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1.**的別稱

乍一聽這個稱謂,似應是花木的一種,其實不是,而是**的別稱,或者說雅稱。

所謂**,即男女**的學問。自春秋時起,代代都有人研究。但明代對於**的搜微探秘,可謂積前朝之大成。說到這個問題,不由讓我想起於嘉靖二十年十月十九日發生的一宗震驚朝野的謀逆案。

2.宮女謀逆,想用繩子勒死世宗

當日夜裏,世宗皇帝住在曹端妃的居所。這個曹端妃原來隻是端嬪,因替世宗生下了第一個女兒,便於嘉靖十四年晉封為妃。端妃溫存伶俐,很得世宗的寵愛,故常常駕臨。

卻說世宗睡到半夜,忽有一群宮女擁入,將一根黃絲繩勒住他的脖子,並用兩塊手帕塞住他的嘴,又有幾個人跳上床,坐在世宗的肚子上蹬壓。世宗眼看就要絕命,但宮女不懂綰結之法,繩子活絡不緊。戶外的人聽得房子裏的響動,立刻擁入,救了世宗皇帝一命。旋即孝烈皇後趕來,當即將造逆的十六名宮女盡行捉拿。

皇帝雖被救下,但昏迷不省人事。工部尚書兼太醫院掌印許紳立即進藥,用桃仁、紅花、大黃等下血藥,辰時進服,未時世宗喉嚨做聲,被人扶起吐出半盆子淤血。到了申時,即下午五時許,才能開口講話,聽了刑部關於案情的匯報,他當即下旨:

這群逆宮婢楊金英等,並王氏,各朋,謀害弑朕於臥所。凶惡悖亂,好生悖逆天道,死有餘辜。你們既打問明白,不分首從,便都拿去,依律淩遲處死,到屍梟首,示眾盡法。各皆族屬,不限籍之異同,逐一查出,著錦衣衛拿送法司,依律處決,財產抄沒交官。艾芙蓉係姊攔阻,免究。欽此。

這件案子了結很快,五天以後,十六名宮女全都綁赴西市淩遲。行刑日,北京大霧,幾乎終日不散。人們暗地議論,這件弑君案中有冤情,故天象有變。輿情所說冤情指的是曹端妃。她平日深得世宗皇帝的喜愛,孝烈皇後一直滿懷醋意。是夜案情發生後,孝烈皇後趕到,趁世宗昏迷不醒,立即下懿旨將曹端妃縊死。其實,宮女們策劃弑君,曹端妃壓根兒不知道,孝烈皇後隻是借此除掉情敵。世宗醒後知道了這件事,雖然生氣,卻也無力回天了。所以,十六名案犯,不列曹端妃的名字。

曹端妃雖然無辜送命,但冤情並不僅僅限於她。當時就有人隱晦地指出“宮闈秘事,外人難以窺得”。試想一下,十六名如花似玉的年輕宮女,既沒有政治上的野心,不可能想取而代之做皇帝;又與外廷隔絕,不可能讓人買通充當殺手。那麽她們何以對世宗如此痛恨,非要取他的性命不可呢?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世宗皇帝對她們過於“陰毒”,讓她們不能忍受,才冒死弑君。

3.世宗篤信道術,在道士陶仲文的指導下煉**

這個“陰毒”究竟是什麽呢?我大膽猜測,可能與**有關。

世宗皇帝一生篤信道術,對煉丹、齋醮投入極大的熱情。在他執政的四十五年中,許多道人受寵,獲得難以想象的殊榮。

有史可查,第一個得到他信任的方士是邵元節。他教世宗如何煉丹畫符,用世宗自己的話說,叫“極稱聖意”,所以賞了一個禮部尚書給他做。邵元節死於嘉靖二十年春。不久,另一位方士陶仲文迅速得寵。

這個陶仲文本是讀書人出身,大約還中過舉人。獲寵前一直在陝西當一個九品倉官,品秩卑微。他給世宗進獻房中秘術,一下子就勾住了世宗的心。

據明代一些筆記文記載,**乃禦女之法,所煉藥餌都是壯陽的**。煉藥所用的引水,一采自初生嬰兒的舌血,二采自未婚少女的經血。這兩種采血方式都極殘忍。嬰兒舌上血,采一次,哪怕是一滴,以針刺之然後擠血,可謂摧殘,痛苦至極。少女經血,采取量大,若經血不足,妖道們輔以藥石,增大少女們的排血量,延長經期時間。此種作用,亦使少女們痛苦非常。用舌血或經血煉出的丹藥,色如辰砂,名曰紅鉛,或叫含真餅子。

世宗遇上陶仲文時,年方三十七歲,正是精氣最為旺盛的年齡,吃了含真餅子這些“**”之後,周身發燥,**徹夜不仆。此時,便按陶仲文所教之法禦女。被禦者沒日沒夜地遭受折騰,可謂苦不堪言。

4.“助情花”成為某些小人升官發財的終南捷徑

我想,那十六位宮女可能既要提供大量的煉丹經血,又要充當世宗練習房中秘術的工具。那種肉體上的折磨與精神上的摧殘,實在超過了她們心理與生理所能忍受的極限,故鋌而走險,最終落得淩遲梟首的悲劇下場。

十六位宮女的反叛,並沒有讓世宗吸取教訓痛改前非。他仍癡迷於齋醮以及**,因之對陶仲文的依賴越來越深。幾年間,陶仲文由一個倉庫保管累升為光祿大夫、柱國、少傅、少保、禮部尚書、恭誠伯;除本祿外,還兼支大學士俸。其子蔭為尚寶司丞。除了上述官職得到的應該俸祿外(收入超過內閣首輔),還陸續獲得世宗賞賜的白銀十餘萬兩,錦繡蟒龍鬥牛鶴麟飛魚羅緞近千匹、獅蠻玉帶六條、玉印四顆。禦賜給他的封號是“神霄紫府闡範保國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整整二十二個字,比孔聖人的封號還要長。明代那麽多有名的股肱大臣,沒有哪一個獲得過陶仲文這麽多的殊榮。而陶仲文所有的顯赫,均來自於他獻給世宗的“助情花”,因秘術嬖幸皇門,這是封建專製社會中屢見不鮮的現象。

陶仲文死後,世宗痛悼不已,下旨賜祭九壇。幾年後,世宗駕崩,隆慶皇帝繼位,當年,便下旨剝奪了父皇賜給陶仲文的所有封賞,天下士民莫不稱快。

但鬧劇並沒有結束,沒過兩年,隆慶皇帝自己也吃起了根據陶仲文留下的藥方熬製的含真餅子,導致性欲大增,**性大發,整夜不能入睡。結果下場比他父親還要慘,隻活了三十六歲,就一命嗚呼了。

當然,這“助情花”並非陶仲文的發明。遠在弘治年間,首輔萬安因酒色過度,加之垂垂老矣,導致**不舉。他的門生禦士倪進賢登門進獻秘方,洗之複起。萬安大喜,連忙將這秘方用紅木盒子裝好,恭恭敬敬寫上“臣萬安敬獻”,然後獻給憲宗皇帝。不久,憲宗皇帝駕崩,司禮監掌印太監將這件事抖摟出來,萬安為士林所不齒。

所以說,在明代,“助情花”已成為某些小人升官發財的終南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