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的生命線

解縉(1369—1415) 明朝文學家、書畫家,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官至內閣首輔,參與機務。解縉以才高、好直言為人所忌,屢遭貶黜,終被埋入雪堆凍死。

人們隻要談到打油詩,無不馬上想起膾炙人口的這一首:

春雨貴如油,下地滿街流。

跌倒解學士,笑煞一群牛。

解學士,即解縉。據民間演義,在他科舉高中,接獲喜報,按捺不住興奮之情,慌不擇路地去通知諸親好友時,因為天雨路滑,不慎摔倒,吉水縣城裏滿街的鄉親,看到這位小個子大文人,滿身泥水,衣衫滾濕,踉踉蹌蹌,狼狽不堪的樣子,竟“轟”的一聲,像春雷那樣驚天動地地大笑起來。尷尬的解縉,定了定神,他說要即席賦詩,記敘這次跌跤的事,於是大家靜下來洗耳恭聽。隨後,他當場信口吟出來這首打油詩。誰也沒料到,他反過來將看笑話的左鄰右舍,調侃了一頓。

他個子雖矮,但誌向奇大。他聰明睿智,靈活圓通,有腳踏實地的幹勁,更有出人頭地的理想。別看他跌倒在眾人的奚落嘲笑聲中,卻敢在打油詩中,大言不慚地自奉為“解學士”。看來他深信,他解縉一定會走出吉安,一定會走出江西,有朝一日,一定會成為真正的翰林院大學士。果然,一切都如他所願地達到理想境界。也許他的個子矮,頭腦離心髒的距離較近,供血充足,三十多歲就以超常的智力、出類拔萃的學識,成為當時中國的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永樂大典》的總纂,真是何其了得?

20世紀的90年代,我應邀參加北京圖書館館慶,蒙贈一冊按原樣複製的《永樂大典》,留作紀念。這本書令我大開眼界,書高半米,闊300厘米,書厚約10厘米。函盒為藍布裝,本書為黃絹封麵,這是我有生以來,見到和拿到的第一本“巨無霸”書籍,而且還是線裝書。

《永樂大典》1408年成書,全書22877卷,裝訂成11095冊,由兩千多名寫手抄成,合計3.7億個漢字,是清朝《四庫全書》問世前的一部史無前例的類書,也是體現國力宏大浩瀚的文化壯舉。可惜,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大部分被焚毀,未燒掉的也被劫掠一空。現在,存世約八百餘冊,散落在世界各國的圖書館中,國內保存的,大約有數十冊。

這一冊,據館方介紹,是新中國成立後從山東征集到的大典殘本,真字韻,門製類卷,冊第三千五百一十八至第三千五百一十九,全帙應是56頁,實際現存僅39頁零一角。

僅僅一個“真”字韻的“門”字,把明朝以前各類典籍圖書中有關“門”的文字記載,包括門的樣式和製作的細節圖、剖析圖,統統囊括其中。手捧這部有關“門”的著作,大有進入中國文化殿堂,穿過那扇巨闊厚重的大“門”,得窺堂奧的感覺。

你不能不為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那博大精深的成就而自豪;你也不能不為帝國主義強盜的罪行而憤怒。但冷靜下來,麵對這冊“巨無霸”線裝書,更多的卻是要對編纂這部類書的解縉,那博學、那睿智、那氣魄、那精力而欽服萬分。尤其這位窮盡經典圖籍,閱遍千古文翰的翰林學士,走上在今天來說應該是“總編輯”的崗位時,才34歲,不過一個剛超齡的共青團員的年紀,你就不能不向他脫帽致敬了。經他磨勘精校,廣搜博覽,披沙瀝金,選優集萃的勞動,1403年至1404年,不到兩年工夫,完成《文獻大成》。在此基礎上,奉朱棣命,與姚廣孝一起重行纂修規模更大的《永樂大典》。又經四年努力,1408年成書,圓滿交卷。會集了中華文化的萬卷精華,出自矮個子解學士的手中,實在了不起。沒有明之《永樂大典》,也就沒有清之《四庫全書》。

