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故技重施

明月高懸在的枝梢上麵,一抹白色的亮光將官道照耀的如同白晝。

在城中歇息了整整一下午的軍士們在騎兵帶領下,快步南行。

早在數個時辰前,便有斥候來報。司馬俱靠近淳於之後,一改之前大開大合的行軍方式,刻意壓慢了行軍速度。

原本他們一日五十裏的速度變成了現在的二十裏。

而在日落前兩個時辰便到了預定的目的地後,司馬俱也並未閑著,他照例是砍伐樹木,修築營寨,將安全當做是頭等大事。

仿佛將要趁著夜色襲擊他們的是青州義軍,而不是他們一樣。

司馬俱借著燭火當中翻看著竹簡,每到會意之處,都會嗬嗬大笑。

他並非是沒讀過書的貧寒百姓,而是寒門出身。

他雖然跟司馬相如無甚關係,也不是司馬遷的後代。

但姓司馬的,祖先必然都是當過司馬的。

更名為青州義軍的朱虛漢軍當中多行軍司馬一事,司馬俱當然知道。隻是他自從昨夜偷襲成功之後,便沒了惡作劇的心思,吩咐屬下嚴加防範後,便足不出戶。

夜襲一次成功,那是運氣,兩次成功,那是對方都是庸才。

漢軍並非庸才,隻是的青澀了一些,才會被自己有機可乘。

可隨後的交鋒,仍舊是叫他心中淒淒。

數倍於漢軍的黃巾突襲之下,他卻被漢軍的一員驍將趕了出來。

東萊太史慈那廝,當真勇猛!

一想到昨天晚上太史慈身先士卒,以斷槍為刃,在亂軍當中殺透的時候,他就急不可耐的後撤,想要逃離戰場。

黑暗當中,雙方士氣相差無幾,比拚的不是誰人數更多,而是誰更精銳,誰不怕死。

當太史慈領兵殺出重圍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硬扛下去,隻會徒增傷亡。

於是,他便分出數隊人馬,交替掩護撤退,不叫太史慈有機可乘。

“渠帥,有一支漢軍倉促南下!”就在夜色深沉之時,帳簾卻被掀開。

一個漢子急急的入內,嚷嚷道:“俺們商量了一番,覺得要打也得請示渠帥您老人家,您說說看,該打還是不打。”

“有漢軍南下?”司馬俱聞言一愣,猛地起身道:“漢軍當真南下了?”

“當真。”那漢子見司馬俱好奇起來,心中一喜,便將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倒豆子似的,都給說了出來。

聽罷之後,司馬俱倒是長久不語,以他的見識,他當然知道的漢軍小隊人馬過境跟三五個斥候鍋爐,儼然是兩碼事。

現在小隊漢軍南下,看似是壞事,實際上卻是好事。

他記得的清清楚楚,漢軍此前北上至多二千人,現在南下不過二三百人,顯然是防備著北麵生事。

“淳於。”

他麵色複雜,淳於李越讓他暴跳如雷,城中之人他卻一應留下,為的就是安撫人心。

可他從未想過, 淳於黃巾會在自己離開之後,就將城池獻給漢軍......

現在北麵形勢如何他不清楚,可這淳於終歸還是要回到黃天治下。

“放過他們,我們的目標是淳於。”他很快做出決定,決定效仿舊時,再玩一出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將淳於拿下。

此時,李雲義已經抵達戒備森嚴的軍營之外。

臨時搭建的營地並不簡陋,這裏處處都有士卒看守,警惕著四方來客。

當看到一隊軍士抵達營寨外麵的時候,他們總歸是拿出了正常青州義軍應有的戒備。

李雲義身邊的信使當即出陣,高呼起來:“大郎何在,俺從淳於歸來,使君就在外麵,還不快快派人出來,驗明俺們身份,迎使君進去。”

營寨內守門的軍士聽到這個聲音都是一怔,唯獨他們當中身著皮甲的頭目麵色一喜。

每日營中都會有使者北上南下,將今日發生的大小事件一應稟告給高密王修,淳於的主公李雲義。

尋常小卒當然不明白北上的使者稟告了些什麽,可他們這些軍官卻知道這一次太史慈沒有求援,可他們下麵的人卻知道這仗硬打下去,隻會徒增傷亡。

“使君請入。”

裏麵的人先打開營門,驗明來人身份後,才將據馬挪開一半,請外麵的人緩緩進入。

李雲義見他們這般嚴謹,心中倒是有些惱火。雖說苦難是一個人成長的動力,可太史慈的成長是用成百的人命換來的。

這樣的成長,是人生道路上的必然,卻也是誰都不願意見到的。

若是自己來了這個青州,青州仍舊千裏無雞鳴,那自己到來的意義何在?

他低低的歎了口氣,在夜色遮掩下收斂了自己的情緒,笑道:“淳於已經陷落,七八千黃巾聽到咱們青州義軍來了,便聞風而降,如今都在淳於城裏麵等著回家呢。”

“主公出馬,果真不同凡響。”

已經聚來的軍士們聽到這個好消息,一掃昨日的陰晦,臉上再度有了笑容。

早先他們就知道淳於落入自家手中,但具體情況如何,他們卻又一無所知。

“可不隻是收納了降兵,使君還將司馬俱的運糧隊一鍋端,得了將近三萬石的糧食。”

交口稱讚當中,李雲義麾下的一個軍侯卻道出另外一個好消息來。這直叫這些從田間地頭爬起來,對吃最敏感的漢子們震動不已。

要知道,他們一個月,一人也就頂多吃兩石糧食。

甭管東漢末年士卒吃的飯有沒有油水,一頓飯吃幾斤。這並非是士卒自己決定的,而是上麵的軍官,君主定下來的固定數據。

什麽肚子裏麵沒有油水,吃的飯比李雲義所處時代的人多得多,全都是胡說八道。

親身經曆過這個時代的李雲義對庶民生活再清楚不過。百姓將糧食往往會分為稅賦,自用,出售三種。前者上繳朝廷,後者則是自己一年的口糧。

且不說如今少的可憐的畝產,上繳稅賦後能夠剩下多少糧食,就按照一年一季,收獲之後還要吃一年來說,青州義軍給士卒定下的標準,已經極高。

已經將自己當成主人翁的軍士們並不會嫌棄糧食太多,反而覺得糧食還是太少。

現在三萬石糧食入賬,司馬俱會不會提兵強攻淳於他們不在乎,他們隻想幹飯。

又是一陣安撫之後,李雲義才擺脫聞風而來的軍官軍士,見到太史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