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喪葬,是各民族因襲相承的各種各樣的風俗習慣之一。在各民族的喪葬習俗中,蘊藏著宗教、民俗以及各種原始思想觀念的非常豐富的內容,是我們研究各民族社會曆史各方麵的重要參考資料。因此,對各民族傳統的、現狀的喪葬習俗進行認真的調查研究,就成為十分必要的了。這個調查雖經過核實訂正,但也隻能算是初步素材的整理,謹供今後繼續深入調查研究納西族喪葬習俗等方麵問題的參考。

根據納西族的民間傳說和大量漢文文獻記載,古代納西族曾通行火葬。唐人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就說,古納西人“人死則用竹簀舁至山下,無棺槨,貴賤皆焚一所,不收其骨,非命死者則別焚之。”又據《光緒麗江府誌稿》轉明《雲南通誌》載:古納西人“焚骨不葬”。又說:“親死,男女畢集,以醉為哀,次日送郊外火化,不拾骸骨,至每年十月初旬,凡死人之家,始詣焚所拾灰燼餘物,裹以鬆枝瘞之,複請刀巴唸夷語,徹夜再祭以牛羊,名曰葬骨。”這種火葬風俗,直沿襲到清代。但這時的火葬儀式,在各地區已經略有不同。據清《續修永北直錄廳誌》記載:永寧地區的納西人,“死則剜木為棺,焚化掩埋,不塚墳”。維西一帶的納西人,據清人餘慶遠《維西聞見錄》記載:“死無喪服,棺以竹席為底,盡懸死者衣於柩側,而陳設所有‘琵琶豬’。頭目家喪屠羊豕,所屬麽些吊皆飯之。死無論貴賤,三日後舁至山,厝薪灌酥焚而棄其骨,取炭一寸瘞之,每六月五日則祭於瘞炭所,迎神於家,炙小豕祭焉,三年不複祭。”在今麗江地區,據鹹豐年間麗江軍民府正堂兼中甸撫彝府辛某所立“用夏變夷碑”雲:“查麗江一邑,原無天水俗葬,然用火焚屍,愚夷亦所不免。”到了清朝末年,當地統治者曾屢次下令嚴禁焚屍,“屢經禁諭,……此風乃漸革矣”。故納西族傳統的火葬習俗,在清末以後,除永寧和少數山區仍然保存以外,大部分地區都改為木棺土葬了,而且一直沿襲至今。

以下記述的就是麗江縣塔城公社依隴巴甸村納西族木棺土葬的一般情況。

居住在麗江塔城依隴巴甸村的納西族,凡有長壽老人的人家,在老人還活著的時候,通常要做好以下三項工作:做木棺、做壽衣、準備“炊具”。

(一)做木棺

木棺,納西語稱作“忍舍幾”(z33 ər31 di31),意即“長壽房”。一般來講,家中父母隻要年過半百,無論平時病否,就要為之準備木棺。如果老人到臨終時還沒有木棺,其兒女就會被社會視為沒有出息。準備木棺通常分為兩個階段:尋找棺木、開工做棺。

①尋找棺木。找棺木一般是在老人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分別由兒女或老人自己到村落附近山林中進行的。在所有的木材中,視香柏樹為上等棺木,紅杉為中等棺木,華山鬆和雲鬆為次等棺木。在使用這些木材作棺木時,觀念上一般認為,隻有具有一定身份和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如py31(東巴)、p'a21(巫師)、Sue33(首領、頭目)才能享用香柏樹,而一般鄉民百姓則隻能選用紅杉樹、華山鬆和雲鬆。無論何種社會地位何種身份的人,使用何種木材為棺木,事先都必須征得老人同意,或由老人自己選定。選擇棺木的時間,要根據老人的年齡進行占卜測算,一般是在老人有四十九歲那年進行最好。

②開工做棺。做木棺要占卜擇日。一般來講,老人一旦年過半百,而且平日身體健康,就選擇在六十一歲那年做。在納西族的原始觀念中,認為男性逢三十七、四十九、六十一、七十三、八十五、九十七歲為災年。還認為,因為閏年比平年多一個月,所以,大多數男性老人和女性老人都選擇在閏年閏月間做,意即能使自己像閏年閏月一樣延年益壽。無論何年何月做棺木,都必須選擇在該年的某一“閉日”裏開工。在納西族的傳統觀念中,認為每年正月醜日為閉日,二月寅日為閉日,三月卯日為閉日,四日辰日為閉日,五月巳日為閉日,六月午日為閉日,七月未日為閉日,八月申日為閉日,九月酉日為閉日,十月戌日為閉日,冬月亥日為閉日,臘月子日為閉日。有的月份有兩天閉日,有的月份有三天閉日。計算閏月的閉日,哪一月閏,就以前一年的該月的閉日為準。以閏十月為例,閉日就照去年十月的戌日繼續為閉日。此種計算方法,據說乃是因為地支隻有十二個屬相的緣故。開工時日一經測定,即可請木匠。所請木匠,須是平素與老人有交情者。如請平素與老人無交情的木匠,事先須征得老人的同意。

凡做木棺期間,主人家要以醇酒、好肉款待木匠師傅。木棺做好後,主人家要送與木匠師傅一些禮物,以示酬謝,不再另開工錢。同時要負責請大客一天。然後要舉行一個“彈墨線”儀式進行蓋棺。