隔朝修史,盛世出書,這薪火相傳的重任,從來都是中國人視作神聖的職責。

解縉(1369—1415),字大紳,江西吉水人,這是一個地靈人傑的地方。在宋朝,此地出過一個大文人、大學者歐陽修。我一直忖度在鄉間裏即以神童目之的他,是以歐陽修在宋朝文壇、政壇的雙輝煌,來定位自己一生目標的。應該說,解縉的勢頭,在科考、仕途、出身、履曆等方麵,直追先賢,不相伯仲,一上來頗不示弱,是很有氣象的。

歐陽修做到翰林學士,解縉也做到翰林學士;歐陽修在宋仁宗、宋神宗身邊做過侍讀學士,解縉在永樂登基後也做過侍讀學士,不過稱謂略有不同,一為龍圖閣大學士,一為右春坊大學士,實質相差無幾。少年解縉,在吉水家鄉,發憤進取、埋頭鑽研之際,無論讀經典、求學問,無論練文章、作詩詞,他的標杆就是歐陽修。以這位鄉先賢在北宋時期政壇的輝煌、文壇的璀璨,雙雙精彩的局麵定位自己,厘定他人生一世的努力方向。

這兩位老表,在學問和著作上也是可以相互媲美的。歐陽修的《新五代史》,及與宋祁合修的《新唐書》,為清朝官定的《二十四史》之一種,自然也就有不朽巨讞的身價。而解縉,他主持編纂的22877卷、11095冊、合計3.7億個漢字的《永樂大典》,盡管散佚殆盡,但清朝《四庫全書》沒有問世之前,這部史無前例的極其龐大的類書,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價值,也是舉世公認、罕見其匹的。

雖然,朱棣派了他的軍師、高參,那位和尚姚廣孝掛帥《永樂大典》,但具體的總編纂重任,是由這個年歲並不大的解縉來承擔的。其博學、其睿智、其氣魄、其精力,你不能不欽服!

別看中國“學而優”的文人很多,中國有大學問而“優則仕”的文人也很多。但是能主持煌煌巨製的帥才,卻很少。數來數去,恐怕也就隻是宋之歐陽修、司馬光,明之解縉,清之紀昀等。這以後,清末無,民國無,尤其到了當下,除自吹人吹的“大師”外,幾乎少見通古博今之士、淹貫中西之才,實在是很可悲哀的事。於是,再要出什麽套書、類書、史書、集成等大部頭著作,隻好由著那些“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的南郭先生,上躥下跳,暴得虛名。

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你有什麽辦法?

然而,實事求是地講,解縉相比於他宋朝的老表,在文章、詩詞、學問、著作上的名聲、成就,以及在文學史上的建樹、文學思潮的影響方麵,要略遜一籌。無論如何,歐陽修矯五代靡頹文風,倡古文運動,和唐朝韓愈一樣,“文起八代之衰”,是得到千古定評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詞歌賦,至今仍弦誦不絕,甚至幾首信筆拈來的小令,也寫得風致嫵媚。

而解學士,真替他抱屈,除了那部破碎殘缺的《永樂大典》,他的名篇是什麽,他的代表作是什麽,他的文學主張是什麽,除專門研究者外,大多數中國人便了無所知。這就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宿命,才高見嫉,不是老天爺要你死,而是皇帝不讓你活,縱有“三墳”、“五典”在胸,錦繡文章在口,出手珠璣,落墨華彩,腦袋一掉,這些才華也隨之成為一抔黃土。

想起這些早早死於非命的天才,青塚枯草,杜鵑啼血,那是很令人黯然神傷的。

自“學而優則仕”之說出現以後,在中國數千年來,叫做士,叫做文人,叫做知識分子的階層中的絕大多數人,便以此作為奮鬥目標,矢誌不懈,奮鬥終生。產生這麽大的效果,這是濫觴者孔夫子沒想到的。他,還有孟子,還有其他門徒,所構成的儒家學說,也就是“孔孟之道”,基本上被後人實用主義地各取所需,或陽奉陰違,或當做耳旁風;獨這一句,書為敲門磚,敲開為仕門,是他們頭懸梁,錐刺股,寒窗苦讀,全力以赴的事情。

