向你們說清楚。”

這一天,錢德洪與王汝中都有所省悟。

【度陰山曰】

這就是著名的天泉證道,所證出的道是,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世人又稱這內容為四句教。

從上麵的內容上即可看出,四句教有問題,否則兩個弟子不會爭論。

王陽明最後給出的解決方式是,對那些資質高(良知光明)的人,你隻須和他說第一句和第三句:無善無惡心之體,知善知惡是良知。他一聽到這話就明白了是什麽意思。為什麽呢?因為他的心體光明,始終在行良知,日用而不知罷了。

而對那些資質較差(良知被遮蔽)的人,你就要和他說第二句和第四句:有善有惡意之動、為善去惡是格物。他一聽到這話就明白該在“念頭”(意)上為善去惡,時刻警醒自己,我的“意”是有善有惡的,千萬要謹慎,一定要正念頭(格物)啊!

顯然,這不是最圓滿的一種學說的解釋,而是私人定製。既然王陽明沒有說明白,是不是四句教真的就是不明不白呢?

若幹年後,心學門徒耿定向說,其實四句教稱為天泉證道,證的道肯定和王陽明龍場悟道有關。王陽明龍場悟道悟的就是格物,就是心理合一,就是知行合一。所以,四句教一定是這些大同小異的概念的一個步驟。確切地說,是如何讓你格物,如何讓你知行合一。

來看個故事:初春時節,到處鬱鬱蔥蔥,心學大師王陽明就在這生機盎然的天地間,為他的弟子們講解心學。正當弟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時,一老農來求見。老農不是來聽課的,而是想和王陽明做一筆買賣。

老農說,最近家裏財政狀況堪憂,很多地方需要現金。可悲的是,他沒有現金,所以決定將自己的一塊田地賣給王陽明。王陽明當即拒絕。他說:“君子應成人之美,不可趁火打劫。你是農夫,田地是你的生存源泉,我若買了你的地,你是能解了近憂,可將來怎麽辦?”

王陽明決定,借給老農所需要的現金,還款日期不限。老農感激涕零,拿著錢千恩萬謝地走了。

故事倘若到此為止,那就成了道德版的小故事大道理,這不是陽明心學的風範,所以必有下文。下文就是,幾日後,王陽明和弟子們到山水間遊玩。在一處風景如畫之地,王陽明看向山凹處一塊田地,不禁讚歎道:“你們看,那裏麵山背水,遠看如菩薩蓮花寶座,實在是風水寶地啊。”

有弟子試探性地問道:“老師喜歡這塊田地?”

王陽明眉飛色舞。“怎能不喜歡?良知能知善惡,它告訴我這就是‘善’的,我真是如喜歡美色(如好好色)一樣喜歡這塊田地。”隨即,王陽明臉色呈現遺憾的神情,“可惜它不是我的。”

該弟子笑道:“它理應是您的,隻是您舍了。”

王陽明迷惑地看著該弟子。

該弟子解釋道:“這塊田地就是幾日前那個來和您做買賣的老農的。他當初要賣給您的地就是這塊地。”

王陽明“哎喲”了一聲,人人都能聽出他語氣裏的懊悔。

可語音未落,王陽明馬上頓足扼腕,說道:“我怎麽會有這種想法?!”

眾弟子茫然。

王陽明找了個地方坐下來,緊閉雙眼,靜如枯木。許久,才睜開眼,看到弟子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神態,緩緩說道:“我剛才的那想法就是私欲啊,欣喜的是,總算被我克掉了。”

眾弟子恍然大悟。

先看四句教: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裏的“善”是中庸、中和、不偏不倚的意思,“惡”是過或不及的意思。“四句教”是陽明心學的精髓,同時也是簡易明快了解陽明心學的工具,更是陽明心學的“天機”。那麽,上麵這個故事和四句教有什麽關係呢?

耿定向的解釋是,當王陽明和弟子們在山水間遊玩時,他的心坦坦****、無牽無掛,是無善無惡的,這就是四句教第一句“無善無惡心之體”。可當他聽到關於那片田地的所有信息並產生懊悔之心時,就說明他的意動了,這就是四句教第二句“有善有惡意之動”。

那麽,這個“意”是對是錯呢?