“彈墨線”儀式,納西語稱作“多古魯弄”(to33 kv33 lv31 lo55),意即“上木棺梁”。此種儀式的具體作法是:由主人家準備大公雞一隻,白米一升,香條五支,油燈一盞,酒器茶器各一付,現錢若幹文。先將米裝進升子裏,然後把香油燈放在米上,置於供桌中間,再把酒器茶器擺設於供桌前端,左右放上現錢,點上香條。設備完畢,由木匠師傅將棺蓋翻轉過來,然後用酒器茶器祭獻木匠神。祭畢,將墨線由棺蓋頭拉至棺蓋尾,固定兩端,使墨線在棺蓋上成一水平,然後手提墨線中端,口中同時念道:“順順秀秀,美楞施空鄧(ue55 ue55 y55 y55,m33 l55 33 k'u33 tər55)”,意即;“主人家順順利利,將天地間人類死亡的這道門關閉起來”。念畢,即將墨線彈印在棺蓋上,視所彈墨線印跡的淺顯以觀凶吉。如果墨線印跡在棺蓋上從頭至尾粗黑明顯,則認為主人家大吉大利,老人將延年益壽;如印跡深淺不一,且有間斷,則認為主人家將有不吉之事,或說明老人不久將會去世;如印跡粗糙模糊,主人家須進行一個祭穢除穢的道場,以祛除不吉。彈完墨線,主人家便將一碗米、一個雞蛋、一把香條、一卷麻布、壽衣、金紙銀紙若幹放入棺內,然後蓋上棺蓋,用木活銷釘把棺蓋銷好。蓋好棺蓋,主人家便把活公雞遞與木匠師傅,師傅用刀割去雞冠一角,擠出雞血,滴於木棺門,邊滴邊講些吉利話,以祝願老人健康長壽。彈墨線儀式結束後,所用祭祀物品,均作為主人家酬謝木匠師傅之禮物。

經過“彈墨線”封蓋的木棺,一般須固定放置在家中最為合適的地方。但固定置棺時,須擇吉日良辰,所擇吉日良辰,主要是看“土資”(t'v33 dz33),意即“吃日”。在納西族的原始觀念裏,認為一年三百六十天均為“吃日”。在這些“吃日”裏,無論吃牛吃馬,吃樹吃草,一天隻吃一樣。所以,固定放置木棺的時日,要絕對避開吃帶血動物之日,同時要避開家中成員的屬相之日。除此兩條外,其他“吃日”和屬日,均可進行固定放置木棺儀式。

(二)做壽衣

壽衣,納西語稱作“孟金”(mu55 di33),意即給老人去世時穿的衣服。做壽衣的時間約與做木棺同時。壽衣的布料一般由兒女籌備。布料顏色多為黑色,忌諱選用毛料。衣料備齊之後,請親友或鄰居裁縫即可。

(三)準備“炊具”

“炊具”,納西語稱作“知補”(t33 bv33)。內容包括土鍋一個,木勺一把,木碗一隻。有長壽老人之家,通常在老人即將去世時就要準備好這套“炊具”,以便老人去世後給老人燒洗澡水洗身等之用。

(一)守護

守護病人,是納西族優良的傳統習慣。家中老人一旦生病,或眼看將要去世時,兒女及其親友必須嚴加守護。凡此期間,要打發友鄰把在外的親人喊回家來,尤其首先要通知舅舅和舅方親人。俗話說“美補阿箍丁(m33 bv31 a33 gv33 d31)”,意思是說:天下的親戚數舅舅最大。尤其在生病老人是母親的情況下,如不通知舅舅和舅方親人,即認為是最大的不講人情。按照納西族的古老傳統,一家有事,全村幫忙。凡此期間,不論白天黑夜,除五親六戚之外,隔壁鄰居和同村好友都要到主人家輪流守護病人。古代納西族人不解人死之緣故,認為人死去是因為遇上了找死鬼,活人的靈魂一旦被找死鬼攝走,人即死去。據說找死鬼活動是有時辰的,天黑至夜間兩點鍾這一段時間,人聲喧嘩,燈火明亮,找死鬼不敢活動,所以病人一般不會死去;雞叫頭遍即將黎明這一段時間,找死鬼害怕聽見雞叫,見不得光明,會速速離去,這段時間病人也不會死去;夜間兩點至雞叫黎明之前,夜深人靜,據說這段時間找死鬼活動特別猖獗,很容易把病人的靈魂攝走,病人容易死去,所以這段時間的守護工作尤其重要。在輪流守護期間,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有一個親生兒女在身旁,不得隨意離開。其他兒女和親友們,要多方求醫尋藥,或請巫師占卜算卦,燒香請神。眼看病人將要死去,但一時又不能斷氣時,即認為是被找死鬼折磨。此種情況下,家人要用一碗“鬼飯”祭獻一下找死鬼。祭畢,將祭物潑灑於大門外,表示打發找死鬼;當病人病得無奈時,會認為這是由於自己平日不夠孝敬祖宗,所以老祖宗不來接自己。此種情況下,病人會要求兒女作一個迎請祖宗神靈的儀式。此種要求,兒女心中即使過意不去,但一般仍不得拒絕,當即準備酒茶飯菜,作一個迎請祖宗儀式,表示祈求祖宗神靈快快把病人領走,以免活受死罪。

老人病重,正值將死未死時,家人要把事先已準備好的壽衣放在病人的枕頭旁邊,如有可能,要讓病人試穿一下,而且要告訴病人:“您去見祖先時所穿去的衣服和所帶去的禮物已經給您準備好了,……”如病人已經眼不能見,則要讓他(她)用手摸一摸。如此作法,可以使病人心滿意足。