於是,這些向“學而優則仕”目標奮鬥者,心靈深處,對於權力的親和性,對於長官的趨迎性,對於統治階層的依附性,對於在名利場中分一杯羹的競逐性,一代一代遺傳下來,也就是所謂的“溶化在血液中”了。這“四性”,遂成為中國知識分子與生俱來的不教自會的本能。凡文人當官者,或想當官者,無不處於這樣的蠅營狗苟之中。沒做到官者,內心空落落的,惶惶不安;做了官者,生怕坐不穩當,惴惴不安。做了不大的官者,要往上爬往上攀,怵怛不安;官做大了者,又怕高處不勝寒,忐忑不安。總而言之,那按捺不住的“入仕”情結,那百折不撓的“為官”情結,既痛苦又追求,既煎熬又貪戀,既戰戰兢兢又屁顛屁顛,既清高不屑又樂此不疲。

至少我親見的文人當官者,莫不如此。

但“學而優則仕”,談何容易?這一句話,包含著“學”、“優”、“仕”三個層次,它們不是必然的步步登高的階梯,而是殘酷無情的不斷淘汰的過程。由“學”而“優”,猶如螞蟻上樹,能爬到樹頂的“學而優”者,少之又少。由“優”而“仕”,更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掉進湍急的河流中成落湯雞、成溺死鬼者,多之又多。因此,能夠過橋的“優則仕”者,每朝每代,也就是屈指可數的幾個。而明初的解學士解縉,應該算是出類拔萃的一個。《明史》稱他“幼穎敏”,當非虛言,他是少見的“學而優則仕”的極為成功的一個例子。對他來說,取得功名,如探囊取物,唾手可得,“洪武二十一年舉進士。授中書庶吉士”,幾乎沒費什麽勁兒,就走完這個過程。其實,中進士,為庶吉士,大有人在,開科取士,當然不會隻取他一人,這倒也不稀奇;但他能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特別垂青、特別關愛,除他以外,有明一代,再無第二個。

現在弄不清這位暴君,究竟為什麽,出於什麽心理,對解縉說出如下的話:“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此話一出,石頭城大驚,這比中了六合彩大獎,還叫人眼紅和羨慕。朱皇帝嫉恨文人,不知製造了多少“文字獄”,獨對解學士恩渥備至,簡直就是一個曆史之謎。於是,帝王寵遇,朝野側目。中國有無數的讀書人,做過無數魚躍龍門、一舉成名的夢,但夢自己“仕”到如此高度者,卻很少。他則是唯一的,將這個會被他人斥之為神經病的夢,變為“甚見愛重,常侍帝前”的現實,真讓一幹人羨慕得不行,嫉妒得不行。因此,可以想象,少年意氣,春風拂麵,才子風流,如魚得水,這個政治和文學的“雙料明星”,在南京城裏該是如何的風光了。

應該說,解縉二十多歲,登上政治舞台,一亮相,一出手,還是得到一個碰頭彩的。在那個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與朱皇帝玩的時候,早晨上朝,晚上能否活著回家,是打著問號的。但是,這個年輕人就敢給朱元璋上“萬言書”。《明史·解縉傳》中,保留著上書的部分章節,文章一開頭,直戳這個“殺人狂”的最敏感處。

臣聞令數改則民疑,刑太繁則民玩。國初至今,將二十載,無幾時不變之法,無一日無過之人。嚐聞陛下震怒,鋤根翦蔓,誅其奸逆矣。未聞褒一大善,賞延於世,複及其鄉,終始如一者也。

臣見陛下好觀《說苑》《韻府》雜書,與所謂《道德經》《心經》者,臣竊謂甚非所宜也。

按老朱以往的脾氣,每一個字都足以殺他一次頭。

但是,在官場中、在政壇上,又有幾個不是呼盧喝雉的賭徒呢?解縉賭齡不長,但敢投機、敢下注、敢出手,把腦袋押在牌桌上的勇氣不亞賭場老手。顯然,他揣摸出朱元璋要收刀入鞘,不想再當屠夫。自他洪武元年登基起,屠滅功臣名將,殺害勳戚親貴,鏟除膀臂股肱,血洗儒林文士,一直到洪武二十幾年,所殺掉的人,據明史專家吳晗統計,當不亞於他打江山時,南征北戰所消滅的敵人總數。於是,冒一下險,拋出幾句石破天驚的話,讓世人對他解學士刮目相看。

上書以後,他等著進錦衣衛,結果平安無事,初戰告捷。也許政治這東西,容易上癮,而且很難戒掉,他本應按朱元璋所說,回吉水閉門讀書十年。一直到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仍賴在南京不走,並且介入了為李善長平反的活動中,成為虞部郎中王國用的幕後高參。那封上朱元璋書,就是他的手筆。這一次,行文放肆,鋒芒畢露,對朱皇帝將自己的兒女親家,也以謀反罪處死,竟用了“大謬不然”的指斥語,可見這位個子雖矮膽量卻大的解學士,在這場政治輪盤賭中,實際上是在賭運、在賭命了。

