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的雲

汽車越往裏走,山綠得更深沉了。路邊的那條小溪,一線碧水,在一個一個卵石上鮮活地跳動著,十分頑皮。空氣鮮淨得透出絲絲甜味,直撲肺腑……

一舉頭,前麵聳現出一個一個綠色的球體樣的山頭,漸漸地向我們的麵前推近。正是仲夏,樹木生命力最鼎盛的時期。山上的樹團,深沉的老葉上,長出了一蓬蓬鵝黃的新葉。樹團圓圓的,像一個黃茸茸的繡球,綴滿了山頭。這山,這樹,真是一團綠色的雲彩,在我們的前邊湧動著。

終於,我們的汽車不知拐過多少“之”字之後,跑得平穩起來。這時,麵前突然間顯得無比地開闊。剛才那一個一個陡峭的山峰,全部到了腳下,不見了。麵前,是一個與天際相連的廣闊的、綠油油的草原。如果說,還有山頭,那也不過是這綠色海洋上麵的一個一個浪頭罷了。頃刻間,我的心頭,滋生出一種感覺。就如同乘坐飛機,升到高空以後,置身在一片白潔潔的雲海一般。我覺得,我如今也置身在一片雲海。這是一個綠色的雲海哪!

此時,太陽西墜了。美麗的夕陽,親吻著這無邊無際的草地。這裏那裏,隨處可見一群群白色的綿羊,一隊隊花奶牛,在這無邊的綠色襯托下,構成一幅極美的圖畫。羊們牛們吃飽了,一個個悠哉悠哉地歸來了。它們不時昂頭起來,發出一聲聲滿足的歡叫。霎時,這個綠色雲海裏,**漾著一種無比和美、溫馨的氣氛……我們在這裏的場長兼黨委書記王顯密同誌的陪同下,站在紫陽峰下,欣賞著這一幅美麗的圖畫,心都醉了。

這裏是湖南城步南山牧場。

相傳當年紅軍長征的時候,將士們翻到這座山,隻見山上長著齊腰深的青草。一位將軍不由得發出一聲感歎:這裏真好喂牛、喂羊啊!這位將軍,後來成了共和國的農墾部長、共和國的副主席。他的心裏,仍然惦記著這片青山。1956年,在共青團的組織下,新中國曆史上的第一批知識青年登上了這座山。他們分別來自長沙和邵陽。從此,這山頂上有了自己的第一批居民,有了用麻石壘成的房子。最早,他們開荒種糧,失敗了。這山高達1900多米,常常雨霧迷漫。繼而,他們喂養牛羊,也不理想。後來,兩位農學家上山了,接著,一批澳大利亞的專家也上山了。他們在這裏改良草種,引進來許多優良的牧草和一些優良的種牛。於是,這山上便有了奶製品工廠。南山牌奶粉稱雄一方了。然而,70年代、80年代初期,這裏比較封閉,牧場的發展速度很慢,經濟效益也不明顯。80年代後期,山外的風吹進來了,他們不再是單一生產奶粉了,也不是賣他們的羊毛原料了。而是順應市場的需求,加工生產出各種各樣的品種來了。山上,修起了水庫,建起了自己的電站。豐富的電力資源,又有力地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

有一次,環保部門上山來對山上的水、草……等等進行檢測。末了,檢測組的同誌驚喜地告訴老王:“你們這上麵有寶啊!”

“什麽寶呀?”老王問。

“你們天天喝的這水,是上好的礦泉水啊!”

無意間,財源又滾滾來了。這山上,空氣、水,所有的物品,都鮮淨得沒一丁點兒雜物。躺在草地上,呼吸著這帶甜味兒的鮮美的空氣,洗滌掉你在鬧市中沾在肺葉上的塵土,是一種極好的享受。捧一捧山泉喝進口裏,清甜的喲!不久,一台六十多萬元的設備運進山了。山上的礦泉水,通過這台設備進行紅外線殺菌,沒添加任何的東西,灌進瓶裏,就源源外運了。這種叫“南山神童泉”的礦泉水,口感美極了。在廣東沿海一帶城市裏,搶手得很呢!你自己上山來拖,還必須交現錢才給呢!隻是這個“牌號”,有點美中不足。不是有句老話:叫壽比南山嗎?如果叫“南山不老泉”或者“南山長壽泉”,豈不妙哉!

如今山裏富了。產值由早先的100萬元,一躍再躍,上升到2500萬元啦!……

坐在紫陽亭裏,聽王場長講他們的“發家史”,心裏興奮極了。四周那綠色的山野,如一片綠色的雲海,在我們的身邊湧動。動風了。我趕忙站了起來,敞開胸懷,接住這鮮活鮮活的風,這綠色雲團裏來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