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中亭
這個廠子還剛開始建的時候,廠房還是簡陋的廠房,廠部辦公樓還不知在哪一方,廠區中央就建起了一座古香古色的亭子。
起初,廠裏的工人、幹部心裏真不解,廠長這是怎麽鬧的?怎麽建廠先建亭呢?
時日愈久,工人們心裏就亮堂了。對廠長當初的這一“舉措”,這番“創造”,一個個佩服得五體朝地。
亭子建在工廠前麵的廣場裏。雕榔畫柱,裝飾得金壁輝煌,顯得十分的神聖。亭子下麵,是一個水池。池水澈清。一蓬蓬絲草,一隻隻遊魚,清晰可見。亭子名叫“得意”亭。“得意”是當時廠裏的一個產品牌號。至於是否還有更深的含義,我便沒深究了。
這是一個六方亭。亭體分為六麵。有兩麵的亭牌上,掛上了兩塊做工講究、製作精巧的黑亮亮的牌子了。一曰“清泉”,一曰“盛世”。這可不是時下某些酒樓、歌舞廳,為了招來顧客,請來文人墨客,給他們的雅座取一個或文皺皺、或肉麻麻的名兒。這兩塊牌子裏,可都記著一個人,記著一些故事哪!
先說那“清泉”吧。此公在這個廠剛開始建的時候,就為它的新生付出了心血。他來來回回地跑,或為籌集資金,或為征集土地,或為協調各種關係,或為解決原材料……操碎了心哪!後來,他調離了此地,走向了高位,為國家、為人民掌管更多更大的事情,仍然不忘這個廠子的發展,不忘這個廠子邁上一個新的台階。一次職代會上,廠長提出,我們要把對我們這個廠子的發展有功的人員,做一塊牌,掛到這個亭子上。“請大家提提,第一個該掛誰呢?”
大家想到了他。廠長心裏當然比職工們更清楚。他將這些事給大家一擺,職代會上一致通過。於是,這塊牌就掛上去了。
“清泉”,全名熊清泉。出任過這裏的地委副書記,後來擔任過湖南省省長、省委書記。如今從高位上退下來了。然而,這個廠子的工人、幹部,卻永遠地記著他。
再說“盛世”。他和這個廠子結緣,在熊清泉之後。他也像“清泉”一樣,為廠子的發展、壯大盡過心,出過力。在位上的時候不說,他退下來以後,成了一個普通的老百姓,依然為這個廠子操著心。他知道,這個廠子辦好辦壞,與全區的經濟有著直接的關係。關心這個廠子的發展,支持這個廠子的壯大,就是關心、支持全區經濟的發展。有個時候,他聽說廠子裏原料緊張,他竟絲毫不考慮自己“官至五品”的身份,老當益壯,扮演著這個廠子的普通采購員的角色,南南北北地跑……
他是唐盛世。曾是這個地區的行署專員、地委書記。
這第三塊牌,該掛誰了呢?全廠的工人、幹部心裏都有譜,應該掛他。這十年,廠子發生了多麽大的變化?從年產幾萬大箱,到年產三十七、八萬大箱;產值從幾百、千把萬元,躍到今天的上十個億;利稅更明顯。1993年,達到了5.4億元。廠區過去是一片荒山,如今高樓林立。連普通的工人,也住上了一百多平方米的鑲木地板的樓房。這座城市最高的建築、最漂亮的樓房,都集中在這個廠區,被全城人稱為“我們這裏的香港”。廠長是一個“作家廠長”,對企業的文化建設更重視。廠裏擁有全城第一流的工人文化宮,第一流的體育運動中心。工人們擁有自己的足球場……他為國家做出了多麽大的貢獻,為廠子做出了多麽大的貢獻,為工人們謀了多麽大的福利啊!
然而,這塊牌子至今還沒有掛上去。因為他在位上。他不同意,也就掛不上去。不過,這塊牌子,已經牢牢地掛在工人、幹部的心裏了。不久前廠黨委換屆選舉,他竟以全票當選為黨委書記。這在民主程度十分開放的今天,這在人們的思想十分活躍的今天,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啊!
他叫武俊瑤。從1984年起,就出任這個廠子的廠長。如今,這個廠子在他的心裏,有一幅更加絢麗、更加宏偉的圖畫了。
這個廠子,叫湖南省零陵卷煙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