文章極佳,情理義憤,力透紙背:

善長與陛下同心,出萬死以取天下。勳臣第一,生封公,死封王。男尚公主,親戚拜官,人臣之分極矣。藉令欲自圖不軌,尚未可知,而今謂其欲佐胡惟庸者,則大謬不然。(《明史·李善長傳》)

如果不是老朱殺夠了、殺累了,能放過這個上書的王國用和執筆的解縉嗎?情報係統肯定會向他匯報,陛下,這個矮子太狂妄了,竟敢如此大不敬,是殺,是剁,是斬,還是淩遲剝皮?居然,朱皇帝沒有表態。他在想,這個解縉說得也對,李善長幫著胡惟庸推翻朕,他能得到比朕現在給他更多的富貴嗎?

你得承認這位學士走運,但也得承認他審時度勢之精明、判斷決策之果敢。這第一局他贏得漂亮。接著的第二局,似乎輸了,又扳了回來,不賠反賺,算是小勝。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太祖駕崩,傳位太孫,是為惠文帝。權力進行再分配之時,解縉認為他不能缺席。他從吉水匆匆到南京,沒想到一下船,被“有司劾縉違詔旨”。因為朱元璋有旨,要他在家讀十年書,至今才八年,不行。倘不回去補課,就把他派到外地當差。這也是官場摘桃心態,競爭者總是愈少愈佳。

解縉上下活動,四出求援,無論如何,他是冒天大風險為韓國公李善長平反冤獄、代王國用上書申訴過的,加之惠文帝登基後,亟想轉變其祖之暴政統治。解縉憑這點政治資本,被惠帝召為翰林待詔。這樣,在南京的他,又成為官場要員、文壇重鎮,自然這也是中國文人至盼的自在極樂境界,甚至到了今天,我的一些同行,也在摩頂削踵地為此而奮鬥呢!

從明朝焦竑《玉堂叢話》中,可以看到他馬不停蹄地應酬,四麵八方地聯絡,忙得要死的情景。“解大衝素無崖岸,求文與書者日輻輳,率與之,無厭倦意。或言有不當與者,公笑曰:‘雨露豈擇地而施哉?且人孰不可與進者?’”他信奉的人生哲學,就是“寧如有瑕玉,不作無瑕石”,可為、不可為,應為、不應為,如果需要,統統不在話下。到了這一步,他還有什麽“不能為”和“不敢為”的呢?所以,當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率靖難大軍,直趨南京,六月十三日,從金川門進入南京城的時候,做叔叔的永樂奪了他侄子建文帝的江山,眼看著就要改朝換代。解縉麵臨這場不死即降、不降即死的兩難局麵,在這第三局的博弈中,簡直和了個大滿貫。第一,他既無當烈士的欲望;第二,他也無殺身成仁的興趣,雖然一開始他也曾想到身殉故主的。六月十二日晚,他與幾位同道,決定殉國。據《明史·王艮傳》:“燕兵薄京城,艮與妻子訣曰:‘食人之祿者,死人之事,吾不可複生矣!’解縉、吳溥與艮、(胡)靖比舍居,城陷前一夕,皆集溥舍。縉陳說大義,靖亦奮激慷慨。”相約死殉。

這是一個赴義就死、義無反顧的場麵,人人熱血沸騰,家家熱淚盈眶。說實在的,中國文人在作秀演戲方麵,有著特別的天賦。尤其是解縉站在桌子上,估計因為身高的緣故,這樣好突出自己的形象。隻聽他慷慨陳詞,聲淚俱下,信誓旦旦地對大家宣布:諸位,我要是苟活下來,將來怎麽有臉去見地下的“情同父子”的太祖,在下主意已定,燕軍隻要前腳進城,後腳我就頭一個在文廟的大梁上,吊死自己,以儆降者。

受過太祖的恩,受過惠帝的恩,又是文章蓋世的國士,眾人當然以他馬首是瞻。這一番擲地有聲的話,說得在場的一個個人,無不慷慨激昂,義憤填膺,共同赴死,義無二心,寧死不屈,不做二臣,不能降敵為寇,不能辜負主恩。

