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你知道狐狸是怎樣捧殺老虎的嗎?

其實,這很簡單。狐狸說:虎大王,您乃萬獸之尊,我們都佩服得五體投地,為了表示我狐狸對虎大王的崇敬之心、敬仰之意,特為您送來一籃美味可口的糖果,請您享用。一天一送,天天如此。過了一些時日,老虎因吃糖過多而導致牙痛厲害,老虎便向“心腹”狐狸問計,狐狸說,隻得把牙拔掉,否則有生命危險,於是老虎稀裏糊塗地讓狐狸拔掉了所有的牙。老虎一旦沒了牙齒,連野豬都鬥不過了,隻有死路一條。這樣,狐狸略施小計,殺了老虎。可見,捧殺確實是一種陰毒、厲害的手段。

最近,讀了《敗鑒》一書,書中提到關羽走麥城一段故事,書中說,關羽驕傲輕敵,才使東吳軍隊鑽了空子。我覺得,這種結論未免太簡單化了,其實,關羽驕傲不假,但他久經沙場,作戰的警惕性很高,但為何關羽最後兵敗被殺了呢?依我看,是關羽中了陸遜的“捧殺”之計。《三國演義》中說:陸遜首先讓老將呂蒙詐病,然後給關羽送來一份禮物,附上一封措詞謙卑的信函。信中說:“將軍您在樊城一役中,把曹將於禁俘擄過來,水淹七軍,遠近讚歎,都說將軍的功勞足以流傳百世。雖是晉文公大勝楚軍的英勇,韓信的敗趙兵的謀略,也不及您老人家……我是書生,才疏學淺,不能勝任大事。幸喜同將軍這樣有威有德的人為鄰,今後要靠將軍多加關照。”關羽看完信後,仰麵大笑,命左右收了禮物,打發使者回去,他覺得這個年輕人不錯,用不著防範。於是,他下令把原來防備東吳的軍隊陸續調往樊城前線。這使關羽不可避免地遭到“大意失荊州、走麥城”被俘後又被殺的命運。

應該說,陸遜的確聰明過人,他十分了解關羽,關羽卻不了解他。由於關羽戰功顯赫,心中不免有驕傲之感。陸遜抓住這個弱點,來了“拍馬屁”這一不在三十六計中的怪招,而且這個馬屁拍得水平比較高,既符合陸遜的身份,又拍得關羽心花怒放,飄飄然起來,於是置起碼的軍事常識不顧,犯了麻痹大意的致命錯誤,釀成了悲劇。這不僅是關羽的個人悲劇,也造成了蜀國的悲劇,由於劉備張飛悲憤致愚,繼而張飛被手下所殺,劉備被人火燒連營七百裏,而後白帝城托孤,蜀國從此元氣大傷,走上了下坡路。

其實,捧關羽的人不止陸遜,劉備、曹操、孫權以及眾將都捧著關羽,關羽滋長驕傲思想是有其客觀環境的。從表麵上看是陸遜與呂蒙聯手捧殺了關羽,實際上捧殺關羽者遠不僅這二人。以史為鑒,可知興替。這使我聯想起了當前名人馬失前蹄現象。現在,傳媒時常報道某某著名企業家、某某傑出青年、某某明星、某某行業大王突然栽下馬來的消息,報道在分析其“走麥城”原因時,往往如出一轍:受×××思想影響,經受不住×××的**,把握不住自己,於是鋌而走險。我覺得,這樣分析是有道理的,但失於膚淺,或者說很不全麵。對名人馬失前蹄,隻分析其個人因素,沒有分析其環境因素。我認為,很多人都是人們給捧殺的。比如,一個廠長,將一個虧損工廠變為盈利大戶。這說明我們的廠長確實具有較強的經營能力,但問題是,我們社會卻過分地強調個人,吹捧個人,於是,個人榮譽不斷飛來,將個人罩上了絢麗無比的光環,盛名之下,很容易使個人產生驕傲自滿情緒,以至飄飄然,認為自己實在是了不起的人,往往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貢獻。進而產生非分的想法:既然自己有這麽大的貢獻,相應索取一些也是應該的,於是向公家伸手,而後又“伸手必被捉”,終至失敗。正所謂是“驕傲之後是毀滅,狂妄之後是墮落”。

老百姓常說:捧到天上,摔在地上。這話是很值得玩味,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英國哥爾斯密曾說過:“世俗的榮譽是十足的**,她的情人要為她水性楊花的劣跡吃盡苦頭,受盡折磨,末了還可能被棄之如敝屣。”竊以為,為了保護我們的名人、能人、高人,我們應少來點吹捧,多給點幫助,以減少“捧殺”悲劇的產生。

(原載2001年2月9日《經濟日報·冷眼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