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哲人說:人有雙重人格,一半是無私善良的天使,一半是貪婪邪惡的魔鬼。

如果把這句名言進一步引申的話,那就是:當一個人的天使“成分”占上風時,就成為廉者,當一個人的魔鬼“成分”占了上風的時候,人就變成了腐敗分子。不論其權力大小、地位高低,概莫能外。也就是說:人性中具有的局限是產生貪汙腐敗現象的最為基本的原因。荀子說:人之初,性本惡。由此強**化和法度,並非沒有根據。

英國人羅素是二十世紀聲譽卓著、影響巨大的思想家之一,被人們稱為“世紀的智者”,孫中山說羅素是最了解中國人的外國人。羅素對中國的哲學、曆史、文化、藝術、教育、政治、社會風尚以及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性格特征、行為習慣進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他以自己特有的睿智、遠見和洞察力,對中國人作了深層次分析透視。羅素認為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具有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撓的堅強偉力。但他同時毫不保留地把貪心看成是中國人的主要缺點,說完善中國人的民族性格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客觀要求。關於中國人的性格缺欠,柏楊先生曾寫了《醜陋的中國人》一書,影響極大,現在風行書市的《中國人的缺欠》、《中國人的毛病》等挖掘中國人人性局限的書中,都把貪心作為中國人人性最弱的一環。韓非子在《韓非子·解老》一書中說:“有欲甚,則邪心勝。”貪心不分大人物小人物,有權者無權者,人一旦貪心不足,權力大者可能成為巨貪,權力小者可能成為小貪,無權力者會羨慕貪者,而且貪得無厭,用一句俗話來說:人心不足蛇吞象。中國古往今來,貪官多如牛毛,要說貪官的共同特點和本質那就是貪心不足,“物苦不知足,得隴複望蜀。”

《貪官傳》一書的序言中寫道:“伐閱史冊,貪官如蟻,不能盡書,貪官,不僅遭到曆代勞動人民的切齒痛恨,統治階級內部的有識之士也不斷反對貪官,打擊腐敗,並且推行過很多嚴厲的治貪、懲貪措施。但是曆史上的貪官總是懲而不絕,不斷產生,甚至越往後越多,越貪胃口越大。”我覺得,在這方麵,最為典型的例子屬清代和珅。和珅當權時,貪賄財物合白銀八億兩,相當於清朝政府十年財政收入,從清查他的家產的賬單上看,單就衣服一項,就有貂皮一千五百多張,狐皮一千多張,其它各種上等皮毛不計其數,各種衣服五千三百多件,就衣服而言,就是他每三天換一件,穿過這些衣服也需要四十五年的時間。可是,和珅對他這種紙醉金迷、酒池肉林的生活並不感到滿足。雖然他享盡了人間的榮華富貴,但他覺得自己畢竟是臣屬,與皇宮內廷的生活相比,還嫌不夠氣派。為了滿足自己的貪心,每至深夜,在燈下,和珅就穿戴皇帝的衣服,把竊取來的朝珠懸掛在脖子上,對著一麵大鏡子,往來踱步,邊走邊對著鏡子說話、微笑。過足了皇帝癮,他才把衣服、朝珠卸下來。後來和珅被嘉慶帝下了大牢,他在大牢中寫了一首詩:“夜色明如許,嗟餘困不伸,百年原是夢,廿載枉勞神。”在和珅看來,合八億兩白銀的家產,並未實現他的生活目標,二十多年的工作白幹了。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和珅使用了一千多家奴,這些家奴大多跟著和珅這個大貪變成了小貪,發了起來,有的賽過王公大臣。

曆史在前進,和珅留下一張醜陋的臉走了,封建社會走了。而我們的共和國已走過了五十多年的曆程,放眼當今社會,腐敗仍是老百姓議論的一個焦點問題。現在從報刊報道被懲貪官的數字可以看出:貪有不斷上升趨勢,貪官膽子越來越大,貪汙數額越來越高。廣東佛山市石灣區的一位財政局的管預算的科長羅斌短短幾年就貪汙1.56億元。試想,這一億多元,能養活多少下崗職工,能使多少失學兒童重返校園,此為題外話,故不贅述。現在在反腐敗過程中,不難發現這樣一個規律,一些人或部分人(這樣說避免打擊麵太大)在沒有權時,都是好同誌、好幹部、好職工,可一旦有了權往往就狂貪不已,有的經過一個轉化過程,有的立馬就貪,一發不可收,直到東窗事發,被繩之以法。人們常常議論腐敗者的“定律”:一些人沒有權時怎樣說都有理,說得頭頭是道,一旦有了權後,反腐倡廉的豪言壯語就不算數了,於是,自打嘴巴,不由自主地滑向腐敗,所謂一闊臉就變。

我覺得,對當今的國民思想素質,應該有一個科學認識才是,決不能估計過高。魯迅當年所痛斥的中國人種種劣根性在時下還存在,有時在某些方麵更為嚴重。因此,我們的思路應從“腐敗發生在極少數人身上”的僵化思維模式中跳出來,應該看到,由於我們的國民素質不是很高,因而在一些人包括官員,包括一些平民身上帶有“腐敗因子”:貪心。前不久,《上海文學》曾發表題為《腐敗的民間基礎》一文,說得較為深刻:“腐敗者首推貪官,而許多羨慕貪官的百姓卻是貪官生成的土壤和後備力量。”對此,不可不察。

由此,就不妨做出這樣的小結:每個人都有成為廉者的可能,同時也有變為腐敗者的“危險”,要堅持用人要疑態度,對任何人都要實行必要的監督,特別對掌權者,必須健全監督機製。必須由人治走向法製,用法製來遏製腐敗,否則腐敗防不勝防;應積極推行民主,讓更多的人參與反腐敗,以避免反腐部門人單勢孤,對付不了眾多的腐敗分子;特別是我們要麵對現實,正視民族的缺陷、弱點,從更深的層麵改造我們的民族性、國民性,正確引導文化走向,塑造健康向上的民族之魂、國民之魂,這是中國現代化繞不過去的路。

(原載2000年7月28日《海南特區法製報·南方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