等到解縉、王艮、胡靖相繼離開吳溥家後,吳溥的小兒子吳與弼,年紀尚小,不諳世事,讚歎地說:“胡叔能有這一份忠君效死的勇氣,真是了不起啊!”吳溥對他兒子說:“你先別這樣斷言,他殉死的可能性不大。依我看,也許隻有你王叔,沒準會走這一步。”

這時,比鄰而居的胡靖,對他家人大呼小叫:“你們快出去看看,亂糟糟的,趕緊把豬欄的門關緊,小心偷豬賊。”聽到這裏,吳溥看他兒子一眼,苦笑地說:“一條豬都這樣顧惜,更舍不得一條命了。”而在此時,住得不遠的王艮家,卻傳來了舉家的號啕哭聲。原來,他從吳溥家告辭回去,獨自關在書房裏,喝下早準備好的毒酒。等家人發現時,他已經倒地不起了。

當金戈鐵馬、荷槍實彈的北軍,湧在金川門通往皇宮的石板路上時,老百姓對進城的大軍,避之唯恐不及。獨有一個矮小身材的人影,正快步往燕軍大營走去。解縉出得門來,是朝文廟方向走去的,是要別人看到他實行自縊的諾言,但沒走多遠,拐了一個彎,鑽進小巷,改變路線,與文廟背道而馳,決定投奔燕王。軍士把他帶到司令部,朱棣立刻接見這個請求進謁的才子,他當然知道這位小個子文人是誰,在重臣方孝孺拒不合作、更不投降的情況下,能得到受知於太祖的解縉,也就相當滿足。

“好好好,歡迎解學士棄暗投明,共襄義舉。”

“愚臣來晚一步,早就應該過江迎接聖駕的!”

在他的牽線引薦之下,一批原惠文帝方麵的二三流文臣,也紛紛表態,竭誠擁戴新主。據《明史》:“成祖大喜。明日薦胡靖,召至,叩頭謝。李貫亦迎附。”

永樂是個有心機的皇帝,他知道自己師出無名,因此,必須要將自己扮演成一個興師而來,是為惠文帝壞了太祖規矩,而替天行道的形象。這個解學士,偏偏是他老爹欣賞的,有其可資號召的作用。連忙給他安排工作,編纂他向太祖建議過的這套類書,也就等於昭示天下,他才具有這一脈相承的嫡傳正統身份。

然而,他打心眼裏對他有多少尊敬嗎?才不。朱棣可不是傻子,若幹天後,“成祖出建文時群臣封事千餘通,令縉等編閱。事涉兵農錢穀者留之,諸言語幹犯及他一切皆焚毀。因從容問貫、縉等曰:‘爾等宜皆有之。’眾未對,貫獨頓首曰:‘臣實未嚐有也。’成祖曰:‘爾以無為美耶?食其祿,任其事,當國家危急,宜近侍獨無一言可乎?朕特惡夫誘建文壞祖法亂政者耳。’後貫遷中允,坐累,死獄中。臨卒歎曰:‘吾愧王敬止(艮)矣!’”

解縉不作聲,做惶恐狀,裝孫子。中國人多有演戲才能,而中國文人尤善於臨場表演。大約從六月十二日晚7點,到十三日早7點,不足12個小時,解學士的兩麵表演,卑鄙得那麽坦然自若,無恥得那麽津津有味,可謂登峰造極矣!這180度的大轉彎,連川劇的“變臉”也望塵莫及。這也應了明朝焦竑《玉堂叢話》中所說的,此君所信奉的“寧如有瑕玉,不作無瑕石”的人生哲學,180度的大轉彎,不能不說此君的變化是如此之大。盡管如此,我也不想將“小人”這個字眼,加諸解縉頭上。因為他這樣做,是他自己的生存之道,無可非議;而且,他也沒有拿別人當墊腳石或者當見麵禮。

