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花與送炭

中國語言的分寸感極強,譬如你的朋友喬遷之喜,你送給他一件漂亮的裝飾品,別人可以使用“錦上添花”這句成語來形容,這時,若用“雪中送炭”,就不合時宜了。同樣,你正渴求幫助,有人正好給了你需要的幫助,這就是“雪中送炭”,如果有人說是“錦上添花”,不但文不對題,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諷刺。

作家是以語言為工具的,我也常常琢磨,同樣意思的兩句成語,難道就永遠水火不容麽?實際是不應當如此的,漢語言的偉大,就在於她的彈性,我一直在尋覓這兩句成語的契合點。功夫不虧有心人,我終於找到了,說來你也許不信,能將這兩句話組合在一起的,就是口碑載道的、為民造福的中國福利彩票。

我這樣想,事實也是如此:對那些處於困苦境地中的傷殘孤寡,貧病老弱,下崗職工,輟學兒童,彩票從社會有善心的人士那裏募集來的資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要直接送到這些人的手中,對他們而言,這點幫助,就是“雪中送炭”了。同樣,那些以愛心和善心、以關懷和同情,購買彩票的人,如果幸運向他展開笑臉,中了獎,我想,這時候,用“錦上添花”來形容,也許是最合適的了。一邊是“雪中送炭”,一邊是“錦上添花”,不大的彩票,卻把漢語言中兩個不能等同使用的成語,聯結在一起。

於是,我想起匈牙利作家莫裏茲(1879—1942)的著名短篇小說《七個銅板》,那位靠洗衣謀生養活小孩的婦女,窮到連買肥皂的七個銅板也掏不出來,孩子們幫著媽媽滿屋子找尋,終於,一個、兩個、三個地湊到了五個,還缺兩個,幸好從抽屜縫裏發現了一個。可是,差一個是買不來肥皂的,一家人為此愁腸百結,無以為計地坐等著,這時,一個過路的人,知道他們為缺一個銅板而苦惱的時候,這個與他們同樣貧窮的善心人,就把自己身上僅有的一個銅板,塞進這家孩子的手裏。於是,這間小屋子裏有了笑聲。

小說的開頭有句話:“窮人也可以笑,這是神明注定的。”這就是說,快樂是人類有生以來的本能,給人快樂,對自己也是一種快樂,這就是那個過路人的哲學。如果順風順水的人,想著逆境奮鬥的人,如果無憂無愁的人,想著拮據艱窘的人,那麽我們這個社會,就會是充滿著博愛心、仁慈心、善良心、同情心的不沉之湖,就會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中那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愛我,我愛人人”的美好境界。

我時常在想,買福利彩票的朋友,肯定不會知道他從口袋裏掏出的那一塊錢,將會給哪間小屋子帶來笑聲。而且,那一張彩票未必會帶來“錦上添花”的機遇,但是,他還在買,除了等待機遇,我認為他賦予那張彩票中的善意,才是最可貴的。當無數善意匯集起來,成為一股暖流,那就不僅僅是“雪中送炭”了,而是陽光普照,給需要溫暖的人,帶來笑聲的春天。