(二)“拿氣”、“送魂”

納西族信守一種古老的傳統觀念,即父母去世咽下最後一口氣的當刻,兒女必須親眼看著咽氣,納西語稱作“颯餘”(sa55 y31),意即“拿氣”。同時,要找一個熟知本家族根譜的東巴祭司或一個家族長者給死者亡魂“指路”。“指路”,納西語稱作“布補”(pv55 pv33),或稱作“日受右”(33 ə55 jə55),意即給死者亡魂指明祖宗居住地方的去路。

一般來講,如果父母臨終咽氣時刻其兒女不在身邊,就叫做拿不著氣;兒女在身邊,並有東巴或長者給死者亡魂“指路”的人才叫做拿著氣。拿著氣與拿不著氣,是衡量兒女對其父母孝道與否的標準。如果父母臨終拿不著氣,其兒女會被社會視為不孝、不成氣之子,被人恥笑。死者也會被視為沒有福氣之人。據說,隻有死時拿著氣的人,其亡魂才能到祖先那裏團聚,並能在另一個世界保佑子孫。而拿不著氣的人,則被認為是無孝道之子,其亡魂不能到祖先那裏團聚,隻能留在地獄裏受百般折磨,經常作祟於子孫,使家人不得安寧。

納西族相信人有靈魂,並認為男人有九個靈魂,女人有七個靈魂。所以,眼看病人將去世時,先要根據病人的性別與靈魂多少準備少許碎銀、米粒和茶葉,以作“飯含”之用。“飯含”,納西語稱作“颯撒”(sa55 sa33)。病人屬男者,所備“飯含”用九粒碎銀、九顆米粒和少許茶葉;屬女者,就用七粒碎銀、七顆米粒和少許茶葉,然後用白棉紙將所備之物包成方狀,以便使用。

病人將咽氣時,有一家族長者手持“飯含”,作好放設準備。咽氣當刻,要有一個熟知死者家庭曆史的家族長者或一個東巴經師為其亡魂“指路”。“指路”時,先向死者稟告三代祖先的名字。稟告順序是:先父母輩,再祖父母輩,最後曾祖父母輩。如死者的對偶早已去世,則先要稟告對偶的名字。如有兒女早死者,即先告兒女的名字。並告訴死者:“您的兒子(或女兒)名叫×××,為您挑水做飯、砍柴燒水的人早已經走了。您要去找他們,他們會伺候您的。”接著,將其兒女、對偶、祖先所住的地方一一告訴死者。同時叮囑死者:“您前麵有三條去路,上麵一條是神路,神路您不要去;下麵一條是鬼路,鬼路您不要去;中間一條是人類亡魂的去路,您要走中間那一條,……您要去了,要去就高高興興、放心大膽地去;要拿出勇氣來,不要左顧右看,更不要回頭看;踩著樹木就要把它踩斷,踏著石頭就要把它踏碎。”與此同時,將“飯含”放入死者舌頭下,並告訴他(她):“您帶到祖先跟前去的禮物已經給您放(裝)好了。”放畢,輕輕托一下死者的下頜,按一下眼皮和嘴唇,使其口目閉合,再用一張白棉紙蓋於臉上。緊接著迅速將“頂天柱”(納西族的正房中有一棵柱子叫“幾咩美杜仁,di33 me33 m33 tv55 ər31”,意即正房頂天柱,此柱在納西族的觀念中最為神聖)上方的木板(木瓦)撬開一條縫,使其光線透入屋內,好讓找死鬼速速離去。

(三)報喪

病人咽氣,家人即哭。放完“飯含”,緊接著吹響三聲犛牛角,以示報喪。吹犛牛角報喪,吹響一聲,表示報喪一次。每次報喪,都表示著一定的含義。第一聲報喪,表示讓死者的消息隨著犛牛角聲傳到祭穢除穢的地方,傳到埋葬好死者的地方。第二聲報喪,表示讓死者的消息隨著犛牛角聲從好死者的墳地裏傳到祭獻神主木偶的岩洞裏。第三聲報喪,表示讓死者的消息隨著犛牛角聲從祭獻神主木偶的岩洞中傳到祖先神靈居住的地方。吹牛角報喪,據說有兩個含義:一是表示家有喪事,通知寨友,好讓寨友幫忙;二是表示家人去世,通知祖先神靈,好讓祖先神靈回來迎接死者的亡魂。

報喪後,緊接著要進行如下幾項工作:

祭獻引路雞,買水洗屍,停屍,送土鍋。

①獻“引路雞”。獻“引路雞”是報喪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此儀式,納西語稱作“解姆岩浪”(tə55 mu31 æ31 la55),意思是給死者亡魂“打引路雞”。具體作法是:孝子跪在死者麵前(如死者係父親,就由長子跪;如係母親,則由幼子跪),由本家族一長者將一隻開鳴公雞(此雞一般是早已許給老人的)遞與孝子,孝子伸出左手接住雞腳,然後反轉手將雞頭在地上連續擊打三次,丟於地上。如雞仍未打死,則由遞雞者用腳踩住雞頭,方可死去。