也許由於我一輩子,從來沒好運碰上過這樣一位“君子式”的小人,僅這個緣故,我佩服他不害人,小人小得“光棍”。

這個極有眼力、極善揣摩、極能體會、極能迎合的解學士,一夜之間,易主而事,成為永樂的首席寵臣,是一點也不奇怪的。曆史上所有的皇帝,都不討厭馬屁,尤其不討厭文人拍馬屁,我也不解何故?也許文人的馬屁,講究一點修辭方式,不至於肉麻得直起雞皮疙瘩,能撫摸得主子更受用些吧?文人的馬屁,而且是一個高層次文人的馬屁,一定能按摩得主子通體舒泰、身心安逸的。所以,凡皇帝身邊,無不豢養著一批禦用文人。於是,朱棣馬上給這位解學士派下來修《太祖實錄》《永樂大典》這樣極體麵、極榮耀,也是極需要學問的重大差使。

據《明史》:“建文四年(洪武三十五年),八月壬子,侍讀解縉、編修黃淮入直文淵閣,尋命侍讀胡廣、修撰楊榮、編修楊士奇、檢討金幼孜、胡儼同入直,並預機務。”按永樂對解縉說:“代言之司,機密所係,且旦夕侍朕,裨益不在尚書下也。”這大明王朝的第一任首輔,是從他這兒開始的,可見“春風得意馬蹄疾”,解學士很快就又紅得發紫了。

我在替非要活下來的解學士想:在他的精神世界之中,有一股足以支撐著他堅持的力量,說句不那麽好聽的話,也就是賭本,朱元璋的許諾和期待,是他的生命線。這也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最大悲情,總把自己契約於統治階層,椎心泣血地維護其統治,而得到的結果,常常是被主人一腳踹開的一條討嫌的狗而已。可在未被踹開之前,那尾巴還是搖得有板有眼的。

朱元璋在大庖西室,對他說的“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便成了終生發揮藥效的興奮劑。他為這鐵券丹書式的聖諭不能死,他為政治投資、權力抱負、那飛黃騰達的夢也不能死。所以,我是不讚成那些“憤青”(包括年紀很大的“老憤青”),總是責備文人之真他媽的軟骨頭,總是責備我為文人(也為我自己)之苟且偷安辯,倡好死不如賴活說。盡管他們一再斥我混賬,看我的文字,氣不打一處來,我也隻好抱歉。因為我也看透了這些逞嘴皮之勇的鬥士,笑話別人軟骨頭,笑話別人貪生怕死,自己也並不實行“寧可站著死,決不跪著生”的政策,真到天塌那刻,頭縮得比烏龜還快。

其實,骨頭想硬何難,一挺脖子,刀光一閃,也就吹燈拔蠟;眼睛一閉,腦袋落地,也就萬事皆去。這時候,還有下筆千言、倚馬可待的可能嗎?想到這一點,你就得設法多活一分是一分,多活一秒是一秒。時下那些甚囂塵上、鬧得沸沸揚揚、被私諡為“先知”“先覺”的幾位學界名人,不也曾經是跪著求生的,口口聲聲“臣罪當誅兮”,享高官厚祿的革命者嗎?

中國人不信上帝,但喜歡造神,這真是很奇怪的民族特性。包括知識界,也難能免俗。隔三差五,總是要捏兩尊菩薩出來,自己磕頭,還要別人跟著作揖,這種當代“封神榜”煞有介事的表演,實在夠滑稽的。不過,這樣也好,如果某公“反右”時一氣之下跳樓身亡,會有後來仙風道骨的可能嗎?如果某老在幹校撞電線杆自殺,會有泣血稽顙的推崇者,在今天加諸其身的哀榮嗎?

解縉明白這個道理,死了死了,一死也就什麽都“了”,他不想“了”。和時下被追捧的學界大腕、思想先驅,當時不走林昭、張誌新之路,是同樣的聰明。

如果他馬馬虎虎,八九不離十,急流勇退,見好就收,安於此,老於此,解縉很可能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位巨人。紀曉嵐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解縉《文毅集》的簡介,認為“縉才氣放逸,下筆不能自休,當時有‘才子’之目”,他持相當肯定的態度。對於那些演義戲說之類,他認為:“迄今委巷流傳其少年夙慧諸事,率多鄙誕不經。”毛澤東在延安寫過一篇文章,題為《改造我們的學習》,文中引用過的對子:“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就出自這位《永樂大典》總編纂的筆下。

如果才華橫溢、聰明透頂的解縉,此生隻當一個純粹的“文人式”官僚,或者“官僚式”的文人:第一,不會死得那麽早;第二,多活若幹年的話,“庾信文章老更成”,其文學成就,也許不亞於歐陽修,沒準後來者居上。但中國知識分子的政治情結,說來也是一種痛苦的自虐。明知是杯苦酒,但端起來總不撒手,而且喝起來總是沒夠的。於是,縱使滿腹經綸、才高八鬥的文人,隻要玩政治,最後,無不被政治玩,這也是一個規律。

