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1.燈節源於敬佛

中國人喜歡熱鬧,最熱鬧的方式莫過於過節。老百姓口頭語“看他家熱鬧的,像過節似的”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前幾年各地興起了一股節慶之風,什麽牡丹節、石榴節、民歌節、賽馬節、風箏節……名目繁多,不一而終。節慶的目的,本是為了紀念和娛樂,但現在的節有些變味了,都成了貿易招商會,應了那句話“文化搭台,經濟唱戲”。

中國古代,節慶也不少。除了傳統的端午、中秋、春節三大節外,尚有元宵節、花朝節、立夏節、重陽節等等。少數民族,藏族有雪頓節、回族有開齋節、傣族有潑水節,都各有所源,已成風俗。然而,在這眾多的節日裏,最熱鬧的,大概就是燈節了。

張燈的習慣,始於漢代,於今有兩千餘年的曆史。起因是印度僧人進入中國傳播佛教,言臘月晦日,佛祖不安,信徒應燃燈表佛,以示虔敬。從此以後,每逢臘月晦日的張燈,為佛教徒必備的功課。但那時還不叫燈節,徹夜不熄的光明燈,燃燒的還是宗教的情感。

2.上元張燈,始自唐睿宗

張燈於春節之後的上元,應該自初唐始。景雲二年正月十五,唐睿宗應一個名叫婆陀的胡僧所請,在長安的安福門外點燃千盞花燈以悅佛。是夜,睿宗親往安福門城樓觀看,帝王於元宵節賞燈,便是從他開始。這時候,還隻是一夜燈,燈燃三夜,當從盛唐的玄宗開始。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前後二夜,金吾弛禁,開市燃燈,從此成為慣例。

燈節由三夜變為五夜,始於北宋。乾德五年,宋太祖下旨禮部:“朝廷無事,年穀屢登,上元可增十七、十八兩夜。”至此,一連五天的燈節,讓北宋的都城汴梁珠光四溢,彩色千重。

公元1125年,北宋的徽欽二帝被大金國擄走之後,欽宗的弟弟康王趙構繼皇位,把都城從汴梁遷到杭州,是謂南宋。盡管有靖康之恥、河山淪陷之悲,趙家皇帝仍不改舊習,追求奢侈。淳祐三年,理宗下旨將上元燈節由五天改為六天,即從正月十三至十八日。屆時杭州城內,西湖邊上,無論巷陌、寺觀、市衢、橋道,盡皆編竹張燈,六天時間,杭州成了不夜城。

3.朱元璋當了皇帝後,提高了燈節的檔次

明朝的朱元璋奪取天下後,建都於南京。數年後,都城初竣,為展示帝都氣象,朱元璋決定恢複因戰亂而停止的燈節,並將期限從六天提到十天。所不同的是,燈節不僅僅是賞玩,而加進了招商的功能。朱元璋在南京建了淡煙、輕粉等十四樓,以貯官妓。燈節期間,十四樓燈火最盛,天下富商紛至遝來,十四樓人滿為患,其中不乏“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的紈絝子弟,但更多的是尋找商機的客人。所以說,“文化搭台,經濟唱戲”並不隻是盛行於今日,它最初的版權,應該屬於明洪武皇帝。所不同的是,今天的商人,雖然直接當官身居要職的少,但通過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政的多。明代不一樣,朱元璋是禁止商人當官的,參政議政也不行。十四樓的官妓,商人盡可享用,但六部五府一應權力機構,商人絕不可染指。反之,入仕為官的人,可坐八人大轎,享受朝廷頒賜的特權,但絕不可往十四樓嫖妓。雖燈節期間,概莫能外。

4.遷都北京後,燈節改成燈市

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後,燈節又有了一點改變。自他開始,燈節再不叫燈節,而叫燈市。從寅時到酉時,即從早到晚,稱為市;從酉時到寅時,即從晚到早,叫做燈。所謂燈市,就是白天做生意,晚上看燈火。

燈市的時間,仍為十天,從初八開始,到十七結束,到了十三日,燈市便進入**。燈市遍於京城每個角落,中心會場設在東華門東,綿延二三裏地,鋪天蓋地全是各種燈火。開市之日,各省的商旅雲集。這陣勢,有點像今天的廣交會,除了外國財團,各省的經貿代表團都組成強大的陣容抵臨,全城客店爆滿,一鋪難求。明代不同的是,各省的客商趕赴北京尋找商機,洽談合作,純粹是民間行為,絕不會有省長帶隊,而朝廷也不會出麵組織。有提倡而無幹涉,這是明朝對商業經濟的一種態度。

