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腦寫作

此刻,我坐在電腦打字機前,很愜意地寫這點文字。

那年在廬山。《百花洲》雜誌社邀請了十多位作家上山辦筆會。一天,主辦者發給大家一張與會者通訊錄,印得非常漂亮。“怎麽?這十幾張通訊錄還上印刷廠鉛印去了?”發通訊錄的人笑而不答,直領著我往一間房子裏走。一到那裏,方知是山東作家賈魯生帶了一個新鮮玩藝:電腦打字機。此刻,他正在給大家表演。能打,能存,能印。薄薄的一塊小片片上,說是能存30多萬字呢。真是神了!印出來的字,比鉛印的更清晰、更漂亮。把大家的心裏弄得癢癢的。紛紛向他打聽:“多少錢一台?”“易不易學?”一說價錢,把大家嚇住了。我們隻好望而卻步。

那玩藝兒從此沉沉地落在我的心頭,時不時把我的心撥弄得癢癢的。去年深秋的某一天,我翻看報紙時無意中在中縫看到,有一則某電腦研究所的廣告。一看價錢,是自己能夠承受的。於是,我按照報上提供的地址,尋上門去了。所長老張十分熱情地接待了我,並帶我到培訓現場參觀了一番。但回來冷靜地一思索,覺得這種電腦價錢適中,但它是由屏幕、鍵盤、打印機三部分組成的,攜帶起來不大方便。如果隻放在家裏使用是滿好的。可我不是一個純粹的作家,還要做一份行政工作。寫一個稍為長一點的東西,就要“躲”出去。那樣三大件,往外“躲”時就不方便了。這時,我又想起了那年在廬山見到的賈魯生的那一台,小巧玲瓏,外出時攜帶挺方便。不久,我又在一位記者朋友那裏見到了那麽一台。左思右想,我痛下決心,在春節前夕,終於把這台機子搬回家來了。

春節,是社交活動最繁忙的時候。我卻閉門不出,日夜廝守在我心愛的電腦旁邊,沒有任何人指導,憑借一紙說明書,按索著操作。第一天,我就給友人打了一封信。幾天過去,我就用它寫出了第一篇文章。其興奮的情景,不亞於我當年發表第一篇作品。

我的衣著裝飾,在湖南作家中,是落伍的。這一回,我卻趕了一次“時髦”,被人說成是湖南作家中第一個用電腦寫作的人。我好自豪!

趕“時髦”,從菜種意義上講,是不是叫追求文明?記得那一年,我還在煤礦。有一次進城,看到城裏人燒藕煤,覺得新鮮,回來想試試。遭到家人反對。一個一個用模子來做,好麻煩的。煤礦裏有的是煤,還用得著節約這一丁點兒煤嗎?我堅持做了。家人終於嚐到了好處,服氣了。後來進了城,單位上照顧我燒液化氣。家裏人不知從什麽地方聽說這玩藝易爆炸,危險,不幹。我堅持要了回來。家裏人終於嚐到了甜頭,愉快地接受了。總有一天,電腦寫作,也會普及開來的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