他頓足扼腕,就說明這個“意”是錯的。錯就錯在,他不該有懊悔的想法,一懊悔就證明他想據為己有,據為己有的心是錯心。

他是怎麽知的呢?是與生俱來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告訴他的!所以這是四句教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

他一知道錯,馬上就靜坐,克掉這個錯誤的“意”,去掉惡,保持善。最後,他如釋重負。這就是四句教最後一句“為善去惡是格物”。

無疑,耿定向的這種詮釋是陽明心學“致良知”的過程,或者說是程式、法則。

萬物一體和事上磨煉

先生初歸越時,朋友蹤跡尚寥落,既後四方來遊者日進。癸未年以後,環先生而居者比屋,如天妃、光相諸刹,每當一室,常合食者數十人,夜無臥處,更相就席,歌聲徹昏旦。南鎮、禹穴、陽明洞諸山遠近寺刹,徙足所到,無非同誌遊寓所在。先生每臨講座,前後左右環坐而聽者,常不下數百人。送往迎來,月無虛日。至有在侍更歲,不能遍記其姓名者。每臨別,先生常歎曰:“君等雖別,不出天地間,苟同此誌,吾亦可以忘形似矣。”諸生每聽講出門,未嚐不跳躍稱快。嚐聞之同門先輩曰:“南都以前,朋友從遊者雖眾,未有如在越之盛者。”此雖講學日久,孚信漸博,要亦先生之學日進,感召之機申變無方,亦自有不同也。

【譯文】

先生剛回紹興時,前來拜訪的朋友還寥寥無幾,後來四麵八方前來拜訪的人越來越多。嘉靖二年(1523年)以後,圍繞先生居住的人也越來越多,天妃、光相兩寺,每間屋裏時常有幾十人一起吃飯,晚上沒有躺臥的地方,就輪流睡覺,歌聲通宵達旦。南鎮、禹穴、陽明洞等山中遠近的寺廟,凡是移步便能到的,都有同道們居住的地方。先生每次講學,前後左右四周圍著聽的人,常常不下數百人。迎來送往,一個月當中沒有間斷的時日。甚至有人聽講了一年多,先生還不能完全記住他們的名字。每次分別時,先生常感慨說:“你們雖然離開了,但還在天地之間,隻要我們誌向相同,我不記得你們的形貌又有什麽關係。”學生們每次聽完先生講學,出門時無不歡呼雀躍。我曾聽同門師兄說:“以前在南京講學,向先生求教的朋友雖然多,但遠不如在紹興那麽隆盛。”這固然是先生講學時日久了,獲得的信任越來越多,但關鍵還是先生的學說日益精進,感召學生的時機和方法巧妙無比,效果自然也會不同。

【度陰山曰】

這段文字,注意以下兩點。第一,王陽明的這段話:你們雖然離開了,但還在天地之間,隻要我們誌向相同,我不記得你們的形貌又有什麽關係。第二,弟子說王陽明在浙江講學和當初在南京講學不同,弟子越來越多,而且對王陽明越來越欽佩,原因就是,王陽明的學說日益精進。

王陽明說:“你們雖然離開了,但還在天地間。”這話就是萬物一體的宏大世界觀:你們縱然離開我,也逃不出地球,逃不出人間,既然你們在天地間,而那天地萬物和我本是一體,所以你們在或者不在我身邊,都沒有關係;隻要我們心中互相有彼此,彼此有感應,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大家是一個整體,如同手足是我們的一部分,人怎麽能忘記自己的手腳呢?

第二段,很重要。弟子說王陽明學說日益精進,從1508年創建心學到1521年提出致良知,王陽明心學的概念多如牛毛,心即理、立誌、知行合一、靜坐、事上磨煉、誠意、存天理去人欲、格物致知,直到正式提出致良知,他似乎終於找到了其學說的精髓,或者說是法門。

同時,王陽明在長期講學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授課經驗,使用各種巧妙無比的方法,抓住感召學生的時機。這樣一來,他的學生自然就多了。

這也算是事上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