②買“淨水”。與孝子“打引路雞”同時,主人家要請人去買“淨水”。納西語稱此作法為“金颯含”(di33 sa55 hæ31),意即給死者“買淨水”洗屍。買水者提上一隻木桶,帶上一把木瓢,紙幣若幹文,點燃的香條三支,到平日挑水的地方,先將香條插於河(井)邊,再把紙幣投入水中,口中祈告說:“水頭目,請賣給我家一克水,供老人洗澡之用,……”,告畢,即可舀水。用左手或右手舀水,一般根據死者性別而定。如死者是男子,就用左手舀水,是女子,則用右手舀水。如所舀之水是河水,就要順水舀,反手倒入桶裏;舀井水,則要正舀反倒。舀水量為男子九瓢,女子七瓢,

約與“買淨水”同時,家人要將“頂天柱”上麵的木瓦(居住在山區的納西族,一般以木片作瓦)揭下一塊,將之破作兩半,一半砍作長短相等的兩節,其中一節用作洗屍時的屍體坐板,一節用作屍體腳踏板;另一半砍作長短不等的兩節,短節破成九根或七根,作燒洗屍水燃用,長節砍削成前寬後窄狀,作送鬼的“野火盆”用。“野火盆”,納西語謂之“米拱罷”(mi33 ku33 pa55)。將一把灶膛火炭灰和麵粉、碎骨頭放於窄狀木板上即可使用。

接著,從正屋頂上滾放下一個壓板石(山區納西族的木板房頂,通常用一二十斤重的石頭壓住木板),將之打碎成若幹塊,其中選出大小相等的三塊,直立於“頂天柱”下,置放成三角形,以此象征原始祖先所用之三腳炊灶;再把事先準備好的土鍋架置於三腳石上,以備燒洗屍水之用。

③燒水洗屍。“買淨水”、設三腳石等一切就緒,即可燒水洗屍。燒水時,先由孝子用左手將淨水舀入土鍋內。舀水姿勢為正舀反倒。舀水量仍按父親九瓢、母親七瓢的原則。然後即可點火燃柴。

燒好開水便洗屍。用一把小雞毛擋作洗屍工具。此雞毛擋,即用“引路雞”的翅毛和蔴皮係紮而成,所用雞毛為男子九根、女子七根。

洗屍開始,先由家族長者把屍體移至“頂天柱”下,由下輩二人於左右將之扶持成靠坐狀,然後脫去死者的衣服,在扶持者的幫助下,把雞毛擋捏於死者手中,插入土鍋,浸水少許,從臉至全身粗掃洗一遍,以此表示死者到祖先麵前之前,已經“自己洗過澡”。扶持者要囑咐死者:“您到祖先麵前時,要告訴祖先說:‘我在塵世間已經自己洗了臉,洗了澡,洗除了塵世間的一切汙垢,是幹幹淨淨地來的。”粗洗後,其兒女及其親友們還要用雞毛水為之大洗一遍。屬年過花甲的老人去世,前來參加洗屍的人就更多。習慣上認為,年過六十而死,而死時又是拿著氣的老人,死得吉祥,死得幸福。如年輕人能親眼得見給老人洗澡,或能親手摸一摸,則更認為是三生有幸。洗屍完畢,要給死者理發、梳頭,然後全身塗上酥油(豬油亦可),更換壽衣。

④停屍。習慣上,居住在山區的納西族,通常是睡在火塘邊過夜。家中長者,即使平時睡在其他地方,但臨終前必須把他搬抬至火塘邊護理。火塘包括周圍的一整塊地盤,納西語稱作“佐”(tso33),意為“炕”。炕中央有一塊大約兩平方米的地盤,稱作“刮”(kua31),意為“灶”或“火塘”。火塘周圍供人睡覺的位置稱作“爪”(tua33),意為“床”,睡覺和平時就座的位置有著嚴格規定,火塘左邊為男床(亦即父床),右邊為女床(亦即母床)。家有來往賓客,必須按其性別和習慣規定就座或入睡。火塘正上方叫做“格顧魯”(gə31 kv55 lv33),意即“上八位”。居住在山區的納西族,習慣在火塘邊就餐,所以“格顧魯”通常是款待貴客的位置。家中老人一旦去世,洗過屍後,也要將他停放在“格顧魯”旁邊的床位上,然後才能入棺。

按照古代沿襲下來的規矩,死者無論是父親還是母親,一律停放在男**。停放時,頭一律朝下。納西語稱此作法為“施綿素冷輪,施肯素冷此,施撈素冷罷”(33 miə31 s55 le33 ly31,33 k'33 s55 le33 ts'33,33 la31 s55 le33 pa55)。“素”(s55)就是“家神”的意思。火塘上方的一個角象征著家神的住所。所以將老人的屍體停放在“格顧魯”旁邊的位置,而且頭一律朝下,所表示的意思是:死者的眼睛又朝家神看看,死者的腳又蹬朝家神,死者的手又去扶一下家神。屍體一旦停妥,即點上一盞香油燈,燃上幾支香條,再用一碗雞內髒和白米煮成的稀飯祭獻於屍前。然後進行“送土鍋”儀式。

⑤送土鍋。納西語稱“送土鍋”儀式為“知補片”(t'33 bv33 p'i55),意即:將死者用過的土鍋等物丟出去。其作法是:先用一碗新飯把擺在死者麵前的那碗雞雜稀飯換下來,然後把燒水所用的土鍋、三腳石、舀水瓢、柴根頭、洗屍用的坐板和踏板、鬼火盆以及裝有“引路雞”和雞毛的糞籬連同雞雜稀飯一齊送往村外的祭穢處。“送土鍋”隊伍一出家門,即吹響犛牛角。意在通知鄰友,死者洗澡更衣已畢,土鍋已經送走。“送土鍋”時所吹的犛牛角聲,其次數也有規定,如果死者是男子,從出家門至祭穢處的整個路程共吹九聲;如是女子,則共吹七聲。土鍋送到祭穢處以後,所送物品,要仿照家裏的擺設重新擺設好。擺設完畢,即可返家。

