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十拿九穩

這個水庫早就在秦川的計劃之中,所以之前的建築,全都在水庫淹沒範圍之外。

眾人上了一座小山頭,秦川道:“這座山頭略作平整,然後在這邊修建一些房屋,以作未來的造紙廠和印刷廠之用。”

雖然說是“工廠”,實際上現在並沒有什麽廠房規範之類的要求。

因為並不存在需要安裝的機器,所以隻要隨便修些房子,再留出足夠的場地,想做什麽工廠使用,就能當做什麽工廠。

“在這邊將要連接水壩的位置,我需要你修建一條水車渠,將來要在這裏安裝一座水車。”秦川又指定了小山西側的一處位置。

“我明白了。”柴仕胡點頭道。

因為並無確定的圖紙,所以秦川的廠房、以及廠房的動力規劃,隻需要指定好位置就行。

“修建廠房和水車渠道的人工,你直接從築壩民夫中調選,所需材料、糧食隨築壩工費一同開支。”秦川道。

“……孔子說:‘鐵棒怎麽能磨成針呢?’老婆婆說:‘隻要我每天堅持,時間久了,它就會磨成針的。’孔子聽了這話,十分感動,從此以後不再調皮,認真學習,最後終於成為了聖人。”

麻油火把下,秦川聲情並茂的讀完了《鐵棒磨成針》這篇課文。

他放下書本,拿起白堊在黑板上寫下一個“棒”字,對夜校諸生道:“下麵,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中的生字,柏昂棒。”

“柏昂棒。”眾人齊齊念誦。

……

閻騰、胡拓展等人目瞪口呆,自己怎麽從沒聽說過孔子還有這樣的故事?

至於“生字”,就是指此前沒有學過的新字,對原本就識字的這些人來說毫無難度。

實際上,他們已經學了幾個月的《漢語》了,現在看到正字,就算以前沒有學過,也能根據形狀,結合上下語境猜個八九不離十。

要是這個字還有漢語拚音標注,那就更是認的十拿九穩。

今天帶給他們震撼的,不僅僅是這篇孔子的故事。

這個時候,秦川已經教完了《漢語》的上冊,現在剛開始教下冊。

《漢語》下冊不再需要學生們手抄記錄,而是直接給每個人發了一本書。

一本紙質的書。

哪怕這本書紙質粗糙,它也是一本紙質的書。

現在的書很貴,紙質的書更貴,但這還不足以讓眾人如此驚訝,畢竟很多人自己就擁有一本或者數本手抄的紙書,那多半是他們以前跟隨師長學習時抄錄下來的。

讓眾人震驚的是,這五十本書一模一樣,據說是用木版“印刷”出來的。

胡拓展悄悄要了另一個掾吏的書過來,和自己的放在一起,仔細比較。

居然是真的,兩本書的字跡一模一樣;就連第一課的標題,《鐵棒磨成針》的“鐵”字,有一筆稍微粗了一點,都是粗的一模一樣。

不需要花時間學習新字的學員們,自己翻閱著後麵的內容。

他們再次有了新的發現:自己可以不用來學習《漢語》了。

這本《漢語》下冊後麵的內容,容和第一課《鐵棒磨成針》都差不多,全是這種粗淺直白的短文。

至於那些所謂的“生字”,別說都有漢語拚音標注,就算沒有這些注音,也完全難不住這些早已識字的人。

而那些原本不識字的夜校學生,倒是沒有這麽多感慨,隻是隨秦川念完生字,又跟著一起朗讀《鐵棒磨成針》。

他們對於孔子有沒有見過鐵棒磨針並不關心,他們隻關心後麵要學習的生字到底多不多。

帶著眾人熟悉了幾次後,秦川開始進行深入一些的教學內容:“現在大家來談談讀完這個故事的感想。”

“主公……”

“將軍……”

“舉手。”秦川臉一沉,說道。

閻騰、胡拓展和幾個掾屬都舉起了手。

“胡拓展,你先說。”秦川點名道。

胡拓展站起來拱手道:“將軍,孔子的這個故事,我怎麽從來沒有聽說過?”

“學海無涯,知識是一個圈,你就是圈裏的人。你知道的越多,圈越大,才能明白圈外麵未知的更多。”

秦川道:“所以不要鑽牛角尖,您不應該根據自己有限的知識,去質疑無限的未知是否存在。這個故事難道對我們沒有教育意義嗎?”

“屬下明白了。”胡拓展點頭稱是。

“閻騰,你有什麽想法?”秦川又點了閻騰。

閻騰也站起來說道:“主公,為何那老婦不拿一顆釘子來磨?一顆釘子想要磨成針,應該比鐵棒更快吧?”

“因為那根鐵棒,它是一塊隕鐵,是最好的鐵。能打成釘子的鐵,沒有隕鐵那麽好,磨出來的針不僅很普通,也不需要勞神費力。那樣的話,無法啟發孔子。”

秦川耐心解答道。

閻騰算是半路出家,在夜校開課幾個月以後才入學的。不過他本就識字,稍微熟悉了一下,就能跟上學習進度。

隨後秦川又帶眾人練習了新字組詞,新詞造句等,又讓一些學生單獨朗誦了課文。

在反複學習了這篇關於孔子的小故事後,終於到了散堂時間。

“諸位,我將在掾吏中選拔數人,為軍中士卒教授《漢語》;此外,還將安排一人,前往雅苑示範新村進行《漢語》的教學。”

“若是有人自願報名,經我認定足以勝任教學工作後,將在原來的俸祿之外,獲得每月五十萬錢的補貼。”

秦川宣布道。

軍中的曹掾,比從事低一個級別,都是秩比三百石,每月實領三十七斛。五十萬錢,相當於十五到十八斛,對這些掾吏來說,不無小補。

眾人知道秦川已經選拔了張易容等三個掾吏前往雅苑新村了,對再選拔人員前往支援並不驚奇。

這個待遇,倒是讓好幾個掾吏都有些動心。

於是,便有五人找秦川主動報名,表示願意承擔《漢語》的教學工作。

秦川讓其他人離去,依次考核五個掾吏的水準,隨機挑選《漢語》下冊沒有教授過的課文,讓他們進行解讀。

這五個掾吏的水準雖然各有高低,但至少都能讀完並理解這些課文。

於是秦川便全部錄用,讓這五個人都獲得了掙外快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