因此,文人搞政治,麵對這杯苦酒,大致有三種飲法:

第一種,聰明一點的,淺嚐輒止,見好便收,急流勇退,金盆洗手。

又一種,不那麽聰明的,越喝越多,越飲越亂,不能自拔,無法收場。

再一種,覺得自己聰明,其實並不聰明的,進退失據,內外交困,搭上腦袋,血本無歸。

解學士,大概屬於三等,說不定還是等外的,一個成也政治敗也政治的文人。因為文人玩政治,屬於票友性質,最好淺嚐輒止,當真不得,尤其不能上癮。但是像他這樣聰明、機智、有眼力、善應對的知識分子,要他絕緣政治、疏離官場、告別權力、熄滅欲望,是根本做不到的。表現欲、強出頭欲、露一手欲、發出高分貝的聲音欲,成為他的本性。一個太政治化的文人,還有心思坐得下來做學問嗎?他那奇佳的胃口、奇精的腦袋,已經全身心地盤算著那個胖子朱高熾——大明王朝未來的第四任皇帝了。試想,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他都無一失手地周旋應付過來,有什麽理由不從現在起,就進行期前投資呢?

此時,他還不到40歲,他以為來日方長,若是像歐陽修那樣活得六十多歲,他認為自己很可能還要侍候第五位、第六位皇帝呢!可是,一肚子學問的解縉忘了,戰場上沒有常勝將軍,牌桌上同樣也沒有常贏的賭客,他怎麽可能永操勝券呢?

一個成功得太快速,成功得太意外,成功得令自己無法適應,令別人措手不及的幸運兒,就像在現代遊樂場裏,乘坐過山車那樣,在上升、下降、反側、旋轉的高速運動中,必然會產生失重感、暈眩感、腦缺血的空白感、美尼爾征候的方向迷亂感,必然會把握不住自己、控製不住自己,而瞬間失常的。這位成功人士,可以想象得知,在大成功麵前,該是如何縱容自己、放肆自己了。他寫過一首《廬山歌》,可以讀出他的自恃和自信,同時,也讀得出他的自大和自戀:

昔年拄玉杖,去看廬山峰。

遠山如遊龍,半入青天中。

四顧無人獨青秀,五老與我同舂容。

手弄石上琴,目送天邊鴻。

二儀自高下,吳楚分西東。

洪濤巨浪拍崖下,波光上與銀河通。

吸澗玄猿弄晴影,長鬆舞鶴號天風。

天風吹我不能立,便欲起把十二青芙蓉。

弱流萬裏可飛越,因之獻納蓬萊宮。

羲娥倏忽遂成晚,往往夢裏尋仙蹤。

如今不知何人采此景,樹下一老與我襟裾同。

披圖題詩要相贈,氣騰香露秋蒙蒙。

子歸煩語謝五老,幾時白酒再熟來相從。

他在詩中把自己擺在和廬山排排坐、吃果果相同的位置上,作為文學家是一種誇張,作為政治家則是一種狂妄。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個個子雖矮,膽量卻大的解學士,在政治輪盤賭中,確實具有賭運賭命的勇敢。他最了不起的一點,就是遭遇過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熾,凡祖孫三代共四位皇帝的文人,固然,一方麵可以說他把這些皇帝給玩了,另一方麵也可以說無論你怎麽精明,最後的結果還是皇帝把你給玩了,這也是中國長期封建社會裏文人遭遇皇帝的必然下場。接下來,解學士又將賭注下在朱高熾身上。可是,一肚子學問的解縉竟忘了,三國時期的楊修,怎麽被曹操殺頭的,不就是摻和到曹丕、曹植的繼承遊戲中去嗎?封建社會中的皇位更迭,從來就是伴隨著血雨腥風的難產過程。狗拿耗子,用得著你多管閑事嗎?解縉自不量力地介入朱高熾和朱高煦的奪位之爭,而且卷進如此之深,分明是在找死!