入棺通常要選擇時辰,還要做一個驗棺儀式,以測凶吉。

先在正房屋簷下麵搭一個簡便蔭棚,將棺材移至棚內,放置在一對高約二尺的三腳凳上,棺頭朝院壩,棺尾朝屋簷內,棺身直對“頂天柱”。置棺完畢,由一名家族長者(入棺主持人)將棺蓋揭開,巡視一周棺內,然後用竹篩篩一層薄灶灰於棺內,蓋上棺蓋。時過一刻鍾左右,揭開棺蓋,視其棺內灶灰有否變化。據說有經驗者可以從灶灰上看見小狗、小貓、小雞和老鼠等動物的腳印,並以此觀吉凶。更有甚者,在揭開棺蓋的一瞬間,可以看出日後死者的性別。驗棺完畢,便鋪墊一層稻草(或草席)和蔴布於棺內的灶灰上。巴甸村納西族人死,之所以要鋪墊草席、麻布於棺內,據說有著特殊的曆史因由。傳說納西族的第六代始祖——“高楞趣”(ka33 le31 ts'y55)生有四子,分為四支,分別姓梅、禾、束、葉。禾姓支係的人死,其亡魂所去之處,猶如巨掌紅虎住在高嶺上,像虎皮豹皮鋪在大地上一樣美麗。梅姓支係的人死,其亡魂所去之處,猶如雪白犛牛住在高原上,像毛氈毛毯鋪在大地上一樣美麗。葉姓支係的人死,其亡魂所去之處,尤如白鹿住在山坡上,像白綢布鋪在大地上一樣美麗。束姓支係的人死,其亡魂所去之處,猶如金色的大象住在大地上,像麻布、草毯鋪在原野上一樣美麗。據說居住在巴甸村及附近的納西族,除個別人家外,大部分屬束姓支係的後裔。所以人死後其棺內必須放置稻草、草蓆和麻布。富貴人家也不例外。麻布之上,還要再鋪墊一層墊褥。所用褥被,以新的為好,不得將沾過活人汗水的褥被放進棺內,如將沾過活人汗水的褥被放進棺內,習慣上認為會給活人帶來不吉利。墊棺完畢,方可抬屍入棺。入棺時,孝子孝女及其直係親屬要列隊站在棺前。親朋好友均可旁視,並無禁忌。但此刻忌諱放聲大哭。入棺後,所有在場的親友及其圍觀者均可輪流觀看。據說看屍告別時,不看便罷,既看就要看得細致、清楚,看得大膽、踏實,這樣才不會讓死者把自己的靈魂領走。觀屍完畢,便用一塊長約尺許的白麻布齊胸蓋至臉上。納西語稱此麻布為“跑卦培”(pá33 kua55 pé21),意即“遮臉布”。據說此麻布之效用非同小可,它可以劃分陰界與陽界。死者在陰界,活者在陽界,陰陽既分界,陰者從此不得見陽者,陽者從此不得見陰者。

在納西族的原始觀念中,把人的生老病死都歸咎於靈魂。認為人生疾病是靈魂離開身體到野外遊逛時被山神龍王或野鬼拿住所致。如果靈魂出遊時被山神龍王拿住永不放回,人即會死去。如果死者的亡魂把活人的靈魂拐騙走,活人也會死去。因此之故,入棺主持者進行封棺時,須把棺蓋稍稍放歪在棺口上,使其露出一條縫隙,然後持小錘或小斧輕輕敲擊棺蓋,邊擊打邊念道:“喂冷魯,喂冷魯”(uə24 le33 lu33!uə24 le33 lu33),意思是說:“魂回來,魂回來,活人的靈魂快快回附到自己身上來,不要與死者的亡魂一道去。”咒念完畢,凡在場圍觀者也要默咒一聲:“喂冷魯”!然後封棺。

停靈時,要用一棵白刺樹壓放在靈柩上,再用一根稻草繩將靈柩攔腰捆住,意即避邪。這種作法,據說是根據一個古老的傳說沿襲下來的。傳說古時候有一個老人去世,洗完屍,更完衣,將屍體停放好以後,沒有兒女和親友為之守靈,於是屍體就被妖魔給吃掉了。從此以後,納西人為了防止妖魔再吃屍體,便用一棵白刺樹壓在靈柩上。

新中國成立前,按照納西族的傳統習慣,凡家有老人去世,都要請東巴經師舉行開喪道場,給死者亡魂指路超度。開喪期間,還要用鬆、杉、柏樹枝在院落中紮一道大門,門上掛上彩紙、彩帶、彩旗、彩鳳和紙龍,場麵十分熱鬧。靈柩前還要設一張供桌,停靈期間,家人要點燃香油燈,插香條,並用酒、茶、飯、菜虔誠供養。如果死者屬於二老雙亡,所點油燈要有兩盞,祭品要用兩份,如果死者生前會抽煙,還要把生前所用的煙具和香火一一供上。靈柩左麵要放設一個土罐和一個空篾籮,凡更換祭品時,湯液祭物即倒入土罐中,菜飯即倒入篾籮中。發喪之日,便將所供物品一同帶至墳地。

