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種“軟實力”

說起江南小鎮沙家浜,人們會很自然地想起上個世紀50年代的滬劇《蘆**火種》,想起六七十年代的京劇《沙家浜》,想起剛剛播完的30集電視連續劇《沙家浜》。半個世紀前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水鄉小鎮,一片江南人司空見慣的蘆**湖泊,因為一段抗日的曆史,以及演繹這段曆史的一出戲,便聲名遠播。

大凡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恐怕沒有人不知道沙家浜的,沒有人不知道阿慶嫂、郭建光這些名揚四海的戲劇人物的,能哼上幾個唱段的人,更是不在少數。如今這種文化的魅力,已經轉化為巨大的經濟效益。一些近年來建成的景點,如“阿慶嫂生態園”“沙家浜影視城”,在給沙家浜人帶來巨額收入的同時,也讓人們體驗到紅色文化與市場經濟的有機融合。據統計,沙家浜每年僅旅遊門票收入一項就達幾千萬元,成為沙家浜鎮的經濟支柱。

細細想來,中國人民八年浴血抗戰,在太行山、在晉察冀、在遼闊中原、在東北,在所有燃燒抗日戰火的地方,像沙家浜這樣的抗日堡壘,甚至比沙家浜更具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的農家村落,可以說比比皆是、數不勝數。但是,它們卻僅僅留存於曆史的檔案裏,沒有像沙家浜那樣成為弘揚革命曆史的“經典”,沒有像沙家浜那樣成為婦孺皆知的傳奇故事。原因就在於沙家浜以文化的神奇力量給社會留下了永恒的記憶,成為千萬個抗日堡壘的典型代表,以藝術的力量在革命曆史上閃耀著不滅的光輝。

一出戲、一件藝術作品,激活一方水土、帶動一方經濟、成就一種文化的事情,可以說近年來不勝枚舉。離沙家浜不過百裏的周莊,旅遊收入已連續多年超億元大關,在蘇南,與周莊媲美的文化古鎮雖不在少數,但旅遊收入卻隻能望周莊而興歎。去年底,筆者駐足周莊,曾問及一老者:周莊何時起這般熱鬧?老人回答:打從上海的陳逸飛畫了咱們的雙橋。老人所說,是指畫家陳逸飛上世紀70年代以周莊雙橋為題材的油畫名作《故鄉的回憶》。此畫在美國展出時獲獎並被當時的石油大亨哈默斥巨資收藏。1979年鄧小平訪美時,哈默將此畫贈給了他,並說這是中國上海附近的一個小鎮。幾經媒體推介,周莊古橋便成為旅遊熱點,由此便帶動了整個周莊的旅遊。如今,遊覽江南古鎮,周莊已經被作為首選。如同周莊因文化作品擴大名聲者,又如河南登封的少林寺。少林雖是名寺古刹,但是上世紀70年代以前卻訪者寥寥,老牆枯樹,斑駁殘舊。但自從有了電影《少林寺》以後,當地政府花了本錢予以整修,少林寺遂成為中原第一名勝,年年遊者如織,連外國政要也登門拜訪。如今,少林的“洋弟子”已遍及歐美,“少林旋風”更是吹遍世界。去年,“少林寺”作為品牌已被評為國家馳名商標。臨近的洛陽龍門石窟、開封的大相國寺、安陽的殷墟遺址,雖其悠久的曆史更勝一籌,但如今卻比不上少林寺在世人眼中這般熱鬧。

由此看來,文化是一種“軟實力”,在如今市場競爭的時代,它的作用舉足輕重,不論在國內國外,都概莫能外。“軟實力”的內涵,既包括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又包括對革命曆史文化的開拓和發現,還包括國民素質的全麵提升。正是基於此,近年來黨中央倡導在全國開展“紅色旅遊”活動,這既是對地域文化的重新認識和發現,也不失為扶助革命老區發展經濟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文化魅力的發現是一種智慧,對文化力量的運用是一種能力,發現和用好文化這一“軟實力”,將使我們受益無窮。

(原載2006年7月10日《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