卻說燈市開張,東華門外九市一起開場。所謂九市,分衢與市,衢縱市橫,縱四橫五。這九個片區按貨物歸屬劃分。從三代八朝之古董、五等四民之用品、布匹綢緞、山珍海味、琴棋書畫、油鹽醬醋,一應貨物,應有盡有。燈市期間,這中心會場肩摩轂接、人流熙熙,十分熱鬧。一俟天色黃昏,百廛盡收,一隊隊兒童打著太平鼓,蹁躚跳躍,從不同方向進入衢市。跟著進來的雜耍藝人也各自團起場子,表演舞獅、鑽火圈、打鬥、蹬壇、蹬梯等節目。直到城樓鍾鼓報了戌時,那多至數十萬盞的宮燈,一霎間全開了。

燈的製作,用料各出匠心,品類過千種。但是,燈市的費用,並沒有從國家財政中支出,而是王侯貴戚或商人自掏腰包。譬如說,東華門東中心會場的這個街市的所有樓房,預先都被各省富商和貴戚租下裝飾燈火。這租金隨行就市,價格高昂,盡管這樣,仍供不應求。商人們租樓裝燈,類同今日的廣告。哪家最綺麗奢華,他的貨品銷售就會好。其實,燈樓的裝飾費用,都由買貨的顧客掏了腰包,這叫羊毛出在羊身上。還有一些商家,覺得僅僅飾燈還不足以炫耀,於是又別出心裁搭起臨時高架,在上頭放煙花。中國的煙花,實源於永樂皇帝執政時的北京。當時的煙花肯定沒有今天的花樣品種多。但也有壽帶、葡萄架、珍珠簾、長明塔等多種。從這些名兒看,當時的煙花也可在空中爆出各種吉祥的圖案。

雖然在朱元璋的手上就定下了十日燈市的製度,但燈市期間,朝廷官員並不放假。永樂七年,永樂皇帝下旨賜官員十日假,與百姓一起歡度燈節。因為官員的參與,燈市比過去更加熱鬧。那氛圍,有點像現在的“黃金周”。到了宣宗時,大約考慮到十日假太長,影響公務,於是下旨減半。並規定,官員上班期間,上至閣臣九卿、下至曹官掾吏,一律不得到燈市盤桓、接受宴請。

5.大內的燈會,稱為鼇山燈會

唐宋兩朝皇帝,每逢燈節,常常走出宮禁,以觀燈為樂。明朝的皇帝,卻少有出宮觀燈的例子。但皇帝也是人,他身邊的後妃嬪人,都悶在紫禁城中過於孤寂,大約是燈市的熱鬧讓她們動心,有觀賞的欲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約也是在宣宗時,下旨在燈市期間,宮內舉辦燈會,此旨一出,遂為永例。

大內的燈會,一般在午門外的廣場舉行,稱為鼇山燈會。比之東華門外的燈市,這鼇山燈會雖然規模與氣勢不及,但奢華與精致,卻有過之而不無不及。用宮燈製成一座數丈高的鼇山,周圍再輔以數條燈街,耗資甚巨。大內惜薪司負責鼇山的製作。惜薪司是大內宦官衙門二十四監局中的一個,本負責大內的燃料供應。鼇山既屬於燃料方麵的事,就該他們負責了。太監給皇上辦事,經常虛報數額,從中貪墨。舉辦鼇山燈會,從最初的一萬多兩銀子漲到後來的十多萬,固然有規模擴大、物品漲價的原因,太監的中飽私囊,亦是執事部門都不敢說破的潛規則。以致到後來,每年大內鼇山燈會,成為國家財政的一大負擔。

張居正於1572年出任內閣首輔後,曾於當年年底給皇上建議“鑒於朝廷財政拮據,暫停鼇山燈會”,萬曆皇帝準奏。因此,鼇山燈會停辦了八年,但東華門外的燈市,一年一度,卻從沒有間斷過。

賞燈成為節日,始自唐朝。但燈市由都城漫向民間,卻得力於明朝。如今,燈市已成民俗,大家見慣不驚,但在明朝,可以從燈市看出某個皇帝的得失好壞。例如,正德年間,紫禁城內起火,燒掉了一大片宮殿房舍。武宗皇帝登高觀看火勢,他不但不痛心,反而興奮地說:“真是一棚大煙火!”他把火災看成是鼇山燈會,可見昏庸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