停靈開喪期間,事務尤其繁雜。此期間,除五友六戚、隔壁鄰友主動前來幫忙應酬之外,主人家的第一件大事是由孝子孝女出麵邀請幾個主事人來主持開喪期間的全部事務。

所請人員如下:

第一個叫做“呱祝”(kua33 dv31),此人是開喪期間的主要人物,負責掌刀子,所有祭牲都要由他宰殺,並負責給死者祭獻和更換一切供品。

第二個叫做“受織”(ə55 d31),意即“說匠”,或稱“總理”。此人身居要位,負責人事安排,除“呱祝”外,所有被邀請的主事人均在他的統管之下,聽從他的吩咐。

第三個叫做“耗囉美丁”(ha55 lo33 me55 d31)意即:做飯的女大廚師。此人負責管理做飯等事宜。

第四個叫做“空凡”(k'o55 fəe31),意即:記賬員。此人主要負責記錄和管理喪葬期間經濟賬目。喪葬期間,習慣上所有來往的親朋好友都要送與主人家一些錢糧及其他物品。所送物品統稱“哈片”(ha33 p'i55),都由“空凡”負責登記。

第五個叫做“日瓜”(33 kua33),意即“酒官”。此入負責管理煙、酒、糖、茶,並負責接待來客。

以上各主事人員,手下各有一班人馬,分工細致,各負其責,各項事務有條有理,忙而不亂,

停靈開喪期間,是整個喪葬過程中較為熱鬧的階段,來往客人絡繹不絕,遠方親人也一一趕回家來。親人見麵,無不悲喜交加,有的哭訴死者,有的敘說家常。孝子孝女則坐在靈柩前守靈。按照納西族的傳統習慣,在停靈開喪期間,來往客人通常要帶些米、糖、酒、茶吊唁死者。五親六戚則要帶上雞肉和糖果糕點前來祭奠。每有親人來吊唁和上祭,孝子孝女要先向靈柩磕一個頭,以示感謝。來客將祭品祭奠完畢,要磕三個頭。然後孝子孝女再磕三個頭,表示再次感謝。

新中國成立前,停靈夜間要請東巴經師來念《孟茲》(mu55 dz33),即誦“挽歌”。而現在通常是用納西族民間古典曲子“溫忍仁”、“溫沒達”(uə33 ze21 ze31,uə33 mə24 da31)來吊唁死者。其內容多屬回顧死者一生的作為。眾人要以誇張的語句來評價死者在世時的功德,孝子孝女則訴說被父母遺棄之痛苦,回憶父母一生生兒育女飽嚐的辛酸苦辣。隔壁鄰友則用優美悅耳的言詞來慰藉孝子孝女,並以生老病死之人生規律來相互勸導。此種場麵,往往通宵達旦,鬧熱異常。

曆史上,納西族曾實行火葬。據說那時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火葬地(場)。實行土葬以後,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家族墳地。在自己家族的墳地上選擇墓坑時,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死者在咽氣時屬於拿著氣的,即可埋葬在家族墳地裏,屬於拿不著氣的一般老人,則要另外選擇墳地,單獨埋葬;二、死者屬於高壽老人,但死時又是拿不著氣的則要請東巴經師為之舉行一個專門的宗教道場,作一番超度後方可埋葬在家族墳地裏;三、凡屬上吊、跌岩子、服毒、獸咬等非命死者,隻能埋在亂葬口裏。納西語謂此亂葬口為“短莫努古”(tər31 mu33 nv33 kv33),意即埋葬鬼屍的地方。屬於生孩子死或身懷有孕死者,則一律火葬。

選擇正常死亡者的葬坑時,要由孝子出麵邀請五六個非親非故之人幫忙。所請人員中,必須有一個是懂得全套老規矩並且熟悉死者家族祖墳情況的人。

掘墓坑時間一般選擇在發喪日的早晨。掘墓坑人出發時,要帶上鋤頭、斧頭、撮箕等工具。攜帶工具有一定講究,據說納西族平日出門幹活,忌諱將所帶鋤頭之類還未出門就扛上肩膀,更忌諱走出大門後扛著鋤、斧返回院落。掘墓坑則相反,必須在靈柩前將工具扛上肩膀,才能出門。臨行前,孝子要備上酒、茶、飯、菜、香條若幹支,以便掘墓坑人帶至墳地祭獻。出發時,領頭者要向靈柩祝告說:“我們走了,去給您找一個好地盤,願祖先神靈保佑,能給您找到一個好地方。”祝告完畢,由“總理”點報人數。點報時有一定規矩,如果死者是男子,則不論有多少人去掘墓坑,所報之數從一到九即可;如係女子,從一數到七即可。點報完畢,方可出發。到達墳山以後,先由領頭者祭獻山神、祖先,並祝告說:“您們家族裏又有新人來安身,請您們給他(她)安排一個安身的地方!”