先是,儲位未定,淇國公丘福言漢王有功,宜立。帝密問縉。縉稱:“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帝不應。縉又頓首曰:“好聖孫。”謂宣宗也。帝頷之。太子遂定。高煦由是深恨縉。會大發兵討安南,縉諫。不聽。卒平之,置郡縣。而太子既立,又時時失帝意。高煦寵益隆,禮秩逾嫡。縉又諫曰:“是啟爭也,不可。”帝怒,謂其離間骨肉,恩禮浸衰。(《明史》)

1410年(永樂八年),他又犯了一個極其愚蠢的錯誤:“縉奏事入京,值帝北征,縉謁太子而還。”應該聰明卻是一位笨伯,應該靈敏卻是一隻呆鳥的解學士,在這第四場博弈中,連連敗績,現在又做出這等授人以柄的傻事,隻好將身家性命統統搭進去了。“漢王言縉伺上出,私覲太子,徑歸,無人臣禮。帝震怒。逮縉下詔獄,拷掠備至。”

好了,他的故事到此也告結束。

嗚呼,解縉詩雲“天風吹我不能立”,他要是有一點先見之明,預知最後凍死在雪堆裏的命運,還會如此耽迷政治、熱衷名利、酷嗜權力,到成癮成癖的地步嗎?不過,看時下一些同行,經營競逐之積極,張羅奔走之忙碌,上下其手之努力,攀緣迎附之熱烈,好像還很難說這位學士就肯消停下來的。

“十個文人,九個輕狂。”這種說法,也許不無道理。

1415年(永樂十三年),“錦衣衛帥紀綱上囚籍,帝見縉姓名曰:‘縉猶在耶?’綱遂醉縉酒,埋積雪中,立死。年四十七。籍其家,妻子宗族徙遼東”。

明朝的牢,是中國曆史上最糟糕的牢;明代的刑法,是中國曆史上最殘暴同時又是最殘忍的刑法。當獄門打開,解縉透過來一絲光亮,見錦衣衛帥紀綱為他端過酒來,起初,他還真嚇得有點魂不守舍,以為是一盞鴆酒。休看知識分子像死了的鴨子那樣嘴硬,到了坎節上,腿一軟,馬上就反彈琵琶。“這,這,這……”他囁嚅得都說不出一句整話。幸好,紀綱先啜了兩口,以示無礙,然後告訴他,賀你啦,解學士,永樂爺說,想不到你仍舊活在這個世界上呢!

解縉怔住了。

這場麵如果搬上京劇舞台,肯定會有下列對話:

“當真?”

“當真。”

“果然?”

“果然。”

喝著這位警察局長殷勤滿上的酒,他不禁湧上當年洪武爺麵諭的回憶:你這個小小的解縉,先回去讀十年書,再來為官。於是,學士不禁忽發奇想,也許,應了萬歲爺的話,難道,這是我長劍出匣、剖璞為玉的一天來臨?總是容易往好裏想,往有利的方麵想,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致命傷,尤其統治者將他往死裏整的時候,這種機會主義的**心理,麻醉得他刀架在脖子上,還感恩戴德。

如果在百分百必死的可能性中,有百分之零點一的幾率,可能不至於死,可能有存活下來的一絲生機,會全身心地撲過去,會構想出圓滿,會幻化出美麗,會信以為真,會陶醉其中。嗚呼,這位特聰明的才子啊!死到臨頭尚不覺,坐久了牢的那張蒼白的臉,竟出現一絲潮紅。

他一個勁兒地把喝罄的杯子,伸到紀綱手中的酒壺嘴邊。“滿上,滿上!”

喝得醉意盎然的解縉,想起朱元璋的期以父子的恩榮,想起朱棣的不恥下問的寵遇,對著這位不知殺了多少人的近衛軍頭子,不禁滿臉淚水,涕泗滂沱起來。他是喝足了燒酒,爛醉如泥,獄卒將其埋在雪堆裏,將其生生凍死。這對皇帝來說,是有趣的死;這對文人而言,則是可怕的死。在這個緩慢的生命終結的過程中,解學士恐怕連一句打油詩也謅不出口了。

20世紀的60年代,我在東北森林中修過鐵路,當過苦力,嚐過零下數十度的寒冷,知道冷是什麽滋味。據說,人在凍死的過程中,看到的已不是皚皚的雪,所有的積雪都化為熊熊的火焰,於是在無比的煦暖中,笑著走向死亡。

我想,解縉笑著死,那樣子是相當難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