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不可避免

“這人是西陌的一個鄉老,曾經做過郡吏,頗有威望。”此前聯絡上的一個本地黃巾信徒說道。

“讓百姓繼續檢舉,不僅限於羅氏一族,我倒要看看這個鄉老的屁股幹不幹淨。”徐晃冷聲道。

“兄長,我們不可耽誤過久。”徐商低聲提醒道。

“無妨,等河北縣令得到消息,派人前來,起碼也要兩三天時間。而他也不敢就這麽派兵過來,勢必要上報郡中,等附近漢軍集結。

不然的話,他直接過來隻是送死而已。”郭至說道。

“恩,要做就做個徹底。我們今天就堂堂正正地審理羅氏罪行,將他家中有罪之人,全部正法。”徐晃點頭道。

鹽工互助,這是工人的力量;農村訴苦運動,這是農民的力量。

工農聯合,這不是好幹的活。工農固然有極大的革命需求,但是本身也有非常大的局限性,所以識字學習是必須的。

後續的組織建設、武裝鬥爭、生產力發展、建設根據地等等。古代人應該玩不轉吧,現代人也不一定能行,主角都難。

夕陽西下,黃力君結束了本月上旬的操練,帶著一身汗水回到了家中。

他家申請了農戶房屋借貸,早已修了三間草屋,搬出了原來的窩棚。

有了草屋以後,黃力君家甚至還曾經養了一頭豬。

不過就在前兩個月,村中幹員勸說村民們把家中牲畜都賣掉。

原本父親黃義夏是不願意的,不過在聽說這是秦將軍的意思之後,還是忍痛賣掉了正在長膘的那頭豬。

“阿力,明日我們去往地裏澆水。”黃義夏看著正在和麵的母親,平靜地說道。

“可是潏水不是都已經見底了嗎?”黃力君有些不解。

“秦將軍到石炭壩去過了,他命令明日開閘放水。”

從去年冬月到今年四月,整整五個月的時間,關中地區幾乎沒有等到一場雨。

不過南苑示範新村多數土地都在河流沿岸,靠著潏水和滈水,村民們在年後硬是一桶一勺地給麥地澆了一次,保證了麥苗沒被旱死。

現在小麥正要灌漿,若是能再澆上一些水,或許可以多收三五鬥。

隻是兩條河流也慢慢幹涸,而且沒有天雨,小麥長勢極差。

幸好有一處石炭壩,裏麵蓄了些水,在這關鍵的時刻,能放水緩解一下旱情。

但黃力君也早已去水庫看過,裏麵的水並不算多,恐怕隻夠離河流最近的一些麥田使用。

今年大麵積歉收看來是不可避免的了。

不一會兒,母親煮好了麵片,撒了些鹽末,一一給大家分到碗裏。

“從明天起,剩下的糧就要省著點吃了。”黃義夏慢慢地喝了一口麵湯,對母親說道。道

雖然黃力君家為了還貸,本身就吃的很少了,但很明顯父親認為還可以再省一點。

“阿翁,我每月有一斛八鬥糧,不用太過擔憂。”黃力君勸道。

他參加了義勇軍,每月按時參加操練,就能領到一斛八鬥糧的補貼,其餘時間還可以在家裏幹農活。

就算田地裏一點收成都沒有,靠著這一斛八鬥糧,也能保證全家在一兩個月內不至於餓死。

“你的糧是哪兒來的?我們雅苑新村還算好,多少能收一點糧,關中很多地方,今年恐怕會絕收。到時候你的長官也給你變不出糧來,所以該省還是要省。”

黃義夏對任何事情一向有自己的判斷。

黃力君不再開口,他知道自己無法說服父親。

很快,碗裏的一點麵片就被黃力君吃完了,他一口氣喝光麵湯,放下碗站起來說道:“我去夜校了。”

《漢語》雖然學完了,但現在夜校又在教授《算數》。

若是普通村民,倒是可學可不學。但黃力君身為義勇軍一員,就近參加夜校的學習,也和每十天一次的操練一樣,是必須要盡到的義務。

何況就算沒有強製措施,黃義夏也一定會讓他去學習,然後再回家教授弟妹的。

“去吧。”黃義夏點了點頭。

等黃力君走後,母親收拾完碗筷,就拿出了紡錘和一束麻,開始紡線。

而黃義夏則帶著黃猛和細妹,用紡好的麻線編織漁網。

這些漁網,也是秦將軍的要求。

秦將軍給村民們提供了麻,並且承諾會用合理的價格收購這些漁網,要求家家戶戶都要參與製作。

雖然不知道秦將軍的用意,但這種能給家裏增加收入的事,大多數村民也不會拒絕。

次日,石炭壩的兩條暗渠,加上一道泄洪閘,全部打開。

水庫裏的水位慢慢下降,逐漸低於了水車渠的位置。

其實在這之前,水車渠就早已閉閘停工很久了,隻為了多留住一些保命的水。

水流從幹涸的河床中淌過,一大早就在岸邊等待的農夫們發出陣陣歡呼,還有人跪地感謝秦將軍的大恩大德。

李善仁一家早就嚴陣以待,當河中的水流到達南苑示範新村一裏時,他一聲令下,全家老少便挑著水桶,沒有水桶的也拿著其他各種容器,開始從河中取水往稻田裏運送。

稻田不比麥地,需要的水更多。

而在此之前,哪怕是最幹旱的時候,李善仁也從未讓這塊稻田幹涸過。

他帶著全家,不計成本地在河中挖了深井,每天不辭辛勞地取井水往稻田裏補充。

這不到一畝綠油油的水稻,在一片焦黃的莊稼地裏,顯得分外醒目。

水稻一共有四種,都是在年初用了紙棚溫室提前培育而成的,現在還在育秧之中,等待麥收之後再進行移栽。

“阿翁,現在就如此勞累,要是再移栽到大田之中,我們還能照顧好這些水稻嗎?”二兒子李枟一邊挑水,一邊擔憂地向父親問道。

“哪怕就是把我累死,這些水稻也一定要種成!”李善仁堅定地說道。

他深知這些水稻的意義。

這些水稻現在不是單純的糧食,而是農夫們的希望。

秦將軍早已說過,若是能選出九月收割的稻種,那他們就再也不會餓肚子了。

隻是這賊老天,眼看希望就在眼前,卻偏偏來了一場大旱。

李善仁絕不肯認輸。

當然,憑著他一家是肯定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