納西族的葬墓一般按照輩分進行排列,其排列順序如下圖:

按照輩分排列葬墓,選擇墓坑位置比較方便。一般來講,屬於同輩人,就按照年齡大小,從左至右進行排列。如一家共有三個兒子,在縱的輩分關係上,他們是第四代,那麽墓坑位置就選擇在第四代這一排上。如果三個兒子中最先死去的是幼子,那麽選擇墓坑的具體位置時,就要空下長子和次子的位置。其排列順序如圖:

新中國成立前,挖掘墓坑時,要先用祭獻豬頭(豬嘴)在墓坑的四角做一下拱土的動作,表示借助於豬嘴的拱力來挖掘墓坑,然後在所選定位置的四角各挖一鋤,接著卜“甩鋤卦”。其卜法是:將鋤頭奮力拋向側方,然後以鋤頭落地姿勢定凶吉。占卜完畢,方可掄鋤挖坑。開挖時必須以第一鋤的位置為準,忌諱這裏挖一鋤,覺得不好,又到那裏挖一鋤。據說這樣挖法會給主人家帶來不吉利。

巴甸村及其附近的納西族,埋葬死人一般為夫妻分棺合墓,墓穴的排列按照男左女右的原則。挖掘墓坑時,先拆去先死者的一半墳門,以挖出先葬者墓穴的一個孔洞為度。此孔洞約有碗大,以能看見先葬者的棺材為宜。據說此洞是專供死者在陰間相互聯係的出入口。如先葬者是丈夫,則妻子的墓坑要比丈夫的約低一二寸。意即:人活在世,女人要比男人低三分,到了陰間,同樣有著高低之分。挖坑結束以後,要在坑內放一把叫做“麻端”(ma31 dər33)的樹枝。然後掘墓坑隊伍便可返家。隊伍回到主人家大門口時,要高聲喊叫,領頭者要興高采烈地走到靈柩前回告,說:“已經給您找到安身的好地基了。”孝子孝女要向靈柩連磕響頭,表示對掘墳坑者的感謝。同時告訴死者:“聽說已經給您找到好地方了。”

納西語稱出殯為“日機”(33 di33),意思是送死者“上路”。又稱“希姆比對吐”(i33 mu31 py31 ty55 t'v33),意即“出屍”或“將人屍送到外地去”;或稱“姆片”(mu31 p'i55),意即“埋屍”。出殯可說是整個喪葬的**,村中友鄰,不論大人小孩,都要到主人家幫忙。天剛亮到發靈這一段時間,遠親近鄰都要以送人情的方式來安慰孝子孝女。親屬照例要帶上祭品到靈柩前上祭。在過去,出殯前三天就要去請東巴經師來為死者舉行為亡魂指路的道場,儀式非常隆重。出殯日早晨還要做兩件大事,第一件大事,雞叫頭一聲時要舉行一個獻飯(稀飯)儀式。納西語稱“埃舉巴達片”(æ31 ty21 ba33 da21 p'i55),意思是“雞叫獻稀飯”。這一段時間裏,東巴經師要念誦一本叫做《舉左》(ty31 dzo31)的象形文字經書。據說這本經書念誦起來優美動聽,內容扣人心弦,既能激發人們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憶,又能激起人們勤奮治生的精神。第二件大事是獻牲殺羊(綿羊)。獻牲,納西語稱“某佑”(mu33 iə55),意即祭獻犧牲;又稱“撈打”(la31 ta33),意即將所獻犧牲遞到死者的手中。從獻牲時所念的經書和為亡魂指路時所念誦的經書內容來看,獻牲主要是為死者亡魂通過陰間各道關口指明“路線”。據說若不念此經,死者的亡魂就過不了地獄各道關口。因此,在納西族的傳統習慣中,隻要死了人,不論道場大小,都要殺綿羊獻牲和念獻牲經。解放後,雖然沒有東巴經師念經,也不舉行任何宗教道場,但巴甸村一帶的納西族仍然保留著殺綿羊送喪這一古老習俗。

解放前,出殯時還要為死者做一個開喪道場。如果所作的道場是超度和開喪同時進行的話,就要做個念誦“恒日平”(he31 33 p'i31)的儀式。“恒日平”,意即“神路圖”。此神路圖是一幅寬約八寸、長約四五丈的巨幅畫卷,畫卷中以連續構圖的形式,畫有人死後其亡魂要經過六道大地獄、十八道小地獄、九座大黑山及三十三地神地等圖畫。舉行鋪設神路圖道場時,要念誦解釋神路圖的八本象形文字經書。

巴甸村的納西族稱念神路圖為“恒日空”(he31 33 k'u33),意思是鋪設神路卷。鋪展神卷開念神路圖時,先將長木凳從靈柩前排放到大門外,木凳上先鋪一層白麻布,然後再把神路圖鋪放在麻布上麵。神路圖邊沿,要用炒麵捏上一些與圖中所畫鬼神相同的麵偶,獻上糖、茶等物品。念誦神路圖的順序是:先從鋪設在大門外的那一段念起,每念完一段,隨即卷起一截,每念到一個鬼靈,就拋撒一些祭物,用以表示東巴經師已與地獄中某道關口的鬼靈交涉清楚,已為死者亡魂還清了欠債,並且贖了罪,其亡魂可以順利通過。闖過十八層地獄,其亡魂方可在東巴經師的指引下,順利到達神地三十三地,返回到祖先的故鄉與祖先團聚,接著便轉世、投胎到塵世間。

念誦完神路圖,要向死者舉行別酒別飯儀式。納西語稱此儀式為“拱日拱哈片”(gu33 33 gu33 ha33 p'i55),意思“給死者祭獻九次酒飯”。因此又有稱作“九酒九飯”(gv33 33 gv33 ha33)的。此儀式由“呱祝”主持。“呱祝”從廚房裏端出飯菜時,一見靈柩就喊著死者的名字,邊走邊喊邊說:“登培瓦色昧,登培資高摸”(d33 p'31 ua21 se31 me55,d33 p'21 dzz33 ka33 mo33),大意是告訴死者說:“是一餐了,請您吃一餐。”到靈柩前祭供片刻後,將所祭菜飯倒入土罐和篾籮中,再速速去端第二餐。如此往返九次,最後一次要告訴死者:“箍培瓦色由,滕大瓦塞昧”!(gv33 p'21 ua21 se33 iə55,t'33 ta55 ua21 se21 me55)!意思是說:“已經給您送了九餐了,隻是這些了,以後再也不送來了!”祭獻畢,孝子孝女要向靈柩和院落中的眾鄉友分別磕三個頭,一來向死者表示永別,二來表示懇請鄉友幫助發落死者。

起棺出殯前,主人家要向抬棺者敬“發喪酒”。將十一二個大碗放置在供桌上,碗中盛滿酒。此酒無需孝子端敬,而由抬棺者自動端碗喝酒。第一個端起酒碗者,即被孝子們視為最崇敬的人。

起棺時,先在棺前放置一碗清水,水中置放一個銅幣,東巴經師手持法杖和鐮刀,口中念念有詞。咒畢,將碗一砍數瓣,用鐮刀於置碗處畫一個十字形,再將法杖指向大門外,表示給死者開路。同時,“總理”手持掃帚,從靈柩前一直劃掃到大門前,表示給死者掃除障礙。掃畢即起棺出殯。

靈柩凡通過有橋的地方,孝子們就要為之“搭橋”。此儀式叫做“佐座”(dzo31 tso55)。到了橋頭,孝子們(據說巴甸村一帶的納西族,孝女們不興搭橋)把臉轉向住家的方向,跪於橋上,將一條寬約尺許、長約三丈的白麻布鋪放在頭上,以此象征一座白橋,讓靈柩從白麻布橋上通過。當靈柩快至橋後頭時要稍停片刻,待孝子們轉身麵向墳山再次搭好白麻布橋時再行通過。靈柩抬至墳山以後,先要圍繞墓坑繞行一圈或三圈。如死者是男子,繞行時從左至右,如是女子,則從右至左。按照傳統,靈柩一出家門時,要有一人(或東巴)念誦六字真言——“唵嘛呢吧眯哞”(o33 ma33 n33 pe33 mi33 ho33)。此六字真言要從家門直念到墳山,途中不得中斷。繞行墓坑時要念最後一遍念畢,將靈柩停放在墓坑側麵,以待入坑下葬。

入坑下葬,逼常要由懂得傳統規矩,並且具有豐富經驗的長者們來進行。入坑時,先用事先放在坑內的那把“麻端”樹枝掃一下坑底,表示不讓掘墳坑者的足跡留在坑內。棺入坑後,由入坑主持者將兩根木棍分別插於木棺前後兩端,並蹲坐在木棺尾端以目測視遠方。納西語稱此作法為“秀”(ə55),意思是“對測”,即使其木棺與遠處一山峰對測成一個水平。據說隻有把祖宗的墳向對準某一山峰,子孫才能興旺發達,且能站得高,看得遠。對測完畢,孝子要舉行一個“篩土”儀式。此儀式納西語稱“知格”(t33 kə33)。孝子們,以反雙手之式揪起後衣襟(尾),沿墓坑從左至右或從右至左繞行三圈,墓坑左右各有一個持鋤者將少許土放在孝子的衣襟內,然後孝子以反手之勢將土抖入坑內。“篩土”結束,挖土者便奮力將鋤頭拋向“對測”方向,視其鋤頭落地的位置、形狀、方向以測定凶吉。如鋤把朝後,鋤口朝上,則表示主人家大吉大利;如鋤把朝前,鋤口吃土,則認為該家族中時隔不久還有人要繼續挖墳坑。占卜完畢,即刨土蓋棺壘墳。到此,整個入坑下葬儀式即告結束。

發喪隊伍返家時,無論男女,都要帶一枝“麻端”樹葉回家,到祭穢除穢處或家門口時,將樹枝拋入除穢火堆中,用火煙熏身片刻。在過去,要由東巴手持淨水壺往各人手中滴水少許,用以洗手、洗臉、抹眼,以示熏除、洗除穢氣,納西話管此做法叫“徹樹”(t'ə55 u55),意即:熏穢。

納西族的喪葬習俗,因各地各支係而有差異。這裏調查的僅僅是麗江塔城公社依隴巴甸村的一般情況。總的來講,納西族的喪葬在很多環節上濃厚地保留著本民族原始的傳統觀念形態。在這個觀念形態中,保留著不少原始、落後、消極的因素,在很多環節上,其儀式的繁雜大都是導源於“人有靈魂”、“靈魂不滅”、“因果報應”和“輪回轉世”的原始落後觀念。解放前,這些附和於原始觀念的各種繁瑣複雜的葬儀,在經濟、人力上的耗費上都是相當大的。此種情況,最近幾年來部分地區在不同程度上又有所恢複,這在某種程度上不能不反映出納西族喪葬習俗中消極的一麵。

當然,納西族的喪葬習俗,作為本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習慣,既經保留下來,在很多地方則也繼承了本民族良好傳統的一麵。比如,一家有喪事,全家族乃至全村人都來慰藉、幫忙或經濟上給予幫助,則表現了納西族人民以家族為紐帶和以民族為內聚力的傳統互助風格。特別是在老人生病的守護、“拿氣”等環節上,雖說某些環節是出於傳統的迷信觀念,但既經保存下來,則成了人們對其生身父母及尊長進行敬仰行孝的純樸的道德標準。這些精神,就是今天在進行既適合於民族心理和傳統、又適合社會發展的改革時,也是值得繼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